1. 有關百合的詩詞
描寫百合花的詩句
1、仙車駐七襄。鳳駕出天潢。月映九微火。風吹百合香。來歡暫巧笑。還淚已沾裳。依稀如洛汭。倐忽似高唐。別離未得語。河漢漸湯湯。
2、爾叢香百合,一架粉長春。堪笑龜堂老,歡然不記貧。——陸游《北窗偶題》
3、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蕭察《百合》
4、堂前種山丹,錯落瑪瑙盤。——宋·蘇軾
5、吾廬適新成,西有數畦地。乘秋種山丹,得雨生可喜。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宿根已得土,絕品皆可寄。明年春陽升,盈尺爛如綺。——蘇轍
6、荷春光之余照,托陽山之峻趾,比蓂莢之能連,引芝芳而自擬。——王勔《百合花賦》
7、春去無芳可得尋,山丹最晚出幽林。花似鹿蔥還耐久,葉如芍藥不多深。——宋·楊萬里
8、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9、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自憐入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10、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自憐人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11、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養水黃楊。老翁不是童兒態,無奈庵中白日長!
12、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13、永日向人妍,百合忘憂草。午枕夢初回,遠柳蟬聲杳。蘚井出冰泉,洗瀹煩襟了。卻掛小簾鉤,一縷爐煙裊。
14、《結局》
文/席慕容
當春天再來的時候
遺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會在同一個山谷里生長
在羊齒的濃蔭處
仍然會有昔日的謦香
可是沒有人
沒有人會記得我們
和我們曾有過的歡樂和悲傷
而時光越去越遠終于
只剩下幾首佚名的詩和
一抹
淡淡的斜陽
15、《山百合》
文/席慕容
與人無爭靜靜地開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靜靜地開放在我的心里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潔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獨的路途上
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16、《百合花》
文/英國·威廉·布萊克
靦腆的玫瑰花刺兒多得很,
溫馴的羊兒常拿角來嚇人;
百合花卻一味在愛情里陶醉,
沒有刺也沒有角損壞她的美。
2. 關于百合的詩詞
北窗偶題 陸游 爾叢香百合,一架粉長春。
堪笑龜堂老,歡然不記貧。 窗前作小土山蓺蘭及玉簪最后得香百合并種之 陸游 方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龜堂雜興 陸游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養水黃楊。
老翁不是童兒態,無奈庵中白日長! 七夕詩 何遜 仙車駐七襄。 鳳駕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 風吹百合香。
來歡暫巧笑。 還淚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 倐忽似高唐。
別離未得語。 河漢漸湯湯。
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 蕭察 此首詩為后梁宣帝之第三子蕭察描寫百合花的作品,作者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幀詩意濃厚的百合圖。全詩四句,首兩句由葉至花,后兩句由花到姿,描繪出百合花的葉子,花容清新、自然的感覺,具誘人之姿,如同在我們眼前展現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
2、大詩人陸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種上百合花。他也詠曰:“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結局】現當代-席慕容 當春天再來的時候 遺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會在同一個山谷里生長 在羊齒的濃蔭處 仍然會有昔日的謦香 可是 沒有人 沒有人會記得我們 和我們曾有過的歡樂和悲傷 而時光越去越遠 終于 只剩下幾首佚名的詩和 一抹 淡淡的 斜陽 【山百合】現當代-席慕容 與人無爭 靜靜地開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靜靜地開放在我的心里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潔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獨的路途上 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百合花】英國-威廉·布萊克 靦腆的玫瑰花刺兒多得很, 溫馴的羊兒常拿角來嚇人; 百合花卻一味在愛情里陶醉, 沒有刺也沒有角損壞她的美。 “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人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百合花形似萱草,帶露含情,立于庭前,使人一看它圣潔的姿容,一想它和順的名字,可以忘掉一切不合心意的煩惱瑣事。
唐代王勔著《百合花賦》:“荷春光之余照,托陽山之峻趾,比蓂莢之能連,引芝芳而自擬”。唐人段成式在《西陽雜俎》中記載:“唐憲宗元和末海陵夏侯已庭前生百合花,大于掌數倍”。
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暮年種植與欣賞百合中更煥發出無窮的青春情趣,題百合詩曰:“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宋·蘇軾有“堂前種山丹,錯落瑪瑙盤”之詩句。蘇轍在栽植山丹的樂趣中題五言詩句:“吾廬適新成,西有數畦地。
乘秋種山丹,得雨生可喜。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
宿根已得土,絕品皆可寄。明年春陽升,盈尺爛如綺。”
;“筑室力已盡,種花功尚疏。山丹得春雨,艷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數,群芳自不如。”宋·楊萬里在欣賞山丹花時,曾吟七言詩句:“春去無芳可得尋,山丹最晚出幽林。
花似鹿蔥還耐久,葉如芍藥不多深。” 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學染淡黃萱草色, 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人世多難合, 未稱庭前種此花。 荷春光之余照, 托陽山之峻趾。
比蓂莢之能連, 引芝芳而自擬。 堂前種山丹,錯落瑪瑙盤。
芳蘭移取遍中林, 余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 老翁七十尚童心。
吾廬適新成,西有數畦地。 乘秋種山丹,得雨生可喜。
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 宿根已得土,絕品皆可寄。
明年春陽升,盈尺爛如綺。 筑室力已盡,種花功尚疏。
山丹得春雨,艷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數,群芳自不如。
春去無芳可得尋, 山丹最晚出幽林。 花似鹿蔥還耐久, 葉如芍藥不多深。
當春天再來的時候 遺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會在同一個山谷里生長 在羊齒的濃蔭處 仍然會有昔日的謦香 可是 沒有人 沒有人會記得我們 和我們曾有過的歡樂和悲傷 而時光越去越遠 終于 只剩下幾首佚名的詩和 一抹 淡淡的 斜陽 與人無爭 靜靜地開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靜靜地開放在我的心里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潔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獨的路途上 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靦腆的玫瑰花刺兒多得很, 溫馴的羊兒常拿角來嚇人; 百合花卻一味在愛情里陶醉, 沒有刺也沒有角損壞她的美. 我只想出這么多了 (*^__^*) 嘻嘻……。
3. 關于百合花的古詩詞
關于“百合花”的古詩詞有:
1、宋·韓維《百合花》
真葩固自異,美艷照華館。葉間鵝翅黃,蕊極銀絲滿。
并萼雖可佳,幽根獨無伴。才思羨游蜂,低飛時款款。
2、宋·洪咨夔《百合花》
日月飛雙轂,如何駐黑頭。才看敷密友,又見拆強仇。
葉聚棱棱峭,花垂娜娜稠。晚涼芬烈甚,欲睡更遲留。
3、宋·舒岳祥《百合》
收合千戲不上枝,綠莖丹萼稱施為。燈籠翠干從高揭,火繖流蘇直下垂。
文豹翻身騰彩仗,赤龍雷爪擺朱旗。莫疑衰老多夸語,漬蜜蒸根潤上池。
4、宋·陸游《窗前作小土山蓺蘭及玉簪最后得香百合并種之》
方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5、后梁·蕭察《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4. 關于百合的詩詞
北窗偶題 陸游 爾叢香百合,一架粉長春。
堪笑龜堂老,歡然不記貧。 窗前作小土山蓺蘭及玉簪最后得香百合并種之 陸游 方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龜堂雜興 陸游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養水黃楊。
老翁不是童兒態,無奈庵中白日長! 七夕詩 何遜 仙車駐七襄。 鳳駕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 風吹百合香。
來歡暫巧笑。 還淚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 倐忽似高唐。
別離未得語。 河漢漸湯湯。
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 蕭察 此首詩為后梁宣帝之第三子蕭察描寫百合花的作品,作者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幀詩意濃厚的百合圖。全詩四句,首兩句由葉至花,后兩句由花到姿,描繪出百合花的葉子,花容清新、自然的感覺,具誘人之姿,如同在我們眼前展現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
2、大詩人陸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種上百合花。他也詠曰:“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結局】現當代-席慕容 當春天再來的時候 遺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會在同一個山谷里生長 在羊齒的濃蔭處 仍然會有昔日的謦香 可是 沒有人 沒有人會記得我們 和我們曾有過的歡樂和悲傷 而時光越去越遠 終于 只剩下幾首佚名的詩和 一抹 淡淡的 斜陽 【山百合】現當代-席慕容 與人無爭 靜靜地開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靜靜地開放在我的心里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潔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獨的路途上 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百合花】英國-威廉·布萊克 靦腆的玫瑰花刺兒多得很, 溫馴的羊兒常拿角來嚇人; 百合花卻一味在愛情里陶醉, 沒有刺也沒有角損壞她的美。 “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人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百合花形似萱草,帶露含情,立于庭前,使人一看它圣潔的姿容,一想它和順的名字,可以忘掉一切不合心意的煩惱瑣事。
唐代王勔著《百合花賦》:“荷春光之余照,托陽山之峻趾,比蓂莢之能連,引芝芳而自擬”。唐人段成式在《西陽雜俎》中記載:“唐憲宗元和末海陵夏侯已庭前生百合花,大于掌數倍”。
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暮年種植與欣賞百合中更煥發出無窮的青春情趣,題百合詩曰:“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宋·蘇軾有“堂前種山丹,錯落瑪瑙盤”之詩句。蘇轍在栽植山丹的樂趣中題五言詩句:“吾廬適新成,西有數畦地。
乘秋種山丹,得雨生可喜。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
宿根已得土,絕品皆可寄。明年春陽升,盈尺爛如綺。”
;“筑室力已盡,種花功尚疏。山丹得春雨,艷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數,群芳自不如。”宋·楊萬里在欣賞山丹花時,曾吟七言詩句:“春去無芳可得尋,山丹最晚出幽林。
花似鹿蔥還耐久,葉如芍藥不多深。” 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學染淡黃萱草色, 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人世多難合, 未稱庭前種此花。 荷春光之余照, 托陽山之峻趾。
比蓂莢之能連, 引芝芳而自擬。 堂前種山丹,錯落瑪瑙盤。
芳蘭移取遍中林, 余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 老翁七十尚童心。
吾廬適新成,西有數畦地。 乘秋種山丹,得雨生可喜。
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 宿根已得土,絕品皆可寄。
明年春陽升,盈尺爛如綺。 筑室力已盡,種花功尚疏。
山丹得春雨,艷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數,群芳自不如。
春去無芳可得尋, 山丹最晚出幽林。 花似鹿蔥還耐久, 葉如芍藥不多深。
當春天再來的時候 遺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會在同一個山谷里生長 在羊齒的濃蔭處 仍然會有昔日的謦香 可是 沒有人 沒有人會記得我們 和我們曾有過的歡樂和悲傷 而時光越去越遠 終于 只剩下幾首佚名的詩和 一抹 淡淡的 斜陽 與人無爭 靜靜地開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靜靜地開放在我的心里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潔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獨的路途上 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靦腆的玫瑰花刺兒多得很, 溫馴的羊兒常拿角來嚇人; 百合花卻一味在愛情里陶醉, 沒有刺也沒有角損壞她的美. 我只想出這么多了 (*^__^*) 嘻嘻……。
5. 關于百合花的詩詞
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蕭察
此首詩為后梁宣帝之第三子蕭察描寫百合花的作品,作者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幀詩意濃厚的百合圖。全詩四句,首兩句由葉至花,后兩句由花到姿,描繪出百合花的葉子,花容清新、自然的感覺,具誘人之姿,如同在我們眼前展現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
2、
大詩人陸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種上百合花。他也詠曰:“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結局】現當代-席慕容
當春天再來的時候
遺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會在同一個山谷里生長
在羊齒的濃蔭處
仍然會有昔日的謦香
可是沒有人
沒有人會記得我們
和我們曾有過的歡樂和悲傷
而時光越去越遠終于
只剩下幾首佚名的詩和
一抹
淡淡的斜陽
【山百合】現當代-席慕容
與人無爭靜靜地開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靜靜地開放在我的心里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潔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獨的路途上
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百合花】英國-威廉·布萊克
靦腆的玫瑰花刺兒多得很,
溫馴的羊兒常拿角來嚇人;
百合花卻一味在愛情里陶醉,
沒有刺也沒有角損壞她的美。
百合花①
蕭詧②
接葉有多種③,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④。
【注釋】
①此詩錄自《全漢三國魏晉南北朝詩.全梁詩》卷三。
②蕭詧(chá察):即后梁宣帝。為昭明太子蕭統的第三子。大通中封岳陽王,公元五五四年降西魏,次年被西魏立為梁帝。
③句謂葉有多種姿態。
④偃仰:俯仰。
百合花①
嚴兆鶴②
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入世多難合③,未稱庭前種此花④。
【注釋】
①此詩錄自《國朝詠物詩鈔.花卉部》。
②嚴兆鶴:清代人,其余不詳。
③入世:投身到世界來。
④稱:相稱,般配。
6. 有關百合花的古詩詞
描寫百合花的詩句
1、仙車駐七襄。鳳駕出天潢。月映九微火。風吹百合香。來歡暫巧笑。還淚已沾裳。依稀如洛汭。倐忽似高唐。別離未得語。河漢漸湯湯。
2、爾叢香百合,一架粉長春。堪笑龜堂老,歡然不記貧。——陸游《北窗偶題》
3、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蕭察《百合》
4、堂前種山丹,錯落瑪瑙盤。——宋·蘇軾
5、吾廬適新成,西有數畦地。乘秋種山丹,得雨生可喜。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宿根已得土,絕品皆可寄。明年春陽升,盈尺爛如綺。——蘇轍
6、荷春光之余照,托陽山之峻趾,比蓂莢之能連,引芝芳而自擬。——王勔《百合花賦》
7、春去無芳可得尋,山丹最晚出幽林。花似鹿蔥還耐久,葉如芍藥不多深。——宋·楊萬里
8、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9、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自憐入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10、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自憐人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11、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養水黃楊。老翁不是童兒態,無奈庵中白日長!
12、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13、永日向人妍,百合忘憂草。午枕夢初回,遠柳蟬聲杳。蘚井出冰泉,洗瀹煩襟了。卻掛小簾鉤,一縷爐煙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