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描寫柳樹的詩詞有哪些
柳樹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___志南《絕句》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____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____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____蘇軾《蝶戀花·春景》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____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____韋莊《臺城》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____秦觀《如夢令·春景》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____張仲素《春閨思》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____高鼎《村居》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____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____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____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____韓愈《晚春》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____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____陸游《沈園二首》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____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____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棄久》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____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____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____武元衡《春興》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王維《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____韓翃《章臺柳·寄柳氏》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____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____納蘭性德《摸魚兒·午日雨眺》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____秦觀《畫堂春·春情》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____賈至《春思二首·其一》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____許渾《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____辛棄疾《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____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____聶勝瓊《鷓鴣天·別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____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____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____王之渙《送別》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____杜甫《后游》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____楊萬里《新柳》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____佚名《青青河畔草》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____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____王士禎《浣溪沙·紅橋》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____李商隱《柳》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____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____李商隱《夕陽樓》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____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柳色參差掩畫樓,曉鶯啼送滿宮愁。____司馬扎《宮怨 / 閨怨》
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____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____章楶《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____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____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
2. 關于柳樹的詩詞有哪些
詠柳詩
碧玉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條。
不知細葉誰栽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楊柳枝》
依依裊裊復青春,
勾引春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
綠絲條弱不勝鶯。
《池上絮》
池上無風有落暉,
楊花晴后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
濕卻無穹不得歸。
《柳》
歲歲逢春春可憐,
爭禁三起又三眠。
絲絲愁緒隨風亂,
濯濯豐姿著雨妍。
古渡欲牽游子棹,
離亭留贈旅人鞭。
一聲長笛河槁晚,
回首蒼茫幾樹煙。
(沒題目)
大將西征人未還,
湘湖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維(唐) ——《渭城曲》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唐)——《竹枝詞》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錢塘湖春行》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鞏[宋]——《詠 柳 》
3. 有關柳樹的宋詞
青青楊柳,參差殘柳,點點楊花,籠街細柳。
普通的楊柳在宋人筆下變得多姿多彩,不由使人生疑:楊柳在宋詞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答案是:既是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柳樹,更是詩人們的心靈寄托物. 楊柳是南北方皆可生長的植物,它可以種植在官道上,亦可種在農舍旁,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風景.所以,退歸鄉土的晁補之,才會"買陂塘,旋栽楊柳";詩人吳文英的心上人,是住在"楊柳閶門屋數間"里的;年少氣盛的姚文云是用"雕弓笮柳"來表現他的英雄氣概的--這是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柳. 劉禹錫的"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使楊柳從此與相思離別劃上了等號.宋詞作者們繼承并發展了楊柳的角色. 多情的秦觀,在"東風里,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后,"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衣袂分時,愴然暗驚",這青青的楊柳就成了情感的載體,它寄托著相思.歐陽修也有"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而吳文英更有"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人生難免有別離,為了理想,為了生計,與情人的離別也是在所難免的,那份情感又那么難以割舍,于是,人們借隨處可見的寄托相思之情,用它來慰藉深受別離相思之苦的心靈.一位女子在與她的情人離別時,看到"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就是她此時不能表白的幽怨和難分難舍的心理,而情人記憶深處的,也是"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的往事,楊柳是他們情感互相思戀的象征."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的遐想和回憶通過冷落凄清的環境的渲染,襯托出千萬種的辛酸痛苦,可謂是離別的絕唱了. 宋詞中愛柳者甚多,恨柳者憾柳者也不少.李之儀因"天不老,人不偶","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朝夕相處的柳樹似乎通人性了,能承擔人們的痛苦和悲傷.辛棄疾的"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已經跳出了一己之憾的圈子,為"鏡里花難折"一樣的理想抱負而感傷了,白石道人姜夔的"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描繪了冬日的蒼茫凄寒之景,殘柳枯寂落寞,顯出無盡的哀傷,懷古對象又是退隱的晚唐詩人陸龜蒙,陸的歸隱田園之意與姜的家國之感截然不同,又見姜當時對現實的失望遺憾之深,全都寄寓在"殘柳參差舞"中.而他的"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
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流露出無限的煩惱與家國之恨.空城曉角,楊柳依依,因盡為江南舊識而構成凄涼景象,觸景生情,悲涼愁悶之感油然而生,楊柳依依,柳色青青本應是春天最美最深的情的風景,可見家國之愁恨是多么深了. 南宋的詞人們因為生活境遇已與北宋詞人們大不相同,所以,面對極易觸動情感的楊柳,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并借用它來抒發自己類似的情感,所以更易使人產生共鳴而千古流傳.實際上,它和落日等意象一樣,不僅抒寫一己的詩意情懷,而且涵蓋了整個人生的缺憾,是一種"永逝不返的人生"最普遍的體驗,這,大概就是宋代詞人們對楊柳角色的新貢獻吧. 宋詞中有一首專詠柳的詞,周邦彥的<<蘭陵王>>:"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來歲去,應折柔條過千尺",亭午的陽光下,垂直的柳蔭,拂水的柳枝似"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極力想挽留詞人,但詞人"登高臨遠","歸思難收"心系故國,詞里的楊柳是多情的楊柳.同樣多情的楊柳,還出現在姜夔的<<念奴嬌>>中,"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詞人泛舟西湖,擔心荷花被西風吹盡,無限眷念,只因天色已晚,已是應該歸去之時,愛花人的依依不舍借由高高的垂柳的長絲絳一樣的手和老魚的叮囑一樣的浪聲多情挽留,真是別具一格. 楊柳已在宋詞中有人格化的跡象了. 類似的還有史達祖的<<綺羅香詠春雨>>中的"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春催暮".寫的是春雨,表現的是楊柳正在長葉,不甘被如煙似霧的寒冷的春雨所困,反映出生命的艱難.而王沂孫的<<齊天樂蟬>>中的"漫想熏風,柳絲千萬縷"于奇思漫想中,借柳絲的旺盛的生命力來寫蟬,又借詠蟬來抒寫家國之恨,個人的身世之感.李元膺的<<洞仙歌>>小序中有"一年春物,唯梅柳間意味最深"之贊,而贊語莫過于"楊柳于人便青眼",既是指柳葉初生似人眼,也可看作是楊柳人格化的寫照,寫得非常風趣. 宋代的詞人們,無論是在"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的時候,還是諷刺"籠街細柳嬌無力",還是回憶"紅杏香中蕭喜,綠楊影里秋千",感受"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感慨"無情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都借楊柳來撫慰自己凄楚的心靈,將楊柳視為情感的象征,依依楊柳與青青柳色不知促成了多少詩人對人生的新鮮感悟,不知寄托了詩人多少生命的關懷.。
4. 關于柳樹的詩句 描寫柳樹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柳樹的詩句有:
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___志南《絕句》
2、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____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3、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____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4、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____蘇軾《蝶戀花·春景》
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____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6、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____韋莊《臺城》
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8、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9、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____秦觀《如夢令·春景》
10、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____高鼎《村居》
1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____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5. 描寫柳樹的詩句有哪些
1. 《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含義: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后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2. 《新柳》
宋代: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含義:詩人漫步賞柳,由遠而近,視線也由上而下,從岸上柳條,寫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個非常親切的“引”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僅照應了前面的“百尺”一詞,又描繪出一幅柳條和水中柳影相連相映優美而有動感的圖畫,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對新春的喜愛之情。(早春時節是淺黃的柳條,暮春時節柳條是深青的,這里還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應篇首,說明柳條之所以能達“百尺”之長,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繪出微風吹動,柳枝輕揚,水上水下連成一片的優美畫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個畫面都寫活了。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活潑、新穎、意趣和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沖破江西詩派冷僻生澀的藩籬而表現的特色—“誠齋體”的特色。
3. 《詠柳》
宋代: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含義:“未變初黃”,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借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4. 《柳》
唐代: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含義:“掩映”、“參差”,是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在春天。由“從”(任從)到“更”的變化,把柳的蓬勃生機,渲染得更加強烈。次聯“風流”、“婀娜”,則是寫柳的體態輕盈。柔長的柳枝,千枝萬縷,春風吹拂,宛若妙齡女郎,翩躚起舞,姿態是非常動人的。“見說”是聽見別人說,包括古今之人對柳的贊賞。“來當”句是說自己見到眼前之柳的時候,正當其婀娜多姿之時,表現出詩人的欣喜之情。上面四句,從廣闊的背景上,對春柳作了生動具體的描繪,寫出了她嫵媚可愛的風姿。
5. 《詠柳》
唐代: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
含義:系著雨拖著風的柳樹難以保持自己的形態,全身無力,向人傾垂。把這纖細如玉的柳枝折下贈給在遠方的人,它就像觀音手里玉凈瓶中的柳枝一樣珍貴。
6. 贊美柳樹的古詩有哪些
王維 【輞川集·柳浪】 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柳浪】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絲.結陰既得地,何謝陶家時.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唐】李嶠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云.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羅隱
一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
明年更有新條在,繞亂春風卒未休
庭柳
【唐】姚系
裊裊柳楊枝,當軒雜佩垂.交陰總共密,分條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攬結更傷離.愛此陽春色,秋風莫遽吹.
柳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