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鵲橋仙》的詩詞是什么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后句首兩句要求對仗.另外,《鵲橋仙》還是唐純所著的一部網絡小說的名字.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本詞作者為秦觀.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士”之一.漢族,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文學家,北宋詞人. 《鵲橋仙》是常見的詞牌.《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因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樂章集》入“歇指調”,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通常以《淮海詞》為準.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 《鵲橋仙》也是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宮.字數與詞牌五十六字體半闋同.《鵲橋仙》也是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宮.字數與詞牌五十六字體半闋同.用作引子.。
2. 鵲橋仙全詩
(一)鵲橋仙① 秦觀 纖云弄巧②,飛星傳恨③,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⑤.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⑥! (二)鵲橋仙-吳潛 扁舟昨泊,危亭孤嘯,目斷閑云千里。
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 暮鴉木末,落鳧天際,都是一團秋意。
癡兒呆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又起。 (三)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四)鵲橋仙 陸游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鵲橋仙·初見[1] 天接云碧,宇環山綠,曉夢江南淚簌。
飄零如水自彷徨,忍看柳、微朦細霧。 輕舟扶槳,東風挽袖,吹散舊時煙暮。
茫茫人海定前緣,化蝶戀、相逢幾度? 鵲橋仙·道觀桃花開[2] 桃紅道觀,云藍天際,故地重溫蟻夢。春風正好眼迷離,望昨日、驪歌三弄。
求神帶淚,問緣添恨,欲隱玄門月涌。鐘聲縈耳意如潮,念塵世、去留心捧。
3. 鵲橋仙是宋詞還是唐詩
第一首是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里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于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
第二首是宋詞
第三首出自樂府詩集
第四首出自古詩十九首
第五首宋詞
第六首元曲
第七首宋詞
第八首唐詩
第九首宋詞
推薦的:倉央嘉措的詩挺不錯的,他的問佛,十戒詩,還有那兩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明晚期的馮小青的,有兩句特別出名的“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她的詩大多都很悲,很感人
憶帝京 柳永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
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
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魚玄機《八至》
蝶戀花 出塞 納蘭性德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蝶戀花 歐陽修 百種相思千種恨。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薄幸辜人終不憤。何時枕畔分明問。 懊惱風流心一寸。強醉偷眠,也即依前悶。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滴盡愁難盡。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題(三) 煙般往事夢中休, 繞梁芳蹤難去留 君言相思一樣苦, 妾嘆離散兩般愁 意到濃時怎忍舍, 情到深處無怨由 孤影月明應寂寞, 問君何處是歸途
4. 《鵲橋仙》的詩詞是什么
鵲橋仙·纖云弄巧 宋代: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譯文: 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
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出自:《鵲橋仙·纖云弄巧》是宋代詞人秦觀的詞作。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神話故事,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為蔡州營妓而歌。
秦觀擔任蔡州教授期間,結識了營妓婁琬、陶心兒。元祐五年(1090)春,秦觀離開蔡州去汴京赴任,寄調《水龍吟·玉佩丁東別后》作別婁琬。
應該說,少游對婁琬和陶心兒都用情不淺。 賞析: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織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
“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 “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
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
“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
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 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鵲橋仙·纖云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