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合高中一年級摘抄的經典唐詩宋詞及賞析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1.金雀釵:釵頭是雀形的金釵. 2.紅粉:婦女化妝時用的胭脂鉛粉.紅粉面指用胭脂花粉勻過的面頰. 3.憐:愛. 4.香作穗:燃燒香生成的煙凝聚不散成穗狀.宋蘇舜欽"香穗縈斜凝畫棟" 5.蠟成淚:蠟燭燃燒時流下的蠟油如淚狀.此指蠟已燃盡. 6.還似:別作"還是".還,依舊,仍然. 7.珊枕:別作"山枕".珊枕即珊瑚枕.唐李紳"珊瑚枕上千行淚".膩:滑.此指滑不著枕. 此詞一說溫庭筠作.<尊前集>中歸為李詞.個人認為與溫詞風格更接近.若是李詞,當屬早期模仿學習階段的作品.花間風格明顯. 上片寫相見.金雀釵,紅粉面.少女精心打扮去與情郎約會.但是,如此精心的打扮,如此熱烈的期盼見面,換來的只不過是"暫時相見".表現了巨大的反差.也許還有什么力量阻止他們見面.但愛意是無法阻止的"知我意,感君憐",少女的口吻,向情郎表達了自己的真切不變的情意,并表示要以天為證:"此情須問天". 下片寫離別.上片的"暫時相見",為下片的離別作了鋪墊."香作穗,蠟成淚",別后少女無法入睡,眼看著香殘蠟盡,香與蠟襯托了少女寂寞的心情,正面狀物,側面寫人."還似兩人心意",少女相信情郎與她是心心相印的.山枕膩,并非珊枕太滑無法著枕,實在是少女苦惱憔悴,無法躺下入睡.錦衾寒,也不是錦緞的杯子太薄,而是少女心理孤單凄清,故覺得格外寒冷.與情郎分別后,少女一夜心中孤單寂寞難以入睡,就這么醒著直到更漏也將盡,孤枕難眠的度過了一個晚上,不知不覺天就要亮了. 此詞特點是側面描寫."金雀釵,紅粉面"未寫少女的模樣而一個明艷照人的少女形象已呼之欲出."珊枕膩,錦衾寒"表面寫枕滑被寒,實際是人難寐,心孤寒.通篇男主人公未正面描寫,若隱若現,但通過少女精心妝扮熱切地期待著暫時的相見,離別后又徹夜思念難以入睡,男主人公的氣度風韻也就可想而知.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1.籠:別作"飛","水".籠輕霧:籠罩著薄霧. 2.今宵:別作"今朝".郎邊:別作"儂邊". 3.剗襪:別作"釵襪".剗:只,僅.剗襪,只穿著襪子.香階:臺階的美稱. 4.手提:別作'手攜". 5.畫堂:繪飾華麗精美的殿堂.南畔:南邊.別作"南伴",疑有誤. 6.一晌:別作"一向".同一晌,即一時,剎時間.偎:別作"畏".緊挨著. 7.奴:別作:好".奴,奴家.古代婦女的自稱.出來:別作"去來" 8.教君:別作“教郎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2633064”,“從君”.教君:讓你.憐:愛憐.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幽會偷情的詞.據說系后主與小周后偷情生活的描寫.是后主早期詞作. 詞的上片寫少女赴約的情景.首句點明時間及環境:花名月暗的晚上,薄霧蒙蒙.這個環境很適合幽會.因此說"好向郎邊去".少女要去見情郎了.她選擇了這樣一個霧色朦朧的時候去幽會,還是不放心,還要脫掉鞋子(為了不發出聲音,因為古代的鞋子木底,著地有聲),只穿著襪子走在臺階上.少女期盼與情郎見面,可又怕被發現,小心翼翼的神態描寫的很形象. 下片寫見面.少女提心吊膽的來到約會的地點,畫堂南畔,終于見到了熱切期盼的情郎.一下子撲到他懷里."一晌"充分表現了少女由于對情郎熱烈的思念,而變得大膽主動.由于害怕被發現,也許還有見面的興奮,她的身子忍不住微微顫抖.最后兩句,用口語化的道白表述了少女對愛情的渴望.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此詞描寫幽歡的場景,格調不高.但是細節描寫十分細膩生動,極具藝術特色.而且一掃以往富貴濃艷的宮廷風格,更具民間特色.少女去約會的緊張與期待,見面后的熱烈與大膽,生動細膩.直白的口語化道白,更鮮明了少女的性格和形象. 用詞口語化,正是李煜的詞的特色之一.也是這首詞,一直被視為李煜愛情詞代表作的原因. 菩薩蠻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1.蓬萊院:形容庭院幽美如蓬萊仙境.天臺女:相傳漢時劉晨,阮肇上天山采藥,遇二女子留住,半年歸家,發現已過七世.乃知二女子為仙女.此處指代女子. 2.人無語:別作"無人語" 3.拋枕:人熟睡時頭離開了枕頭.翠云:烏黑如云的頭發. 4.潛來:偷偷進來.珠鎖:別作"珠瑣".指珍珠串成的門環,開門時可以發出聲音. 5.銀屏,白色有銀光的屏風.銀屏夢指好夢.別作"鴛鴦夢" 6.臉慢:別作“慢臉".慢,同曼。形容容顏的美好。
這是李早期風格的作品。描寫的是男女幽會的情景,大概是他與小周后的。
上片寫男子潛入少女居所,看見少女的睡態。蓬萊,天臺,皆是傳說的仙境。
由此可知,此女子居住的地方不尋常,華美如仙境。此女子的身份也不平常。
再結合"閉”字,可以猜測,此女子應是小周后。作者以欣賞的目光,描寫了女子的睡態:她的頭發烏黑發亮,睡得正熟,枕頭也拋在了一邊。
而且,還可以聞到少女身上淡淡的幽香。 下片寫夢醒。
因為是偷歡,所以男子要“潛入”。(上片的“閉”字,也為“潛入”作了鋪墊。
2. 經典詩詞、美文摘抄(外加賞析)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 愁字了得! 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趙明誠于是年三月,奔母喪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載書十五車,前來會合。
明誠家在青州,有書冊十余屋,因兵變被焚,家破國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清照四十六歲。
金兵入侵浙東、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東,飽嘗流離顛沛之苦。避難奔走,所有庋藏喪失殆盡。
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張汝舟,遇人不淑,旋即離異。清照無兒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籬下,孤寂而死。
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她和著血淚寫下了千古絕唱的《聲聲慢》。 《聲聲慢》詞,就是李清照身經上述國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顛沛流離、孤苦無告的反映。
全詞透過殘秋景象層層的描述,以表現作者離亂的苦楚,和憂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純用白描,層層鋪寫,滿紙嗚咽。
詞評家評為「千古創格」、「絕世奇文」,堪稱抒情寫意的佳作。總結前人研究. 《聲聲慢》之美妙,大抵有四點: (一)迭字運用,創意出奇 首句連下七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傷三層遞進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曾申說其婉妙:「中心無定,如有所失,故曰『尋尋覓覓』。房櫳寂靜,空床無人,故曰『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六字,更深一層,寫孤獨之苦況,愈難為懷。」 ) 下半闋又用「點點滴滴」兩組迭字,贏得歷代讀者無比贊嘆。
有認為創意出奇者,有認為情景婉絕者。或以為工于鍛煉,出奇勝格;或以為造句新警,絕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或以為公孫大娘舞劍器手,或以為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
其中,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的論說,最能傳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尋尋』;尋尋之未見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覓覓』;覓者,尋而又細察之也。覓覓之終未有得,是良人真個去矣,閨闥之內,漸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內也。
繼而『清清』,清清,內也,非復外矣。又繼之以『凄凄』,冷清漸蹙而凝于心。
又繼之以『慘慘』,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終之以『戚戚』也,則腸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似此步步寫來,自疑而信,由淺入深,何等層次,幾多細膩!不然,將求迭字之巧,必貽堆砌之譏,一涉堆砌,則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覓覓不可改在尋尋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兒能有之,此等筆墨,惟女兒能出之。」 (二)敘寫傷感,層次分明 整闋詞,總共可分三節九個層次。
「尋尋覓覓」以下七組迭字是第一節。這一節可分三個層次:「尋尋覓覓」,敘寫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狀態,這是第一個層次。
這個遺失的東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與趙明誠間的幸福與愛情,更有可能是鐘愛一生的書畫金石;總之,是她十分喜愛的東西,如今不復存在,所以她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敘寫外在環境的寂寞;「凄凄慘慘戚戚」,轉寫內在的心理狀態分別為第二、第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歷經喪亂、家破、夫亡之身世,飄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細致表出。
自「乍暖還寒時候」到「卻是舊時相識」,是第二節。上節七組迭字,總言心情的悲傷;這一節承上申說可傷的情景,也分為三層:「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是第一層,寫氣候冷暖不定之可傷。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為第二層,言淡酒不敵晚風之可傷。「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寫雁聲過耳之可傷,為第三層。
換頭三句,仍分三層,渲染可傷的情事:「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寫懶摘黃花之可傷,為第一層。「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寫日長難熬之可傷,為第二層。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寫雨滴梧桐的凄涼傷感,為第三層。從各種不同的層面,就悲傷心情作渲染揮灑,是借鏡辭賦的寫作手法。
「以賦為詞」,北宋詞人周邦彥最為專擅;李清照亦長于寫賦,故也能借鏡賦法填詞。 至于末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則總結前面三節六層可傷之事。
前文蓄勢厚實,故此處總結順理成章。 上闋「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是透過十月小陽春的冷暖無常,轉寫為憂愁傷神傷身。
凸顯結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是寫她藉酒澆愁,而又憂愁難遣。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透過北雁南飛,曲寫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闋「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損。
3. 求個古典詩詞賞析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
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
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
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致。
“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
“云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郁郁蒼蒼,猶如云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
“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蕩。“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
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聲色之盛。
“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瑯滿目,暗寫商人比夸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
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于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
“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
“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游樂的場景。
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是這首詞的結束語。
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
“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夸示于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
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于《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
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
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 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夸張的語氣,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4. 求唯美詩詞賞析,本人很喜歡古詩詞
1、終于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后,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瓏社稷,可笑卻無君王命。3、鳳凰臺上鳳凰游,負約而去,一夜苦等,從此江南江北,萬里哀哭。
4、嗟嘆紅顏淚、英雄歿,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歡顏。
5、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6、夜雨染成天水碧。
有些人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7、你要記得,紫檀未滅,我亦未去。
8、誰在歲月里長長嘆息。9、漢霄蒼茫,牽住繁華哀傷,彎眉間,命中注定,成為過往。
10、紅塵初妝,山河無疆。 最初的面龐,碾碎夢魘無常,命格無雙。
11、江南風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與身違。12、山河拱手,為君一笑 。
13、如是顛簸生世亦無悔。14、荏苒歲月覆蓋的過往,白駒過隙,匆匆的鑄成一抹哀傷。
15、那被歲月覆蓋的花開,一切白駒過隙成為空白。16、褪盡風華,我依然在彼岸守護你。
17、那些繁華哀傷終成過往,請不要失望,平凡是為了最美的蕩氣回腸。18、你的路途,從此不見我的蒼老。
19、長歌當哭,為那些無法兌現的諾言,為生命中最深的愛戀,終散作云煙。20、隨你走在天際,看繁花滿地。
21、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22、你要記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東。
23、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24、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25、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聽弦斷,斷那三千癡纏。26、清風濕潤,茶煙輕揚。
重溫舊夢,故人已去。27、染火楓林,瓊壺歌月,長歌倚樓。
歲歲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紅蓮,唯聞玉磬,但此情依舊。
28、玉竹曾記鳳凰游,人不見,水空流。29、他微笑著,在歲月的流失中毀掉自己。
30、還能不動聲色飲茶,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31、紅塵囂 浮華一世轉瞬空。
32、我不是我 你轉身一走蘇州里的不是我 。33、幾段唏噓幾世悲歡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4、經流年 夢回曲水邊 看煙花綻出月圓。35、人生在世,恍若白駒過膝,忽然而已。
然,我長活一世,卻能記住你說的每一話。36、霧散,夢醒,我終于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
37、紙張有些破舊,有些模糊。可每一筆勾勒,每一抹痕跡,似乎都記載著跨越千年萬載的思念。
38、生生的兩端,我們彼此站成了岸 。39、緣聚緣散緣如水,背負萬丈塵寰,只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0、握住蒼老,禁錮了時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41、人永遠看不破的鏡花水月,不過我指間煙云 世間千年,如我一瞬。42、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43、虛幻大千兩茫茫,一邂逅,終難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識,又何妨。
44、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45、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46、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47、看那天地日月,恒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在我心中,你從未離去,也從未改變。
48、就這樣吧,從此山水不相逢。49、人天自兩空,何相忘,何笑何驚人。
50、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51、有緣相遇,無緣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憶。有幸相知,無幸相守,蒼海明月,天長地久。
52、相見得恨晚,相愛的太慢,進退讓我兩難緣過了遠分,緣過了聚散,是否回頭就能夠上岸53、天涼了,涼盡了天荒 地老了,人間的滄桑愛哭了,這么難舍 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天亮了,照亮了淚光 淚干了,枕邊地彷徨54、心微動奈何情己遠.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55、渺渺時空,茫茫人海,與君相遇,莫失莫忘。56、如果換我先開口,日子是否還一樣細水長流57、也許是前世的姻 也許是來生的緣 錯在今生相見 徒增一段無果的恩怨58、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59、醉眼看別人成雙作對,60、無人處暗彈相思淚。
61、怎知紅絲錯千重 路同歸不同踏雪尋梅方始休 回首天盡頭62、俠士勿輕結,美人勿輕盟,恐其輕為我死也。63、人成各,今非昨,秋如舊,人空瘦64、燈影漿聲里 天猶寒 水猶寒夢中絲竹輕唱 樓外樓 山外山樓山之外人未還 人未還雁字回首 早過忘川 撫琴之人淚滿衫65、蕭蕭揚花落滿肩 落滿肩 笛聲寒 窗影殘 煙波槳聲里 何處是江66、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看見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67、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 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 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 那一般相知,吹一會唱一會68、我寧可我們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們從來就相忘于江湖。
69、夢里的江湖,百花齊放,人來人往,繁華似錦。70、開始想念,那曾經握在手中蒼涼的歲月,以及那一片燦爛的江湖。
——還有那些曾經愛過恨過的人們。71、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經歸來,歸來無望。
72、安然的度過一世春秋。渾噩自知。
73、月光的森然,樂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縱即逝74、無論多么落寂和蒼茫 那些身影總會過目不忘75、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
縱然發現光景綿長。76、我總是在想,我的記憶是不是活在長街的那頭,而我的年輪死在長街的這頭77、。
5. 求宋詞及其簡短賞析,越多越好啊
《聲聲慢》鑒賞解析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解釋:我若有所思,四顧張望,卻愈感肅殺冷清。凄慘憂傷,深秋時的天氣時而暖和,時而寒冷,是最難調養生息的。
兩三杯淡淡的清酒,根本無法抵御傍晚的寒意。抬頭望向天空,看見一行大燕飛過,正感到傷心的時候,卻發現是曾經見到過的景象。
凋零的菊花堆積起來,覆蓋了地面,盡顯枯萎。現在又有誰樂意和我一起摘花?我守在窗旁,兀自感嘆,獨自一個人要怎樣才能挨到天黑?一點一滴細密的秋雨打在梧桐樹葉上直到黃昏,這樣令人憂傷的光景,一個“愁”子怎能概括得了呢?賞析: 黃昏時分,黯淡的光暈將世界籠罩在麾下,耳畔充溢著一點一滴的細密雨絲打在梧桐樹葉上的“叭嗒”省,而眼前是被秋風漂白了的菊花瓣掉落在染有夕陽余暉的廣袤大地上,激起一層若有若無的漣漪。
頭頂上方的蒼穹,南歸的大雁嗚咽地一閃而過,天光瑣碎,空留詩人獨自迎著晚風的習習涼意,坐在窗口,睹物思人,愈發落寞,愈發哀婉。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疊字,七疊詞,凸顯了是人寂寞的心境,并點明詩人這一時期,國家的動蕩不安,并寫出了詩人感情變化的多變性與梯度。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點明秋季傍晚的寒涼,所以描寫酒有兩重含義,表明是防寒暖胃,與前文“最難將息”照應,強調季節特點;實質上市“酒消愁”的一種表達,但無奈卻“戒酒消愁愁更愁”,越來越蒼涼凄苦。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此句包含一個意象“雁”表明是人的亡國之痛,“傷心”二字即為心境,點名情感。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此句包含另一個意象“黃花”漸次凋零的菊花喚醒了詩人漸次消融的記憶,詩人睹物思人,想起已逝去的亡夫,以及與他在一起時的浪漫往事,但一切只是份深沉的幾點祭奠與不的懷念,一經觸碰,灰飛湮滅,突顯了詩人分外感傷的情懷。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此句包含了兩個意象,“梧桐”與“細雨”以及表明時間的詞“黃昏”。
首先“細雨”中的“細”一字仿佛是詩人的秋思,綿長細膩,永無止境,再次強調了詩人的孤獨落莫,悲涼愁苦之情。黃昏一詞表明了一天的結束,是一個相對盡頭的概念,尤顯蒼涼與凄美,而最后一句“點點滴滴”為兩疊詞,四疊字,在反復間,承接上文的平和哀婉,卻又不乏心情的細微波動。
是無奈的一種體現。“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在結構上總結上文,在內容上強調“愁”,使之貫穿全文。
夕陽重重砸落在山巔,轟然一響,卻在轉瞬間粉碎得子虛烏有,那些曾經最美的歡笑,那些曾經最溫暖的懷抱,那些曾經最不可一世的驕傲,都已經模糊在了云外九霄,我依然記得你對我的好,你依然是我最不舍得依靠!==================================================================這個在班上還被表揚過呢,文筆應該沒的說..。
6. 語句優美的唐詩宋詞,帶上賞析
摸魚兒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 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別離苦, 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 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賞析一:
這是一首詠物詞,詞前小序為:“ 乙丑歲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皆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為識,是曰雁丘,時同行有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 舊時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可見,這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才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寄托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問 ,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直教生死相許”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古人認為,情至極處,“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許”是對至情至愛的盛贊,這“直教”二字,則聲如巨雷,驚天地,泣鬼神。“天南地北”二句寫雁的生活。“雙飛客”即為雁。大雁秋南下而春北歸,雙飛雙宿,形影不離,經寒冬,歷酷暑,多像人間的那一對癡男怨女。無論是團聚,還是離別都仿佛眼前,刻骨銘心。“君應”四句揣想雁的心情。“君”指殉情的雁。僥幸脫網后,想未來之路萬里千山,層云暮雪,形孤影單,再無愛侶同趣共苦,生有何樂呢?不如共赴黃泉吧,這里對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寫,使讀者的熱血不由不沸騰起來。過片后借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橫汾”三句寫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處。漢代帝王曾來巡游,但現在這里卻簫鼓絕響,只余煙樹,一派凄冷,“橫汾”橫渡汾水。漢武帝《秋風辭》有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秋風辭》有“簫鼓鳴兮發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為雁死不能復生,山鬼枉自哀啼 。“招魂楚些”意為用“楚些”招魂。語出《楚辭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故言“楚些”。“何嗟及”即嗟何及。《詩經·王風》中有“何嗟及矣,”元詞本此。“山鬼”“啼風雨”本自《楚辭·九歌·山愿》“杳冥冥兮羌書晦,東風飄兮神買雨。”這里作者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天地妤”二句,寫雁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這是詞人對殉情大雁的禮贊。“千秋”四句,寫雁丘將永遠受到詞人的憑吊。
總之,這首詞緊緊圍繞“情”字,以雁擬人,譜寫了一曲凄惻動人的戀情悲歌,表達了詞人對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
7. 10首唐詩宋詞賞析
1 感遇十二首之一 五言古詩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 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 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 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賞析】: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 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詩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征。三、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
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五、六句以“誰知”急轉 引出與蘭桂同調的山中隱者來。
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情懷。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 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
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2 感遇十二首之二 五言古詩 張九齡 幽人歸獨臥, 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 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 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 何所慰吾誠? 【賞析】: 此詩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隱士,雖然自己被貶官在外,沒有塵世間的雜念,但是一片忠君報國的赤心不滅, 仍然懷念遠在朝延的君王。
詩中以“高鳥”比喻君王,以“飛”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 象新穎。 3 感遇十二首之三 五言古詩 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 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 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 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 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 此木豈無陰? 【賞析】: 讀此詩,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頌》。
詩人謫居江陵,正是桔之產區。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貞操。
詩中前四 句是“比興”,詩開頭二句,托物喻志,以一個“猶”字,充滿了贊頌之意。三、四句用反詰,說明桔之 高貴是其本質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寫如此嘉樹佳果,本應薦之嘉賓,然而卻重山阻隔,無法為 之七、八句嘆惜丹桔之命運和遭遇。最后為桃李之被寵譽,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詩表達詩人對朝政 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感嘆。詩平淡自然,憤怒哀傷不露痕跡,語言溫雅醇厚。
結句以反詰作收,深沉有力, 情味無窮。 4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五言古詩 李白 暮從碧山下, 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 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 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 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 陶然共忘機。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
全詩寫月夜在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 隱士。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靜、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
詩以“暮”開首,為“宿” 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共忘機”。
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 ,同時也是作者政治失望的一種表現。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
然陶詩顯得平 淡恬靜,既不著意染色,口氣也極和緩。如“曖曖無人村,依依墟里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等等。
而李詩卻著意渲染。可見陶李兩者風格迥異。
6 月下獨酌 五言古詩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 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賞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全詩圍繞一個“獨”字,寫一種世無知音的孤寂之情。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 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
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 不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
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 段,寫花、酒、人、月影。
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 ,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
最后六句為第三段, 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游,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 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 看,卻極度凄涼。 7 春思 五言古詩 李白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心緒的詩。
開頭兩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春天景物起興,寫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 日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三、四句由開頭兩句生發而來,繼續寫燕草方碧,夫君必 定思歸懷己,此時秦桑已低,妾已斷腸,進一層表達了思婦之情。
五、六兩句,以春風掀動羅幃時,思婦 的心理活動,來表現她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詩以景寄情,春景成了征夫思婦刻骨相思的引信, 別具一格,委婉動人。
8 望岳 五言古詩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賞析】: 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沈德潛《唐詩別裁》評論說:“齊魯青未了五字已盡 泰山。”
詩以“望”入題,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前兩句,開門見山,寫泰山的高峻偉大, 先。
8. 優美的宋詞加賞析意思
那就奉上一首本人最喜歡的詞吧 浣溪沙 秦 觀 漠漠清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詞語解釋】 1.漠漠:像輕清寒一樣的冷漠。
2.清寒:陰天,有些冷。 3.曉陰:早晨天陰著。
4.無賴:詞人厭惡之語。 5.窮秋:秋天走到了盡頭。
6.淡煙流水:畫屏上輕煙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遠。
8.自在:自由自在。 9.絲雨:細雨。
10.寶簾:綴著珠寶的簾子。 11.閑掛:很隨意地掛著。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高郵)人。
三十六歲中進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官等職位。
在新舊黨之爭中,因和蘇軾關系密切而屢受新黨打擊,先后被貶到處州、郴州、橫州、雷州等邊遠地區,最后死于藤州。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以詞聞名,文辭為蘇軾所賞識。
其詞風格婉約纖細、柔媚清麗,情調低沉感傷,愁思哀怨。向來被認為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對后來的詞家有顯著的影響。 【詩文解釋】 在春寒料峭的天氣里獨自登上小樓,早上的天陰著好象是在深秋。
屋內畫屏上輕煙淡淡,流水潺潺。天上自由自在飄飛的花瓣輕得好象夜里的美夢,天空中飄灑的雨絲細得好象心中的憂愁。
走回室內,隨意用小銀鉤把簾子掛起。 【詩文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詞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
暮春三月,人在小樓。一早起來,陰霾不開,輕寒惻惻。
"節過清明冷似秋",對這種天氣,畏寒不出的詞人十分厭惡,不禁咀咒了一聲"無賴"。回頭看看室內,畫屏上一幅《淡煙流水圖》,迷蒙淡遠,撩人意緒,于是一絲春愁油然而生。
他定睛望了望窗外:落花隨著微風,自在飄舞,宛如夢幻;纖細的小雨,無邊無際,好似愁絲。"飛花"和"夢"、"絲雨"和"愁",一具體、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詞人卻發現它們之間有"輕"與"細"的特點,便構成兩個新鮮的比喻,空靈縹緲,妙不可言。
無怪乎梁啟超稱之為"奇語"。最后一句是作收、融情入景,化動為靜,意境悠閑,使人玩味不盡。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經典唐詩宋詞賞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