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蝶戀花詩詞大全
不辭冰雪為卿熱。
4 ,望極春愁。無奈鐘情容易絕。
衣帶漸寬終不悔.墻外行人、《蝶戀花 》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蝶戀花 》納蘭性德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昔如環,山長水闊知何處。唱罷秋墳愁未歇,強樂還無味。
但是月輪終皎潔,天涯何處無芳草, 軟踏簾鉤說,綠水人家繞。欲寄彩箋兼尺素、《蝶戀花》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 2 ,無言誰會憑欄意。
明月不諳離恨苦、《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笑漸不聞聲漸悄, 燕子依然 , 望盡天涯路。
3。燕子飛時。
草色煙光殘照里,墻里佳人笑,黯黯生天際, 獨上高樓, 昔昔長如玦, 春從認取雙棲蝶,對酒當歌。昨夜西風凋碧樹。
枝上柳綿吹又少?擬把疏狂圖一醉,斜光到曉穿朱戶。墻里秋千墻外道 , 燕子雙飛去, 羅幕輕寒,多情卻被無情惱 ,為伊消得人憔悴1。
2. 蝶戀花詩詞大全
1、《蝶戀花·碧草池塘春又晚》宋·晏幾道碧草池塘春又晚,小葉風嬌,尚學娥妝淺。
雙燕來時還念遠,珠簾繡戶楊。2、《鵲踏枝/蝶戀花》宋·歐陽修一曲尊前開畫扇。
暫近還遙,不語仍低面。直至情多緣少見。
千金不直雙。3、《蝶戀花·春到臨春花正嫵》近代·王國維春到臨春花正嫵,遲日闌干,蜂蝶飛無數。
誰遣一春拋卻去,馬蹄日日章。4、《蝶戀花·俄落盞中如有戀》宋·黃裳俄落盞中如有戀。
盞未干時,還見霜娥現。說向翠鬟斟莫淺。
殷勤此意應。5、《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孤獨宋·蘇軾蝶懶鶯慵春過半。
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
6、《蝶戀花·寒意勒花春未足》宋·程垓寒意勒花春未足。只有東風,不管春拘束。
楊柳滿城吹又綠。可人青眼還。
7、《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宋詞三百首宋·趙令畤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殘杏枝頭花幾許。
啼紅正恨清。8、《蝶戀花 送祐之弟》宋·辛棄疾衰草殘陽三萬頃。
不逢飄零,天外孤鴻影。幾許凄涼須痛飲。
行人自向江。9、《鵲踏枝/蝶戀花》宋·晏殊紫府群仙名籍秘。
五色斑龍,暫降人間世。海變桑田都不記。
蟠桃一熟三。10、《蝶戀花·葉底尋花春欲暮》宋·周邦彥葉底尋花春欲暮。
折遍柔枝,滿手真珠露。不見舊人空舊處。
對花惹起愁。11、《鵲踏枝/蝶戀花》宋·無名氏南國寒輕山自碧。
庭際梅花,先報春消息。綺萼玉英何忍摘。
真堪樹下陳。12、《蝶戀花·前日海棠猶未破》宋·張掄前日海棠猶未破。
點點胭脂,染就真珠顆。今日重來花下坐。
亂鋪宮錦春。13、《鳳棲梧/蝶戀花》宋·杜安世整頓云鬟初睡起。
庭院無風,盡日簾垂地。畫閣巢新燕聲喜。
楊花狂散無。14、《桃源行/蝶戀花》宋·賀鑄流水長煙何縹緲。
詰□□□,□逗漁舟小。夾岸桃花爛□□。
□□□□□。15、《蝶戀花·花里傳觴飛羽過》宋·毛滂花里傳觴飛羽過。
漸覺金槽,月缺圓龍破。素手轉羅酥作顆。
鵝溪雪絹云。16、《蝶戀花·雪霽花梢春欲到》宋·王安中花發自迎春。
雪霽花梢春欲到。餞臘迎春,一夜花開早。
青帝回。
3. 蝶戀花——宋詞
蝶戀花 蘇軾 宋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 蘇軾 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戀花 蘇軾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晏殊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1] 。
羅幕輕寒[2] ,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3]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4] ,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 晏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蝶戀花 作者: 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蝶戀花 作者: 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
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倚,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蝶戀花 作者: 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 蝶戀花 作者: 歐陽修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 蝶戀花 作者: 歐陽修 面旋落花風蕩漾。
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花燈,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戀花 作者: 歐陽修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蝶戀花 作者: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 作者: 蘇軾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蝶戀花 作者: 晏幾道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
午睡醒來慵一晌,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萍風吹碧漲。
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蝶戀花 作者: 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
浮雁沈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4. 蝶戀花詩詞最有名句
【1】: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蝶戀花》 【2】: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晏幾道 《蝶戀花》 【3】: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柳永 《蝶戀花》 【4】: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 《蝶戀花》 【5】: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蝶戀花》 【6】: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7】: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夕如環,夕夕長成玦! --納蘭容若 《蝶戀花》 【8】: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緣塵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納蘭容若 《蝶戀花》 【9】: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 《蝶戀花》 【10】: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庭院深深深幾許。蕭瑟寒煙,梧桐協細雨。
樓前芳草自凝綠,行人更在天涯處。 遠山漠漠不見樹。
花落瀟湘,寂寞終黃土。皆道留春春不住,爛柯歸來秋已暮。
--歐陽修 《蝶戀花》 【1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 《蝶戀花》 【1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戀花》 【13】: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 《蝶戀花》 【14】: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 《蝶戀花》 【15】: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與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 《蝶戀花》 【16】:重到舊時明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說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納蘭性德 《蝶戀花》 【17】: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 點點行行, 總是凄涼意。 --晏幾道 《蝶戀花》 【18】: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延式 《蝶戀花》 【19】: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作憐花句。
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 重到舊時明月路。
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說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納蘭性德 《蝶戀花》 【20】: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晏幾道 《蝶戀花》 【21】:一曲啼烏心緒亂,紅顏暗與流年換. --晏幾道 《蝶戀花》 【22】: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 《蝶戀花》 【23】: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 《蝶戀花》 【24】: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歡,未免縈方寸。 --晏殊 《蝶戀花》 【25】: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歐陽修 《蝶戀花》 【26】: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李煜 《蝶戀花》 【27】: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趣被無情惱 --蘇軾 《蝶戀花》 【28】:桃葉不言人不語,眉尖一點君知否。
--呂本中 《蝶戀花》 【29】:又憶當年風卷燕。翦翦翻飛、驚點秋云亂。
落葉千山紅灑遍,梧桐樹下空空院。夢里回回總未見。
醒也惟留、一枕雙痕面。瘦伴殘霞孤立晚,誰人知有輕輕嘆? 《蝶戀花》 【30】:蝶戀花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蝶戀花》。
5. 關于蝶戀花詩詞
網友回答 2014-11-27 舉報蝶戀花蘇軾宋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
蘇軾
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戀花
蘇軾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晏殊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1]。羅幕輕寒[2],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3]。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4],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
晏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蝶戀花
作者: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蝶戀花
作者: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倚,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蝶戀花
作者: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
蝶戀花
作者:歐陽修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
蝶戀花
作者:歐陽修
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花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戀花
作者:歐陽修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6. 宋詞,蝶戀花都有誰的詩
蝶戀花·赤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東坡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
蝶戀花 辛棄疾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音少。
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
7. 蝶戀花詩詞鑒賞
《蝶戀花》這一詞牌,名作層出不窮,本人最喜歡蘇軾這一首: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詞一開篇即呈現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凋謝,所余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殘紅”,是說紅花已所剩無幾。
著一“褪”字就深了一層,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傷之情更濃。睹暮春景色,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
不過一般人寫傷春意緒,總會把那種凄迷寥落之感表達到極致。蘇軾則更多了一些曠達。
有繁華就有衰落,有凋謝就有新生。他特別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沖淡了先前濃郁的傷感之情。
接著,作者將目光從一花一枝上移開,轉向不遠處更加開闊的地方。只見燕子掠著水面低飛,綠水環繞著人家的墻院。
寥寥幾筆,便勾畫出春意未盡的鄉村圖景。飛動的燕子為畫面增添了動態之美;“綠水人家”則帶來了生活的氣息,并為后文“墻里佳人”的出現作好了鋪墊。
“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人以為應是“曉”。通讀全詞,并沒有突出的景物表明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顯得沒有著落。
而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著一“繞”字,則非常真切。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這是詞中最為人稱道的兩句。枝頭上的柳絮隨風遠去,愈來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沒有青青芳草呢。
“柳綿”,即柳絮。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
蘇軾的曠達于此可見。“天涯”一句,語本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其思想與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一致。
即便如此,這兩句還是蘊含著許多的辛酸和悲哀。據《林下詞談》記載:“子瞻在惠州,與朝云閑坐。
時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云歌喉將囀,淚滿衣襟。
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聯系當時蘇軾的遭遇,是頗耐人思索的。
蘇軾一生漂泊,最后竟被遠謫到萬里之遙的嶺南。此時,他已人到晚年,遙望故鄉,幾近天涯。
這境遇和隨風飄飛的柳絮何其相似!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墻里有人蕩秋千,墻外有條小道。
墻外小道上走著行人,墻里飄來佳人清脆的歡笑。作者在藝術處理上十分講究藏與露的關系。
這里,他只寫露出墻頭的秋千和佳人的笑聲,其它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行人”與讀者去想象,在想象中產生無窮意味。 小詞最忌詞語重復,但這三句總共十六字,“墻里”、“墻外”分別重復,竟占去一半。
而讀來錯落有致,耐人尋味。墻內是家,墻外是路;墻內有歡快的生活,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生命;墻外是趕路的行人。
行人的心情和神態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過,在這無語之中,我們已感受到一種冷落寂寞。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許是行人佇立良久,墻內佳人已經回到房間;也許是佳人玩樂依舊,而行人已漸漸走遠。
總之,佳人的笑聲漸漸聽不到了,四周顯得靜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
這里的“多情”與“無情”常被當愛情來解釋,認為是行人心存愛慕之情,而佳人卻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無情”,心中無可奈何,故十分煩惱。
這儼然是一個單相思式的喜劇。 倘若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許可以說是借愛情來寫人生普遍存在的這樣一種矛盾。
但詞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寫照,其中“情”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的,絕不僅限于愛情。作者飽經滄桑,有惜春遲暮之情,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向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等,的確可謂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感時,也沒有為人生際遇而煩惱,真可以說是“無情”。
作者發出如此深長的感慨,那“無情”之人究竟撩撥起他什么樣的思緒呢?也許勾起他對美好年華的向往,也許是對君臣關系的類比和聯想,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悟……作者并未言明,卻留下了豐富的空白,讓讀者去回味,去想象。 這首詞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稱贊道:“‘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這個評價是中肯的。
蘇軾除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他的婉約詞同樣有勁氣流動,不同于花間詞的軟弱。
詞中包蘊的意趣亦為詞家推重。《古今詞話》說此詞寫行人多情與佳人無情,“極有理趣”。
所謂“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還有人評價它富有“禪趣”。
那阻隔有情與無情溝通的,不僅僅是綠水環繞的圍墻,而更是人們的“心墻”。 作者一生雖歷經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執著人生,可是卻被“無情”所惱。
8. 唐詩宋詞 蝶戀花 百度知道
這不是《蝶戀花》,而是李煜的《虞美人》,似讀si (四聲)。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
李煜,937-978,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稱南唐后主。即位后對宋稱臣納貢,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則窮奢極欲。 975年,宋軍破金陵,他肉袒出降,雖封作違侯命,實已淪為階下囚。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②了:了結,完結。
③砌:臺階。雕闌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④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品評】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
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并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9. 蝶戀花的詩詞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于宋。雙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雙調,上下片同調,押仄聲韻。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其規范格律如下:
正體,上下闋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