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養殖燈籠花的方法技巧
燈籠花的養護注意事項: 一、土壤:喜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二、水分:冬季及雨季2-3天澆水一次,秋季及晴天每天澆水一次,夏季處于半休眠狀態時要控制水分,防止脫葉、爛根現象發生。 三、日照:喜陽光充足的環境,日照不足易徒長
燈籠花怎么養,燈籠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
燈籠花幾乎不產生種子,常依賴扦插來繁殖。燈籠花主要用扦插法繁殖,—般干1、2月及10月扦插,扦插適溫為15—20℃,約20天生根。剪取長5-8cm,生長充實的頂梢作插穗,溫度20℃時,嫩枝插后二周便生根,生根后及時上盆,否則根易腐爛。常駐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以春、秋生根較快。插穗以頂端嫩枝最好,長7--8厘米,插于沙床,保持濕潤,插后10天左右生根,9月即能上盆。
1、燈籠花對溫度的要求:冬季要求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夏季要求高燥、涼爽及半陰條件。忌酷暑悶熱及雨淋日曬。燈籠花生長適溫10--25℃。冬季溫度不低度于5℃。夏季溫度達30℃時生長極為緩慢,35℃時大批枯萎死亡。
2、燈籠花的澆水與施肥:在春秋季節給燈籠花澆水,要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盛夏盆土宜偏干,通過噴水使相對空氣濕度達到60%以上。冬季須稍濕潤,促進新梢生長。春秋每10天至15天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每周施1次。頭年及當年春季培育的新株,夏季仍正常施肥,以持續開花;多年生的老株因處在休眠期,停止施肥。
3、燈籠花的養護重點:一是將燈籠花植株置于蔽蔭、通風、涼爽與避雨處;每日多次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二是對多年生老株實行勒水停肥,順利度過休眠期。植株宜在霜降前入室,清明過后出室,室溫宜保持在5℃以上。遇寒流與風雪天氣,室外發生冰凍時,最好搬回室內。
4、燈籠草的翻盆換土燈籠花生長快,要求充足的養分,因此盆土要富有腐植質的沙壤土。還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糞。進入發棵的生長旺季還要追施液肥,前3年每年的春季都要翻盆換土,補充養分。定植以后,管理得好第二年即可開花。因枝葉繁茂,要及時打頂,保持適當的株高和株型,由于垂下開花,枝條要疏密相當。
養殖燈籠花的注意事項
1、當夏季氣溫超過38℃時,新陳代謝緩慢,燈籠花的生長處于停滯狀態,這時常出現落葉、爛根現象,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便會引起整株死亡。
2、冬季溫室最低溫度應保持10℃,在5℃的低溫下,易受凍害,生長室溫為10-25℃,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濕。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燈籠花比較脆弱,雖然它看上去非常的嬌艷美麗,但是其經不起陽光的灼射。
燈籠生性比較喜愛的是高濕度、涼爽的環境,其適合生長的溫度大約在 10~15℃左右。
一般在夏季其溫度不可超過38℃、冬季要保證足夠的溫度才能不影響其生長。
其一般采用的都是插條的方法進行繁殖,適應能力較強。
喜涼爽濕潤環境,怕高溫和強光,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土為宜,冬季溫度不低于5℃。
1.土壤:
其可選擇疏松、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質土壤,同時還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糞。
2.肥料:
定植前施足有機肥,生長前期控制氮肥,防止徒長,花期增施磷鉀肥。進入發棵的生長旺季還要追施液肥,前3年每年的春季都要翻盆換土,補充養分。
3.溫度:
生長適溫為15-25度,夏季怕炎熱高溫,氣溫超過30度,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不得低于5度。
4.日照:
喜陽光充足的環境,日照不足易徒長,造成開花減少。 其在夏季的時候,可放置在半陰的環境中,冬季則可保持一定的陽光。
5.水分:
冬季及雨季2-3天澆水一次,秋季及晴天每天澆水一次,夏季處于半休眠狀態時要控制水分,防止脫葉、爛根現象發生。
燈籠花病蟲防治
1、灰霉病
噴代森鋅或多菌靈,7~10天噴1次,噴3~4次,平時注意通風與光照,及時剪除與處理患病枝葉。
2、白粉病
注意通風與光照,可以噴托布津液或粉銹寧,10天噴1次,噴2~3次。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怎么養殖燈籠花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