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時傳祥工作卑賤但受人尊敬的勞動模范
勞動模范--韋朝群 俗語說,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這句話用在韋朝群身上無疑恰如其分。作為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城環衛站的一名班長,在臟、苦、累、忙的崗位上,韋朝群無怨無悔走過了十二個春秋。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她被評為“省勞動模范”。 了解環衛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年到頭,環衛工人早出晚歸,在大街小巷上清掃垃圾,風里來,雨里去。每逢節假日,更是環衛工人最忙碌的時候。來自農村的韋朝群,對此卻平靜地說:“忙怕什么,最怕沒工作做。”韋朝群1994年3月從事環衛工作,在縣城48.6萬平方米的20條街道上,用五尺掃帚譜寫了不悔的青春。 去年除夕晚八時,正當縣城華燈初上,萬家團聚之時,韋朝群卻還在車站忙碌打掃衛生。家里上有80歲的家婆,下有兩名未成年的幼子。而丈夫在車場打散工。在這個特別的時候,韋朝群只好內疚地打電話給侄子來家幫忙殺雞做飯。她說:“一年到晚,誰不愿意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但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家里的事就只能少管了,沒有辦法啊。”她的家婆體諒說:“十幾年來,每年都是這樣,晚點就晚點吧,無所謂了。” 人,自然有生病的時候。同樣,長期在一線工作的韋朝群也不例外,但她總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對付生病。她自嘲說:“平時感冒發燒當運動,掃掃街出出汗就沒事了。”在她的記憶中,十二年來,只有兩次需要臥床休息的。一次是2003年,她手上生了囊腫需要動手術;另一次是去年患了急性盆腔炎。但這兩次均沒有請病假,而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治病,做完手術幾天后就上班了。她的班有7人,一天有六個時間段上班。即從早上3時到晚上9時都有人上班。 環衛工作的辛苦、骯臟眾所周知,但環衛工人受到的委屈卻鮮為人知。韋朝群說,有一次凌晨3時,她拉著滿滿一車垃圾上斜坡,剛好路中間有一臺小車,她好聲好氣要求司機讓一讓。但該車司機沒有避開的意思,實在沒辦法后,韋朝群只好小心翼翼拉車過去,在經過時掃帚毛輕微掃了一下車門,雖然沒有絲毫刮花,但那位司機還是暴跳如雷,對著韋朝群大罵。另外,晚上還經常遇到醉酒人破壞果皮箱。對此,韋朝群總是耐心好言規勸,但往往被無事生非的醉酒人辱罵。又如一些精神病患者將果皮箱背到很遠的地方,這時只好也跟著背回來,與這些精神病患者打起“游擊戰”。 韋朝群就是這樣十二年如一日,無論嚴寒酷暑,還是晴天雨天,都要堅守崗位。 2002年9月,她所在的縣城吉田鎮被評為“省衛生鎮”稱號;去年還通過了省檢查組的復檢;2003年,她所在的單位被評為“清遠市市容環境衛生先進集體”。這些榮譽,都浸透著她的一份汗水。
五一勞模優秀班組長
帶出“勞模班”的勞模班組長
《工人日報》(2014年05月10日 03版)特約記者 邢生祥
昆侖山下,戈壁深處,電網在不斷延伸,人們的夢想與執著也在不斷延伸。
有著“全國勞動模范”、“國網公司特等勞模”、國網公司“十佳服務之星”等榮耀的祁萍,是青海省海西供電公司“祁萍服務班”的班長。18年來,她和她的班組成員用敬業、堅守和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出最美的一面,用一點一滴的汗水澆灌出璀璨的“勞動之花”,怒放在雪域高原上。
“祁萍服務班”服務的供電區域面積達32萬平方公里,占青海總面積的45%,相當于兩個山東省。這里高寒缺氧,風沙不斷,紫外線強,自然環境條件十分惡劣。
五一勞模優秀班組長
帶出“勞模班”的勞模班組長
《工人日報》(2014年05月10日 03版)特約記者 邢生祥
昆弊橘侖山下,戈壁深處,電網在不斷延伸,人們的夢想與執著也在不斷延伸。
有著“全國勞動模范”、“國網公司特等勞模”、國網公司“十佳租亮團服務之星”等榮耀的祁萍,是青海省海西供電公司“祁萍服務班”的班長。18年來,她和她的班組成員用敬業、堅守和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出最美鍵運的一面,用一點一滴的汗水澆灌出璀璨的“勞動之花”,怒放在雪域高原上。
“祁萍服務班”服務的供電區域面積達32萬平方公里,占青海總面積的45%,相當于兩個山東省。這里高寒缺氧,風沙不斷,紫外線強,自然環境條件十分惡劣。
五一勞動節故事
彭德懷開田的故事
1961 年11 月,彭德懷回到了故鄉——湖南省湘潭縣烏石寨。他看著童年時代就十分熟悉的家鄉的山水草木,看著闊別多年的父老鄉親,感到格外親切。回想在戰爭年代,鄉親們跟著**鬧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承受了極大的犧牲,終于盼來了全國的解放和革命的勝利。想到這里,彭總不由得感慨萬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鄉親們該過過好日子啦!”
彭德懷來到了響塘區南谷公社的陳蒲大隊調查。午飯的時間到了,彭德懷沒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鍋飯,而是撇開隨同人員,獨自一人來到離食堂不遠的賀老伯家里。剛跨進屋,迎面撲來陣陣煙霧,只見賀老伯正蹲在灶下燒火做飯。彭德懷關切地湊上去問:“老伯,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飯?”
老伯沒好氣地說:“有什么飯吃!只因彭德懷要來調查,大隊才開食堂飯的,還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湊這個熱鬧,真是打腫臉充胖子!”彭德懷一聽,話出有因,順手將鍋蓋揭開,只見鍋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懷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澀的糠直刺喉頭,確實難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窩里充滿了淚花。
回到故居,彭德懷召開了社員大會,他說:“我是討過飯的,是餓怕了的,可那是舊社會。如今,我們當家做了主人,我們應該抓緊時機開荒種糧,生產自救,把窮隊變為富隊,不應該再有人餓肚皮了。我這次回來是當社員的,隊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話,我就邀請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說干就干并中彎,從那以后彭德懷就與社員一起參加集體勞動,他特別提倡開田,在工余時間還動員侄兒一道去開田。侄兒望著兩鬢斑白的伯伯勸道:“你老人家年紀一培春大把了,還開什么田啰?”彭德懷風趣地回答:“年老骨頭枯,正好做功夫!別說我年老,做起事來,還可以跟你們小青年比一比呢!”說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手,揮鋤猛干起來,像個標準的老農。
在彭德懷的帶動下,家鄉一塊塊新田被開發出來,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
彭德懷歡歡喜喜地與鄉親們一道收棉花,種麥子,撒下了無數的汗珠。他說:“從今年起,我每年回來參加勞動一個月,別的重活干不了,幫生產隊看牛,看湖鴨。如果絕悶不能回來,就投資一百元交隊上。”就這樣,彭德懷在家鄉立了個不計勞動報酬的特殊社員的“戶頭”。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五一勞動節勞模事跡,像時傳祥工作卑賤但受人尊敬的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