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月里照顧老人的過程和感受、
敬老院獻愛心記事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的美德。這個暑假學校開展了“助人為樂”等活動,做點什么好呢?聽說敬老院的老人都非常寂寞,有的老人腿腳不利索,都有好幾年沒有出去了。我想應該去看望看望她們,為她們彈幾首曲子跟她們聊聊天,給她們帶去快樂。上午,我來到社區居委會與負責這方面工作的阿姨談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居委會的阿姨很支持我,不一會就給聯系好了,真是讓我喜出望外!慰問安排在下午。轉眼就到了下午,聽說敬老院的奶奶們好長時間沒有照相了,很想照幾張照片,我便帶上了照照機。在居委會阿姨的陪伴下,我來到了敬老院。雖說早過了午睡時間,已近下午4點了,但敬老院仍然是靜悄悄的。我們先來到一間住著四位老奶奶的房間,這里住著年齡最大的幾位,都已年過7旬,最大的年齡高達86歲。她們都是因兒女工作太忙,顧不上這些老人,才把她們送到這來的。當我走進房間的時候看到她們各自坐在自己的床上發呆,聽說我特意來為他們表演節目,一下子都來了精神,圍了過來。聽說還要給她們照像,老人們更是高興,忙著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還把她們的小屋整理了一番……“各位奶奶下午好,我今天特意來為大家表演,愿我的琴聲給大家帶來快樂。祝在座的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的話剛說完就贏得了她們一陣熱烈掌聲。接著我為他們演奏了《金蛇狂舞》、《茉莉花》、《彩云追月》等曲子,一首首動聽的曲子,引起她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王奶奶說年輕的時候自己愛扭大秧歌,高奶奶說自己過節時最愛看舞龍斗獅,高奶奶說她年輕時最愛掐茉莉花插在頭上,香噴噴的……看著她們開心的樣子,我覺得她們一下都年輕了!這屋里的琴聲和歡聲笑語,吸引著住在隔壁房間的奶奶們,她們趴在窗前向里觀望,也時不時地插上幾句話。演出后我又為她們拍了照片,笑得合不攏嘴的奶奶們拉著我的手要和我合影,我把兩個凳子摞在一起組成了一個臨時三角架,然后按下了快門。臨別的時候老奶奶們邁著蹣跚的腳步把我送出好遠好遠,她們戀戀不舍地說:“孩子常來呀,我們會想你的!”
重陽節尊老愛老作文感想300字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重陽節。 外公患有糖尿病,每天晚上,外婆總要幫外公捶背。今天,吃過晚飯,我對外婆說:“外婆,今天我幫外公捶背!”這時,外公開始看新聞了,他剛坐下沙發,我對外公說:“外公,今天我來幫你捶背!”然后,我叫外公稍微轉過來一點,先從肩膀處往下捶到腰部,再從左邊往右邊捶。這樣反復幾次捶了大約十分鐘,外公笑嘻嘻地對我說:“真舒服啊!休息一會兒吧,謝謝你!” 雖然我的手有點酸,但聽了外公的話,我心里甜滋滋的,暗自決定以后要經常幫大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敬老的作文 以實際行動為老人帶去節日的祝福并在活動中感知社會責任體驗服務他人的快樂 關愛記錄 怎么寫
重陽節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 說到重陽節,我們該如何敬老呢?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也從沒見家里老人們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買零食;更沒見過姥爺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腿疼也要挺著,不讓我在校門口干著急;有時放學晚了,姥爺仍是毫無怨言地等候著。每天回家,都能聞到飯桌上飄出誘人的香味兒。 談了那么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我們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寫一篇敬老月的作文。
敬老月
今天,我把作業做完后,突然想起老師還布置“敬老月”活動,要寫一篇活動心得。寫什么呢?做什么呢?對,家里地上臟(zāng)了,奶奶在忙飯,爸爸媽媽又去加班了,就決定把地打掃干凈,給他們一個驚喜,這也應是敬老尊老的表現吧!
首先,我拿起掃帚(zhǒu)把地掃干凈后,然后又拿來我家的“神奇拖把桶”裝滿水。我先將拖把放進拖把桶的右邊水桶里,水里立刻冒出了一串串泡泡,拖把一邊轉動,一邊喝足了水,然后將拖把取出放到拖把桶左邊甩桶里,只聽“呼呼呼”,隨著我一上一下轉動拖把,沒費吹灰之力,拖把就被擠干了。接著,我就開始拖地了。不一會兒,家里的地面就像明亮的鏡(jìng)子一樣干凈。
打掃完后,我躺在沙發上,看著自己的“杰作”,比喝了蜂蜜還甜,我累并快樂著。心里想:家里這么干凈,我下次在家一定要注意講衛生,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一到家門口就要換拖鞋,在家不隨便亂扔亂翻東西,玩的玩具知道放回原處,并且要學會整理床鋪……家里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讓人看了多舒服呀!勞動光榮,勞動真幸福,我要做一個尊老敬老愛勞動的好孩子,不但在家里做個聽話乖巧愛勞動的孩子,而且要走進敬老院、老年公寓(yù),為老爺爺、老奶奶們打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歡樂。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是先輩(bèi)們幾千年傳承(chéng)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更應該從小學會敬老愛老。
農歷九月九日,要給老人做祝福活動(如講故事,發短信等)要寫一篇敬老活動感想600字,跪求!!!!!!!
2009年12月12日,我繼今年重陽節之后,第二次參加嘉定慈濟關懷敬老院的活動。所不同的是,這次我們組織了我們讀經班的孩子一塊兒來參加。
說實話,在活動之前,我內心是忐忑不安,既擔心孩子頑皮對老悶備人有沖撞危險,又擔心孩子會對老人有分別心,不肯主動去親近老人們。
活動開始前,鳳翠師姐先教了幾首與老人互動的手語歌曲,不僅是活動前的熱身,孩子們的興致也給調動起來了。
因為有過一定的慈濟活動經驗,此次我被指定為第一大組第三小組組長。我這個組就有兩個讀經班的孩子。我們這個組一共有六人,除了這兩個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外,還有一位師姐,一位小倪美容院的按摩師。我們走訪了四個房間的老人,很欣慰地看到這些老人雖然都已年長,但身體基本都還很硬朗,更幸運的是,敬老院最年長的一位奶奶也在我們關懷的區域內!
我們小組經討論安排由那位師姐與按摩師給老人按摩肩膀手臂,我帶動兩個孩子和媽媽與老人互動游戲順帶幫老人按摩腿腳。我發現我們的兩個原本性格有些拘謹的孩子,居然能很大方、很歡快地給老人表演手語,且與老人擁抱時表現得非常的自然親熱,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他們也和著我們的歌聲,情不自禁地一起做著動作,不停地贊揚著孩子的可愛與懂事,說著感謝的話。很快我最初的擔心就一掃而空,在帶動時感覺也更投入,更有活力了。
我體會到老人們對孩子的關注是特別的,他們看到小孩子,會很自然地想到自己家里的小孫子孫女甚至曾孫子曾孫女。孩子帶給老人的那種天倫之樂是難以想象的。
女兒曾經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能夠被別人需要,為別人服務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也籍由此,她很樂意到慈濟來參加關懷敬老院,做環保的活動。現在大陸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他們學會主動地付出,學會什么是愛,我想對他們的成長是益處深遠的。我想讀經班的那些孩子最后都對我說自己今天特別快樂,他們一定也是感受到了能服務別人,關心別人的幸福吧。
在這種愛的氛圍中,所有的人都被感動。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們離開一個房間前,挨個輪流與螞判毀老人們擁抱告別。有一位老奶奶緊緊地抱住了我,好一會兒才松開,我看到她眼角有晶瑩的東西在閃爍,分明表達出她的不舍,我突然自己鼻子也有些酸酸,我對她說:“祝福您,奶奶!再見哦!”
最后沖游,我們在敬老院的小廣場上,與老人們大聯歡,在《一家人》的歌聲中,結束了短暫而歡快的行程。當我們列隊離開敬老院時,有一些老人還依依不舍地送到院門口,目送我們離去,真是感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敬老月活動總結(精選18篇),敬老月里照顧老人的過程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