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關山月的藝術手法
這首詩是以樂府舊題寫時事,作于陸游罷官閑居成都時。詩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國難的態度,表現了愛國將士報國無門的苦悶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復的愿望,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渴望統一的愛國情懷。全詩十二句,每四句一轉韻,表達一層意思,分別寫將軍權貴、戍邊戰士和中原百姓。詩人構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統攝全篇,將三個場景融成一個整體,構成一幅關山月夜的全景圖。可以說,這是當時南宋社會的一個縮影。詩人還選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門、廄馬、斷弓、白發、征人骨、遺民淚等,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愛憎感情。本詩語言凝練,一字褒貶,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1. 此詩用樂府舊題,寫現實感慨,詩人假托氏兆守邊士兵之口,憤怒譴責了統治者的妥協投降政策及其造成的嚴重后果,傾訴了愛國將士報國無門的滿腔悲憤,表達了中原遺民盼望光復的迫切心情,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
2. 全詩十二句,四句一韻,意思也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寫將軍沉湎酒色致使戰備荒廢;第二層寫戍邊戰士年華蹉跎而功業無成;第三層寫遺民渴望恢復卻屢盼屢空。
3. 此詩的藝術特點:
(1)此詩的藝術構思十分巧妙。作者緊扣題目著筆,借月亮把不同的人物、場景圓滲串聯起來,寫出了同一關山月之下將軍、士兵和遺民三種人不同的境遇和殲腔租心情,使三個畫面在時間上保持了完整的統一性,可以說題目起到了統攝全篇的作用。
(2)此詩非常善于選取最具特征化、最具概括力的細節(如馬肥死、弓斷弦、征人骨、遺民淚等),構成典型的生活場景(如朱門歌舞、戍樓望月等),并通過不同生活場景的鮮明對照,來表明詩人的思想傾向與愛憎感情。
(3)此詩意境的杳遠空闊,聲調的激越蒼涼,風格的沉郁悲壯,頗能體現陸游愛國詩的藝術風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樂府詩《關山月》陸游賞析,陸游的關山月的藝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