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聯的左右順序是怎樣的?
貼對聯的左右順序是面對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區分上下聯最主要是按照最后一個字的聲調,來進行區分的,比如上聯是(仄),下聯是(平);也可以按時間先后分區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的左右順序是怎樣的?首先要看看對聯怎么分上下聯。
一般對聯分上下聯有以下四種區分方法:
一、是按音調平仄分
對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仄聲:一般指三四聲,平聲:一般為一二聲。
二、是按因果關系分
“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三、是按時間先后分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間范圍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后。
總的來說,對聯分上下聯比較簡單,就相當于一句話以前,前半句和后半句要銜接。
區分好對聯的上聯和下聯之后,將上聯貼在右側,下聯貼在左側。左右順序指的是我們面向大門的時候,此時的橫批是從右往左書寫的。如果橫批是從左往右書寫的,那么對聯的上聯在左邊,下聯在右邊,不要貼錯了。
貼對聯時,是先貼左邊,還是先貼右邊
先貼橫批,再貼上聯,后巾下聯。
面對貼對聯的地方,自己的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
如果按橫批:橫批首字邊貼上聯,橫批尾字邊貼下聯。
上聯尾字是仄聲(三聲、四聲),下聯尾字是平聲(一聲、二聲)。
對聯是怎么貼的,從左往右嗎
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其編撰、書寫、識讀均有一定的慣例,“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批自右向左”絕世即屬其一。前宏凳這從很多郵票上都可以看出,如紀93“杜甫”、紀122“魯迅”,T141“美術作品”等。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自“五四”運動后,“自左向右”的慧旅西式書寫和識讀習慣開始取代我國“自右向左”的傳統,但對聯的書寫和識讀習慣卻一直未變。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貼對聯是從右向左嗎,貼對聯的左右順序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