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就在你的身邊 總以為自己還是一個不喑世事的中學生,總以為責任離我們還十分遙遠,但是,有一件事,卻讓我驚醒,讓我的心靈震顫,也讓我對自己的過去,進行深深的反思。
星期日,我到縣城街心公園去散步,當然,我并沒有忘記肩負的學習責任,手里拿著一本外語書,想找個安靜的地方,看上幾頁。
走著走著,覺得腳下粘乎乎的,低頭一看,原來不知是誰,把雪糕的包裝紙丟在了人行道上,被我踩個正著。
“真沒素質,真不講文明”我心里罵著那個丟包裝紙的人,抬起腳用力一甩,包裝紙飛出好遠,又落在不遠處的人行道上。
懷著對自己文明行為的滿足,我坐在的涼亭里,打開了書本……“媽媽,這兒有一塊垃圾紙。”一個細嫩嫩的童音,打斷了我讀書的專心致志。
原來是一個只有三、四歲的小女孩,掙脫媽媽的手,去撿剛才我甩掉的那塊包裝紙。
然后,又把它送進不遠處的垃圾箱里。
年青的媽媽,望著孩子象一只彩蝶飛來飛去,臉上露出贊許的微笑。
然而,我的心卻象被什么重物狠狠一擊,臉上陣陣發燒:剛才還罵那個扔包裝紙的人沒素質,不文明,自己做得怎么樣呢?小女孩走遠了,但她的背影好象越來越高大,而自己卻越來越渺小。
是的,從她的身上我體悟到:做為一個即將步入成人行列的中學生,肩上的責任絕不僅僅是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有高尚思想品質,講文明的人,更是我們首要的責任。
這雖然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要求,但是,它時時處處以有形的行為體現出來。
它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與它有密切關聯。
的確,這件小事,時時浮現在我眼前,催我自新,催我進步,也讓我成熟起來。
責任
也許,我們得過多地贊美梅的清高、太陽的燦爛、牡丹的艷麗、云的浪漫、月的高潔,因此,總忘了花有花的責任,云有云的責任,月也有月的責任,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責任!
每當明月當空,萬簌俱寂時,我曾獨自沉思:實際上,我們每個人也都有我們自己的責任。
當遠古時,也許那時的人們就已擔負起讓人類走向文明的責任。
其時,他們可以和猿猴一樣整天嬉戲。
因為有責任,才有他們的努力,雖然是刀耕火種,但畢竟向人類文明邁出了第一步。
當古代時,也許只因要擔負起平定大戰、統一全國、讓百姓重新安寧的責任,劉備才三顧茅廬,才有諸葛亮的出山,才有“大江東去、浪濤盡”的情懷。
也許就因為這個責任,才有了關于天下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故事和詩篇。
當近代時,也許只因要擔負起救國救民、除盡封建思想的重任,才會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戊戌變法。
這僅僅存在了一百零三天的“百日維新”,雖然最終仍舊失敗了,但卻讓我們感慨萬分。
也許正因為肩負這個偉大的重任,譚嗣同在臨終前才寫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甘膽兩昆侖”豪情萬丈的詩篇。
這就是責任啊!
責任和自我如同一架天平。
責任的法碼越重,我們就越是要加倍努力。
而這努力又是最艱辛的,甚至是痛苦的。
在天平的法碼上,我們不能讓責任一邊沉下,因為沉下,就意味著將辜負每個人對你寄予的厚望,也意味著將放棄你自己已作出的一切努力。
沉下的結果讓人心寒、心碎。
因此,你只有再去努力!
事物的發展并不都一帆風順。
好不容易贏了時,在一短暫的歡樂過去,剩下的,又不得而知••••••也許就因為這個,才有了古人閑云野鶴的情懷。
這情懷,或許只是一種暫時的逃避吧?!逃避,只能獲得靈魂片刻的放松,思想卻依舊凝固在自己未完成的事業上。
責任仍舊加碼,靈魂得不到真正的解脫。
諸葛亮終究會出山;劉伯溫遲早會回到朱元璋身邊,重新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業。
只有面對現實、不負于責任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這樣作雖然艱辛,卻無愧于心。
現在,我們每個人依舊都有各自的責任。
當我每次期中考試時,母親總是會說:“沒關系的,別緊張。
不就是一次測驗嗎?你連期末考試都經歷過了,難道還怕期中考試?”我望著母親漸漸增多的白發,從她平凡的肖像和樸實的話語中,我深深地感悟到我肩上的責任!雖然,母親從不給我什么壓力,但是,每次總使我感到不安。
天地良心,我決不能辜負她呀!
假如,撫養親人是甜蜜的負擔的話,那這責任恐怕也是沉重而甜蜜的了。
我們都有一條路,任重而道遠! 責任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后,有一件行李便被安置在我們的背包中,無論經歷多少長途跋涉,都不可能缺少它。
這件行李被我們稱為——責任。
責任常常是雙向的。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子女又對父母有贍養之責任;個人對社會有奉獻的責任,同時社會也有對個人的責任。
比如,社會有對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的責任。
能夠承擔責任的被稱贊為勇者。
古人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訓,才有歷史上種種驚天動地之舉,而不能承擔責任的是懦夫。
要承擔責任,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
不信,讓我講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碎,鄰居憤怒不已,向他索賠12。
5美元。
這12。
5美元在當時可謂是天文數字,足夠下只生蛋的母雞了。
男孩兒把闖禍的事告訴了父親,并且懺悔。
見兒子為難的樣子,父親拿出了12。
5美元,說:“這筆錢是我借給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還給我。”男孩賠了錢之后,便開始艱苦地打工。
終于,經過半年的努力,他把這“天文數字”分毫不差地還給了父親。
這個男孩就是后來的美國總統羅納德·李根。
他還回憶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責任。”
的確,承擔責任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
有的責任是我們應當承擔的,而不是可以逃避的。
但是,承擔責任也要有一定的原則,有的責任是不可以盲目地承擔的,要量力而行。
當我們在做事之前,要對整件事有個大概的了解,正確地估計一下自己的能力。
否則,你將會迎來不堪設想的后果。
有時候,也會常常發生不負責任的事情,它們往往會釀成悲劇。
年5月28日,一列火車向關內行駛,一位鐵路工人把起道機放在路線上,沒拿下來,便去冰棍。
結果造成了震驚中外的火車翻車事故。
造成10節車廂報廢。
三名旅客喪生。
這次事故,原因無疑是這位工人沒有盡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月兒幽幽,風兒愁愁,今夜我無法入睡,倚窗而立,傾聽窗外風搖芭蕉的細語,我的淚悄然劃落……
今天與母親吵架了,我什么也沒說,獨自跑到海邊。
母親她錯了,她不該偷看我的日記。
我站在海岸,傾聽浪打巖石的聲響,憶起了以往的一點一滴。
自小,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子,不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去與別人溝通。
我只能在自己的日記里暢想屬于自己的天堂,我也只能獨自漫步林蔭小道,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去寄托自己“雁過無痕,風吹無形”的感觸。
日子久了,自然而然與母親之間的隔膜就深了。
我無法了解母親,我只能默默享受著母親雙眸中無意間流露出來的關懷,然而這一切,我卻措手不及。
不知什么時候,母親瘦小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
她的身影顯得那樣孤獨,我的心猛地一顫。
母親的聲音很柔很柔,令我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孩子,你已經長大了,你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但你卻不會用語言跟我交流,”母親繼續說,“我在無意中看你哭泣過,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無從了解你,我只能用這種做法去盡一個做母親的責任。
孩子,你理解嗎?”我看到母親的眼角閃動著淚光。
這一份深沉的不易覺察的愛,我又懂得多少呢?我內疚。
或許,母女之間的這一份情太深,但卻因無法溝通而隔膜了。
我撲進母親的懷抱,放聲大哭,聆聽著母親沉穩的心跳,覺得欣慰多了。
于是,在那一刻,我說了很多很多,包括我的理想,我的人生態度,以及我的一切感觸。
面對母親,我第一次用語言毫無保留地展現了自己。
母親笑了,盡管那笑中還帶著晶瑩的淚珠,然而她卻是那樣令我動容,很久以來,我都沒見過母親笑得如此舒心。
我感覺得到,母女之間的心貼近了,母親撫摸著我的頭:“孩子,記住,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試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內心,去與別人溝通。
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不會存著什么誤解,彼此之間才能相互信任。”我從心里感激母親,她給了我人生中一筆最重要的財富。
一陣涼風拂過我的長發,我發現周圍一切是那么的安謐、幽然。
淚也不知什么時候干了,我的臉上浮現了舒心的笑容。
從今以后,我會努力學著去與別人溝通——用自己最熟悉但卻不易表達的語言。
我相信自己能行
一輩子就這么一個15歲,我該怎樣才能讓它成為不悔的歲月呢?我要怎樣做才能對得起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呢? 15歲了,世界變復雜了,誘惑變多了,當那一次次的美麗誘惑蠱惑著都的人心時,我該何去何從呢?當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時,誰能告訴我哪一條路才是真正適合我的綠色通道呢?15歲的年紀,應該學著對影響前途的路邊誘惑說:拜拜。
畢竟那只是旅途中一閃即逝的美麗流星,只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而已。
春去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已經學會對著那私自翻看我們日記的父母說“NO”;對著那明知故犯卻執迷不悟的朋友說:“不行!”對著那優秀,體貼的男孩說:“真情若是長久時,豈在朝朝暮暮。”15歲了,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見,我們已經不是被家長任意擺布的洋娃娃;不是為了所謂的“哥們義氣”而原則的人;不是被一兩句話就說動而放棄整個世界,所有理想的沖動女孩子。
我們在經歷那一次次的磨難后,已學著獨自長大;在一次次沉重的跌倒后,已學著努力站起。
并吸取教訓,重新起跑。
在遇到一次次挫折后,已學會告訴自己,逃避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逃避毫無價值,因為逃避過后,問題依然存在。
如今,我已一步步走向成熟,慎重找尋人生的位置。
當然,在這漫漫旅途中,我也許會千瘡百孔,血流不止,但我心安然,人生的經驗漸漸讓我學會為自己療傷,為自己止血。
我們需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能為自己的行為單,畢竟,我們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責任是誠信的表現。
盡管它有苦有甜,但是,該承擔的我們都必須承擔。
讓我們承擔起肩上的責任時,高呼一聲:“扛起來吧,做一個堅強的勇者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摘抄“長大了成年了要學會怎么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