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句交錯使用的效果與好處是什么
以短句為主與長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錯落有致,富有變化,讀起來朗朗上口。整句指整齊勻稱、句子結構相類似的句式,往往構成對偶、排比的修辭格;散句指字數多少不等,參差錯落的。
長句是指結構復雜、詞語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結構簡單、詞語較少的句子。短句結構主+謂+賓 長句就是在短句的基礎上加上形容詞等。
拓展資料:
在宋代以后,可以說長短句是詞的別名,但是在北宋時期,長短句卻是詞的本名;在唐代,長短句還是一個詩體名詞。
有些辭典上說“長短句”是“詞的別名”。或者注釋“長短句”為“句子長短不齊的詩體”。這兩種注釋都不全正確,在宋代以后,就可以說長短句是詞的別名,但是在北宋時期,長短句卻是詞的本名;在唐代,長短句還是一個詩體名詞。所謂“長短句”,這“長短”二字,有它們的特定意義,不能含糊地解釋作“長短不齊”。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長短句
使用長短句時有怎樣的要求呢
漢語句子以結構繁簡為標準,可以分為 長句和短句。
長句指結構復雜、修飾成分多、 句子前后停頓的時間跨度大的句子;短句指 結構簡單、修飾成分少、句子前后停頓的時 間跨度小的句子。句子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
長句與短句的選擇要適宜,不要在該用短句 的地方誤用長句,造成詞語堆砌拖沓;也不 要在該用長句的地方又用了短句,使句義表 達不夠清楚明確。 例如下句: 近日,中國科學家打造出了一頂新穎的 納米皇冠。
皇冠制作的原材料是柏金,制 作過程中運用了分子納米技術。皇冠制作過 程中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納米科技重大研究計劃”小組以及中國科學 院“百人計劃”小組的支持。
這樣一組短句讀起來感覺十分啰嗦,如 果我們將其整合一下,改成一個長句,句義 就清晰多了 : “近日,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 金委員會‘納米科技重大研究計劃’小組以 及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小組的支持下,中 國科學家運用分子納米技術打造出了一頂新 穎的鉑金‘納米皇冠’。 ” 短句明快、靈活、表義簡潔,便于表達 和理解,一般用于敘事、描寫、抒情、演講等 文體及日常口語中;長句結構反復、內涵豐 富,邏輯周密嚴謹、表義精確細致,宜用于 科技、事務、政論等書面語中。
因此,使用長 短句時,應根據不同的語體和表達的意圖與 需要來進行選擇,以達到有效提高表達效果 的目的。 由于長句存在著結構層次多、語音段落 過長和意義較難理解等弊端,因此,在不影 響句義和感情表達的情況下,以及不減弱文 章的表現效果,從修辭上考慮可盡量少使用 長句,這樣可避免因語法關系層次不清而造 成的顧此失彼的錯誤。
長短句,整散句,的表達效果
一、講解整句和散句的變換知識點 一個句子,句式整齊勻稱,多構成排比和對偶的叫整句。
其結構整齊、音節和諧、氣勢貫通、意義鮮明、渲染氣氛。散句是相對整句而言的,它是結構錯落,句式長短不齊的一組句子,其形式靈活自然,富有變化,避免單調。
使用整句或散句,應根據表達的需要來決定。整句、散句也是可以互換的。
散句變整句,就是把長短交錯的句子,改為相同的句式,或都改為長句,或都改為短句。而整句變散句就是要把“整齊”變為“錯落”,改寫時變換其中的句式,穿插使用長短句,就成了散句。
二、練習整句和散句的變換知識點 例1:將下面文字中劃線的句子改為整句。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花。
我見過雍容華貴的牡丹,也見過高貴清雅的菊花;見過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見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見過樸實無華的小麥花、高粱花,也見過光彩照人的英雄花。然而,在我的記憶深處,使我終生難忘的卻是這樣一種花;它不是開在陽春三月而是開在寒冬臘月;它不是在花壇暖房里開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北風;是人民的眼淚和心血滋育著它成長,而不是春風秋露。
它,就是獻給**的花,那天安門廣場上一望無際的花。 例2:將下列語句中加線的部分改定,使之與其前句構成整句。
(不能改變原意,可適當更換詞語) 上海已悄然出現了為顧客豐富切身體驗服務的“體驗經濟”的萌芽:能讓你體驗到進入熱帶雨林感覺的雨林餐廳,①上海孫橋鎮的觀光農業能讓你體驗田間勞作;集體閑與購物于一體的投資3億多美元的娛樂購物中心即將出現,②還將建成類似香港維多利亞港、澳大利亞悉尼那樣著名的黃浦江外灘旅游景點……這一切,不能不說是一種發展“體驗經濟”的明智做法。答① 答② 例1參考答案:它不是開在陽春三月,而是開在寒冬臘月;它不在花壇曖房里開放,而在冰天雪地里怒放;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北風;滋育它成長的不是春風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淚。
例2參考答案:①能讓你體驗田間勞作的上海孫橋鎮的觀光農業 ②類似香港維多利亞港、澳大利亞悉尼港那樣著名的黃浦江外灘旅游景點也將建成。三、講解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的變換知識點 經常出現在口語的句式,叫口語句式。
它較為短小,結構簡單,少用關聯詞,顯得活潑而自然。經常出現在書面語里的句式,叫書面語句式,其多用長句,結構較復雜,關聯詞語用得較多,因而顯得嚴謹、周密。
另外,口語句和書面句在用詞上也具有明顯的區別:口語句式大都使用通俗易懂的詞語,書面語句則多由文雅莊重的詞語組成。四、練習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的變換 例1:根據語言環境,用口語方式轉述下面書面材料的內容。
(2004年高考江蘇卷) 材料: ①徐凡,男,江蘇南京人,東方大學文學院教授。②系我國紅學界后起之秀,尤以考證作者身世見長。
③專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觀園人物論》、《導讀》( ④獲優秀教育圖書獎)在海內外享有盛譽。要求:①內容適當。
②表達得體。③符合口語特點。
④將轉述的話寫在相應的橫線上。學校邀請徐凡與學生座談時,你以文學社成員的身份向同學們介紹說: ① ② ③ ④ 例1參考答案:轉換的要點:①“徐凡”后應加稱呼,不能介紹性別。
②“系”、“后起之秀”必須轉換,可以轉換為“是”、“研究專家”等。 ③“作者身世”應轉換為“曹雪芹的身世”或“《紅樓夢》作者身世”,“尤以……見長”用“尤其在……方面有專長”一類句子來轉換。
④括號中的內容必須轉換到句中表述 五、講解常式句和變式句的轉換知識點 常式句是正常語序的句子。變式句是句子成分倒裝的句子。
常見的變式句有:主謂倒裝、狀語后置、壯語前置、定語后置四種情況。變式的目的是為了強調突出某一個內容。
例如:①你怎么了?(常式句) 怎么了,你?(主謂倒裝) ②我們明天在會議室討論解決這一問題。(常式句) 我們明天討論解決這一問題在會議室。
(狀語后置) 明天,我們在會議室討論解決這一問題。(狀語前置) ③他打了初二(1)班的小明。
(常式句) 他打了小明,初二(1)班的。(定語后置) 六、練習常式句和變式句的轉換 例1下列句式變換正確的一項是 A誰都知道李白是中國唐代的偉大詩人。
改為否定句:誰也不能否認李白不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B他們應該有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新生活。
改為特殊語序:他們應該有新生活,為我們所未生活過的。C被濃云襯托著,大壩仿佛是一只泊在海里的大軍艦,更加雄偉了。
改為主動句:大壩襯托著濃云,仿佛是一只泊在海里的大軍艦,更加雄偉了。D這雨來得又突然,又猛烈。
改為感嘆句:讓雨來得更突然、更猛烈吧!選B 七、講解句子重組的知識點 這種題目,一般是改變句子的開頭或改變陳說對象,讓答題在不遺漏原句的信息的情況下,對句子進行重組。八、練習句子重組 例1、用“儒、道、佛”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蘇軾的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儒、道、佛 例1參考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對蘇軾都有影響,使得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