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的古人詠句
石香爐無楊奐《謁圣廟》詩云:“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欄。”
明李杰《廟陵詩》有句:“文廟地靈松柏古,講壇春暖杏花香。”
明陳鳳梧《恭謁闕里朝廷,行釋菜禮,敬用紀事》詩曰:“杏花香散壇前雨,檜樹光凌殿外云。”
明郭正域《謁圣廟恭記》詩有句:“壇上杏花紅,林前洙水黑。”
明姚文炤《謁圣廟》詩有句:“繞壇紅杏垂垂發,依樹白云冉冉飛。”
明鄭威《謁林廟》詩云:“春回古檜花開杏,道詠元和天地通。”
古代詩詞中杏壇一詞的起源是什么
傳說孔子聚徒講學 處。
據《莊子?漁父》云:“孔子游乎 緇帷之林,休坐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后人因在山東 曲阜縣孔廟大成殿前,為之筑壇,建亭,書碑,植杏。后也以“杏壇”喻指 授徒講學處。
宋?王禹偁《贈浚儀朱學士新知貢舉》:“潘岳花陰覆杏壇, 門生參渴絳紗寬。”傳說三國吳董奉在杏林修煉成仙,后因謂道士修煉 處所為杏壇。
唐宋時多指道觀。唐?錢起《幽居春暮書懷》更憐童子宜春服,花里尋師到杏壇。”
唐?白 居易《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行 行見路緣松嶠,步步尋花到杏壇。”。
杏壇古詩詞是啥
乾隆皇帝沒有寫過關于杏壇的詩句。他只是在杏壇題匾賜碑。
杏壇是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將正殿后移,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莊子·漁父篇》載:“孔子游于緇帷(即黑惟,假托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宋代以前此處為大成殿,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在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于是,“杏壇”,成為教育圣地的代名詞。 金代于杏壇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明代隆慶三年(1569年)改造重檐方亭,清代乾隆皇帝題匾。此杏壇方亭重檐,黃瓦朱柱,十字結脊。亭內藻井以細小斗拱裝飾,彩繪金龍,絢麗多姿。亭下有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碑及乾隆“杏壇贊碑”。
詩句里帶有壇和林的詩詞
《渚宮自勉二首》——“東林露壇畔”
【唐】齊己
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
畢竟擬何求,隨緣去住休。天涯游勝境,海上宿仙洲。
夢好尋無跡,詩成旋不留。從他笑輕事,獨自憶莊周。
《次韻徐宰齋宿學宮》——“春草壇荒杏滿林”
【宋】方岳
孔堂雨宿盍儒簪,自與諸儒守誨箴。
白發一經流俗眼,青山千古圣賢心。
夜窗燈冷書如堵,春草壇荒杏滿林。
想得夢回科斗壁,隱然絲竹尚遺音。
《酬答復州葉教授》——“壇杏株林淑氣通”
【宋】項安世
竟陵寒盡轉春風,壇杏株林淑氣通。
惆悵江陵紅白樹,年年幽獨伴鄰翁。
《次韻朱塘三首》——“杏壇黃葉滿霖林”
【宋】許月卿
杏壇黃葉滿霖林,何幸朱塘兀古枌。
試上月臺因問月,知涵云谷幾多云。
夢游當日成何事,嗜學于今喜舊聞。
我意得游春水滿,重來秋意見涯垠。
詩句里帶有壇和林的詩詞
《渚宮自勉二首》——“東林露壇畔” 【唐】齊己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
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
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畢竟擬何求,隨緣去住休。
天涯游勝境,海上宿仙洲。夢好尋無跡,詩成旋不留。
從他笑輕事,獨自憶莊周。《次韻徐宰齋宿學宮》——“春草壇荒杏滿林” 【宋】方岳孔堂雨宿盍儒簪,自與諸儒守誨箴。
白發一經流俗眼,青山千古圣賢心。夜窗燈冷書如堵,春草壇荒杏滿林。
想得夢回科斗壁,隱然絲竹尚遺音。《酬答復州葉教授》——“壇杏株林淑氣通” 【宋】項安世竟陵寒盡轉春風,壇杏株林淑氣通。
惆悵江陵紅白樹,年年幽獨伴鄰翁。《次韻朱塘三首》——“杏壇黃葉滿霖林” 【宋】許月卿杏壇黃葉滿霖林,何幸朱塘兀古枌。
試上月臺因問月,知涵云谷幾多云。夢游當日成何事,嗜學于今喜舊聞。
我意得游春水滿,重來秋意見涯垠。
含有水果的成語
與水果相關者甚多。
《詩經·大雅》:“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形成“投桃報李”,用以形容親友、男女之間互相贈答,禮尚往來。
樂府有詩“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后世依此衍生成語“李代桃僵”,借喻“以此代彼”。
《世說新語》中說:“魏武帝(曹操)軍士失道,大渴無水,令日‘前有梅林可止渴。’士卒聞之,皆出水。”
從此對空償虛愿、聊以**的狀況便以“望梅止渴”來形容。《晏子·春秋》中晏子為齊景公設計,除去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位勇士;后來蜀漢諸葛亮有詩:“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二桃殺三士”即用以比喻“高明的計謀”。至于“瓜田李下”、“孔融讓梨”,更是老少咸知、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
《莊子·漁父篇》文苑精粹\法諺博覽林,休坐乎杏壇之上”的句子,從此“杏壇”成為“學校”及“教育界”的代稱。《神仙傳》記述三國時名醫董奉為人醫病不收酬勞,只要求病人在他的庭院植杏,數年后院中杏樹蔚然成林,號“董仙杏林”,故后世以“杏林”做為稱呼醫界之詞,而以“杏林春暖”稱頌濟世救人的良醫美德。
《唐書》記載唐玄宗選子弟三百,于梨園教唱戲曲,而后“梨園子弟”就此成為戲劇演員的代稱。
求帶名字的詩詞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萬里歸心對月明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覆穿四明雪,饑拾楢溪橡。
空聞紫芝歌,不見杏壇丈。
窗外虛明雪乍晴,檐前垂溜盡成冰。
長廊瓦疊行行密,晚院風高寸寸增。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階時墜磬難勝。
晨餐堪醒曹參酒,自恨空腸病不能。
瑟瑟香塵瑟瑟泉,驚風驟雨起爐煙。
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百幅輕明雪未融,薛家凡紙漫深紅。
不應點染閑言語,留記將軍蓋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