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一詞的出處是什么
歷史上從商王武丁開始的“逐鹿”活動,備受歷代統治者喜愛,因而將鹿喻為“帝位”、“國家政權”。
“逐鹿”之舉便成為歷代政治家爭奪政權的代名詞。成語“逐鹿中原”就是指群雄并起,爭奪天下,比喻很多人為奪取政權而爭戰。
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據記載,楚漢爭霸時,齊地有個叫蒯通的辯士,認為天下的勝負將取決于韓信,于是假扮看相之名,前去游說韓信。
蒯通見到韓信后說:“將軍難道沒有聽說過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的道理嗎?將軍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挾難賞的大功,若不自立為王,何處是你的歸宿呢? ”韓信聽了,連連推辭道:“請你不要再說了,漢王待我不薄,我怎么能見利忘義呢?”于是,韓信謝絕了蒯通的建議。 后來,劉邦依靠韓信滅了項羽。
但漢朝建立后,劉邦反而不信任韓信,解除了他的兵權,而后把他貶為“淮陰侯”。韓信對此非常不滿,暗中聯絡在巨鹿(今河北平鄉縣)駐防的陳郗,伺機起事。
陳郗不等時機成熟,就提前宣布反對劉邦。劉邦親自領兵去討伐。
韓信裝病,暗中準備做內應,結果呂后和丞相蕭何知道消息后,設計把韓信騙進長樂宮抓住,并以謀反的罪名殺了他。 韓信死后,劉邦下令抓來蒯通,要治他死罪,對他說:“你鼓勵韓信反叛我,我今天殺死你,你還有何話可說?”蒯通面無懼色,十分鎮靜地說: “人各為其主,那時候我只是效忠韓信,并不是效忠你呀!再說,當初秦朝法度敗壞、政權瓦解之時,諸侯并起,這種情形猶如秦朝失去了它的鹿,天下人都來追逐它,誰有本事誰先得到它。
與你爭天下的人很多,因為力量不夠而失敗,你盡可以殺掉他們!如今你要殺我就動手吧。”劉邦聽了蒯通這一番話,覺得也有道理,便赦免了他的死罪。
歌詞 逐鹿中原逐鹿中原
龍珠三國詞曲:盧小娟(芊芊)演唱:萌萌噠天團(手游《龍珠三國》同名主題曲)天如圓蓋,地棋盤。
人分黑白,往來爭。成則安榮,敗為辱。
金戈鐵馬,在馳騁。萬馬奔騰披戰袍,逐鹿中原任逍遙。
茅廬三顧促膝談,三足鼎立心了然。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征沙場。
螣蛇乘霧,終為土。老驥伏櫪,志千里。
燒博望坡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兮,草船借箭。
西下兩川兮,占據漢中。驀然回首,龍珠三國耀九州。
天如圓蓋,地棋盤。人分黑白,往來爭。
成則安榮,敗為辱。金戈鐵馬,在馳騁。
萬馬奔騰披戰袍,逐鹿中原任逍遙。茅廬三顧促膝談,三足鼎立心了然。
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征沙場。螣蛇乘霧,終為土。
老驥伏櫪,志千里。燒博望坡兮,舌戰群儒。
智激周瑜兮,草船借箭。西下兩川兮,占據漢中。
驀然回首,龍珠三國耀九州。燒博望坡兮,舌戰群儒。
白帝托孤兮,智退五軍。七擒孟獲兮,六出祁山。
驀然回首,龍珠三國耀九州。驀然回首,龍珠三國耀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