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毛筆字的句子
1.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2. 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3. 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4. 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5. 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筆跡流水行云。
6.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7. 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
8.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
9. 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
二、關于贊頌居里夫人的好詞好句
一、奮斗不息的堅韌個性。
居里夫人有這么一句名言:我們應該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事情的,無論代價多么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居里夫人的童年很不幸,母親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
艱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早在法國巴黎大學求學時期,她過的盡是修道院的生活,“她有意把分心的事情從日程中除去,不參加朋友的聚會,不與別人接觸。
同樣她斷定物質生活的毫不重要,以為這種生活并不存在。她給自己一種斯巴達式的不近人情的生活。”
因為貧窮,經常挨餓和受冷,得了貧血癥,她常暈了過去,但她很輕視疾病,依然苦讀不輟……有一天,她與一位同學走出教室時突然暈倒在地,在場的同學嚇了一跳,趕忙把她送到附近的一家醫院。她的姐夫是醫院的醫生,當他聞訊趕來時,面色蒼白的居里夫人已經在讀第二天的功課了。
“他檢查他的小姨,尤其檢查那干凈的碟子和空的平底鍋,在全屋子里只找到一種食物:一小包茶葉。他忽然明白了,開始查問:你今天吃了什么東西? 今天?…….我不知道……我剛吃完午飯…… 你吃了什么東西?姐夫繼續盤問。
一些櫻桃,還有一大堆東西…… 最后她不得不說實話了,從前一天晚上起,她只啃了一小把蘿卜和半磅櫻桃,她用功到清晨三點,睡了四個小時,……她回到家里,吃完剩下的小蘿卜,然后就昏過去了。” 就這樣,這位貧窮的女學生,終于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韌個性,于1893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績在物理系畢業,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
次年夏天,又以第二名的成績在數學系畢業,獲得數學碩士學位。 “鐳”(Radium)元素在鈾瀝青里的含量不過是萬分之一,在當時,即使用極其精密的儀器也沒有辦法對它進行化學分析并找到它。
可以想象,憑借極其簡陋的實驗設備去對它進行證實、研究、提煉談何容易。可是居里夫人一旦發現了它的存在,便以火一樣的熱情投身于她的研究中。
研究工作中所碰到的困難是無數的.研究用的實驗室是被人棄用的棚屋,“……在夏天,因為棚屋是玻璃的,里面燥熱的象一間溫室;在冬天,簡直不知道應該下雪還是下雨,若是下雨就以讓人厭煩的輕柔聲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若是下霜,就是連人都凍僵了,沒有辦法補救,那個爐子即使把它燒白了,也是讓人完全失望……”可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里,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進行了四年的艱苦卓絕的研究工作。四年中,他們提取了數十噸的鈾瀝青礦的煤渣;四年中,她每天既是學者,是工人和技師,也是苦工; 四年中,她總是射著頑強的眼神,決不放松她的儀器,決不放松她作實驗用的坩堝。
。正是因為這種為了事業奮斗不息的堅韌個性,他們從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經過幾萬次的失敗和提煉后,終于得到了0.l克的“鐳”。
二、不尚名利的高貴品質。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為名利所顛倒的人。
她是“鐳的母親”,在一些人看來她理應因“鐳”成為巨富。但她秉性輕視財富。
她曾平靜地對人說過:“鐳”是一種元素,沒有人應該由“鐳”而成為巨富,“鐳”是屬于全世界的。在居里夫婦發現“鐳”之后,為了使其盡快地服務于世界,馬上公開了提取“鐳”的方法,拒絕申請專利權。
丈夫在一次車禍中逝世以后,居里夫人把價值一百萬法郎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一個研究治癌的實驗室。她說:“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夠使病人減輕一些痛苦,那么我們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勞的了。”
1920年5月,一位美國女記者在訪問居里夫人時問道:“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任你挑選,你最愿意得到什么?” “我很想有一克純鐳來作研究。但它的價格太高,我實在買不起。”
女記者不解地問。“您不是把價值百萬法郎的鐳,送給了巴黎大學實驗室嗎?” 居里夫人平靜地說。
“不,那不是我的,那是屬于實驗室的。” 這位記者被這位女科學獻身科學的無私精神深深感動,當她回到美國后,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居里夫婦,并號召美國人民開展捐獻運動,要贈給居里夫人一克“鐳”。
次年5月,美國總統在首都華盛頓親自把這克“鐳”轉贈居里夫人。在贈送儀式之前,居里夫人堅持要求修改贈送證書上的文字,再次聲明:“美國贈送我的這一克鐳,應該永遠屬于科學,而不能成為我個人的私有財產。”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居里夫人的靈魂之高潔。在她的靈魂里沒有任何的私利纖塵。
這使我想到了馬克思的一句名言:如果人只為自己而勞動,他也許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的聰明人,出色的詩人,但他絕對成不了真正的偉人和完人。居里夫人正是因為有著為人類謀幸福的高尚情操和不尚名利的高貴品質,才使她成為一個舉世景仰的偉人。
居里夫人一生輕視榮譽。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0余個,但她從不在意這些。
她把榮譽證書保存起來,不過是因為它們是很硬很厚的紙片,在背面記錄數學和物理學的算術方便極了。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獎給他的枚金質獎章,她的朋友大吃一驚,問:“居里夫人,現在能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
三、描寫蠟燭的詞句
關于蠟燭的詩句_贊美詠贊蠟燭的句子
杜牧《贈別》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停。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李煜 【句】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田娥 【雜曲歌辭·夜夜曲】 愁人夜獨傷,滅燭臥蘭房。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床。 ***
【雜曲歌辭·第六徹】 閨燭無人影,羅屏有夢魂。近來音耗絕,終日望君門。 張仲素
【雜曲歌辭·宮中樂】 月彩浮鸞殿,砧聲隔鳳樓。笙歌臨水檻,紅燭乍迎秋。
薛維翰 【雜歌謠辭·古歌】 美人閉紅燭,燭坐裁新錦。頻放翦刀聲,夜寒知未寢。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一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紅顏轉憔悴。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一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 楊師道
【詠舞(一作楊希道詩)】 二八如回雪,三春類早花。分行向燭轉,一種逐風斜。 蔣維翰 【古歌二首】 美人閉紅燭,獨坐裁新錦。頻放剪刀聲,夜寒知未寢
李商隱《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白蠟燭詩(代夫贈人) 孫氏
景勝銀釭香比蘭,一條白玉逼人寒。
他時紫禁春風夜,醉草天書仔細看。
長門燭 王建
秋夜床前蠟燭微,銅壺滴盡曉鐘遲。
殘光欲滅還吹著,年少宮人未睡時。
贈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夜歸 白居易
半醉閑行湖岸東,馬鞭敲鐙轡瓏驄。
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樓角漸移當路影,潮頭欲過滿江風。
歸來未放笙歌散,畫戟門開蠟燭紅。
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兼酬所贈 白居易
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
紅蠟燭前明似晝,青氈帳里暖如春。
十分滿盞黃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塵。
對此欲留君便宿,詩情酒分合相親。
寒食(一作寒食日即事)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華清宮感舊 王建
塵到朝元邊使急,千官夜發六龍回。
輦前月照羅衫淚,馬上風吹蠟燭灰。
公主妝樓金鎖澀,貴妃湯殿玉蓮開。
有時云外聞天樂,知是先皇沐浴來。
牡丹 李商隱
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郁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燕臺四首·冬 李商隱
天東日出天西下,雌鳳孤飛女龍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遠甚蒼梧野。
凍壁霜華交隱起,芳根中斷香心死。
浪乘畫舸憶蟾蜍,月娥未必嬋娟子。
楚管蠻弦愁一概,空城舞罷腰支在。
當時歡向掌中銷,桃葉桃根雙姊妹。
破鬟矮墮凌朝寒,白玉燕釵黃金蟬。
風車雨馬不持去,蠟燭啼紅怨天曙。
聞李夷遇下第東歸因以寄贈 薛能
囊中書是居山寫,海畔家貧乞食還。
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愛賤游閑。
舟行散適江亭上,郡宴歌吟蠟燭間。
從此樂章休敘戰,漢兵無陣亦無蠻。
送李校書赴吉期 賈島
筮算重重吉,良期詎可遷。
不同牛女夜,是配鳳凰年。
佩玉春風里,題章蠟燭前。
詩書與箴訓,夫哲又妻賢。
晚坐寄友人 溫庭筠
九枝燈在瑣窗空,希逸無聊恨不同。
曉夢未離金夾膝,早寒先到石屏風。
遺簪可惜三秋白,蠟燭猶殘一寸紅。
應卷鰕簾看皓齒,鏡中惆悵見梧桐。
破陣子 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人間好月長圓。惟有掰釵分鈿侶,離別常多會面難。此情須問天。蠟燭到明垂淚,熏爐盡日生煙。一點凄涼愁絕意,謾道秦箏有剩弦。何曾為細傳。
南鄉子 蘇軾
何處倚闌干。弦管高樓月正圓。胡蝶夢中家萬里,依然。老去愁來強自寬。明鏡借紅顏。須著人間比夢間。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繡被焚香獨自眠。
如夢令 賀鑄
相見時難別易。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見雙鴛鴦字。憔悴。憔悴。蠟燭銷成紅淚。
四、關于衛夫人的一個小故事
1 【金苗論壇】擁有20000多個經典兒童故事,專注兒童故事在線聽。提供:勵志故事,幼兒故事、繪本故事、兒童小說、國學啟蒙、課文朗讀,長篇小說等有聲故事。金苗論壇,給孩子一個有故事的童年,注冊就可以免費聽很多故事!抓緊去注冊吧!支持手機,平板電腦!
2 【好好聽故事網】:擁有2萬個經典兒童故事,專業播音員錄制,每天都有新故事推送。讓孩子保持早睡覺的好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標準的普通話,豐富孩子的閱讀量,也不用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關注我們,讓我們一起在故事的海洋中暢游!
五、有關古代女書法家衛夫人的書法特色和簡單介紹
在一篇文章上摘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衛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
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東晉女書法家。
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
師承鐘繇,尤善隸書。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及書論《筆陣圖》,大概均為好事者為之。
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侄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于鐘繇,熔鐘、衛之法于一爐。
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里之陣云、「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
其字形已由鐘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她撰有《筆陣圖》一卷,全面深入地參考了有關的書法理論,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
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反對諳于道理,學不該贍,以致徒費精神,學無成功。衛夫人又提出,在學習和創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又著重指出,執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采用不同的執筆法,并加以具體分析,說:“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后筆先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后者,勝。”
超出了單純論述執筆的范圍,而對書法藝術中的筆、意關系和書家修養等作出深刻的論述。對書寫不同字體時的用筆,衛夫人亦有精辟論述,她認為用筆有六種方法,如篆書是“飄揚灑落”,章草為“兇險可畏”,八分書為“窈窕出入”,飛白書為“耿介特立”,倘能“每為一字,各象其形”,則“斯超妙矣,書道畢矣。”
衛夫人生前名望已遠播海內,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少年時曾拜在門下,學習書法,其后青出于藍,成為中國書法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衛夫人成年后嫁給汝陰太守、汀州刺史李矩為妻。
有子名李充,官至中書侍郎,受其母影響,亦頗有書名。 摘自《古代女性書法家:衛夫人》From:中華國學網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