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勤奮好學的成語
關于勤奮好學的成語 聞雞起舞 勤學苦練 一絲不茍 一心一意 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目不斜視 專心致志 廢寢忘食 發奮圖強 目不轉睛 手不釋卷 勤學好問 孜孜不倦 晝耕夜誦 鑿壁偷光 天道酬勤 鐵杵磨針 懸梁刺股 韋編三絕 囊螢映雪 程門立雪 牛角掛書 圓木警枕 臥薪嘗膽 精誠所致 金石為開! 業精于勤荒于嘻 行成于思毀于隨 部分成語解釋 1、囊螢映雪:用螢火蟲照明讀書,借著雪光照明讀書。
形容勤學苦讀。 2、懸梁刺股:把頭發掛在梁上,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
形容發奮刻苦學習。 3、韋編三絕:韋:熟牛皮。
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編聯起來,做“韋編”。三:多次。
絕:斷。反復研讀,以致編聯竹簡的的皮繩斷了多次。
指讀書勤奮刻苦。 4、程門立雪:冒著大雪在程頤的門前站著,形容尊師重道,虔 誠求教。
5、鑿壁偷光:鑿穿墻壁引過光線。形容家境貧困仍刻苦勤學。
6、牛角掛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牛邊看書。比喻勤奮好學。
7、晝耕夜誦:白天種地,夜晚讀書,形容抓緊時間學習,讀書勤奮。 8、圓木警枕: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醒,不會懶惰。
形容鞭策自己,勤奮不懈。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形容發奮圖強,刻苦磨練自己。
9、臥薪嘗膽:在柴草上睡覺,飯前先嘗嘗苦膽。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破釜沉舟:砸碎鍋,鑿沉船。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干到底。
。
二、表示勤奮的成語
一: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
1. 【解釋】: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2. 【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3. 【示例】:一個說要用功,古時候曾有“囊螢照讀”“~”的志士。 ◎魯迅《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
二:廢寢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
1. 【解釋】: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2. 【出自】:《列子·開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3. 【示例】:但得個寄信傳音,也省的人~。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一折
三: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
1. 【解釋】: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2. 【出自】:《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后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3. 【示例】:他長年累月~地工作。
四:懸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
1.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2.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3. 【示例】:我~年復年,把銅雀磨穿。 ◎清·李漁《比目魚·贈行》
五: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
1. 【解釋】:持:堅持;恒:恒心。長久堅持下去。
2. 【出自】: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恒,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3. 【示例】:學習要鍥而不舍,~,就能取得好成績。
三、表示勤勞的成語
任勞任怨、埋頭苦干、鑿壁偷光、映雪讀書 、聞雞起舞等。
1、任勞任怨
【解釋】:任:擔當,經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自】: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
【譯文】:丈夫吃萬人之力的人,我的憂慮,讓他怨恨勞苦。
2、埋頭苦干
【解釋】: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自】:魯迅·現代《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
【譯文】:我們從古代以來,即使有埋頭苦干的人。
3、鑿壁偷光
【解釋】: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譯文】:匡衡,字稚圭,勤奮學習而沒有蠟燭,鄰居家有蠟燭而不逮捕。張衡于是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的。
4、映雪讀書
【解釋】: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出自】:南朝梁·任彥升《為蕭揚州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
【譯文】:至于集螢映雪,編蒲編輯柳。
5、聞雞起舞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譯文】:半夜聽到荒雞叫,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了。’于是起床舞劍。
四、形容勤奮學習的成語
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晝耕夜誦: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奮好學,但因窮無錢買燭。鄰居家夜里點燭,燭光卻照不進來,匡衡于是在墻壁上鑿了一個洞,讓燭光照射進來,借著微弱的燭光讀書。匡衡這種鑿壁偷光刻苦學習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稱贊。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懸梁刺骨: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世大儒。” 形容刻苦學習。
朝斯夕斯: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