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 擇
生活的藝術就是平衡得失的藝術。
年輕人在顛簸的小船上拋棄了“誠信”的背囊,或許他認為自己平衡了得失。
但在我看來他已丟棄了一根人生的支柱,做了錯誤的抉擇。
窗外微風吹拂著我微微發燙的臉頰,一股股思緒涌上心頭……
如果我是米洛斯的維納斯我決不舍棄“美貌”;如果我是古希臘的柏拉圖我決不舍棄“才學”;如果我是威尼斯的夏洛克我決不舍棄“金錢”……如果我只是我自己,那么我決不會放棄“誠信”。
生活在現代的我首先是一個人,一個脫離母體后獨立的人。
我渴求用良好的道德規范改變我的修養;而誠信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條。
“信”源于“誠”,“誠”又因為“信”而更顯真摯。
中華民族的文化中“誠信”占有很大的比重。
流放溆浦的屈原,放牧的蘇武,捐軀的文天祥用他們的行為證實了對祖國的誠信。
受宮刑的司馬遷,受貶謫的姚崇,背向自刎的侯贏用他們的舉動驗證了自己對朋友、主公的誠信。
每每打開這些歷史畫卷我都會為之震撼為之感動,并希望在他們的名字后面續上我的姓名。
有人說選擇了“誠信”,那你放棄什么呢?其實具體放棄什么無關緊要。
我只知道“誠信”這一抉擇可以平衡得失,使我的工作、生活少些成人的世故圓滑,多一分心靈的感動與溝通。
設計建設紐約摩天大樓花旗大廈的謝方里教授向世人證實了這一點。
當他發現大廈的設計存在漏洞,大廈可能在狂風中被折斷時,他毅然向市政當局提交了調查報告。
一切的榮譽、金錢、掌聲都似乎離他遠了,但他卻在廣播中發出了真摯的話語:“我不乞求原諒,只求大廈能盡快加固。
”平凡的話語感動了平凡的人,由于謝方里的誠信,他的工程師生涯得以延續。
這才誕生了牢固性最強的世貿中心。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了解“誠信”的真諦,明白“誠信”的重要性呢?他們以別人的臉色為主題,以別人的言談為辭藻,以別人的喜怒來潤色修改,寫出了一個毫無真誠的可笑人生。
當自己處于人生交叉路口時,仔細地想想人的本質是什么,什么才較為重要,作出一個理智的抉擇。
只有這樣才能讓五彩的云霞照耀自己,讓生命感知人性的真摯和生活的無邊快樂。
或者—— 對手就是對手,毋庸置疑。
他們與我們有著相當或超過我們的才能,他們與我們在同一片領域里競相追趕、逐鹿中原,他們是與我們爭奪到達成功彼岸游輪船票的人,他們是與我們一起狂奔向勝利終點的人,他們是與我們一同向希望之塔塔頂奮進的人。
有時,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實現夢想的本就迂回曲折的歷程可能會充滿了更多的艱難險阻。
再或者——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在我看來,死于交通事故的人的死是輕于鴻毛的。
那青少年,他們可是祖國的花朵呀!可卻在花朵未開放時就凋謝了。
生命是我們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可以當科學家,建筑師,醫生、老師……我們有如此多的理想可以實現,可是如果沒有了生命,這一切又從何說起呢?正如少年不知愁的滋味,青少年也不知死的滋味,而當他們真正喪失了生命,連后悔都不可能了,死就像惡魔一樣,如此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