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凄美,纏綿,憂怨,傷感的古代詞句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案,此處讀碗,意即碗。)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范仲淹:《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曹植:《洛神賦》(曹植作品很多,這里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洛神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說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師,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
爾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皓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秾纖得(衷)(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環)(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蜘躕于山隅。
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而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川)[淵]而為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袿之綺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揚。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霄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心)(神)留。
遺情想象,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
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記曰:植初求甄逸女不遂,后太祖因與五官中郎將,植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下。
時已為郭后讒死。帝仍以枕赍植。
植還,度轘轅,息洛水上,因思甄氏,忽若有見,遂述其事,作《感甄賦》。后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燮按:植在黃初,猜嫌方劇,安敢于帝前思甄泣下,帝又何至以甄枕賜植?此國章家典所無也。若事因。
2."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后兩句是什么
一叢花 今年春淺臘侵年。
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含山。
樓閣淡疏煙。游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霜余已失長淮闊。
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
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蘭花令(次馬中玉韻) 知君仙骨無寒暑。
千載相逢猶旦暮。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
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梧桐葉上三更雨。
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西江月(真覺賞瑞香二首) 公子眼花亂發,老夫鼻觀先通。
領巾飄下瑞香風。驚起謫仙春夢。
后土祠中玉蕊,蓬萊殿后鞓紅。此花清絕更纖秾。
把酒何人心動。 西江月(坐客見和復次韻) 小院朱闌幾曲,重城畫鼓三通。
更看微月轉光風。歸去香云入夢。
翠袖爭浮大白,皂羅半插斜紅。燈花零落酒花秾。
妙語一時飛動。 西江月(再用前韻戲曹子方)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
憑將草木記吳風。繼取相如云夢。
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知君卻是為情秾。
怕見此花撩動。 西江月 聞道雙銜鳳帶,不妨單著鮫綃。
夜香知與阿誰燒。悵望水沈煙裊。
云鬢風前綠卷,玉顏醉里紅潮。莫教空度可憐宵。
月與佳人共僚。 西江月(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
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
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
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間今古。 西江月(茶詞)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
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
湯發云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
斗取紅窗粉面。 西江月 別夢已隨流水,淚巾猶裛香泉。
相如依舊是臞仙。人在瑤臺閬苑。
花霧縈風縹緲,歌珠滴水清圓。蛾眉新作十分妍。
走馬歸來便面。 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
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送錢待制) 莫嘆平原落落,且應去魯遲遲。
與君各記少年時。須信人生如寄。
白發千莖相送,深杯百罰休辭。拍浮何用酒為池。
我已為君德醉。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
不與梨花同夢。 西江月 曲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亂山蔥蘢,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
杜宇一聲春曉。 西江月(平山堂)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
未轉頭時皆夢。 西江月(送別)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
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使君才氣卷波瀾。
與把新詩判斷。 臨江仙 以為異人。
后十年,筑室黃岡之北,號靜安居士。作此記之。
細馬遠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溪山好處便為家。
誰知巴峽路,卻見洛城花。 面旋落英飛玉蕊,人間春日初斜。
十年不見紫云車。龍丘新洞府,鉛鼎養丹砂。
臨江仙(贈送) 詩句端來磨我鈍,鈍錐不解生芒。歡顏為我解冰霜。
酒闌清夢覺,春草滿地塘。 應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蕓香。
功成名遂早還鄉。回車來過我,喬木擁千章。
臨江仙(辛未離杭至潤,別張弼秉道) 我勸髯張歸去好,從來自己忘情。塵心消盡道心平。
江南與塞北,何處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過矣,憑君說與南榮。
愿聞吳越報豐登。君王如有問,結襪賴王生。
臨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從休務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陰。
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
凄風寒雨是骎骎。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臨江仙(送王緘)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臨江仙 尊酒何人懷李白,草堂遙指江東。珠簾十里卷香風。
花開又花謝,離恨幾千重。 輕舸渡江連夜到,一時驚笑衰容。
語音猶自帶吳儂。夜闌對酒處,依舊夢魂中。
臨江仙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莢陣,風轉柳花球。 閬苑先生須自責,蟠桃動是千秋。
不知人世苦厭求。東皇不拘束,肯為使君留。
臨江仙(風水洞作) 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故應為我發新詩。
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
還憑流水送人歸。層巔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望湖樓上暗香飄。
和風春弄袖,明月。
3.有人說李白的死因是追月投湖,有的說是醉酒跌湖,他的死因到底是什
唐代詩壇巨星李白,于寶應元年(762)離開人間,卒于今安徽當涂,享年六十二歲。然而,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李白族叔、當涂令李陽冰《草堂集序》曰:“陽冰試弦歌于當涂,心非所好。公暇不棄我,乘扁舟而相顧,臨當掛冠,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予為序。”唐代李華《故翰林學土李君墓志序》云:“姑熟東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去李白歿時二十九年,作于唐德宗貞元六年(791)的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也說:“君名白,天寶初詔令歸山,偶游至此,以疾終,因葬于此。全白幼則以詩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將毀,追想音容,悲不能止。”古代文獻所謂“疾亟”、“賦臨終歌而卒”、“以疾終”,都明白地告訴人們,李白是病卒的。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是出名的,因有“醉仙”之稱。玩讀李白詩作,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酒味。詩人的《將進酒》有“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敘贈江陽宰陸調》有“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贈劉都史》有“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訓岑勛見尋就元丹邱對酒相待以詩見招》有“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月下獨酌四》之三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這樣,學人自然將李白的死因與醉酒致命聯系起來,晚唐詩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詩》云:“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也即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連升天的靈魂都帶著醉意。
現世學者郭沫若由“腐脅疾”得到啟發,從醫學角度進行研究推測,認為李白六十一歲曾游金陵,往來于宣城、歷陽二郡間。李光弼東鎮臨淮,李白決計從軍,可惜行至金陵發病,半途而歸。此為“腐脅疾”之初期,當是膿胸癥。一年后,李白在當涂養病,膿胸癥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脅疾”致命,最終死于當涂。
李白愛酒,也愛月、愛狂,所以又有人把他的死因同“水中捉月”掛起鉤來,這便產生了富有浪漫氣息的“溺死說”。五代時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云:“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此后,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曰:“(李)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元代祝成輯《蓮堂詩話》也說:“宋胡璞,閩中劍南人,曾經采石渡題詩吊李白:‘抗議金鑾反見仇,一壞蟬蛻此江頭,當時醉尋波間月,今作寒光萬里流。’蘇軾見之,疑唐人所作,嘆賞不置。”那么,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持何看法呢?宋朝陳善《捫虱新話》記道:“坡(蘇東坡)又嘗贈潘谷詩云:‘一朝人海尋李白,空看人間畫墨仙。’”可見,李白醉入水中捉月溺死的說法古已有之,流傳廣泛。
當代富有詩人氣質的學者安旗在《李白縱橫探》一書中,神奇美妙地描繪了李白臨終的情景,寫道:“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終了;淚,已盡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了。此時,夜月中天,水波不興,月亮映在江中,好像一輪白玉盤,一陣微風過處,又散作萬點銀光。多么美麗!多么光明!多么誘人!……醉倚在船舷上的李白,伸出了他的雙手,向著一片銀色的光輝撲去……船夫恍惚看見,剛才還邀他喝過三杯的李先生,跨在一條鯨魚背上隨波逐流去了,去遠了,永遠地去了。”的確,多少年來人們寧肯相信這位才華橫溢、命運多舛的唐代大詩人,是跨鯨背仙游羽化而去的。
看來,李白的死因與醉酒有關,那么究竟是病死的還是溺死的呢?清人王琦云:“豈古不吊溺,故史氏為白諱耶?抑小說多妄而詩人好奇,姑假以發新意耶?”也就是說,兩種可能性都難以排除。再看唐代項斯《經李白墓》“醉死此江邊”句,以及正史《舊唐書·李白傳》的記載:“竟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似乎意在其中了。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句子,請說說它好在哪里,
友情送別詩詞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的倫理觀念:五倫: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 二,詩詞寫作的歷史背景:"相見時難別亦難",詩歌多用于友朋相離,詞多用于男女相別 第二節 唐前送別詩歌 第三節 唐人送別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蜀州"一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陜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后,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這里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后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作者小傳】: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杰".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詩題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芙蓉樓:據《一統志》載:"芙蓉樓在鎮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被稱"七絕圣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注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一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于開元二十年(732)前后.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臺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 【作者小傳】: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來于北庭,輪臺間.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長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有《岑嘉州詩集》. 第四節 宋人送別詞 《雨霖鈴》[1]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 都門帳飲無緒,[3]留戀處,[4]蘭舟催發.[5]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6] 念—去去千里煙波,[7]暮靄沈沈楚天闊.[8]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9]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0] 【注釋】:[1]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八句。
5.求 佛經中開導人看開看透的段落和句子
《憨山大師勸世文》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 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 每見剛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閑口舌 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 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界由來多缺陷 幻軀焉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礙 退讓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楊柳祿 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夸伶俐 天自從容定主張 諂曲貪瞋墮地獄 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 兩鐘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后空持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 富貴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在斗勝 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 不知何處是家鄉
6.求古代褒獎美人的句子,有沒有博學的人回答一下
好多~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依唐明皇之命,寫詩贊揚貴妃美貌。
《清平調詞三首》 其二 一枝農艷露凝香, ( 【禾農】一作紅 ) 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李白依唐明皇之命,寫詩贊揚貴妃美貌。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沈香亭北倚欄干。 宋詞 《卜算子》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膚如凝脂,面如白玉 沉魚落雁,羞花閉月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贈別·其一》 作者: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_____曹植的洛神賦!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天生麗質難自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芙蓉如面柳如眉,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編貝。
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摘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楊玉環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 嘴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舉措多嬌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久寧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子著羅衣.君寵亦嬌態,君憐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繡幕芙蓉一笑開, 斜偎寶鴨親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詩經 碩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莊子—逍遙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雪河清清水, 空谷幽幽人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于是越北沚。
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
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
雖潛處于太陽,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
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
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講西施的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描寫楊貴妃的美貌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7.詩句
1、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 弦斷有誰聽 、長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2、菩薩蠻(辛棄疾)“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南鄉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
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城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檻外長江空自流。” 6、蝶戀花(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9、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0、對雪(杜甫)“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飄棄樽無淥,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別離是淡苦的水,孤獨是一匙咖啡,我把相思煮得濃濃,品你留下的芳味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寄人》 ----張泌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 淚縱能干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陳端生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楊柳枝》 ----溫庭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怕相思,已思相,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俞彥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折桂令》 ----徐再思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關于愛情的日志《虞美人》 ----納蘭性德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玉樓春》 ----周邦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減字浣溪沙》 ----況周頤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玉樓春》 ----晏殊 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思念情人的詩句《燕子樓》 ----張仲素相思的詩句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席慕容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思念的詩句《鳳求凰·琴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賦別》 。
----鄭愁予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qq說說心情短語《無題六首其三》 ----李商隱最傷感的思念的詩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月滿西樓》 ----李清照---- 最痛苦思念的詩句: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玉樓春》 ----晏殊。
8.從視覺角度描寫"風"的句子
東風無力百花殘 古道西風瘦馬 夜來風雨聲 風吹草低現牛羊 風雨送春歸 昨夜小樓又東風 吹面不寒楊柳風 翠柳含風杳靄中,桃花流水淺深紅 炎昏倦煩久,逮此含風夕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
風卷雨,雨復卷儂心,心似欲隨風雨去。茫茫大海任浮沉,無愛亦無憎。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金風玉露一相逢 風刀霜劍嚴相逼 一抔凈土掩風流 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天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掛! 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黃鶯兒 (宋 晁補之) 南園佳致偏宜暑。
兩兩三三,修篁新筍出初齊,猗猗過檐侵戶。聽亂飐芰荷風,細灑梧桐雨。
午余簾影參差,遠林蟬聲,幽夢殘處。 凝佇,既往盡成空,暫遇何曾住?算人間事,豈足追思,依依夢中情緒。
觀數點茗浮花,一縷香縈炷。怪道人道:陶潛做得羲皇侶。
漢州 (唐 韋莊) 比儂初到漢州城,郭邑樓臺觸目驚。松桂影中旌旆色, 芰荷風里管弦聲。
人心不似經離亂,時運還應卻太平。 十日醉眠金雁驛,臨岐無恨臉波橫。
八聲甘州 (宋 陳偕) 芰荷風、滌面恰麥秋,應倒著春衣。渡曉溪云濕,日流塵腳,露滉蛛絲。
調翼受風雛燕,弱不解爭泥。襯瑯玕錦院,竹外薔薇。
立久闌干憑暖,看行魚吹沫,波暈平池。蘚痕斑礎石,漸雨熟梅時。
傍短籬、成團粉蝶,掠野花、相逐□高低。忘言處,徽弦乍拂,流水先知。
遣暑擬寒山詩 (現代 馬一浮) 宵短不生涼,山小難避暑。夢里芰荷風,月下瀟湘渚。
何日見心源,方知鳥出樊。向來無受用,只是逐名言。
小重山 (沈蔚) 花過園林清蔭濃。瑯玕新脫筍,綠叢叢。
雨聲只在小池東。閑敧枕,直面芰荷風。
長日敞簾櫳。輕塵飛不到,畫堂空。
一尊今夜與誰同。人如玉,相對月明中。
讀樊川詩 江妃瑟里芰荷風,凈掃癡云展碧穹。 嫩熱便嗔疏小扇,斜陽酷愛弄飛蟲。
九千刻里春長雨,萬點江邊花又空。 不是樊川珠玉句,日長淡殺個衰翁。
憶江南(二) (天心) 聞飛笛,獨立芰荷風。 月下梅花空弄影,窗前柳絮自飄篷。
愁滿綠蕪中。 游故王駙馬池亭 (唐 李遠) 花樹杳玲瓏,漁舟處處通。
醉銷羅綺艷,香暖芰荷風。 野鳥翻萍綠,斜橋印水紅。
子猷簫管絕,誰愛碧鮮濃。 陳氏園林 (唐 鄭巢) 當門三四峰,高興幾人同. 尋鶴新泉外,留僧古木中. 蟬鳴槐葉雨,魚散芰荷風. 多喜陪幽賞,清吟繞石叢. 風 賦 文 / 宋玉 風,起于青萍之末,覺輕渺而欣然;飄蕩于八荒四野,拂萬物而盤旋;升降于云際本土,志高遠而固磐。
春夏秋冬,無窮變幻;急旋緩舞,姿態萬千。或柔情似水,含情脈脈;或雄姿勃發,氣壯河山;或如泣如咽,如歌如訴;或咆哮怒號,動地驚天。
春意朦朧,寒微復暖。陰陽交泰而野蘇,天地纏綿而氣旋。
柳絲輕搖,始發和風于端倪;枝葉吐翠,再萌溫馨于綠裳。感柔弱且和煦,拂畫簾之悠閑;轉朱閣以逍遙,消陋室之愴然。
脈脈兮暖風薰醉花千樹,悠悠兮春夢隨云雨絲眠。 夏悄臨若,滿目青山。
回旋郊原與林莽,集聚三春之嬋媛。疾風勁草,伴白日以低搖塵霧;岸芷汀蘭,舞落霞以起伏云煙。
優游于楊柳枝葉,跌宕于千里山嵐。搖遠山以翠碧兮,動幽草以綠煙;吹近水以漣漪兮,幻影斜以魚歡。
秋來蕭瑟,凄涼澹澹。遍拂百草于色衰,飄搖落葉以漫天。
比肩凄雨,絲絲淋漓于紅綃帷幕;扶搖翻卷,翩翩侵淫于長夜不眠。無情于黃葉哀戚,咆哮于曠野林泉。
擾落霞以無奈兮,遮曉月以云藩;弄蕭蕭以滿目兮,化潺潺以水寒。 冬寒料峭,狂嘯攀緣。
吟誦蕭颯以萬物悄隱,席卷飛雪以鱗甲漫天。或候寒夜,驚惶暖閣之凄涼慘淡;或蕩曉窗,凌厲嚴冬之隨伴霜寒。
聚散左右兮,幻莽野之荒涼;志在蕭殺兮寰宇冰封,迫使江河兮凝固容顏。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聞之亦囅轅;風蕩蕩兮云漫天,猛士歌之亦綿延。
風凄凄兮夜無眠,美人柔之亦冰寒。風歷歷兮夢無緣,佳人托之亦空煩。
宋玉,戰國時楚國郊郢(鐘祥)人,大約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90年)歲次辛未,卒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歲次乙卯,是著名楚辭文學家,稍晚于屈原,在文學史上歷來屈宋并稱。他天資聰穎,才華出眾,而且長相秀美,風流倜儻,是楚國有名的美男子,自古以來有“美如宋玉,貌若潘安”之說。
在政治上不得志,僅在楚頃襄王時托請友人推薦作過文學侍從之類的小官,曾向頃襄王進諫、獻策,都未被采納。 ? 宋玉的從政經歷主要是在郊郢蘭臺,春秋戰國時期,郊郢蘭臺上宮殿輝煌,史稱“蘭臺之宮”。
蘭臺的得名,西晉張華《博物志》稱起源于舜帝。舜帝南巡曾駐帳于郢中高臺,并親手種下蘭花蕙草,于是楚人便將此臺取名為蘭臺。
據《史記·楚世家》載:“郢中立王……太子橫至,立為王,是以為頃襄王。”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歲次癸末,秦白起攻占楚郢都紀南城,楚頃襄王把國都遷往河南陳地。
為了收復楚國失去的土地,楚頃襄王經常南巡郊郢,在蘭臺宮與大臣們商議興楚大計。這時宋玉就伴楚王游覽,對問于蘭臺之宮,產生了著名古典“陽春白雪”。
9.送別友人的詩句 是“詩句”
1、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崇敬荊軻古今一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種激越之情。
后兩句寓情于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志之作,開風氣之先。
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以**,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一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間所寫,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間接地表達送走友人后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
留連顧望之狀,凄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
寒,著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國維L* 3、宋之問 《送別杜審言》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杜被貶。情真意切,樸實自然,“嗟”同知已離別而惆悵,為故人被貶而傷感受,因宦海無常而慨嘆。
江邊垂柳依依惜別,儲蓄寫出人雖不至心意已到。后四句接連用典,慨嘆友人懷才不遇。
音韻和諧,對仗勻稱,樸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不落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志,活用典故,充滿奮發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氣壯山河。
《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是何年。
——開頭別宴將盡分手在即,直接進入感情的高潮情懷真摯,二聯寫離情的纏綿,三聯時間已晚離別到來,“何”后會難期,隱隱的哀愁,沒有長吁短嘆,在沉靜中見深摯的情愫,不溫不火,意態從容,氣象雍雅不作哀聲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張說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標志七絕進入盛唐。“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滄浪詩話。作者謫居岳州,梁知微經此入朝,送客。
征帆遠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寫簡淡的秋景。孤——由峰而轉向人,神話傳說使君山縹緲,浮——迷離撲朔之感,三句寫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
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通體散行風致天然惟在興致。
7、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余味。 8、李頎 《送魏萬之京》 朝聞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兌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站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跎。 ——把霜擬人化,寫出深秋時節的蕭瑟氣象,寒不可見樹色可見。
催,生動有感,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 9、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次句意境開闊,孤——襯心境,即景生情,情蘊景中,令人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
含蓄、蘊藉、余味無窮。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向,白云天盡時。 ——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讀來卻詞淺情深,含有悠然不盡之意。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不寫餞別,匠心獨運,與他詩不同。
把道別作暗場,而寫別后的寂寞之感,悵惘之情,離愁,往往在別后當日的日暮而更濃重、稠密,卻只用掩柴扉來表達。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濃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別,前兩句點明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寫景色調清新,明朗,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卻不黯然銷魂,相反,倒是輕快而富于情調。三四句是極豐富內涵的一剎那。
11、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請瑟逸怨夜繞弦的詞句是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