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二年級數學小故事
原發布者:鄉翁1974
第三冊數青蛙童謠 一只青蛙一張嘴,二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腿,撲通、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張嘴,十只眼睛二十條腿,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小朋友,你還能接著數再數下去嗎?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于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關于九九歌,漢代燕人韓嬰的《韓詩外傳》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春秋時期,齊桓公設立招賢館征集各方面的人才,等了很久,一直沒有人來應征。過了一年后才來了一個老百姓,他把九九歌獻給齊桓公。齊桓公覺得很可笑,就說:“九九歌也能拿出來表示才學嗎?”這個人回答說:“九九歌確實夠不上什么才學,但是您如果對我這個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重禮相待的話,那么還怕比我高
2. 數學小故事10篇(最簡短的)
一元錢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價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錢,總共給了老板三十元,后來老板優惠了五元,讓服務員退給他們,結果服務員貪污了兩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錢,也就是說每人消費了9元錢.三個人總共花了27元,加上服務員貪污的2元總共29元.那一元錢到哪去了?分蘋果 小咪家里來了5位同學.小咪的爸爸想用蘋果來招待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個蘋果.怎么辦呢?只好把蘋果切開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塊,小咪的爸爸希望每個蘋果最多切成3塊.這就成了又一道題目:給6個孩子平均分配5個蘋果,每個蘋果都不許切成3塊以上.小咪的爸爸是怎樣做的呢?小馬虎數雞 春節里,養雞專業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 ,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后,聽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了10只雞.于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里數的雞是多少只嗎?『本文由第一范文網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3. 【給幾個數學小故事、知識.簡短
唐僧師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2數字趣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個學友進京考試.他們到達試院時為時已晚.考官說:"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蘇東坡對出的下聯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考官與蘇東坡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3點錯的小數點學習數學不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后回家.兩星期后,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后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二年級數學小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