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制作簡單的春節拜年視頻,有沒有簡單容易上手的軟件或者網站
用《會聲會影*5》暨15.會聲會影是非常受歡迎的視頻編輯軟件,簡單易用但功能卻非常強大。
使用會聲會影能夠輕易地制作出非常有特效的視頻,網上很多DV作品其實就是使用會聲會影
制作而成。它還是將視頻、音頻、圖片、動畫、字幕編輯合并制作電影或電子相冊的好幫手哎。
軟件操作簡單,很容易上手。軟件自帶許多模板,套用現成的片頭片尾模板,插上你的視頻
(可以剪切、合并)視頻、圖片。既可以保留原來視頻的聲音,也可配上你的畫外音(錄音)
或音樂。特別是會聲會影X5增加了不少的濾鏡,其中的“畫中畫”功能,更使制成的MTV、電子
相冊或者電影艷麗多彩,達到專業級的視頻。還可批量轉換,在手機、mp4等移動設備上播放
以及刻成DVD光盤(還可以刻錄音樂、數據光盤);編輯高清視頻(包括部分3D高清)
輸出高清視頻。
如需要軟件(免費破解版)與教程,請留個郵箱
2. 春節的兒歌短一點的
鞭炮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戶戶放鞭炮,噼里啪啦真熱鬧。
春聯
春聯春聯,喜歡過年,哥倆結伴,守門兩邊 ,身穿紅衫 ,盡說吉言 。
雪花
雪花 ,六個花瓣 ,無人栽它 ,春節來啦 ,天上開花 ,樂壞娃娃。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推麥谷;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坐一宿。”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龍燈,踩高蹺,迎財神;大家樂淘淘,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
過年啦,貼花啦,滿窗子,都紅了.貼個貓,貼個狗,貼個小孩打溜溜,貼個老爺貼煙頭,貼個沒牙老滿窗走.
新年到,放鞭炮,鞭炮蹦蹦跳,新年真熱鬧.新年到,哈哈笑,新年長一歲,祝我個子快長高.
過年好,過年棒,人人見了微微笑.祝你新年身體好,一聲祝福暖心房.大家齊聲過年好!
3. 寒假春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的三年級視頻
視頻你要自己拍啊
春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里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么的,都可以;接著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娘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說:“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昵地在頭上摸一下,回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著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兌的淀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里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里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著迷朦的輕霧,父親帶著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說,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后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后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的父親并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并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說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干凈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昵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說是買鞭炮放著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干。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后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么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里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歡迎我們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后來嫁了外祖父家里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后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那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里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么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并不富裕的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的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后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著我的手,熱情地說著話,那么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里直念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著。
后來,祖父母相繼去世了,舅公舅婆也相繼去世了,小姨婆也去世了。這世上便沒有了那么慈祥地愛我的祖輩人了。
4. 2018春晚小品及小品內容
2018春晚小品如下:
1、真假老師:講述了一個“烏龍家訪”的故事。賈玲飾演了一位家政服務工作者,何歡飾演學生小明,小明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因此雇傭賈玲到家里做家政,不料恰巧趕上張小斐飾演的老師家訪,情急之下何歡讓賈玲假扮自己的母親接受老師的詢問,家訪過半,誰知小明的父親(許君聰飾)卻意外歸來。
2、學車:以老年人學車為切入點,賈冰飾演駕校教練,小品聚焦老年人的愛情生活。蔡明也不再以強悍的“毒舌老太太”形象出現,而是扮演了一個受到老伴寵愛,有著一顆“少女心”的“萌老太太”。
3、回家:方芳和張晨光飾演了一對臺灣夫妻,他們來到山東泰安尋親,張晨光還遇到了兒時的小伙伴妞妞,闊別已久的老友再次相見,雙方都激動不已。
4、提意見:諷刺了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也諷刺了一些行業從業者不敬業的工作態度。節目使用了網友熟知的流行語和網紅BGM,從故事到臺詞都十分貼近生活。
5、同喜同樂:是鄭愷、大兵、周埃樂(加蓬)等演員聯袂演出的小品,在201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首播。講述了通過相親主題反映的中非友誼。
6、為您服務:以小林(林永健飾)這個大堂經理為核心,暖心上演了一幕幕銀行大堂的日常。最后,鄰里送別即將調任的小林,畫面十分溫馨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