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的呼吸節律有哪幾種
(一)潮式呼吸 又稱陳-施呼吸,是一種由淺慢逐漸變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轉為淺慢,隨之出現一段呼吸暫停后,又開始如上變化的周期性呼吸。
潮式呼吸周期可長達30s~2min,暫停期可持續5~30s,所以較長時間仔細觀察才能了解周期性節律變化的全過程。 (二)間停呼吸 又稱畢奧呼吸,表現為有規律呼吸幾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時間,又開始呼吸,即周而復始的間停呼吸。
以上兩種周期性呼吸節律的變化的機制是由于呼吸中樞的興奮性降低,使調節呼吸的反饋系統失常。只有缺氧嚴重,二氧化碳潴留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刺激呼吸中樞,此時呼吸恢復和加強;積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樞又失去有效的興奮性,使呼吸又再次減弱進而暫停。
這種呼吸節律的變化多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炎、腦膜炎、顱內壓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間停呼吸較潮式呼吸更為嚴重,預后多不良,常在臨終前發生。
然而,必須注意有些老年人深睡時也可出現潮式呼吸,此為腦動脈硬化,中樞神經供血不全的表現。 (三)抑制性呼吸 此為**發生劇烈疼痛所致的呼氣相突然中斷,呼吸運動短暫的突然受到抑制,患者表情痛苦,呼吸較正常淺而快。
見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惡性腫瘤、肋骨骨折及**嚴重外傷等。 (四)嘆氣樣呼吸 表現在一段正常的呼吸節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嘆氣聲。
此多為功能性改變,見于神經衰弱、精神緊張或抑郁癥。 我只知道這4種,不過希望能幫助你。
2. 瑜伽完全式呼吸被稱為——
(1)腹式呼吸:仰臥,手輕輕放在肚臍上;吸氣時,把空氣直吸向腹部;吸氣正確,手隨腹部抬起;吸氣越深,腹部升起越高,隨著腹部擴張,橫膈膜就向下降。接著呼氣,腹部向內朝脊柱方向收;憑著盡量收縮腹部的動作,把所有廢氣從肺部全部呼出來,這樣做時,橫膈膜就自然而然地升起。
(2)胸式呼吸:仰臥或伸直背坐著,深深吸氣,但不要讓腹部擴張;代替腹部擴張的是把空氣直接吸入**區域。在胸式呼吸中,**區域擴張,腹部應保持平坦。然后,當吸氣越深時,腹部向內朝脊柱方向收入;吸氣時,肋骨是向外和向上擴張的,接著呼氣,肋骨向下并向內收。
(3)完全呼吸:即把以上兩種呼吸結合起來完成,這是一種自然的呼吸方式,略加練習后,這種呼吸方法就會在全部日常的練習和生活中自動地進行,習以為常。瑜伽的這種完全呼吸有許多益處:由于增加氧氣供應,血液得到了凈化;肺部組織健壯,增強了抗病能力;胸腹活力和耐力均有增長,心靈也變得更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