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居易 “鳥”的詩意及賞析
鳥
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詩文品讀】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鳥》,通俗易懂,誠摯感人。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誰說這群小鳥的生命微小,它們與所有的生命一樣都有血有肉。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勸你不要打枝頭的鳥兒,幼鳥正在巢中等候著母鳥回來。
白居易在這首簡短的七言絕句中,通過蘊含真情的“子待母歸”的自然現象,激起讀者善良、仁愛之心,勸戒人們要愛惜鳥類、保護環境,可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不知是不是這首
2. 詩中帶有鳥這個字的簡單詩句
詩中帶有鳥的詩句很多,隨便給你幾個,希望能幫到你
1、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臺城》
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
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5、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7、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徐元杰《湖上》
8、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9、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0、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11、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2、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3、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鶴《春宮怨》
1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15、吊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16、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
17、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
18、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1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0、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2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秋思》
22、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劉長卿《送上人》
2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24、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5、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3. 鳥鳴澗的詩意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王維的《鳥鳴澗》當作于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游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此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別墅所寫的組詩《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王維離開長安,在各個地方走了一番,前后有十幾年的時間。一直到張九齡當了宰相,才把王維召回到長安任職。這個張九齡沒有因為王維當年頂掉了他弟弟的狀元而記恨,還是愛惜人才,安排王維回長安。
那么這首《鳥鳴澗》很有可能是王維在這段離開長安期間,在吳越,就是現在的紹興一帶,游歷的時候寫下的。
鑒賞
這是一首非常短小的五言絕句,但是讀下來,這二十個字卻給人展現了一幅非常美的畫面。題目《鳥鳴澗》,就是鳥在山澗里鳴叫的意思。蘇軾曾經評價王維的詩,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我們看這首詩就是非常典型的作品。
“人閑桂花落”,這一句詩營造了一種非常悠閑的心境,桂花那么小,能看到桂花從樹上落下,那么這個人真是悠閑得可以。而且桂花很香,所以這一句詩就讓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芬芳的桂花林中。
“夜靜春山空”,夜里一片寂靜,春天的山谷仿佛像空的一樣,非常深邃。“月出驚山鳥”,月亮出來了,月光使得山谷亮了起來,甚至驚動了山里的鳥,可見這個皎潔的月光有多么明亮。
“時鳴春澗中”,這個鳥被驚醒了以后,就在山澗里時不時叫幾聲。這里,就有了鳥的鳴叫聲,前面已經有了月光,有了幽靜的山谷,有了桂花的香氣。王維就是這樣用四句詩營造出獨特的意境,我們可以細細品味,就仿佛可以把自己置身一個安靜的春天的山谷。
4. 短一點的鳥的古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翠碧鳥 【唐】韓偓 天長水遠網羅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挾彈小兒多害物,勸君莫近市朝飛. 桐花鳥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鳳雛,深花叢里只如無. 美人買得偏憐惜,移向金釵重幾銖. 詠鳥 【唐】李義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聞百舌鳥 【唐】梁锽 百舌聞他郡,間關媚物華.斂形藏一葉,分響出千花. 坐愛時褰幌,行藏或駐車.不須應獨感,三載已辭家. 浴浪鳥 【唐】盧照鄰 獨舞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61316633依磐石,群飛動輕浪. 奮迅碧沙前,長懷白云上. 賦百舌鳥 【唐】嚴郾 此禽輕巧少同倫,我聽長疑舌滿身. 星未沒河先報曉,柳猶粘雪便迎春. 頻嫌海燕巢難定,卻訝林鶯語不真. 莫倚春風便多事,玉樓還有晏眠人. 聽百舌鳥 【唐】王維 上蘭門外草萋萋,未央宮中花里棲. 亦有相隨過御苑,不知若個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萬戶千門應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 聞春鳥 【唐】韋莊 云晴春鳥滿江村,還似長安舊日聞. 紅杏花前應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百舌鳥二首 【唐】無則 千愁萬恨過花時,似向春風怨別離. 若使眾禽俱解語,一生懷抱有誰知. 長截鄰雞叫五更,數般名字百般聲. 饒伊搖舌先知曉,也待青天明即鳴. 水鳥 【唐】吳融 煙為行止水為家,兩兩三三睡暖沙. 為謝離鸞兼別鵠,如何禁得向天涯. 山鳥 【唐】鄭谷 驚飛失勢粉墻高,好個聲音好羽毛. 小婢不須催柘彈,且從枝上吃櫻桃.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5. 《鳥》白居易的賞析和詩意,來看看吧
白居易的《鳥》,原文如下: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白居易在這首簡短的七言絕句的詩意是:通過蘊含真情的“子待母歸”的自然現象,激起讀者善良、仁愛之心,勸戒人們要愛惜鳥類、保護環境,可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詩文賞析:
詩人在詩中發出勸戒之聲,勸導人們愛惜鳥類,表現出詩人的善良、仁愛之心。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誰說這群小鳥的生命微小,它們與所有的生命一樣都有血有肉。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勸你不要打枝頭的鳥兒,幼鳥正在巢中等候著母鳥回來。
白居易在這首簡短的七言絕句中,通過蘊含真情的"子待母歸"的自然現象,激起讀者善良仁愛之心,勸戒人們要愛惜鳥類、保護環境,可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以上供參考。
6. 鳥的詩句,分析詩歌中的鳥意象 簡短一些( ⊙ o ⊙ )啊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
“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7. 鳥的詩句,分析詩歌中的鳥意象 簡短一些( ⊙ o ⊙ )啊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
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
“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
“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
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
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8. 古人有關鳥的詩句,還有詩中鳥的形象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 陶淵明《飲酒·其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 辛棄疾《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灣《次北固山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杜甫《登高》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蘇軾《蝶戀花·春景》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 韋莊《臺城》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 徐俯《春游湖》
9. 鳥鳴澗的詩意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王維的《鳥鳴澗》當作于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游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
此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別墅所寫的組詩《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王維離開長安,在各個地方走了一番,前后有十幾年的時間。
一直到張九齡當了宰相,才把王維召回到長安任職。這個張九齡沒有因為王維當年頂掉了他弟弟的狀元而記恨,還是愛惜人才,安排王維回長安。
那么這首《鳥鳴澗》很有可能是王維在這段離開長安期間,在吳越,就是現在的紹興一帶,游歷的時候寫下的。 鑒賞 這是一首非常短小的五言絕句,但是讀下來,這二十個字卻給人展現了一幅非常美的畫面。
題目《鳥鳴澗》,就是鳥在山澗里鳴叫的意思。蘇軾曾經評價王維的詩,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我們看這首詩就是非常典型的作品。
“人閑桂花落”,這一句詩營造了一種非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6530常悠閑的心境,桂花那么小,能看到桂花從樹上落下,那么這個人真是悠閑得可以。而且桂花很香,所以這一句詩就讓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芬芳的桂花林中。
“夜靜春山空”,夜里一片寂靜,春天的山谷仿佛像空的一樣,非常深邃。“月出驚山鳥”,月亮出來了,月光使得山谷亮了起來,甚至驚動了山里的鳥,可見這個皎潔的月光有多么明亮。
“時鳴春澗中”,這個鳥被驚醒了以后,就在山澗里時不時叫幾聲。這里,就有了鳥的鳴叫聲,前面已經有了月光,有了幽靜的山谷,有了桂花的香氣。
王維就是這樣用四句詩營造出獨特的意境,我們可以細細品味,就仿佛可以把自己置身一個安靜的春天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