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人先進簡要事跡怎么寫呢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沈家門大海 簡要事跡如何寫概括而簡要地反映一個單位(集體)或個人事跡的材料。
簡要事跡不一定很短,如果情況多的話,也有幾千字的。簡要事跡雖然“簡要”,但切忌語言空洞,寫得像小學生期末鑒定。
而應當以事實來說話。簡要事跡是對某單位或個人情況概括而簡要地反映情況,比如有三個方面很突出,就寫三個方面,只是寫某一方面時,要把主要事跡突出出來。
簡要事跡一般來說,至少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基本情況。
簡要事跡開頭,往往要用一段文字來表述一些基本情況。如寫一個單位的簡要事跡,應包括這個單位的人員、承擔的任務以及一段時間以來取得的主要成績。
如寫個人的簡要事跡,應包括該同志的性別、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籍貫、民族、文化程度以及何時起任現職和主要成績。這樣上級組織在看了材料的開頭,就會對這個單位或個人有一個基本印象。
二是主要特點。這是簡要事跡的主體部分,最突出的事例有幾個方面就寫成幾塊,并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進行排列,把同類的事例排在一起,一個方面通常由一個自然段或幾個自然段組成。
寫作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四點:1.用第三人稱。就是把所要寫的對象,是集體的用“他們”來表述,是個人的稱之為“他(她)”。
為了避免連續出現幾個“他們”或“他(她)”,單位可直接寫名稱,個人可寫其姓名。2.掌握好時限。
無論是單位或個人的簡要事跡,都有一個時間跨度,既不要扯得太遠,也不要故意混淆時間概念,把過去的事當成現在的事寫。這個時間跨度多長,要根據實。
2. 全國道德模范故事100字
一、助人為樂類 1、蔣國珍 男,81歲,中共黨員,新余市羅坊中學退休教師。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2年前,他把補發的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獻給國家;32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20余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 他的節儉世間少聞: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咸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紅薯飯,穿破爛衣,點煤油燈,區區幾百元就可度過一個年頭…… 這是一個大愛無私的人,他捐資助學從不圖回報。這是一個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動萬千心靈。
他一生無兒無女,但在他的心里,學生們卻親似兒女。 他是新余市渝水區一名普通離休黨員教師。
他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2010年5月,新華社記者撰寫的《離休教師蔣國珍傾盡所有助學扶困》一文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發表,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關注,并作出批示,要求宣傳其先進事跡。
1957年,由于歷史原因,蔣國珍被錯誤劃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他平反后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共計9600元的工資,一次性捐給當地政府用于發展教育事業。
從此以后,捐資助學便成了蔣國珍生活的一部分。 1983年蔣國珍因病提前離休,雖然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教師崗位,但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學生們無私的關愛。
他主動與羅坊鎮下山橋中學聯系,對每學期期終考試成績前50名者,分等級每人分別給予5元、10元、20元的獎勵。對一些家境貧困面臨輟學的學生,蔣國珍開始十幾元、幾十元地代交學費,讓他們得以繼續上學。
個人先后榮獲“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新余市首屆道德模范”等榮譽,2010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2、詹學銀 男,63歲,中共黨員,都昌縣太陽村主任。
從1988開始,詹學銀一共撿到過三個路邊遺棄女嬰,那時,盡管其家庭經濟條件比較緊張,但看到無辜被棄女孩時,他鼻酸流淚,心如刀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個我自己養了,后兩個分別送給了我的兩個妹妹,并叮囑他們要細心撫養。”
詹學銀欣慰的告訴記者,他養的女兒目前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 2006年9月,詹學銀無意中從一份報紙上看到一篇關于張淑琴創辦中國太陽村救助服刑人員子女的報道,詹學銀為張淑琴的行為而感動,思想上也產生共鳴。
在以前工作時,詹學銀就很熱心公益事業。在看了這篇報道后,詹學銀決定在都昌縣創辦一個這樣的太陽村。
于是他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北京,見到中國太陽村的創始人張淑琴,并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張淑琴十分支持詹學銀的想法,于是詹學銀開始著手解決太陽村的建設用地問題。
為了抓好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的建設,詹學銀整天泡在工地上,為了節省每一分善款,他樂當工地的搬運工、值班員。“汽車拉來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人手不夠,我和老伴兒也要參加卸貨,到了晚上,我還要值班、看管材料。”
詹學銀告訴記者,近半年的時間,他從未休息過一天,為的就是太陽村工程盡早竣工。 “一夜春風至,萬樹梨花開”。
2007年6月1日,太陽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勢兒童住進了太陽村,有了家,有了歸宿,詹學銀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詹學銀是太陽村的主任,內部管理的任務十分繁重。
100多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學習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最讓詹學銀操心的是這些孩子的管教問題了。“因為孩子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還會因為自己是服刑人員的子女而自卑。”
詹學銀告訴記者,他和愛心媽媽們只能一遍遍地教育、開導他們、為他們重建信心。 為了改善太陽村孩子的生活,詹學銀在太陽村旁開挖了荒地種上了蔬菜,還利用原魚塘養上了魚,把自己家里幾畝水田給了太陽村種水稻,山上種上了水果,圈攔養上了生豬,在山上養了雞。
詹學銀一有空閑就去勞動,身上曬脫了幾層皮。 在太陽村,孩子們都親切地叫詹學銀為詹爺爺,詹學銀像關心自己的兒孫一樣關愛孩子們的成長。
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總要起來為孩子們蓋被子。白天,只要他發現哪個孩子情緒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談心。
他給孩子們的愛也感動了社會上許多有愛心的人,他們給太陽村的捐款捐物也成為孩子們茁壯成長的有力保證。 個人先后年榮獲全國、江西省“勞動模范”榮譽,2010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3. 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
張自忠:第一名將。
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
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于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
最后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楊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
1913年生,湖南瀏陽人。192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0年轉入中國**,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軍連長、營長兼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15師686團副團長、團長兼政治委員,參加平型關、午城井溝等戰斗。在平型關大戰中,他深入到戰斗最激烈的老爺嶺去直接指揮,負傷后堅持指揮部隊,立下戰功。
1938年9月14日,指揮部隊在汾離公路西公嶺伏擊由汾陽開向離石的一支日軍汽車運輸隊,不到一個小時,就全殲日軍200余名,炸毀滿載軍用物資的汽車20余輛。接著,又于9月21日指揮686團等部在汾離公路王家池附近山谷伏擊向汾陽撤退的日軍第108旅團,經過激烈戰斗,殲滅日軍步騎兵近千人,擊斃日軍旅團長山口少將。
1939年3月率部隨115師東進支隊進入山東,指揮686團取得首戰樊壩的勝利,全殲偽軍1個主力團500余人,并重創增援的日軍。后任115師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第343旅旅長、教導第3旅旅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兼魯西專署專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
1941年初,指揮教導第3旅運用圍點打援戰法,取得潘溪渡戰斗的勝利,創平原殲滅戰的光輝范例。同年赴延安,先后在軍事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4年4月返回冀魯豫邊區,參與指揮東平、陽谷等戰斗。為開展平原游擊戰爭,開辟和建設魯西、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7、第1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5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總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等職。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 趙尚志 趙尚志是著名抗日將領,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曾贊揚說:“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李紅光等等,他們都是**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斗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 趙尚志,1908年10月生,遼寧省朝陽縣人,1919年隨全家流亡哈爾濱,早年投身學生愛國運動。
1925年夏加入中國**,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員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
1926年5月受黨組織派遣回到哈爾濱參加建立黨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曾兩次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軟硬兼施,他嚴守黨的機密,始終堅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經黨組織營救出獄,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 1933年10月領導創建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任隊長。
游擊隊創立時,他與戰友們發出誓言:“我珠河東北反日游擊隊全體戰士,為收復東北失地,爭回祖國自由,哪怕槍林彈雨,萬死不辭,赴湯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裝東北三千萬同胞,驅逐日寇海陸空軍滾出滿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奮斗到底!”。 隨著部隊的發展壯大,1934年6月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
1935年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軍長。1936年1月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
同年8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后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委會主席、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副總指揮。
面對日偽軍的瘋狂“討伐”、“清剿”,在極其艱難困苦的險惡環境中,趙尚志率領抗聯部隊對日偽軍進行了英勇無比的艱苦戰斗,遠征松嫩平原,爬冰臥雪,餐風宿露,作戰百余次,打破了日偽軍一次次的重兵“討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率部對敵人作戰中身負重傷被俘,他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痛斥敵人。
窮兇極惡的敵人割下了趙尚志的頭顱,運到長春慶功,把他的軀體扔進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趙尚志壯烈犧牲時,年僅34歲。
解放后,為了表彰趙尚志的抗日功績并永遠緬懷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把他的犧牲地改為尚志村,把哈爾濱的一條主要街道命名為“尚志大街”。 左權“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
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這是**總司令為悼念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壯烈殉國而寫的一首詩。
左權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著名軍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縣人。
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1期學習。1925年2月加入中國**。
同年12月赴蘇聯,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后到中央蘇區工作,先后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1分校教育長、新12軍軍長、第5軍團第15軍。
4. 個人先進簡要事跡怎么寫呢
原發布者:zyling1208
寫一份個人先進事跡范文一、學習刻苦、積極向上大學生活伊始,他便把學習當做了第一要務。他刻苦學習,認真鉆研。期末備考,他常常學到深夜,并且在兩次期末考試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讀書尚學,增智明德”征文活動中,他以3000字的論文獲得了校級三等獎。但在他看來,成績不等于滿足,而是作為一種動力時刻督促著他成長。二、工作努力、熱情洋溢他是優創二班的班長。工作上,他積極配合老師,努力完成各項工作。同時,為了增進同學們之間的關系,使大家能夠更好的融入這個大家庭,他舉辦了很多積極向上的活動:素質拓展活動,元旦晚會,籃球聯賽,四六級英語學習組。他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在他的帶領下,優創二班成為了學校的模范班級,獲得了“優良學風班”和“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三、生活儉樸、樂于助人生活上,他給人的感覺只有樸素,為了節省家里的開支,他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同時在校外做家教,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他平易近人,待人友善,與人相處融洽,積極與同班、同寢室及兄弟班級的同學搞好關系。四、思想上進、嚴格自律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他自覺履行團員義務,執行團的決議,遵守團的紀律,發揮團員的模范作用。思想上他積極要求進步,有著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堅定的政治方向,在2011年,他順利通過了黨課考試,并即將被順利轉為預備黨員。他說他將會繼續努力爭取成為正式黨員。從xx-x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名莘莘學子
5. 誰有簡短的勞模事跡
馬恩華,一個人們難忘的名字。
他以“拼搏”精神,改變了企業的貧困面貌,爭創了全國一流業績。 1963年從青島紡織工學院畢業后,馬恩華被分配到保定國棉一廠工作,其間曾任技術員、車間主任兼黨支部書記、高級工程師。
1984年出任廠長時,企業處于管理混亂、產品積壓、人心浮動、職工發不出工資的困難時期。看到積壓漲庫的棉布和停轉的紡機,聽到工人們因開不出工資而發出的嘆息,馬恩華心急如焚。
為了企業的發展,馬恩華不畏艱難,敢于創新。他認真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負重奮進,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帶領職工艱苦奮斗。
經過 10年努力,不僅使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恢復了勃勃生機,而且使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一流水平,1994年實現利潤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固定資產凈值相當于 1984年的10倍。 馬恩華為國家和人民創造了財富,而他當廠長十幾年間,始終房子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動心,任人唯賢不徇情,生活待遇不特殊,最后積勞成疾,不幸病逝。
這位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的前河北保定一棉紡織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書記,被譽為“社會主義企業家”。
6. 勞動模范小故事100字
勞動模范--韋朝群
俗語說,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這句話用在韋朝群身上無疑恰如其分。作為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城環衛站的一名班長,在臟、苦、累、忙的崗位上,韋朝群無怨無悔走過了十二個春秋。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她被評為“省勞動模范”。
了解環衛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年到頭,環衛工人早出晚歸,在大街小巷上清掃垃圾,風里來,雨里去。每逢節假日,更是環衛工人最忙碌的時候。來自農村的韋朝群,對此卻平靜地說:“忙怕什么,最怕沒工作做。”韋朝群1994年3月從事環衛工作,在縣城48.6萬平方米的20條街道上,用五尺掃帚譜寫了不悔的青春。
去年除夕晚八時,正當縣城華燈初上,萬家團聚之時,韋朝群卻還在車站忙碌打掃衛生。家里上有80歲的家婆,下有兩名未成年的幼子。而丈夫在車場打散工。在這個特別的時候,韋朝群只好內疚地打電話給侄子來家幫忙殺雞做飯。她說:“一年到晚,誰不愿意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但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家里的事就只能少管了,沒有辦法啊。”她的家婆體諒說:“十幾年來,每年都是這樣,晚點就晚點吧,無所謂了。”
人,自然有生病的時候。同樣,長期在一線工作的韋朝群也不例外,但她總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對付生病。她自嘲說:“平時感冒發燒當運動,掃掃街出出汗就沒事了。”在她的記憶中,十二年來,只有兩次需要臥床休息的。一次是2003年,她手上生了囊腫需要動手術;另一次是去年患了急性盆腔炎。但這兩次均沒有請病假,而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治病,做完手術幾天后就上班了。她的班有7人,一天有六個時間段上班。即從早上3時到晚上9時都有人上班。
環衛工作的辛苦、骯臟眾所周知,但環衛工人受到的委屈卻鮮為人知。韋朝群說,有一次凌晨3時,她拉著滿滿一車垃圾上斜坡,剛好路中間有一臺小車,她好聲好氣要求司機讓一讓。但該車司機沒有避開的意思,實在沒辦法后,韋朝群只好小心翼翼拉車過去,在經過時掃帚毛輕微掃了一下車門,雖然沒有絲毫刮花,但那位司機還是暴跳如雷,對著韋朝群大罵。另外,晚上還經常遇到醉酒人破壞果皮箱。對此,韋朝群總是耐心好言規勸,但往往被無事生非的醉酒人辱罵。又如一些精神病患者將果皮箱背到很遠的地方,這時只好也跟著背回來,與這些精神病患者打起“游擊戰”。
韋朝群就是這樣十二年如一日,無論嚴寒酷暑,還是晴天雨天,都要堅守崗位。
2002年9月,她所在的縣城吉田鎮被評為“省衛生鎮”稱號;去年還通過了省檢查組的復檢;2003年,她所在的單位被評為“清遠市市容環境衛生先進集體”。這些榮譽,都浸透著她的一份汗水。
7. 怎樣寫自己的先進事跡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zyling1208
寫一份個人先進事跡范文一、學習刻苦、積極向上大學生活伊始,他便把學習當做了第一要務。他刻苦學習,認真鉆研。期末備考,他常常學到深夜,并且在兩次期末考試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讀書尚學,增智明德”征文活動中,他以3000字的論文獲得了校級三等獎。但在他看來,成績不等于滿足,而是作為一種動力時刻督促著他成長。二、工作努力、熱情洋溢他是優創二班的班長。工作上,他積極配合老師,努力完成各項工作。同時,為了增進同學們之間的關系,使大家能夠更好的融入這個大家庭,他舉辦了很多積極向上的活動:素質拓展活動,元旦晚會,籃球聯賽,四六級英語學習組。他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在他的帶領下,優創二班成為了學校的模范班級,獲得了“優良學風班”和“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三、生活儉樸、樂于助人生活上,他給人的感覺只有樸素,為了節省家里的開支,他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同時在校外做家教,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他平易近人,待人友善,與人相處融洽,積極與同班、同寢室及兄弟班級的同學搞好關系。四、思想上進、嚴格自律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他自覺履行團員義務,執行團的決議,遵守團的紀律,發揮團員的模范作用。思想上他積極要求進步,有著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堅定的政治方向,在2011年,他順利通過了黨課考試,并即將被順利轉為預備黨員。他說他將會繼續努力爭取成為正式黨員。從xx-x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名莘莘學子
8. 簡短的勞模故事
許振超,青島港務局工人,由于成績突出,2005年4月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08年3月任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
許振超的"無聲響操作",偌大的集裝箱放入鐵做的船上或車中,居然做到了鐵碰鐵,不出響聲,這是許振超的一門"絕活",其實他所以創造了這種操作法,是因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集裝箱、船舶的磨損,尤其是降低橋吊吊具的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實踐證明,它是最科學也是最合理的。
有一年,青島港老港區承運了一批經青島港卸船,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化工劇毒危險品,這個貨種特別怕碰撞,稍有碰撞就可能引發惡性事故。當時,鐵道部有關領導和船東、貨主都趕到了碼頭。
為確保安全,碼頭、鐵路專線都派了武警和消防員。泰然自若的許振超和他的隊友們,在關鍵時候把"絕活"亮出來了,只用了一個半小時,40個集裝箱被悄然無聲地從船上卸下,又一聲不響地裝上火車。
面對這輕松如"行云流水"般的作業,緊張了許久的船主、貨主們迸發出了歡呼。 許振超是位創新的探索者,他的認識很樸素:我當不了科學家,但可以有一身的"絕活兒"。
這些"絕活"可以使我成為一名能工巧匠,這是時代和港口所需要的。就是憑籍著這樣的一種信念,許振超的"技術口袋"里的"絕活"愈來愈多了。
9. 偉人的小故事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 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愿失去一百棵樹,也不愿聽你說謊。”
列寧小時候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 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么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后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
有一天,東關模范高等學堂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么?”
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
有的同學說:“為了能發財致富。”
還有個同學說:“為了幫助父母記帳。”原來他的父親是個商人。
魏校長問**:“你呢,為什么讀書?”
**站起來,大聲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而讀書學習。
老師和同學們都敬佩地望著他。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于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么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10. 個人主要先進事跡怎么寫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有些部分的介紹類似于簡歷,略簡單,精確到年月日,簡單易讀;
2. 對于申請資格證書,評定等等,則需要非常的詳細將事情交代清楚,要非常清楚;
3. 個人事跡主要是以描述為主要,但是也不要忽略對結果的描述,那樣是對自己的成績、功勞、個人價值和大眾評價等的肯定;
4. 個人主要先進事跡應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不能在文本中進行虛構或矯飾;
5. 突出重點的事跡或業績,有時可稍稍夸張一些,找到能抓住人心的亮點。
6. 注意:要明確寫個人事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使用藝術化語言,主要用于宣傳工作、樹立榜樣等,大處突出人物精神,小處要刻畫人物性格;如果是建立檔案,考評等之類的,就需要將所以詳細交代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