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衛生小知識短一點的
1、衣服穿的時間長了磨擦的地方發亮怎么辦?
是用半杯醋加半杯水調和起來,然后將混合液敷在發亮的衣服部位上。摸著略干之后再敷一次,等到衣服干了之后再墊一塊干凈的布加以低溫熨燙,之后您就會發現熨燙后的衣服就沒有以前那么亮了。
2、仿真首飾如何不掉色?
當你買回漂亮的首飾后,用無色指甲油均勻涂在它表面,特別是首飾接扣處容易被磨損,更要多涂幾層加強保護。當然了,這種保鮮是有時限的,一旦指甲油脫落就要趕緊補涂一層,不給它重新接觸空氣的機會。
3、如何清洗廚房紗窗?
取一鋁盆,放入100克面粉,加水打成稀面糊,趁熱刷在紗窗的兩面并抹勻。過10分鐘后用刷子反復刷幾次,再用水沖洗,油膩就沒了。
4、在天的絲綢衣服怎么收藏?
為防壓皺,收藏時應放在衣柜上層,在上面放幾塊襯布,可減少潮氣進入衣柜。存放絲綢衣物,勿使用樟腦丸,否則衣服會變黃。還注意不要將棉絲綢服裝與真絲綢服裝混放在一起,以免使真絲綢服裝變色。
5、如何去除衣服異味?
我們可以用食鹽來處理。因食鹽能消毒、殺菌、防棉布褪色,所以在穿新衣服之前,須先用食鹽水浸泡干凈。
6、如何防止家中電視、音響沾上灰塵?
將衣服柔軟劑以十倍的水稀釋,再用紙巾或軟布蘸取輕拭表面,這時你就發現灰塵就不像以前那樣很快就粘附在電器上,這主要是柔軟精起到了防靜電的作用。
7、地墊如何防滑?
在地墊下放一塊保鮮膜,這樣增加了地墊和地板之間的摩擦力,自然也就不會打滑了。
8、如何防止沙發上的竹片墊滑落?
完全避免是不太容易,但是我們這里有一個方法您可以試試。就是水果的包裝,泡沫塑料制成的網,在一些材料市場上能夠買到大塊的,您把它剪成合適的大小,然后墊到竹席和沙發之間,就能夠有效的增加它們的摩擦力,這樣竹席就不會輕易掉下來了。
9、如何防止切辣椒不辣手?
用一點食醋搓手,辣椒中產生辣的物質叫辣堿,而醋為酸性,可以中和辣堿帶來的不適感覺。也可以在水盆中加入一點冰水浸泡,但冰不要放的太多。否則太涼我們的手指也承受不了。
10、如何防止新菜板不裂?
新菜板放到濃鹽水中浸泡12到24小時,然后沖洗干凈再使用就不容易開裂了。
11、如何巧剝蒜?
可以用洗碗用的塑料手套,厚一點的手套比較好,因為它比較澀,摩擦力大可以剝的比較快,那方法就是把大蒜放入手套中,搓揉既可。
12、如何去除弄在頭發上的口香糖?
將浴室里的潤發乳抹在口香糖及頭發上,然后用干布或紙巾包住,輕輕往下捋,就可以將口香糖從頭發上擦掉。
13、把502萬能膠弄在衣服上了如何清除?
可以用香蕉水滴在膠漬上,再用刷子不停刷,等膠變軟從衣物上脫下來后。再用清水漂洗。香蕉水在建材商店買得到。
14、汗漬能讓白襯衫發黃,怎么能變白?
先用噴霧器在汗漬處噴一些經過稀釋的醋,過一會再洗,效果很好;如果是腋下發黃嚴重的地方,可以把發黃的地方浸泡在酒精中半小時到一小時,然后用肥皂揉搓,再用清水洗凈。
15、如何去除微波爐異味?
先用噴霧器在汗漬處噴一些經過稀釋的醋,過一會再洗,效果很好;如果是腋下發黃嚴重的地方,可以把發黃的地方浸泡在酒精中半小時到一小時,然后用肥皂揉搓,再用清水洗凈。
16、在日常化妝時,如果把睫毛膏或眼線液涂的需要的部位以外怎么辦?
在棉簽上沾上少許的嬰兒潤膚乳,輕輕擦幾下,眼皮上的睫毛膏就沒有了。眼線筆擦除起來也比較麻煩。除了可以使用嬰兒潤膚乳擦除,還能用無色的潤唇膏擦除。 在棉簽上蘸少許潤唇膏,把它涂抹在眼線上,多余的眼線也沒有了。
17、結塊的白砂糖如何恢復原狀?
將砂糖塊放入盤中,用微波爐加熱五分鐘。但要根據砂糖量的不同,如果加熱時間過長,砂糖將會融化。
18、怎樣在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去除冰箱的異味?
平時放喝過的茶葉或者咖啡渣,有人說怎么洗也洗不掉,可以買醫用酒精擦一遍,異味就能去除。
19、游泳時泳鏡起霧怎么辦?
內側涂洗發水或自己的口水。
20、大米生蟲怎么辦?
將適量花椒和八角用布袋包好放入米袋中,即可使大米避免米蟲侵害。
21、緩解牙痛的方法。
你可以切一片生姜,咬在痛的地方,就可以緩解一下要命的牙痛,因為中醫認為生姜有解毒、殺菌、止痛的作用。
2.衛生常識簡短小故事
小故事《小熊洗臉》
有一只胖胖的小熊,真讓人喜歡,可他又一個壞習慣,就是不愛洗臉。有一天,小熊過生日,熊媽媽給他買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有蛋糕阿,糖阿,有風靡阿,有巧克力阿,等等。小熊吃了這樣,又吃那樣,吃完了,嘴巴也不擦,就往外面跑。熊媽媽在后面喊:“小熊啊,快洗臉。臉上很臟呢!”小熊說:“不要,不要,我不要洗臉。”小熊說著,頭也不回地走了。
小熊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睡著了。突然,小熊覺得有什么東西在他的臉上爬,又疼又癢,好難受啊!小熊睜開眼,用手一抹,啊!是螞蟻。小熊著急了,他一邊哭,一邊喊:“媽媽,快來呀,好痛啊。”熊媽媽跑來了,趕走了螞蟻,對小熊說:“吃完飯應該洗臉,要愛清潔,講衛生,這樣螞蟻才不會爬到你的臉上來。”
叢那以后,小熊每天都做到了吃飯前洗手,吃完之后洗臉。螞蟻呀,再也不爬到小熊臉上找東西吃了。
有什么不懂的再問哦!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O(∩_∩)O~
3.有哪些關于健康衛生的知識
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么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癥狀。
飯前便后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 說到健康,也許有人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并不在于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等等,這樣才能做到健康。
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 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
不講衛生不僅使身體容易生病,有時連你寶貴的雙眼也會受到侵襲。當你接觸過錢、霉舊的書之類的東西,你可千萬不要去揉眼睛,否則,沾你手上的細菌就會跑進眼睛,這樣會使你患上沙眼,導致視力下降。
為了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平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
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 1、健康的概念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
2、心的位置、功能與保健 心位于人體胸腔內,推動血液循環。少吃含膽固醇多的食物,不吸煙、少飲酒,加強體育鍛煉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3、肺的位置、功能與保健 肺位于胸腔內,主要進行氣體交換。出生后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肺結核。
不吸煙、堅持體育鍛煉可以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4、肝的位置、功能與保健 肝臟位于右上腹部,從腸道吸收來的營養物質經它加工后通過血液循環送往全身。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做好注射器、穿刺針等的消毒可以預防甲、乙型肝炎。 5、胃的位置、功能與保健 胃位于左上腹部,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合理飲食、按時就餐,不吸煙、少飲酒可以預防胃病。 6、腎的位置、功能與保健 腎有兩個,位于人體的左右腰部。
它將血液中的廢物濾出,變成尿液排出。加強體育鍛煉,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預防腎炎、腎盂腎炎。
7、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1)正確認識自己,加強道德修養,適應群體及社會對自己的要求。(2)心胸豁達,尊重他人,樂于助人。
(3)平等相待,謙虛謹慎,取長補短。 8、刷牙的時間、方法 刷牙時間:每天早晚各一次。
刷牙方法:豎刷法。 9、怎樣預防齲齒、牙周病?(1)堅持早晚刷牙,方法要正確。
(2)選有含氟牙膏刷牙。(3)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定期檢查。 10、怎樣預防沙眼?(1)每人一條毛巾。
(2)不用臟手揉眼睛。(3)保持手帕、毛巾、臉盆清潔。
(4)有條件的最好每人一個專用臉盆。 11、怎樣預防結膜炎(紅眼病)?(1)避免和病人接觸。
(2)每人一條洗臉毛巾。(3)病人所用的臉盆、毛巾、手絹要煮沸消毒。
(4)不用臟手揉眼睛。(5)有條件的最好每人一個專用臉盆。
12、怎樣合理營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1)食物要多樣。(2)食鹽要限量。
(3)饑飽要適當。(4)甜食要少吃。
(5)油脂要適量。(6)飲酒要節制。
(7)粗細要搭配。(8)三餐要合理。
13、睡眠時間多長為宜?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睡7 8小時; 青少年需要8 9小時;老年人有5 6小時即可。 14、如何掌握鍛煉時的運動量? 在運動時應無心慌及明顯氣急感覺,微微出汗即可。
15、老鼠能傳播什么疾病? 老鼠能傳播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熱。滅鼠的方法有哪些?(1)堵洞。
(2)放鼠夾和其它滅鼠工具。(3)投鼠藥。
16、蚊子能傳播什么疾病? 蚊子能傳播乙腦和瘧疾。滅蚊的方法有哪些?(1)清除積水,控制孳生地。
(2)用藥物滅卵、幼蟲、蛹。 17、蒼蠅能傳播什么疾病? 蒼蠅能傳播消化道疾病(痢疾、傷寒、腸炎、肝炎等)。
滅蠅的方法有哪些?(1)搞好室內外衛生,消滅蒼蠅孳生地。(2)采用各種工具撲打。
(3)藥物殺滅。 18、蟑螂能傳播什么疾病? 蟑螂能傳播腸道傳染病(傷寒,付傷寒等)。
滅蟑螂的方法有哪些?(1)翻箱倒柜,捕殺成蟲。(2)熱水燙、堵塞縫、洞。
(3)藥物殺滅。 19、跳蚤能傳播什么疾病? 跳蚤能傳播鼠疫,地方性斑疹傷寒等傳染病。
滅跳蚤的方法有哪些?(1)消滅老鼠。(2)家里有養犬、貓的要先殺滅犬、貓身上的跳蚤。
(3)藥物噴灑消滅。 20、虱子能傳播什么疾病? 虱子能傳播斑疹傷寒,回歸熱。
滅虱的方法有哪些?(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2)采用蒸、煮、燙等高溫直接殺滅。
(3)藥物殺滅。 21、多少歲為最佳生育年齡?25 34歲之間為最佳生育年齡。
22、母乳喂養有什么好處?(1)營養全面,易于消化吸收,溫度適宜。(2)母乳含有抗體,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
(3)經濟,方便,清潔。 23、怎樣預防感冒?(1)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
(2)經常開窗通風換氣。(3)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4)不去病家串門。(5)感冒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
24、怎樣預防甲型肝炎?(1)注意飲水衛生。(2)不吃不潔食品。
(3。
4.關于健康小常識的,簡短些.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飯后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類,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后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面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并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后,大餐少吃,因為五點后身體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制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睡前30分鐘內服藥。,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藥,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干干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后、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癌。
34、食物過于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于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拼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谷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
45、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5.關于衛生的生活小常識
個體衛生行為10條 1、飯前便后要洗手; 2、每天早晚刷牙; 3、定期洗澡、理發、剪指甲; 4、服裝整潔; 5、勤曬被褥; 6、講衛生,講公德,不亂扔亂倒,不隨地吐痰; 7、每天進行一次鍛煉; 8、不吸煙,不酗酒; 9、按時讓孩子參加計劃免疫; 10、主動學習衛生知識。
群體衛生行為10條 1、室內整潔,無蚊、蠅、老鼠、蟑螂; 2、室內無異味,空氣新鮮; 3、公共場所有禁煙標志; 4、廚房灶具干凈,碗筷干凈,生熟食品分開; 5、廚房通風良好; 6、廁所無臭、無蠅,便池無尿堿; 7、廁所地面、門窗、墻壁、燈具、洗手盆池整潔; 8、陽臺封閉規范; 9、遵守交通規則,避免意外事故; 10、開展有益身心的文娛體育活動。 希望滿意,O(∩_∩)O~。
6.衛生的小知識
樓主你好!安全衛生知識可以是很多方面的,但食品安全是比較常見的,你可以寫寫這個。
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xxaq/*?ArticleID=1545&食品衛生安全知識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發芽的馬鈴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魚、湟魚、毒蚌等。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學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衛生的設備,容器或用具。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敗變質的原料。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熱。
7、誤用有毒有害物。8、不適當的貯存。
9、食品加工烹調不當。10、個人衛生素質差。
二、食物中毒分類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1)細菌性食物中毒,特點:以胃腸道癥狀為主,常伴有發熱,其潛伏期相對于化學性的較大。(2)真菌毒素與真菌食品中毒,特點:中毒發生主要通過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調方法加熱處理不能破壞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沒有傳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學物,對機體不產生抗體;真菌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較明確的季節性和地區性。
2、化學性食物中毒,特點:發病與進食時間,食用量有關;;發病快,潛伏期短,多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常有群體性,病人有相同的臨床表現;中毒程度嚴重,病程長,發病充及死亡率高;季節性和地區性均不明顯,中毒食物無特異性;剩余食品、嘔吐物、血和尿等樣品中可以檢測出有關化學毒物;誤食混有強毒的化學物質或食入被有毒化學物污染的食物;臨床表現因毒性物質不同而多樣化,一般不伴有發熱。三、禁止采購的食品1、腐敗變質、油質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狀異常,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2、未經醫學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3、超過保質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的定型包裝食品;4、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要求的食品。
四、為什么說剩菜應徹底加熱后才能食用各種剩菜應盡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時應徹底加熱,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辦法,剩菜在貯存時微生物也許已經生長繁殖,因為適宜的貯存僅能減慢微生物的生長,并不能殺滅它們,所以剩菜應盡量當餐食用。徹底加熱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溫度至少達到70℃以上。
通常情況下,這樣可保證食品衛生質量。但是新鮮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
各種葉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吃剩的白菜經過一夜后,由于細菌的作用,無毒的硝酸鹽會轉化為劇毒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可使人體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心慌等中毒癥狀,亞硝鹽還是一種致癌物質。
五、為什么說有些手部不良的習慣動作具有潛在危險性我們雙手有很多的小動作是不自覺而又經常重復的。如擦鼻子、抓弄頭發、撓胡子、觸摸口部、抓癢,這些動作若與做飲菜連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風險。
歷史上曾發生過由于這些動作導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們在制作食品時應避免這些小動作,若發覺有這些動作應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煩。
集體食堂、賓館、飯店等尤其如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防止疾病流行,確保吃的衛生的重要環節之一。六、為什么應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觸熟食和其他隨時可吃的食物手上有大量的細菌,盡管在接觸食品前進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
熟食和其他隨時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熱處理,一旦污染了細菌,細菌會隨這些食物進入人體,引起食物中毒。如果這一定要用手處理食物,應該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
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1、當手套破損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脫下來后,這些手套一律應棄掉。2、在處理生和熟食之間要更換手套。
3、手套要經常更換(至少每小時一次)。4、用過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七、為什么烹調方法不當,可產生多種致癌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調方法不當,會產生多種致癌因素。1、動物肉、魚類等動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產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動物禽畜肉類、魚肉類,不可爆炒,燒焦后更不宜吃。
2、高溫加熱或油炸食品,可產生致癌的多環芳烴物,因此應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3、新鮮蔬菜洗切后擱置時間過長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因此蔬菜應現洗、現切、現炒、現吃,這樣既避免產生亞硝酸鹽產生,也減少了營養素的損失,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的損失。
4、嚴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則會產生致癌物3.4苯并芘,對人體有害。八、為什么會出現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首先應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該食物中帶有足夠劑量的致病因子,具備了這兩條,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7.衛生小常識
一、飯前、便后要洗手: 手是人體的“外交器官”,人們的一切“外事活動”,它都一馬當先,比如從事各種勞動、到垃圾、刷痰盂、洗腳、穿鞋、搽大便等,都要用手來完成。
因此,手就容易粘染上許多病原體微生物。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一只沒有洗過的手,至少含有4萬~40萬個細菌。
指甲縫里更是細菌藏身的好地方,一個指甲縫里可藏細菌38億之多。另外有人作過一個試驗,急性痢疾病人用5~8層衛生紙,痢疾桿菌還能滲透到手上,痢疾桿菌在手上可存活3天。
流感病毒可在潮濕溫暖的手上存活7天。因此,手是很臟的。
而且外出旅游、參觀學習、執行任務,手經常接觸一些物品,都會把手弄臟。特別是傳染病患者和一些表面健康實際身體內帶有病毒者,常常把致病微生物傳播到各種用品用具上,當健康人的手接觸后,致病微生物便來到你的手上。
如果飯前便后不洗手,就可以把細菌帶入口中,吃到肚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菌從手來,病從口入”。所以要養成勤剪指甲,飯前、便后、勞動后洗手的習慣。
洗手可除掉粘附在手上的細菌和蟲卵,用流水洗手,可洗去手上80%的細菌,如果用肥皂洗,再用流水沖洗,可洗去手上達99%的細菌。洗手中應注意不能幾人同用一盆水,以免交叉感染,互相傳播疾病,時間應超過15秒。
二、不隨地吐痰、甩鼻涕: 痰是呼吸道分泌出來的粘性液體,借咳嗽動作排出體外。吐痰人人皆會,但不一定都具備良好的吐痰方式。
有些人不注意保持環境,有痰隨地吐,鼻涕甩一地,既影響衛生又有損個人形象。有些所謂“愛衛生”的人,將痰吐在地上,用腳上穿的鞋一抹,以為看不見痰跡就算干凈了,就不妨礙衛生和健康了。
殊不知痰液中含有幾百萬個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特別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如肺結核、流感、流腦等病人痰液里的細菌和病毒更多,前期流行的“非典”更是如此。
有人檢驗一口痰,發現含有幾十萬個細菌。在人們最討厭的肺結核病人的一口痰中,能找到幾百萬個結核桿菌。
如果把談液吐在地上,當痰液干燥后,細菌便隨塵土飛揚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這樣的塵埃,就有可能得呼吸道疾病。因此,人人都要養成不隨地吐痰的好習慣。
有痰要吐在痰盂里,痰盂要每天定時刷洗。在沒有痰盂的地方,應把痰吐在廢紙上包起來,然后扔進紙簍或垃圾箱里,自覺作到不隨地吐痰,維護公共場所衛生。
三、不對別人咳嗽、打噴嚏: 咳嗽和打噴嚏是人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足為怪。但是,不注意場合,面對別人或食物打噴嚏則是一種既不衛生又不禮貌的不良行為。
據調查,一聲咳嗽可噴射出2萬個很小的飛沫,一個噴嚏射出近100萬粒的飛沫。而且飛沫噴出的速度很快,不到1秒就可以飛出4.6米,順風的話可達9米之遙。
鼻腔和咽喉部是細菌、病毒聚居最密的地方之一,噴出的飛沫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一個噴嚏噴出的病菌可高達8500萬個,這些微小的飛沫可長時間地在空中漂浮游動,在無風的室內可以漂浮30——60分鐘,漂浮時間長者可達30小時。
飛沫的水分蒸發后,細菌和病毒又隨塵土飛揚,繼續危害人的健康。 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就有15種是借助空氣傳播的(如流感、麻疹、水痘、流腮、支原體肺炎等)。
因此,為了大家的健康,在咳嗽和打噴嚏時就應該注意禮貌和衛生,尤其是患有呼吸道傳染病的人,更應該自覺注意。如果在面對人或食物的場合下忍不住打噴嚏時,應當立刻掏出手巾或面巾紙,掩住口和鼻子。
實在來不及也要轉身背向他人或食物,并用手捂住口和鼻子。 四、不吸煙: 吸煙有害而無一利,已為全世界的科學界所公認。
煙草的煙霧中含有3000多種有害物質。其中主要有煙堿(尼古丁)、煙焦油、輕氟酸、丙烯酸和一氧化碳等。
尼古丁是一種有毒物質,煙焦油里含有亞硝胺、酚類、砷及放射性同位素等,這些都是致癌物質或促癌物質,尤其是苯并芘是公認的強致癌物質。據統計,每天吸40支香煙的人,肺癌的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70倍。
此外,吸煙與唇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等也密切相關。吸煙能促進全身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發展,因此吸煙者的心血管和腦血管病發病率與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
另外,吸煙者易發生感冒、鼻炎、鼻竇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還有研究表明,吸煙與男性陽痿有關。
有人說吸煙能提神,提高工作效率。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尼古丁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即先興奮后抑制。
所以,長期大量吸煙的人,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失去平衡,反而呈現疲勞、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等。許多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的潛伏期都是很長的,不像吃了劇毒物反應那么快。
所以在短時間內,人們往往看不出他的危害。有時從開始吸煙到導致死亡,要經過幾十年的時間。
這也是一般人對吸煙危害性認識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國大約有2~3億人吸煙,約占全國人口的1/5還多,占全世界10~12億煙民的1/4,不僅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金錢,而且很多年以后國家和個人要為治療吸煙造成的各種疾病投入難以想象的金錢。
目前,歐美國家已經看到了吸煙的巨大危害,用法律的、經濟的政治的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