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短的圓明園的資料
圓明園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有園林風景百余處,建筑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占地350公頃(5200余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圓明園的陸上建筑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于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竟等于8.5個紫禁城! 它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
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
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 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和“萬園之園”。
2.簡短的關于圓明園的資料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區,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約5200畝,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繞福海而修。
總面積達350公頃。 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于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
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蘇州獅子林,不僅模仿建筑,連名字也照搬過來。
還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臺,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洋式園林景區。
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
3.圓明園的資料簡短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萬春三園組成。有園林風景百余處,建筑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內收難以數計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在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被譽為“萬園之園”。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將圓明園燒毀。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園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其后,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
那侵略者不僅搶奪了那珍貴的歷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燼。圓明園占地350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筑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于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竟等于8.5個紫禁城。
4.圓明園的資料要簡潔
圓明園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萬春園。
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后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八國聯軍之后,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5.圓明園簡單資料
圓明園(Yuanmingyuan Imperial Garden)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
圓明園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為西洋兼中式皇家風格園林,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是清朝三代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有“萬園之園”之稱。圓明園繼承了中國3000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汲取了歐式園林的精華,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融為一體,被法國作家雨果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
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并被放火焚毀,今僅存遺跡。
6.圓明園的毀滅的資料
圓明園從1709年興建直到1860年焚毀,共經營了151年。
幾代清帝不知耗費了多少天下的財力、物力來建造這座歷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園林。該園總面積為5200畝,比現存最大皇家園林——頤和園還要大850畝。
園子周長10公里多,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相當于北京皇宮的建筑面積。英國侵略者于1840年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后,又要求增開租界和派使節入京,在得不到滿足以后便開始發動戰爭。
后來法國也為分贓派兵入伙。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看到富麗堂皇的宮殿園林眼花繚亂,侵略軍馬上開始了瘋狂的劫掠。
1萬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來我往,爭相入園,個個滿載而歸。
7.圓明園的資料(要快,馬上就要,簡短些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里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
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園”。
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 10月6日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
次日下午起,侵略軍無法掩飾對圓明園億萬珍藏的瘋狂占有欲,縱情掠奪。正如法軍翻譯官德里松的《翻譯官手記》中描述的那樣:這一大群各種膚色、各種式樣的人,他們全都鬧哄哄地蜂擁而上,撲向這一堆無價之寶。
他們用各種語言呼喊著,爭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了又爬起來,詛咒著,辱罵著,叫喊著,各自帶走了自己的戰利品。
8.圓明園的資料,急
圓明復園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北京大學旁邊,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原制為清代舉世無雙的皇家御苑。大水法就在長春園里的西洋樓景區之中。
"水法"就是人工噴泉。圓明園中的大水法是由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設計監修,中國匠師于1747年建造的。
水池為半圓海2113棠形,左右岸上各有翻尾石魚一座,池中心有一只銅梅花鹿,從鹿角八個水道噴水;兩側有十只銅狗,從口中噴出水柱,直射鹿身,濺起層層浪花, 俗稱“獵狗逐鹿”。銅鹿的東西兩側各有六只生肖動物首。
噴水的管口安裝有5261時鐘,根據中國傳統的計時方法,用12種動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個時辰,每隔1時辰便有1獸的口中向池內噴射水。午時同時噴4102水,聲響如山洪爆發,甚為壯觀。
1860年和1900年,圓明1653園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搶掠一空并付之一炬。現在,素有“萬園之園”美稱的圓明園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只剩斷壁殘垣,供游人憑吊。
在很多人心目中,大水法的殘垣斷壁就是圓明園的象征。雖經百年風雨仍然孑立,警示世人勿忘血淚史。
9.關于圓明園的資料 要簡單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三園組成。有園林風景百余處,建筑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此事件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頁屈辱史。 咸豐時期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
10月6日,占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
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切爾中將于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余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
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 圓明園原貌 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綺春園。
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