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改病句,簡單點
1、語序不對 (1)我國棉花的生產,現在已經自給有余。
(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生產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地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地同他交談”) (3)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
(詞語的前后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 ”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定”應照應“政策”。) 2、搭配不當 (1)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起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
(主謂搭配不當,“月光”不會發出聲響。) (2)她拍攝完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員生涯。
(動賓搭配不當,“生涯”不能“退出”) (3)這是一次競爭激烈的考試,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戰勝其他競爭者。(關聯詞搭配不當,“非”與“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殘缺或贅余 (1)魯迅先生在斗爭中創造了雜文,成了文學藝術中的奇葩。(缺主語,將“創造了”改為“創造的”) (2)他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
(缺謂語,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3)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么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缺賓語,在“肯吃苦”后加上“的決心”) (4)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
(多余,“慮”就是想,可刪去“的想法”) 4、結構混亂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遠志、桔梗、貝母、氯化銨等配制而成的。(應該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兩種格式選用一個)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譯作是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與讀者見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譯作……見面的”兩句話揉在一塊兒說了,只能選一句說) 5、表意不明 (1)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的領導,不明確) (2)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
(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6、不合邏輯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既然是“幸免”,就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死難者”中的“一個”呢?)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修改病句的常規方法是增加、刪減和調換詞語。
1、了解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特別是《考試說明》中指出的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規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為了使句子表達準確,語句明白無誤。修改病句時,必須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樣了。
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公園里彩旗飄揚,歌聲嘹亮。 這個句子犯的是搭配不當的毛病,“彩旗飄揚”可以看到,“歌聲嘹亮”卻看不到。
修改這個病句時,不能因為搭配不當就把“歌聲嘹亮”刪去,因為整個句子是要從兩個方面來表現公園的熱鬧非凡的,刪去“歌聲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給改了。這個句子可以改成“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彩旗飄揚,聽到歌聲嘹亮”。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無論是單句、復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于保留原意。
抓住主干時要注意辨認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糧庫主任的失職,使40噸小麥霉爛變質。
上級領導為了嚴肅法紀,決定給他行政記過處分,并賠償部分經濟損失。 這個句子的主干是“上級領導……決定……并賠償……”顯然有悖整個句子的意思,“賠償”的人應該是失職的糧庫主任,而不是上級領導。
應在“賠償”前面加上“責令他”。 4、從詞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飾語同中心語的搭配是否恰當,句子的實詞、虛詞的運用是否恰當。
語文課下課后,黃曉靜交給老師二篇課外完成的作文。 這個句子中數詞運用不當,應把“二”改成“兩”。
如不說“二張桌子”“二盞燈”,而說“兩張桌子”“兩盞燈”。 5、從邏輯事理入手。
中學課文雖沒有章節專門介紹邏輯知識,但在修改病句時卻常需要一定的邏輯知識。平時應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知識。
有些句子在邏輯上出現毛病,修改時就要從邏輯角度加以考慮。 汽車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
“離弦之箭”是筆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邏輯。應改為“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
2.簡單改病句
1.中國青年對于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不陌生的。
(同一樓的答案一樣)
2.具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城蘇州薈萃了江南園林的精華,滄浪亭、獅子林、拙正園、留園、網師園等無不以流光溢彩的風姿將中外游人所傾倒。
('為'改成‘將’)
3.走進九寨溝,如同進入仙境,那詩情畫意的自然風貌把我陶醉了。
(去掉風貌)
4.為了防止這次競拍免遭再次流拍,拍賣行可謂是絞盡腦汁,制定 了一系列的對策,但結果還是讓人遺憾。
(把‘的結局’去掉)
5.記住自己做過的錯事是為了吃一塹長一智,避免重蹈覆轍,一個人要想少犯錯,必須做到這一點。
(添加“為了”,把‘避免’掉到‘重蹈覆轍’前,把‘的前提’去掉)
3.各個類行的修改病句 簡短點
修改病句匯總
一、成分殘缺
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1:正在仔細地批改學生的作業。]
[例2:我們從小講衛生的好習慣。]
[例3:校園里到處洋溢著歡樂。]
2、句子中多了一些詞語造成成份殘缺。
[例:經過這次活動,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用詞不當 這類病句主要有2種類型。
1、用錯了近義詞。
[例:紅軍長征時期的生活非常艱巨。]
2、用錯了關聯詞。
[例:雖然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但是我們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三、搭配不當 這類病句主要有3種類型。
1、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寫作水平明顯改進了。]
2、修飾限制的詞語與中心詞不搭配。
[例:農民伯伯在山坡上種了許多欣欣向榮的果樹。]
3、一個詞語和兩個詞語搭配,其中一個搭配,另一個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寫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圖畫。]
四、詞序顛倒 這類病句主要有3種類型。
1、主動者和被動者顛倒。
[例:集郵對我特別感興趣。]
2、先后發生的幾件事顛倒。
[例:氣象小組的同學記錄并收聽了天氣預報。]
3、修飾限制的詞語用錯了對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暢的歌。]
五、重復累贅 這類病句主要有3種類型。
1、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幾個詞語。
[例:那個房間非常寬敞得很。]
2、修飾限制的詞語與中心詞中的字意思重復。
[例:松樹屹立在陡峭的險峰上。]
3、句子中用了沒有必要用的詞語。
[例:那個三條邊的三角形畫好了。]
六、指代不明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我們……],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兒……]和疑問代詞[誰、哪里]三種,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詞使用錯誤。這類病句主要有2種類型。
1、一個代詞同時代替幾個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亂。
[例:劉明和陳慶是好朋友,他經常約他去打球。]
2、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誤用。
[例:哪里有困難,他就出現在那里。]
七、前后矛盾 這類病句主要有2種類型。
1、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
[例:這個養豬場養的豬不少于500頭左右。]
2、修飾限制的詞語與中心詞相矛盾。
[例:今年春天的這場秋雨下得真不是時候。]
八、歸類不當 這類病句主要有3種類型。
1、不是同一類的詞語放在一起當作同一類的;
[例:《中國少年報》和《科學畫報》這兩種報紙我都愛看。]
2、范圍大小不同的詞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地里的莊稼和稻子成熟了。]
3、分類標準不一樣的詞放在一起。
[例:參加這次勞動的有工人、農民和青年等。]
九、不符事理 這類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實際。
[例1:他異口同聲地說:“這里的風景真美。]
[例2:這明月高懸、繁星滿天的夜空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