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教育隨筆200篇簡短
思路:可以多從課堂、巡視、教育、生活等多個方面開始寫隨筆。很多小事,寫清楚也一樣能打動人,教育也需要注重細節。
正文:只要有時間,就會抽身到教室,教師辦公室轉一圈,看看老師們的工作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教師例會上也會及時反饋。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者,即使手頭的事再多再忙,也應該去看看老師們的上課狀態和學生的聽講狀態。為的是更加具體的去關注老師的教學準備、課堂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只有全過程去關注教學,才能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會讓我們的常規管理更規范,更有效。
我給自己制了檢查表,內容很簡單,每天兩次去看老師們的課前準備以及學生的聽講情況。我拿著《常規檢查手冊》靜靜地站在窗口,盡量不讓學生發現我而影想他們的聽課,將情況如實的記錄下來。檢查、記錄是有效的。
經過幾次巡堂,我已經看到了以前不太認真的老師們悄悄地起了變化。他們會在課前將教具細心認真的準備到位。課間的十分鐘也不會休息,而是跑到下一個上課的教室,拿起直尺、三角板開始在黑板上作圖了,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100個格子。我想,老師的這種認真教學的態度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更有力的教育。
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關注。每個人都有一種求好上進的心理,讓我們去關注他們。讓關注成為一種力量!
2.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簡短300字
你好
把機會給每一位孩子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沖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著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著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么亂可不是事兒,于是著手調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為什么排隊時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為什么想當排頭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能幫老師干活,還能得到表揚……”。我又把經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鐘愛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說:“鐘愛。”有的孩子說:“有時鐘愛,有時不鐘愛。”在每次的活動中,每位幼兒都爭著去做,但教師只是選取幾個平時潛質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刻長了,潛質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理解,潛質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煉,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著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齊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于是,我說:“那咱們一齊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咱們怎樣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陳天賜說:“能夠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當排頭。”其他孩子立刻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馬亦心說:“能夠輪換著當,這天你當,明天我當。”孩子們爭論不休。最后咱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一天選兩名小兄弟姐妹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新的輪流當排頭建立后,孩子們都很高興,他們再也不去擠著當排頭了。我也歸納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們總是請潛質強的孩子幫老師做事,只注重孩子的義務而忽視了孩子的權利,只注重孩子的服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長,咱們就剝奪了潛質強的孩子選取的權利,也剝奪了潛質弱的孩子自我鍛煉、自我發展的權利。孩子們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線上,作為教師有必要把鍛煉的機會分給每個孩子。不是嗎?
滿意請采納
3.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育隨筆,這個就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63433老師在平時工作中的一些隨筆記錄。
可以把老師對于一件事情,一個教育心得,一個孩子的事情,記錄下來,附上感想。這就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很簡單隨意的。
現在有些幼兒園是要求老師,每天都要做一個幼兒園教育隨筆,而這個隨筆,不要有太多包袱,只要夠真實,是你自己的所感所悟就可以。你也可以稱之為教日記。
幼兒園教育隨筆如何寫?很多人反而是關心這一塊,畢竟沒有寫過,需要有個范本,而本文就來貢獻兩個范文,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1、我們應該關心她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動關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他們,去幫助他們。
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但孩子們真正這樣做的卻很少。有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
一天早飯后,我正在打掃院子,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幕:落落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李小萌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張倩說:“哎呀,那么嬌氣呀!” 小萌則是氣呼呼的說:“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樣呢!我們應該關心她的,老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你病了,沒人關心你,你高興嗎?”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詢問了落落哭的原因,原來是落落來到幼兒園后,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
我馬上送她到衛生室看了看,醫生說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送她回來后,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急忙問道:“老師,落落怎么了?”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子,我說:“孩子們,落落沒事了,她岔氣了。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關心小伙伴了,這樣是很好的行為哦。”并著重表揚了李小萌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習。
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于行動,照著去做,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老師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4.幼兒學前班教育隨筆
自開學來,每班的老師都覺得教室里的孩子特別興奮。
特別是午睡時,孩子們邊**,邊津津樂道地談論著自己的話題。他們一會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說說笑笑,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彼伏,午睡室里一片混亂。
我走進去,問他們:“在干什么呢?”趙子延說:“我們在數男、女朋友誰上來得多。”我來了興趣,那誰上來得多啊,大家都湊過來,;“加上老師女朋友多。”
我和他們聊了一會,覺得時間有點長,;“好了,開始躺下睡覺。”可是小朋友還是有討論聲,小朋友一邊上床他們一邊數數,我就又說了一遍,好了安靜,今天就到這里了。
可是,不論老師怎么教育引導,都不管用。于是,我開始認真地反思,尋擾著原因。
結果我發現,小朋友沒有自己的時間,我們上午上課,然后小便,洗手,吃飯、睡覺。一連串的環節,午睡是孩子們統一的活動。
在孩子們看來,一但睡著了就失去了說話的自由,那還不趁著**的時候痛快地說一會兒話,找點自己想做的事。為了讓孩子們在睡覺前有說話的機會,我在吃飯前十分鐘,給了小朋友自己的時間,;“你現在可以自己交談,和小朋友聊聊天,數數今天小朋友男朋友和女朋友各來多少位,午睡的時候就不用數了,因為你數完了還是沒用的,因為誰來得多就是誰最多,我讓中午數數的趙子延小朋友起來數,然后給他們自由的時間,看著他們滿臉的笑容,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滿足了孩子呢。
設身處地地為孩子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給孩子,我想孩子一定會配合老師的工作的。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臉蛋,有的還帶著甜甜的笑,我也不由地笑了,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時間、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5.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隨筆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agang2000 教育教學隨筆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如果孩子生活在贊賞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便學會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學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周圍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幫助中,他便學會關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親情、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美好的世界。
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個積極、樂觀、進取、勤奮、堅強、勇敢、好學、豁達、善良、聰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極悲觀自卑,而是外界壓抑的結果。多給學生說“我希望、我建議、你覺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貫徹素質教育的前提,徹底改變評語中“該生”怎么樣,寫出“你”的特點、對你的建議、對你的期望,要點燃學生心中的信心。
不能再出現學生高高興興進學校,而一部分學生“雙差”而出。教育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決不能僅僅為了考試,我們在培養一個人,一個將來在社會立足的人,一個要有創造性能力的人。
這是教師神圣的責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問題是家長缺少教育觀念! 家長會一定要給家長講清楚: 1、盡量多表揚孩子,輕易不要批評他們,因為他們已經長大。
2、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進步,不要因為考試失誤而責備學生。 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民主,要談心,要溝通,但決不能對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
6.幼兒園教育隨筆怎么寫
春天來了,我要與孩子們進行美工制作活動——美麗的花園。
我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裝扮出美麗的花園。突然,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里浮現,為什么我總是想著讓孩子們按照我的想法與要求去做呢?為什么不去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呢?為什么不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呢?于是,我決定是一次。
在組織活動時,我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材料、分組,在我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們都積極的動手做起來,在近25分鐘的制作過程中,孩子們都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在完成之后,拿著自己裝扮的作品與小朋友共同欣賞、介紹。
請大膽的將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給孩子們吧,你將獲得一份驚異的收獲。比賽誰先吃飽飯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著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顯。
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今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里最干凈,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
“行!”大家齊聲說,于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并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了解他們的身心發展。
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7.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怎么寫更好
很簡單,只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把身邊真實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筆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間,移到自己的硬盤中即可,不必過分強調邏緝,不必十分講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靈的私語,智慧的沉淀。
有些教師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寫東西,抑或是想起寫文章就頭痛,認為這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其實不然。在我們和教師接觸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教師講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從口頭的變成書面文字,就是很好的筆記。
一,隨便,隨時,隨手,隨心等。1、隨手:筆記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時發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當時產生的想法,那種想法也有點火花閃動似的,所以需要及時捕捉,記錄下來。
因為扔了一段時間之后,您對事件的記憶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難說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見了。所以要養成隨手寫的習慣。
如果能堅持記教育日記,那么您會發現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經不太記得的事,但是在當時它是如何地讓您受到震動。2、隨便:筆記沒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論點論據,文字也可長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說的話說清楚了,也不一定要湊到1000字。
如果您沒想好這件事說明了什么,但是這件事卻讓您有所觸動,不說不快,您也不必硬憋著,要找什么理論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寫出來,讓讀者自己去理解。3、隨心:這里講的隨心有兩層意思,一是隨心所欲,沒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筆要隨腦。
文章是筆寫出來的,但卻是大腦想出來的,所以筆記是筆要隨腦。筆記要想寫好,必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或是切入一個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觀點不同于常俗。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觀察。教師生活于孩子之中,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待讀的書,和孩子的每一次傾心的談話,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讀一點書,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處及與教育現實的結合點在哪里,所謂有正確的理念,才會有正確的眼光;有正確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發現。
最重要一點是,要想寫好筆記,關健還在于動筆,動筆寫了,才能有好的筆記。有感而發是筆記的主要特征。
而發出的感想是否精華,則與教師的教學理念,知識結構,理論素養,語言表達能力直接相關。寫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外化過程,要使外化質量的提高必須有一個不斷內化的過程。
因此,學習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觀點、知識、方法內化為自己的觀點、知識、方法,才能不斷地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筆記。
8.幼兒教師的隨筆怎么記錄啊
幼兒教育隨筆——傾訴——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好方法良好情緒情感的培養,對幼兒一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作為教育者中的一員,保育員對此也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應同教師配合好,將情感教育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尤其是當教師組織大多數幼兒活動時,保育員要隨時關注幼兒個體的情緒變化,一旦發現幼兒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要及時給子引導、幫助。
我在工作實踐中體會到,幼兒產生焦慮情緒,就像洪水蓄積,只能通過正當渠道疏導而不能任其泛濫。3歲以后的幼兒,大部分已能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談,因此,傾訴應當成為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主要途徑。
聆聽并引導幼兒進行傾訴孩子有了苦惱,要對老師傾訴,但由于表達能力所限,常常說不清楚。老師要耐心地聆聽孩子的傾訴,并引導他們說出產生焦慮的原因,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情緒,找出克服焦慮情緒的辦法,安撫幼兒的心靈。
有些幼兒不會傾訴,老師則更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幼兒情緒低落,就要及時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苦惱。老師通過聆所傾訴也能夠了解幼兒的心理,增進師生感情,成為幼兒的知心朋友。
一天,一向活潑可愛的欣欣(女孩,4歲半),忽然坐在位子上低聲吸泣起來。我急忙詢問,才知道她是想到“小餐廳”當廚師,可是那幾個小朋友不帶她玩兒。
于是,我告訴她:“如果先當顧客,熟悉角色,然后再和小朋友輪換角色,可能就不會遭到拒絕,你試試看好嗎?”并和她一起加人到小餐廳的游戲之中。最后,欣欣成功地當上了小廚師。
事后我告訴欣欣,哭是沒有用處的,只有說出來。得到老師的幫助,才能解決問題。
引導幼兒走出發泄的誤區學會傾訴有些幼兒在產生焦慮情緒時,常常找不到正確的表達方法,以致焦慮情緒難以排解,日益積聚。源源(男孩,4歲半)這幾天總是發脾氣,摔藥瓶、扔水杯、故意潑灑水,還把小朋友帶到班里的幾個漂亮的雞毛毽給投光了毛兒。
小朋友們紛紛給他告狀,源源卻是一臉的怨恨。為什么會這樣?看到這幾個禿毽子.我恍然大悟。
原來,源源的父母這個星期都出差了,星期三不能來接他(全托幼兒每星期三接),這是原因之一。為了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老師曾要求每個幼兒帶一個毽子來。
而源源的父母出差前太忙,沒有給他帶來,他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毽子,心中難以平衡,這是原因之二。這兩個原因引發本源源由暴躁情緒,于是出現了以上一系列惡作劇。
他本是以此來宣泄自己的焦躁情緒,尋求心理平衡,可惡作劇的結果并沒有緩解焦慮,而是造成與小朋友們對立,使自己更加孤獨,更加焦慮。想到這些,我沒有責備源源,而是把源源摟到自己的懷里,撫摸著他的頭,對他說:“心里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告訴老師好嗎?老師會幫你解決的。”
之后,領著源源去木工房找了些螺絲母、墊圈兒,到總務老師那兒要了些彩色尼龍草。利用看午睡的時間,我做了10個毽子。
起床后,我請源源幫我整理好建子毛兒,讓他為自己選一個毽子,再把其余的毽子發給小朋友,向被毀壞鏈子的小朋友道歉,請求小朋友原諒他。源源高興地照做了。
我告訴源源:“以后心里有什么煩惱、一定要說出來,告訴老師,才能求得老師的幫助,解決問題。如果亂發脾氣,既傷害了別人,也會失去朋友,孤立自己,其結果只能使自己更加生氣。”
源源聽著,不好意思地笑了。這以后,源源經常找我聊天兒,有了什么煩惱事情、高興事情都會告訴我。
為幼兒提供傾訴的場所及機會我們園是寄宿制幼兒園,由于種種原因,保育員常有帶主班的機會。我在大班時,每晚七點半以后及教師晚餐時間都是保育員一個人帶班。
我經常利用這段時間為幼兒提供傾訴的機會,開展“說說我的心情”的討論,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32626633以此培養幼兒識別和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傾訴使有害情緒得到緩解,提高了幼兒控制情緒的能力。下面是一次討論的摘要。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爸爸出差今天晚上回來。”云漢說。
“我高興極了,簡直都要跳起來了,因為在玩‘大傘’游戲時,我們組勝利了。”李頗真要手舞足蹈了。
“今天我很生氣!”周至臉紅脖子粗地說。“為什么?能說說原因嗎?”我問。
“因為我覺得比賽不公平。侯老師年紀大,李老師年輕,年紀大當然動作慢了。
應當讓侯老師和成老師比,李老師和張老師比。”原來那天上午,我和李老師各帶一組玩“搶摸大傘頂”的游戲。
當我和李老師代表各自的組進行決賽時,我的動作慢了一步,輸了。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情緒激昂,自發地大聲唱起奧運之歌。
“雷奧雷奧雷……”我馬上請孩子們討論周至的意見,大家都熱情發言.一致認為周至的建議很有道理。不過我還是表示了歉意,因為是我丟掉了關鍵的一分。
通過這次“說心情”的討論,不但周至的怒氣平息了,心情愉快了,大家還從中體會到;以傾訴未表達情緒、以討論來解決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好處。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大班幼兒有能力識別自己的情緒,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并找出情緒產生的原因,甚至還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這種表達情緒的討論,最重要的是讓幼兒認識到一旦焦慮、悲哀或憤怒情緒落到你身上時,并不是不可控。
9.如何寫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育隨筆,這個就是老師在平時工作中的一些隨筆記錄。
可以把老師對于一件事情,一個教育心得,一個孩子的事情,記錄下來,附上感想。這就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很簡單隨意的。
現在有些幼兒園是要求老師,每天都要做一個幼兒園教育隨筆,而這個隨筆,不要有太多包袱,只要夠真實,是你自己的所感所悟就可以。你也可以稱之為教日記。
幼兒園教育隨筆如何寫?很多人反而是關心這一塊,畢竟沒有寫過,需要有個范本,而本文就來貢獻兩個范文,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1、我們應該關心她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動關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他們,去幫助他們。
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但孩子們真正這樣做的卻很少。有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
一天早飯后,我正在打掃院子,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幕:落落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李小萌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張倩說:“哎呀,那么嬌氣呀!” 小萌則是氣呼呼的說:“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樣呢!我們應該關心她的,老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你病了,沒人關心你,你高興嗎?”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詢問了落落哭的原因,原來是落落來到幼兒園后,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
我馬上送她到衛生室看了看,醫生說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送她回來后,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急忙問道:“老師,落落怎么了?”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子,我說:“孩子們,落落沒事了,她岔氣了。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關心小伙伴了,這樣是很好的行為哦。”并著重表揚了李小萌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習。
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于行動,照著去做,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老師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10.幼兒教師教學隨筆
幼兒教師教學隨筆——表揚請慎重作為老師,我們使用最多的一種教育手段就是表揚。特別是在提倡正面教育的理論大環境下,我們更是把表揚用到了極致,上下嘴皮輕輕一盅,一句表揚的話便毫不費勁地出來了。表揚——有時以一種極其休閑的方式出現,好比吃瓜子吐殼。如看到孩子的圖畫,可以不假思索地說一句“不錯,畫得很好”,或者摸摸孩子的頭,說一聲“你真乖”。這樣的表揚在上班八小時內可以頻頻出現,不費力、不用心、不講究技巧,只要嘴唇運動。說者無心,聽者高興。表揚——有時也會被說者以隆重推出的方式出現!這就好比穿正裝,經過洗、燙、配、整等步驟,這才亮相。這樣的表揚,不濫:一般都是預備好的,經過思考和計劃,表揚的語句也是頗費一番斟酌。有時在集體面前進行,有時以單獨談話的方式。這樣的表揚都是老師為了達到一種目的。說者有意,聽者激動。應該說,一個善于表揚的老師是一個好老師,是一個懂得給予孩子溫暖和鼓勵的好老師,是一個愿意給孩子陽光,讓他們燦爛的好師長。我一直在做這樣的老師。但是,當我看了畢淑敏作家的一篇文章《請為你的夸獎道歉》后,我開始反省自己,甚至開始為自己曾經那么無所用心的表揚感到不安。文中提到的為夸獎道歉是因為:她一個朋友出國到一個教授家做客,夸獎了教授家5歲的女兒長得漂亮,非常可愛。但是,那位教授很嚴肅地對她朋友說:“你應該為你的夸獎道歉。你傷害了我的女兒,因為天生的美麗是不值得夸獎的,那樣她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這就成了誤區。如果你想夸獎的話,微笑和有禮貌是可以夸獎的。” 這樣一篇文章不能不令我震驚! 因為在我們周圍,有太多這樣的表揚了:關于漂亮、打扮的表揚聲不絕于耳。有夸獎眼睛大而有神,皮膚白嫩光潔的;有夸獎穿著搭配和諧,一身時尚名牌的……當我們成人陶醉于外在美和富貴時,我們的孩子呢?也被引人了沾沾自喜、妄自尊大的虛榮中。這樣的表揚是誤導啊! 在幼兒園里,我們還能見到這樣一種孩子:特別乖巧、聽話,把老師的話當圣旨,小朋友之間也從不打鬧,偶爾發生爭吵,即使自己是正確的,也總是犧牲自己的利益,謙讓對方。這樣的孩子,我們也常常表揚。表揚他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表揚他聽老師的話,懂得安靜。但是,從心底里想一想,你的孩子如果總是這樣地生活在集體中,你會表揚嗎? 或許,你會著急:著急他沒有主見,膽小懦弱;著急他過于循規蹈矩,呆板拘謹。事實上,我們的表揚也同樣把他們引入了誤區:老師的表揚不斷強化著他們的“乖孩子”行為!他們有時甚至連基本的要求都不跟老師提,就怕壞了自己乖孩子的形象。他們的自我,在表揚聲中被一點點抹去。 “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可以不負責任隨你亂夸的動物,他們的心靈像很軟的透明皂,每一次夸獎都會留下劃痕。” 請對我們的表揚負責。嚴禁捧殺!
教學隨筆:當教學活動卡殼時
小班的第一次泥工活動開始前,我早早就做好了隹備,為每個孩子準備好一份大大的泥團,讓孩子們學做小球。活動開始,我先示范了一遍搓小球的方法,再將制作好的小球放在桌子上來回滾動。孩子們看得都很認真,一個個躍躍欲試。然而,剛剛拿到橡皮泥,就有一個幼兒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我有點生氣,心想,這個孩子肯定沒聽清楚我的講解。我帶著一絲無奈又把操作要求講了一遍。講好之后我發現,很多孩子拿著橡皮泥還是不知所措。活動“卡殼”了!
難道是剛入園的小班幼兒還不知道如何將橡皮泥分成小塊嗎?我趕緊叫停,指導他們將手中的橡皮泥先分成小小的幾塊,再搓捏其中的一塊。終于,孩子們開始興高采烈地操作起來。
“老師,我不會變小球!”又有孩子大聲喊起來。我走過去,手把手幫他搓出了一個小球。為了鼓勵他,我拿起他的作品對其他孩子展示說“你們看,這是燦燦變的小球!”“老師,我會變面條!”其其聽了也高興地舉起了她的橡皮泥。這時候我才發現,沒有一個孩子搓出“小球”。活動又一次“卡殼”了!
我仔細觀察了孩子的操作后發現,將橡皮泥直接在板上來回搓運比用雙手轉圈搓簡單得多。原來對剛剛接觸橡皮泥的幼兒來說,讓他們用手掌掌控橡皮泥使之變成一圓球是有難度的。意識到這一點,我立即調整活動方案,對幼兒說“小熊寶寶餓了,我們做點面條送給小熊吃吧!”這次,我詳細講解了將橡皮泥搓成“長面條”的方法。這回,沒有一個孩子猶豫,大家快樂地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