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仲淹的生平,和他的一首簡短的詩歌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1]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后世影響深遠[2] 。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2.范仲淹的詩句
漁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賞析】
提到范仲淹,人們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陽樓記》,而很少記起他的詞作;同樣,因為文章,人們大多認他作文官,而很少當他為武將。——這首詞,可以彌補這種認識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慶歷三年(1043)間,范仲淹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據史載,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并招徠諸羌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上片寫景,描寫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個“異”字,統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秋來早往南飛的大雁,風吼馬嘯夾雜著號角的邊聲,重山峻嶺里升起的長煙,西沉落日中閉門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特別是詞中的“長煙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邊塞,雖則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淘洗,但在古詩人的筆下,卻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跡。
下片抒情,抒發的是邊關將士的愁情。端著一杯渾濁的酒,想起遠在萬里之外的家鄉,可是邊患沒有平息,那能談得到歸去?再加上滿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聲碎,又叫人如何能夠入睡?將士們只能是愁白了烏發,流下了濁淚。在這里,作者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合,抒發出邊關將士壯志難酬和思鄉憂國的情懷。
綜觀全詞,詞的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內心真實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
參考資料:/jiaoyan/*?ArticleID=409
3.范仲淹的詩句
范仲淹詞全集
蘇幕遮(懷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御街行(秋日懷舊)
紛紛墮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呆、老成尫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4.范仲淹有哪些著名的詩句
1.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秋思》
譯文: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2.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譯文: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
3.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蘇幕遮·懷舊》
譯文: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4.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江上漁者》
譯文: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5.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御街行·秋日懷舊》
譯文:愁腸已經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還沒有入口,卻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
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譯文: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7.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譯文: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
8.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漁家傲·秋思》
譯文: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9.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蘇幕遮·懷舊》
譯文: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10. 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譯文:只有中間那,一段年輕,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
5.范仲淹的詩詞全集
1.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2.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4.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 范仲淹《江上漁者》
5.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6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 范仲淹《江上漁者》.
7、《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宋·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8、《定風波·羅綺滿城春欲暮》 宋·范仲淹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
9、《野色》 宋·范仲淹 非煙亦非霧,羃羃映樓臺。白鳥忽點破,夕陽還照開。肯隨芳草歇,疑逐。
10、《游廬山》 宋·范仲淹 五老閑游依舳艫,碧梯云徑好和途。云開瀑影千門掛,雨過松簧十里鋪。
11、《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隴上帶經人,金門齒諫臣。雷霆日有犯,始可報君親。
12、《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君恩泰山重,爾命鴻毛輕。一意懼千古,敢懷妻子榮。
13、《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子屢牽衣,出門投禍機。寧知白日照,猶得虎符歸。
14、《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天閽變化地,所好必真龍。軻意正迂闊,悠然輕萬鍾。
15、《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萬鍾誰不慕,意氣滿堂金。必若枉此道,傷哉非素心。
16、《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素心愛云水,此日東南行。笑解塵纓處,滄浪無限清。
17、《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滄浪清可愛,白鳥鑒中飛。不信有京洛,風塵化客衣。
18、《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宋·范仲淹 風塵日已遠,郡枕子陵溪。始見神龜樂,優優尾在泥。
19、《古鑒》 宋·范仲淹 磨此千年鑒,朱顏清可覽。君看日月光,無求照人膽。
20、《和葛閎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貧,憔悴抱關良苦辛。眾中忽聞語聲好,知是北來京洛人。
21、《和運使舍人觀潮》 宋·范仲淹 把酒問東溟,潮從何代生。寧非天吐納,長逐月虧盈。暴怒中秋勢,雄豪。
22、《和運使舍人觀潮》 宋·范仲淹 何處潮偏盛,錢唐無與儔。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海浦吞來盡,江城。
23、《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24、《鶴聯句》 宋·范仲淹 上霄降靈氣,鍾此千年禽。幽間靖節性,孤高伯夷心。頡頏紫霄垠,飄飄。
25、《九日》 宋·范仲淹 欲賦前賢九日詩,茱萸相斗一枝枝。可憐宋玉情無限,爭似陶潛醉不知。
26、《句》 宋·范仲淹 唐世碑猶在,高麗鼓半穿。
27、《句》 宋·范仲淹 勸君莫過南充路,恐被馮休笑一番。
28、《句》 宋·范仲淹 金山寺近塵埃絕,鐵甕城高氣象雄。
29、《瀑布》 宋·范仲淹 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勢斗蛟龍惡,聲吹。
30、《無題》宋·范仲淹 十口相將泛巨川,來時暖熱去凄然。關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兒船。
31、《蕭灑桐廬郡十絕》 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烏龍山靄中。使君無一事,心共白云空。
32、《蕭灑桐廬郡十絕》 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開軒即解顏。勞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33、《蕭灑桐廬郡十絕》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全家長道情。不聞歌舞事,繞舍石泉聲。。34、《蕭灑桐廬郡十絕》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公馀午睡濃。人生安樂處,誰復問千鍾。
35、《蕭灑桐廬郡十絕》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家家竹隱泉。令人思杜牧,無處不潺湲。
36、《蕭灑桐廬郡十絕》 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新雷還好事,驚起雨前芽。
37、《蕭灑桐廬郡十絕》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千家起畫樓。相呼采蓮去,笑上木蘭舟。
38、《蕭灑桐廬郡十絕》宋·范仲淹 蕭灑桐廬郡,清潭百丈馀。釣翁應有道,所得是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