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華大學簡短介紹
清華大學簡介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成立于1911年,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 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 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并于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 個學院,26 個系。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后,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了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 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以及整體辦學條件等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清華大學設有13 個學院,54個系,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醫學等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以及“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為使清華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2.來到清華的感受 100字
心得一:清華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按照組織的安排,我參加了這次“清華大學——國土資源局干部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的學習,與全體學員一起,懷著從未有過的激動心情,走進了一流學府。
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時間,但通過聆聽那些學術大師的生動授課和名家前沿的理論成果,使我體會深刻、受益匪淺。一、升華了思維理念這次學習培訓的授課老師,分別是來自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的資深博導教授和國內名家大師,他們個個知識淵博,對自己從事的研究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維理念不斷地受到新的沖擊,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
比如周士淵老師的《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與陽光心態》、劉旭濤老師的《政府績效管理與評估》、周培玉老師的《領導智慧與國學修養》、董曉宇老師的《領導力與執政新理念》、韓廷春老師的《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分析》以及周孝正老師的《當前社會矛盾與熱點問題分析》等課程都使我大受裨益,使我的思維理念得以躍上了一個新的層次。二、拓寬了知識領域這次學習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課程安排科學合理,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涉及宏觀經濟、國學、領導干部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的知識。
這對于我們這些長期在地方工作的人來說,的確是一次高層次、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全新的知識拓展機會。通過聆聽資深博導教授、名家大師們的精心授課,不管是從理論到實際,還是從耳聞到目睹,無不使我們眼界大開,受益匪淺。
三、提升了能力境界學校給我們培訓班安排了六個專題講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從時代發展的最前沿,從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給我們帶來了一場提升綜合能力的盛宴。特別是那些滿腹經綸的專家教授,他們的講解生動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加強的理論指導,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他們能抓住重點,層層剝開,讓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他們的授課使我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從而使正確認識問題、科學分析問題、果斷應對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總之這次來清華學習體會很多,收獲很大。
我將把在清華的學習當作新的起點,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學習,并把清華精神帶到今后的工作中,求真務實,崇尚實干,立足本職,勇于開拓,大膽創新,為實現國土資源管理的目標,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心得二:清華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清華大學是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學府之一,能在這所百年名校參加領導干部培訓班,我倍感榮幸,倍加珍惜。
行前,我曾跟領導說:“出門旅游我可以放棄,但到清華學習我不愿放棄,因為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觸最高學府的唯一機會”。更令人難忘的是,在清華學習期間,我接到通知,經過筆試、面試、體檢、政審,我將調到省委辦公廳工作,由此我對清華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層。
清華大學的短暫學習,受益非淺、體會頗多,是我一生中難得的財富,也對我在新單位新崗位、開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清華大學果然與眾不同,名不虛傳。
在這里,沒有枯燥、呆板的教學,更多地感受到清華的人文氛圍、深厚的道德底蘊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報國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特別是崔國文教授激情澎湃的開學典禮講話,使我深入思考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做人與做官、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專家學者的上課,或諄諄教導,或啟發引導,都使我強烈地感受到時代的腳步、知識的樂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單純的校園生活、學生們的笑聲,又使我尋找到青春和活力。
參加工作十幾年的我,重回校園,在這短暫的十幾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含義。我是抱著學習“充電”的態度,來到清華學習的。
這些日子以來,我認真聽、仔細記、靜心思,收獲很大。主要體現在“長、寬、高”三個方面:一、“長”,就是增長了知識,有助克服“本領恐慌”平時自己忙于工作,時常感到“知識短缺”、“本領恐慌”,力不從心。
這次到清華,聆聽中國最高權威學術專家的講座,增長了知識,見識了“世界”。一是增長科學管理知識。
管理出生產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門大學問,溝通與協調是管理的核心環節。
通過學習,使我系統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彭向剛教授在《領導者科學與藝術》中,把“東北二人傳”的語言藝術引入課堂教學,通俗易懂地闡述了領導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對我們基層同志進一步提高科學執政、依法執政、民主執政水平很有幫助。
二是增長現代經濟知識。比如,《中國宏觀經濟分析》一課,專家用了大量數據和事例,說明中國經濟運行與國外的聯系和區別,說明中國再也不能延續“資源換增長”傳統方式,而要利用宏觀調控“倒逼”機制,加快經濟轉型發展,不斷增強經濟整體實力、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再如《紡織品進出口貿易現狀》一課,對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掩蓋下的貿易摩擦作了深入淺出地分析,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推進開放型經濟轉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三是增長構建和諧人際知識。人不是孤立的。
3.清華的由來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并開設研究院。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十分重視研究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以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què)、趙元任以及研究院講師李濟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形成了著名的“清華學風”,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培養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大師,在中國近現代學術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可謂光耀西山。
4.清華大學是哪個創辦的 具體回答 簡略點
1909年,清政府利用庚子賠款在北京設立“游美學務處”,開始招考第一批學生赴美留學,同年內務府將皇家賜園清華園撥給學務處作為“游美肄業館”的館址,并開始動工建設。這一時期是清華的前身和雛形,校友們稱之為“清華的史前史時期”。
清華大學始建于1911年,游美肄業館在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園建成,更名為“清華學堂”,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
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并開設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5.簡單介紹一下臺灣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在我們臺灣 是非常優秀的學校之一, 以下是它的簡介:
.
國立清華大學(英文: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NTHU),簡稱清華或清大。
是臺灣數所大學之一,經常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并稱「臺清交成」。
現址則位於臺灣的新竹市。
.
國立清華大學在2007年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公布的「世界大學不分領域排名」中,
世界排名為317名,兩岸三地排名為第12名,臺灣排名為第2名。
.
清華大學目前共設有理、工、原子科學、人文社會、生命科學、電機資訊及科技管理七個學院;
共有十七個學系,十九個獨立研究所。
.
在學術研究之外,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在每年的春季會舉辦「梅竹賽」,
是兩校間的悠久傳統,比賽項目包含球類、橋藝、棋類、拔河等。
6.向往清華的征文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具有高等學府精神的大學,她是中國綜合實力最頂尖的大學,她不僅師質雄厚,英才聚集,而且環境優美,是一個求學成才的理想之地。
清華大學首先吸引我的是她的高等學府精神。自1911年清華學堂建立至今,98載春秋的發展歷程,形成了清華大學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構成了清華精神的核心內涵,也激勵和鼓舞著一代代清華人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與騰飛做出不息的努力。
其次,她是中國綜合實力最頂尖的大學。清華大學被學者認為是中國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第一所大學,開創了現代大學在中國的發展史。在歷史長河的每個階段,清華都以其卓越的人才培養和學術貢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并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從媒體報道和社會認可度來看,清華是國內外公認的最優秀的,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是獲得最多的"第一"的中國大學,在多個大學評價體系中均名列榜首,是中國大學邁向世界一流大學中的領軍者。
再次,最吸引我的還是她優越的育人環境。清華大學本部--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名勝風景區。其園內蒼松翠柏、水清木華。在其校歌中有"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的歌詞。她的建筑具有皇家的尊貴,西洋的詩情畫意,蘇式的雄偉莊嚴,現代的簡潔典雅,讓人魂牽夢繞。同時,也滋養著清華學子特有的志趣和氣質。
當然,想要進入清華大學學習,并非易事。因為這是千千萬萬學子夢寐以求的事,它猶如巍然屹立的珠穆朗瑪峰一樣高不可攀。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然已經確立了目標,我就要堅持不懈,努力去實現它,猶如登山者征服珠穆朗瑪峰一樣,要有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要想成為清華學子,從現在起就必須刻苦學習。初中正是打基礎的階段,只有將基礎打好,才能建起"萬丈高樓"。
作為清華學子,必定是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因此,要向優秀的同學看齊,取長補短,努力把自身存在缺點毛病一一改掉,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惟有如此,才能圓我的清華大學之夢!
7.有關于清華大學的名句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校訓算嗎?,語出自《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行勝于言。
1、一個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2、賺錢是一種能力,花錢是一種水平,能力可以練,水平是輕易練不出來的。
3、年輕人不可以太狂。
4、一個人的知識,通過學習可以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必須通過磨練。
5、這個世界上好書很多,可以改變命運的書很少。
6、這個世界上朋友很多,可以用一生托付的朋友很少。
7、如果發現一個人,一個地方,一件事,一本書,可以改變你的命運。一定要想辦法跟他發生關系,否則,他就跟你沒關系。
8、當一個人沒有成功的時候,裝也裝出成功的樣子。(因為裝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
9、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不是知識沒有用,而是你沒有使用,說明你沒有用。
10、別人對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命運。
11、笑由心生。(勵志名言 )
12、一個人出門的時候,口袋里都裝的錢,裝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花出去,那里舒服就往那里花。一個人讓別人舒服,他就是一個經營者;別人讓你舒服,他就是一個消費者。
13、一個人,敢聽真話,需要勇氣;一個人敢說真話,需要魄力。
14、因為你的存在,讓別人快樂起來,你叫朋友;因為你的存在,讓別人卓越起來,你是教練;因為你的存在,讓別人強大起來,你是領導。
15、一件事情,對你傷害的程度與事情本生沒有任何關系,取決于你對這件事的態度。
16、你,簡單了,你的世界就簡單了;你,簡單了,事情就簡單了。
17、一件事,會干了,好好干;不會干了,亂干。干的次數多了,自然會干,但是,首先,你要干。
18、一個人,想要優秀,你必須要接受挑戰;一個人,你想要盡快優秀,就要去尋找挑戰。
19、一個人想要創業,先要學會打工。
20、世界上,成功的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傻子,一種人是瘋子。傻子是會吃虧的人,瘋子是會行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