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光是怎么發現的
1、1895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兼物理研究所所長倫琴教授(1845~1923年),在他從事陰極射線的研究時,意外發現了X光。
1895年11月8日傍晚,倫琴研究陰極射線。為了防止外界光線對放電管的影響,也為了不使管內的可見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間全部弄黑,還用黑色硬紙給放電管做了個封套。為了檢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給放電管接上電源(茹科夫線圈的電極),他看到封套沒有漏光而滿意。
可是當他切斷電源后,卻意外地發現一米以外的一個小工作臺上有閃光,閃光是從一塊熒光屏上發出的。然而陰極射線只能在空氣中進行幾個厘米,這是別人和他自己的實驗早已證實的結論。于是他重復剛才的實驗,把屏一步步地移遠,直到2米以外仍可見到屏上有熒光。倫琴認為這不是陰極射線了。倫琴經過反復實驗,確信這是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便取名為X射線。
2、醫學上常用作透視檢查,工業中和工程中可用來探傷。X射線可用電離計、閃爍計數器和感光乳膠片等檢測。X射線衍射法已成為研究晶體結構、形貌和各種缺陷的重要手段。X射線的發明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倫琴發現x光的過程(300字左右)
1895年11月8日下午晚些時候,他決定試驗他的想法。他仔細的做了一個跟萊納德管試驗類bai似的黑紙屏,并用這塊版覆蓋住克魯克斯管并把電極放到一個感應線圈 (舊稱為“魯姆科夫線圈”)中來產生靜電電荷。在用氰亞鉑酸鋇屏驗證他的想法之前,倫琴把房間弄暗以檢測是不是他的紙板漏光。當他把線圈穿過管子的時候,確定板子確du實不透光,并著手進行下一步實驗。就在這時,他從距離試驗管幾米遠的地方注意到微弱的光。為了確定他的發現,他試著重復上面的操作,每次都zhi能看到同樣的微光。 擦燃一根火柴,他才發現是他放在工作臺上準備下一步使用的氰亞鉑酸鋇發光。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倫琴一遍一遍的重復著試驗。他很快確定出一個距離管子特定的距離,從這里能夠觀dao察到比前面的試驗專更強的熒光。他推測可能發現了一種新的射線。11月8日是一個星期五,倫琴利用這個周末重復試驗并做了第一次記錄。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他在實驗室內吃住,研究了他暫時命名為X射線的新射線的差不多所有性質,并用對未知的部分給出數學表示。盡管最終新的射線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為倫琴射線,但是他總是首選最初的術語屬X射線。
X射線下的六指手掌
3.
略 1.答案多樣,如:我做過X光透視。
我知道X光可透過衣服、皮膚、肌肉,發現身體里的病變處的問題,對骨骼問題診斷特別有幫助。 2.倫琴在回實驗室關電源時,首先被感光紙那幽幽的冷光所吸引;然后進一步調查發現這幽幽冷光是放電管發出的一種能穿透黑、書本、木頭、玻璃、銅、鐵……具有極強穿透力的射線;接著進行大量實驗,最后發現這種射線能穿透人體,但不能穿透人的骨骼,并用于醫學實踐。
3.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就看你是否細心觀察,是否認真思考,并勇于探索了,否則你會失去一個個發現科學奧秘的機會。機會常落在有準備的人身上。
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會讓你后悔終生。
4.科學發現故事[短]
1895年11月8日,倫琴像平時一樣把一只放電管用黑紙嚴嚴實實地裹起來,把房間弄黑,接通感應圈,使高壓放電通過放電管,黑紙沒有漏光,一切正常后他截斷電流,準備做每天做的實驗——放電實驗。突然,眼前似乎閃過一絲微綠色熒光。剛才放電管是用黑紙包著的,熒光屏也沒有豎起,怎么會有熒光呢?
這個一般人很快就會忽略的現象,卻引起了這位學者的注意,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于是,這位學者開始了對這種神秘的X射線的研究。最后他發現這種射線竟能穿過手骨!
這種神秘的X射線后來就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倫琴射線。
5.倫琴發現x光的過程(300左右)
1861年,英國科學家威廉·克魯克斯發現通電的陰極射線管有放電產生的光線。
于是就把它拍下來。可是顯影后發現整張干版上什么也沒照上,一片模糊。
他認為干版舊了,又用新干版連續照了三次,依然如此。克魯克斯的實驗室非常簡陋,他認為是干版有毛病,退給了廠家,就這樣,一個偉大的發現與他失之交臂。
20多年后的1895年10月,倫琴也發現這個現象,他決心查個水落石出。年過半百的倫琴吃住在實驗室,一連做了7個星期的秘密實驗。
11月8日,他用黑紙把陰極射線管嚴密地包起來,只留下一條窄縫。這次他發現電流通過時,兩米開外一個涂了氰亞鉑酸鋇的小屏發出明亮的熒光。
倫琴證明了這種效應是一種看不見的射線引起的,它能穿過紙和2--3厘米厚的木頭,能穿過薄鋁片,但不能穿過較厚的金屬和其他致密物質。如果把手放在管子與熒光屏之間,可以看到手上的骨骼。
12月28日,他宣布了自己的新發現,并將這個性質不明的射線叫做X射線。后人將X線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為倫琴射線。
以X線為基礎產生了X線學,也稱為倫琴射線學(roentge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