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有趣對聯,簡短點的對聯故事
吟詩賞月 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余,還常常開玩笑。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
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游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游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
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游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游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后兩句要用‘哉’字結尾。”
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浮云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蘇東坡拉著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賞月游湖,談笑風生。
水果和藥 蘇軾婚后不久,應邀去黃庭堅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說夫人有急事。黃庭堅有心諷刺,吟道:“幸早里(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藥)。”
這句里含三種果名,一種藥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說:“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藥名)。”
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尸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游覽瘦西湖,佛印大師突然拿出一把提有東坡居士詩詞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尸)!”當時蘇軾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著河岸上正有在啃骨頭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東坡吃草 閑來無事,蘇軾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大師,沒料到大師不在,一個小沙彌來開門。
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的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三人對必有我師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 細柳,淡月 梅花。
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 , 淡月隱梅花。
小妹則填: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軾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 , 淡月失梅花。
縱觀三人對聯,蘇軾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從前,某縣有個年輕秀才,二十多歲了,尚未娶妻。
這秀才儀表非凡,文才又好,是當地有名的才子,不少人家愿意和他結親,都被他一一拒絕。秀才擇偶倒不論門第,卻一定要找個才貌雙全的女子。
這小縣城的女子不是無才便是無貌,才貌雙全的又有幾個?因此,秀才的婚事便拖了下來。有一天,秀才出城訪友,來到一個小鎮,鎮里有個小藥鋪,他走得口渴,便去討碗水喝。
鋪中有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藥,秀才見她容貌端正,便有愛慕之意,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試探道:膏可吃,藥可吃,膏藥豈可吃?少女聞聲抬頭,見他是個秀才,知道是在索對,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氣,我何不如此對答!于是一笑對道: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秀才見少女應對巧妙,很是高興,心想再試她一試,抬眼看到門外藥圃之中長有芍藥,張口又吟道:春暖帶云鋤芍藥;不想,少女張口即對道:秋高和露種芙蓉。
此時,秀才對少女已是傾心愛慕,但是素不相識,又不便開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卻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見秀才一直心神不定,問明緣由,笑道:“兄臺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個才子,至今尚未許人。
以兄臺人品,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說便成。”
后來,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見過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秀才終于如愿以償,了卻終身大事。
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佛印。佛印正忙著做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東坡居士來訪。
佛印怕把吃魚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
因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著,必有蹊蹺。佛印說:“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 蘇東坡有意開老和尚玩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
佛印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 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
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 佛印不知是計,脫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麼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
2.非常有趣的對聯故事36則
趣聯故事一一日,寇準與友同游,乘興出對曰:水底月為天上月。
從無以相對。楊大年剛好趕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眾皆喝彩。二劉貢父善屬對。
王安石出對試之:三代夏商周。劉對道:四詩風雅頌。
王字石夸其對句:真乃天造地設。三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底下走棋。
一陣風吹來,松果掉進棋盤。蘇東坡得句曰: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約絲懸。四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將秦拒之門外并出對曰: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風狀,雖替妹夫焦急,卻又不便代勞。
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沖天水底天。
蘇小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五某日朱元璋與劉伯溫下棋。
朱出對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劉伯溫對道:雷為戰鼓電為旗,風云際合。
朱劉之對各合身份,用詞絕妙。六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鄉村,看到家夫車水。
祝出對曰: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唐對道: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祝唐之對實屬巧妙,傳誦一時。七明朝天啟元年,宰相葉向高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接著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次日翁送葉上路,經過池塘時,葉說:翁公昨夜講窮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將了一軍,尋視池塘,眉頭一皺,當即應道: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說完,二人相視大笑。八徐晞上任,守令率諸生相迎。
諸生以徐出身貧寒,相見時頗為無禮。守令心中惱怒,乃出對考諸生: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諸生面面相覷,無人能對。徐答曰: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人。
諸生驚報,再也不敢小覷徐晞也!九明人解縉,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
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于上下聯各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富豪氣得目瞪口呆。十程敏政人稱神童,宰相李賢欲招為婿,指著席上果品出對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對道:有杏(幸)不須梅(媒)。
李賢大喜,乃將女兒配之。十一戴大賓五歲時,應童子試。
諸生見其年少,笑問:“欲為何官?”戴答道:“閣老”。眾人戲之曰:未老思閣老。
戴大聲答道:無才做秀才。眾皆大笑。
十二楊慎,安用修,號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傳他五、六歲時在桂湖附近一個堰塘里游泳,縣令路過,他居然不起來回避。
縣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掛在一個古樹上,并告訴楊慎:“本縣令出副對子,如果你能對得出,饒你不敬之罪!”縣令剛念完上聯:千年古樹為衣架。楊慎即對出:萬里長江做澡盆。
縣令嘆服,贊楊慎為神童。十三沈義甫八歲時,其師命對云: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沈對道: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師愛其聰明,贊之不絕。
十四清朝侍學士榮光,因爭設津浦鐵路車站,受到輿論的譴責。津門某報撰聯云:芝光爭設車站,求榮反辱面無光。
該報懸賞征對,應者紛然,佳作有:勝保妄談兵,未勝先驕身莫保。又一聯:載振為藏嬌,千載一時名大振。
聯語所述均為實事,且與上聯工力悉敵,一時傳為笑談。十五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同年十一月二日,日軍侵占大連。敗訊傳來,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有人憤然書聯于北京墻頭: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
慈禧垂簾聽政二十余年,喪權辱國,死后卻被尊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對此,有人書聯嘲之:垂簾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十六蘇昆名丑楊三在演白蛇傳時,諷刺了李鴻章的賣國行為,后被李迫害致死。
觀眾十分氣憤。有人寫了這樣一副對聯:楊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
李鴻章排行第二,故稱李二先生。十七俞曲園攜女游西湖靈隱寺,見冷泉亭有一聯,俞輕聲念道: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
其女笑答: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俞驚部:項字何謂?其女道:項羽若不將此山拔起,峰安得飛來?十八李某為官,巧立名目, 搜刮錢財,百姓無不恨之入骨。
其死后有人戲作一聯曰:早死一時天有眼,再留三日地無皮。十九王某平日揮霍無度,過年時缺柴少米,在門上貼副對聯:行節儉畫,過淡泊年。
鄰居在上下聯各添一字:早行節儉事,不過淡泊年。觀者為之捧腹。
二十某生家貧,向親友借貸,均被拒絕。中舉后,親友紛紛前來巴結,趨之若鶩。
書生感慨萬千,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僥幸今年,科舉頭、二、三場內,文章皆合適,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二十一秀才張某恃才高傲。
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農夫,不肯讓路,兩人均不得過。農夫笑道:我有一聯,君若能對,愿下田讓道。
秀才。
3.有趣的對聯故事
有兩個對聯小故事我很喜歡,寫出來和你分享,希望你也喜歡。
1、明朝時一個有名的大臣名叫解縉,他小時候就聰明異常,以善對對子聞名。解縉家窮,而對面卻是一戶地主,家有幾畝竹林。過年時,解縉在家門口貼出一幅春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對面地主家一看,心內不忿,我家的竹林卻成就了你的春聯,于是沖動之下,讓家丁將竹林里的竹子全部砍斷了,自以為可以讓解縉難堪。不料解縉出門看到只剩竹根的竹林,心下了然,提筆將自家上下聯各添了兩個字,變成“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地主第二日發現后,勃然大怒,“好你個解縉,竹林都砍成這樣了,竟然還能借我家的景入聯”,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讓下人將所有竹根都挖去,心想這下你解縉該沒辦法了吧!不料剛砍完不多久,解縉家的春聯又變了“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有好事者將解縉家兩改春聯的故事傳揚開來,解縉善對的美名也就廣為人知了。
2、從前有個財主,老父親操勞一生,留給他家財萬貫,可惜他不學無術,只知吃喝玩樂。這一年,他老娘過七十大壽。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地主只剩這一個老娘,是以打算好好為老娘操辦操辦,也好博個孝子的名聲。壽日將近,地主打算親自為老娘寫副壽聯,可他不學無術,哪里會寫什么壽聯啊,于是就問管家,管家和他也是一路貨色,肚里哪有什么墨水,可身為下人,總要為主家解決問題啊,于是靈機一動,想起一幅過年時貼的春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地主一聽,覺得不錯,不過他自詡聰明,道:“我娘過壽,當然要改成 天增歲月娘增壽 才行”,管家一聽,“老爺,這對聯是要對仗的,這‘人’改成‘娘’,那‘福’就不對仗了啊”,地主不在意的把頭一甩,道“那就把‘福’改了不就對了”。于是到了地主老娘過壽那日,堂上的壽聯十分醒目“天增歲月娘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
4.短一些的對聯小故事
發幾個我挺喜歡的吧。
-------------
愛民若子
一縣令貪財枉法卻又喜歡沽名釣譽,某年春節時在門口貼聯曰:
愛民若子
執法如山
沒過幾天,有人在每句下各添八字,遂成:
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貨山其為山乎
-------------
清代有個習慣:世人對供職翰林院的學士均要稱“老”。道光年間,一姓烏者任浙江巡撫,某翰林與之相逢,烏戲翰林曰:
鼠無大小皆稱老
翰林反唇相擊:
龜有雌雄總姓烏
------------
四色四方
傳說,某財主好聯對。一天,烏云壓頂,家里一團漆黑,隨口念了上聯:
黑白難分,教我怎知南北
住在隔壁的一個窮秀才恰好推門進來,順口答了下聯:
青黃不接,向你借點東西
財主說:“借點東西不難,只要你對出下聯。”秀才說:“我不是已對廠嗎?”財主才恍然大悟。
-------------
對不住中國人民
竊國大盜袁世凱做了八十幾天洪憲皇帝后,在眾叛親離、一片討伐的浪潮中,結束了罪惡的一生。他曾與日本帝國主義訂了“二十一條”喪權辱國的條約,瘋狂鎮壓革命人民,對于他的死,人們莫不拍手稱快。這時,四川有一位文人特地到北京為袁世凱送了一副挽聯: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年
有些人看了疑惑不解,就說:”千古'對得上‘萬年’,‘袁世凱’二字,怎么能對得起下聯的‘中國人民’四個字呢?”那文人聽了笑丁穿弛費佾渡崇殺搐輯山聲來,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大家聽了才恍然大悟。五個字和六個字,根本不能成對,但內容是完整的。作者正是要用上下聯字數的差異來表達思想的,因而顯得匠心獨運,構思奇特,可算別具一格。
這可是我一直精心收集的,沒事就看著玩~
5.有趣的對聯故事
把有趣的對聯和故事結合起來:一、這是清朝大學者—紀曉嵐的故事:當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一只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墻上松脫的磚頭后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
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墻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后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細 羽 佳 禽 磚 后 死」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后我對先,死我對生,是:「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其二、蘇東坡與佛印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余,還常常開玩笑。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
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游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游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
」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游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游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后兩句要用「哉」字結尾。
」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浮云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蘇東坡拉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賞月游湖,談笑風生。
一天,蘇東坡指點廚師,用一尾西湖活草魚,洗凈剖開,裂上五刀,用火腿、蔥、姜蒸制。廚師燒制好,送到書房。
蘇東坡一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連聲呼道:「好一尾五柳魚!」剛舉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閃,佛印和尚來啦。蘇東坡心想:「嗨,好個趕飯和尚,早不來,晚不來!我剛要吃魚,你卻趕來了。
今天我偏不讓你吃,看你怎麼辦?」一伸手便把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佛印在窗外早已見到那盤魚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 蘇東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一本正經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來跟你打聽一個字。
」「什麼字啊!」「你姓蘇的『蘇』字怎麼寫法?」 蘇東坡一聽,眉頭一皺,知道佛印學問好,不會連個「蘇」字也不會寫, 一定有名堂,便裝作認真地回答:「喔,「蘇」字嘛,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左邊一個「魚」字,右邊一個 「禾」字。」佛印也假裝糊涂地問:「喔,假如草字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 呢?」 蘇東坡說:「那還是念「蘇」啊:」佛印按著說:「那把「魚」擱到草字頭上邊呢?」 蘇東坡急忙說:「噯,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說:「好啊!你說把魚擱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魚拿下來吧!」 蘇東坡一下子醒悟過來!佛印說來說去,就是要吃他那盤五柳魚。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蘇東坡要來,也照樣清蒸一盤五柳魚。剛好蘇東坡進來了。
佛印一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難難你。正巧旁邊有只磬,他就隨手將魚放在磬里。
蘇東坡早已看見,裝作不知。剛坐下就故意「唉」地嘆了口氣。
佛印素知蘇東坡性格樂觀,疑惑地問道:「太守,今天為何愁眉不展?」蘇東坡回答說:「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寫副對聯,誰知剛寫好上聯,下聯就難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煩啊!」佛印問:「不知上聯是什麼?」蘇東坡回答說:「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一聽,心中好笑:這對聯家家戶戶都貼爛了,他卻拿來戲弄我,不知道蘇東圾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於是不動聲色的說:「我來給你對吧,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余』。」蘇東坡連呼:「啊呀,高才高才!原來你磬(慶)里有魚(余)啊!快, 拿出來吃吧。
」佛印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從磬里把魚拿出來了。其三、于謙小時候,束發兩髻,有個和尚笑他:「牛頭且喜生龍角」于謙馬上回答:「狗嘴何曾出象牙」但是于謙回家之后,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于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三角如鼓架」于謙就回答說:「一禿似擂槌」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其三、嫦娥原愛綠衣郎從前,有一幕僚家有一個天姿國色的閨女,其上峰多次向其示意娶她為妾。這位幕僚既不敢違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兒,正與妻子躊躇不定,愁眉不展時。
6.有趣的對聯小故事(一定要有趣,在今天下午之前,懸賞80分)
蘇小妹至今為止都不知道是否歷史上真有其人,可是在對聯的世界里,她和她的哥哥蘇軾的互以對聯嘲諷卻十分有名。
如:諷刺哥哥胡須多的一聯是: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而哥哥則諷刺妹妹額頭高: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諷刺哥哥臉長: 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妹妹眼窩太深: 幾回拭眼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
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指朋字)
小妹窗前捉半風。(半風是指虱字,諷刺小妹繡花象捉虱子)
另外,蘇小妹三難秦少游的故事也是和對聯有關,其中兩難秦少游不假思索,一笑而過,但是對蘇小妹出的“閉門推出窗前月”卻思索再三,直到蘇東坡給了一個暗示,才對出“投石沖開水中天”
另外,蘇小妹和哥哥蘇東坡的好友佛印和尚也以對聯進行過戲謔。
佛印和尚:碧紗帳里坐佳人煙籠芍藥
蘇小妹: 清水池邊洗和尚水浸葫蘆(諷刺和尚的光頭)
佛印和尚: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蘇小妹: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紀曉嵐和朋友經常互相取笑,一日,一位姓陸,名耳山的朋友邀他踏青,在路過一方井時,紀曉嵐取水來喝,看到井中的倒影,朋友說道:四眼井(諷刺紀曉嵐近視眼)
紀曉嵐立馬反戈:陸耳山(陸是大寫的六字,耳和山相對,井和山相對,十分工整,屬于對聯中的無情對)
另:紀曉嵐的好朋友牛太守為兒子完婚,紀曉嵐送聯慶賀:繡閣團圓同望月,香閨靜好對彈琴
主人家見是大學士送來的對聯馬上掛上,與眾人品評,十分榮幸的樣子。第2天,紀曉嵐才告訴朋友,你還是不要掛了,我上聯是用了“牛郎織女”的典故,下聯是說“對牛彈琴”
紀曉嵐與和紳的關系經過三個連續劇的熱播,大家都很熟悉了,這里說說幾個小故事:
工部和水部辦公的衙門失火后,大司空金簡督工重修,他與和紳一樣借機搜刮金銀,引起大眾不滿,有人在新建的衙門上貼了這樣一個上聯:
水部失火金司空大興土木(這個對聯因為嵌入了金木水火土,被認為是絕對)
當時和紳為中書令,紀曉嵐對到:南腔北調中書令什么東西
和紳記恨在心,升任尚書后,請同僚喝酒,一只狗從旁跑過,和紳故意問: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紀曉嵐官居侍郎)
紀曉嵐從容對到:垂尾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巧解對聯:
紀曉嵐一次書寫了這樣一幅對聯送給一家三兄弟:
驚天動地門戶,數一數二人家 橫批:先斬后奏
結果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告到了朝廷,皇上震怒,要治紀曉嵐的罪,紀曉嵐不慌不忙的答到:
這家大哥是賣炮竹的,所以是“驚天動地”
二哥是專管斗和秤的,所以是“數一數二”
三哥是賣燒雞的,所以是“先斬后奏(先宰后做)”
皇帝聽完大笑,免罪。
巧罵庸醫:
有一次紀曉嵐得病,因醫生誤診,吃了不少苦頭,好了之后,庸醫還來求取對聯,以顯名聲。紀曉嵐于是把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名句:“不才名主棄,多病故人疏”,換動了一下變成了一副絕妙的諷刺聯:
“不明(名)才主棄,多故病人疏” 醫術不高明,所以人們都嫌棄;診病多出事故,所以被病人疏遠。
十分詳細的參考資料?si=3
7.非常有趣的對聯故事十則
(1)女神童妙對女皇帝相傳唐代宣化府有一對女神童姐妹。
姐姐十三歲,妹妹只有九歲。姐妹倆聰明過人,能詩善對。
一天,愛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則天,傳旨面試女神童。姐妹倆來到金鑾殿上,不住東張西望,處處都覺新奇。
武后一見她倆那副機靈童稚神態,早有幾分喜歡,為防她們害怕,特令撤去殿儀,并慈祥地攜著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長廊溫步。她們來到佛祖殿御河岸邊,見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
武后對姐姐說:“朕以此為題出一聯你對。”隨即吟道: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此聯連用“河、荷、和、何”四個諧音字,難度不小。
那姐妹舉目四眺,忽聞優樂堂琴弦切切,歌聲裊裊。因即對道:情凝琴弦清音彈給青娥聽此聯亦用“情、琴、清、青”四個諧音字,切情切景。
武后聞之甚喜。接著她們又經過一座照壁,上面塑著一副兵戰浮雕。
武后端詳片刻,又出一聯要小妹妹屬對:冰凍兵車 兵砸冰 冰碎兵車動只見那九歲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隨即對上下聯:龍臥隆中 隆興龍 龍騰隆中升武后一聽,不覺出聲贊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國多為男子,似這等聰慧女孩,若能精心培養育,日后定是巾幗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說:“你天資聰穎,機敏過人,如經名師指點,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宮中深造,未知汝是否樂意?”小妹妹一驚,臉色陰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頭不語。
姐姐神色驚慌,久久不能回話。武后曰:“不必遲疑,汝可即賦一詩與阿姐告別。”
小妹妹眼眶噙淚,仰望天空,當即賦詩一首:天空云驟起,鴻雁競雙飛。所嗟人異雁,不得一行歸。
說完潸然淚下。武后見狀嘆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
因命厚禮送小姐妹回家。(2)紀曉嵐祝乾隆壽聯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壽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
他25歲起當皇帝,整整60年。他同紀曉嵐相處最長,紀20歲就當他的侍讀學士,常陪他吟詩作對,游山玩水,乾隆和紀曉嵐文字唱和故事甚多。
這里介紹二副紀曉嵐紀乾隆的祝壽聯: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五十年圣壽,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這是獻給乾隆50歲大壽的,歌頌之誠,對仗之工,前所未有。
下聯是祝80十歲的大壽: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方向化,八風和慶,圣壽八旬逢八月;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備至,嵩期五十有五年。這是兩構思奇巧的數字聯,工整自然,無懈可擊。
(3)諸葛亮一生數字對過去,有人用數字,作諸葛亮一生的上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這上聯作出后,很久無人能對,成為有名的“絕對”。
經過多少年代,許多人曾去研究,終無結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諸葛亮一生業績,用五方五行對了出來。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絕對”逢生,傳為佳話。
(4)楊貴妃妙對唐明皇傳說,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楊玉環登上樓臺賞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聯:二人土上坐楊貴妃極機敏,應聲對道:一月日邊明唐明皇所吟上聯,無甚出奇,不過將“坐”拆成兩個“人”字和一個“土”字而已;楊貴妃所對下句,則不一般:既將“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聯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將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陽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寵,借景抒情,極盡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顯其聰慧機敏之才。(5)謝覺哉撰聯嘲紳士謝覺哉(1884——1971),湖南寧鄉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法學家。
1905年7月,在湖南寧鄉縣為山區肖家灣這個僻靜小村里,人們奔走相告:“謝煥南中秀才了!”謝煥南是謝覺哉青少年時代的名字。他自幼學習勤奮,深得老師和同學的贊揚。
21歲時,他承父命參加科舉考試,成為中國最末一科的秀才。謝覺哉的父親很自豪,他決定辦幾桌酒席慶賀。
這一天謝家熱鬧非常,道喜的賓客絡繹不絕,其中,也來了一些紳士。父親忙叫謝覺哉出來陪客。
但是尋遍屋里屋外,連他的人影都不見。這時,一位紳士發現收禮的地方貼了一副對聯,忙叫道:“你們快來看對子!”大家跑去一看,原來是謝覺哉親筆書寫的:十數年筆舞墨歌,贏得一張倒票;兩三月打躬作揖,賺來幾串現錢。
這副對聯無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賀的紳士。他們頓時像潑了一盆冷水,高興而來,掃興而去。
原來謝覺哉很討厭這幫紳士,對考中秀才這事,又極冷漠。因此,當父親為他辦酒慶賀時,他便寫出這副對聯,讓紳士們自討沒趣。
謝覺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鄉從事教育事業。后來,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6)官官受管何必多管清初,南方有個姓任的主事官,他經常喜歡譏諷議論朝政是非,抨擊時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權有勢的官家豪門。一天,皇上派來了一個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來查察,當地紳士豪門伺機出來對任主事官惡意攻擊,講得一無是處,管御史只聽一面之詞,不加考察,便對主事官嚴加訓斥:“我聽說你喜教訓別人,這不好。
現在我有一邊對聯,讓你來對。”說罷,便念出了上聯:說人之說被說人之人說,人人之說,不如不說。
任主事針鋒相對地對出了下聯: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且有趣的對聯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