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君入甕的故事
原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邱神績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譯文
有人告密文昌右丞周興和邱神績串通謀反,太后(武則天)便命令來俊臣審這個案子。(一天)來俊臣請周興到家里作客,他們一邊議論一些案子,一邊相對飲酒。來俊臣對周興說:“有些囚犯再三審問都不肯認罪,有什么辦法使他們招供呢?”周興說:“這很容易!(只要)拿一個甕,用碳火在周圍燒(這個甕),然后讓囚犯進入甕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認?”來俊臣就(吩咐侍從)找來一個甕,按照周興的辦法用炭在周圍燒著,于是來俊臣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告密你謀反,(太后命令我審問你)請老兄自己鉆進這個甕里去吧!”周興非常驚慌,當即磕頭伏罪。
2.請君入甕的故事
請君入甕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出自唐·張鷟《朝野僉載·周興》。
武則天當政時,酷吏周興陰險狠毒,常羅織罪狀,使人入獄。一次,有人揭發他與左大將軍丘神積勾結謀反。武則天令來俊臣審查這件事。接到命令時,來俊臣正與周興邊討論案子,邊吃飯。
于是,來俊臣問周興:“囚犯多半不愿承認罪行,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他們招供?”周興說:“這豈不是太簡單了,找一個大甕,在四周燒炭火,叫囚犯入甕中,還有什么事敢不承認。”
來俊臣于是叫人找來一個大甕,照周興的方法燒起炭火,然后站起身來說:“朝廷有件案子,須偵訊你,請君入甕吧!”周興嚇得連忙跪下來磕頭,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后來被流放到嶺南。
擴展資料:
武則天當政期間,任用酷吏屠戳李唐宗室及功臣。周興是武則天重用的酷吏之一,周興濫殺無辜竟達數千人,創造多種刑法,用刑殘酷。周興讀過幾本律法之書,初任尚書都事的小官。
后來憑著密告宰相魏同玄曾言“太后年老,不如奉嗣君可以長久”,又誣陷右武衛大將軍謀反,一步步遷升,官至尚書左丞。他曾誣告名人江融與徐敬業謀反,武則天令殺江融,行刑前江融怒斥周興說:“吾死無狀,不赦汝”,也就是常說的“做鬼也不會饒過你”。
天授二年初,酷吏丘神績被處死,有人告周興與丘神績通謀,武則天命來俊臣審問。按法律,周興當處死刑,武則天赦他一死,命改判為流放嶺南,在路上被仇家所殺。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請君入甕
3.請君入甕的典故
請君入甕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里,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于想出一條妙計。
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周興一聽,手里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見于《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4.具體請君入甕的故事
武則天在平定徐敬業叛亂之后,決心除掉那些反對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
可是,誰在暗 中反對她,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發動全國告密。不論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發現有人謀 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
地方官吏遇到有人告密,不許自己查問,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備好 車馬,供給上等伙食,派人護送到太后行宮,由武則天親自召見。如果告密的材料屬實,告 密人可以馬上做官;查下來不符事實,也不追究誣告。
這樣一來,四面八方告密的人當然越來越多了。 武則天收到許多告密材料,總得有人替她審問。
有一個胡族將軍索元禮,就是靠告密起 家的。武則天派他專門辦謀反的案件。
索元禮是一個極端殘忍的家伙,審問案件,不管有沒 有證據,先用刑罰逼犯人供出同謀。犯人受不住刑,就胡亂招了一些假口供,這樣,他審問 一個人就會牽連到幾十個幾百個人。
株連越廣,案情就越大。索元禮向太后一匯報,太后直 夸他辦事能干。
有些官吏看到索元禮得到太后賞識,就學起索元禮的樣兒來。其中最殘酷的是周興和來 俊臣。
他們每人手下養了幾百個流氓,專門干告密的事。只要他們認為誰有謀反嫌疑,就派 人同時在幾個地方告密,捏造了許多證據。
更奇怪的是,來俊臣還專門編了一本《告密羅織 經》,傳授怎樣羅織罪狀的手段。 周興、來俊臣辦起案來,比索元禮還要殘忍。
他們想出各種各樣慘無人道的刑罰,名目 繁多,花樣百出。他們抓到人,先把各種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 招認了。
周興、索元禮前前后后一共殺了幾千人,來俊臣毀了一千多家,他們的殘酷就出了名。 有個正直的大臣對太后說:“現在下面告發的謀反案件,多數是冤案、假案,也許有人 陰謀離間陛下和大臣之間的關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則天不愿聽這種勸告。
告密的風氣越來越盛,連她的親信、掌管禁軍的大將軍 丘神績,也被人告發謀反,被武則天下令殺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說周興跟已經處死的丘神績同謀。
太后一聽,大吃一驚,立 刻下密旨給來俊臣,叫他負責審理這個案件。 說巧也巧。
太監把太后的密旨送到來俊臣家,來俊臣正跟周興在一起,邊喝酒,邊議論 案件。來俊臣看完武則天密旨,不動聲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舊回過頭來跟周興談話。
來俊臣說:“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實招供,您看該怎么辦?” 周興捻著胡須,微微笑著說:“這還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個新辦法,拿一個大甕 (音wèng)放在炭火上。誰不肯招認,就把他放在大甕里烤。
還怕他不招?” 來俊臣聽了,連連稱贊說:“好辦法,好辦法。”他一面說,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 甕和一盆炭火到大廳里來,把甕放在火盆上。
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個廳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興正在奇怪,來俊臣站起來,拉長了臉說:“接太后密旨,有人告發周兄謀反。
你如 果不老實招供,只好請你進這個甕了。” 周興一聽,嚇得魂飛天外。
來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連忙跪在地上,像搗蒜一 樣磕響頭求饒,表示愿意招認。
來俊臣根據周興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報太后。 武則天想,周興畢竟為她干了不少事;再說,周興是不是真的謀反,她也有點懷疑,就 赦免了周興的死罪,把他革職流放到嶺南(在今廣東、廣西一帶)去。
周興干的壞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殺了。后來,武則天發現索元禮害 人太多,民憤很大,就借個因頭,把他殺了。
留下的一個來俊臣,仍舊得到武則天的信任,繼續干了五、六年誣陷殺人的事,前前后 后不知道殺害了多少官吏百姓,連宰相狄仁杰也曾經被他誣告謀反,關進牢監,差一點被他 整死。 來俊臣的胃口越來越大,他想獨掌朝廷大權,嫌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和女兒太平公主勢 力大,索性告到他們身上去了。
這些人當然也不是好惹的,他們先發制人,把來俊臣平時誣 陷好人、濫施刑罰的老底全都揭了出來,并且把來俊臣抓起來,判他死罪。武則天還想庇護 他,一看反對來俊臣的人不少,只好批準把他處死。
來俊臣被處死刑那天,人人稱快。大家互相祝賀,說: “從現在起,夜里可以安心睡覺了。”
5.請君入甕的成語故事
請君入甕的故事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
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里,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
來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于想出一條妙計。
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
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
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
周興一聽,手里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故事見于《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天授二年》。
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6.請君入甕講到了( )和( )的故事
主角有:武則天、周興、來俊臣其中最主要的是:周興、來俊臣還有個歇后語: 來俊臣的高招 ——請君入甕【典 故】唐朝的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采用嚴刑峻法,消除異己。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借機想方設法誣陷自己的政敵,并絞盡腦汁制造酷刑逼供。
朝廷上下,籠罩著高壓的恐怖氣氛。武則天的兩名大臣周興和來俊臣,是當時有名的酷吏,有成千上萬的人冤死在他們手下。
有一次,周興被人密告伙同丘神績謀反。武則天便派來俊臣去審理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審出結果。
來俊臣和周興平時關糸不錯,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生出一計。
一天,來俊臣故意請來周興,兩人飲酒聊天。來俊臣裝出滿臉愁容,對周興說:“唉!最近審問犯人老是沒有結果,請教老兄,不知可有什么新絕招?”周興一向對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意地說:“我最近才發明一種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
用一個大甕,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再玩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這個滋味。”
來俊臣聽了,便吩咐手下人抬來一個大甕,照著剛才周興所說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甕燒得通紅。來俊臣突然站起來,把臉一沉,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太后命我來審問你,如果你不老老實實供認的話,那我只好請你進這個大甕了!”周興聽了驚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只好俯首認罪。
【用 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7.請君入甕成語故事
【成語】: 請君入甕【拼音】: qǐng jūng rù wèng【解釋】: 甕:一種陶制的盛器。
比喻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成語故事】: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
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里,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
來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于想出一條妙計。
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
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
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
周興一聽,手里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見于《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天授二年》。
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