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莎士比亞的小故事
莎士比亞出生在英國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鎮,父親是個商人。
4歲時,他的父親被選為“市政廳首腦”,成了這個擁有兩千多居民,20家旅館和酒店的小鎮鎮長。 這個小鎮經常有劇團來巡回演出。
莎士比亞在觀看演出時驚奇地發現,小小的舞臺,少數幾個演員,就能把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表現出來。他覺得神奇極了,深深地喜歡上了戲劇。
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學著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起戲來,并想長大后從事與劇本相關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親經商失利,14歲的莎士比亞只好離開學校,給父親當助手。
18歲時他結了婚,不到21歲,已有了3個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歲,莎士比亞對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遺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說:“女人應該與比自己年紀大的男子結婚”。
不過,他對辛勤持家,撫養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關懷備至。1586年,富于進取精神的莎士比亞隨一個戲班子步行到了倫敦,并找到一份為劇院騎馬的觀眾照看馬的差使。
這雖然是打雜,但畢竟跟戲劇掛了鉤了,莎士比亞盡力盡心地干這個工作,他干得很好。騎馬來的觀眾都原意把馬交給他。
莎士比亞常常忙不過來,只得找了一批少年來幫忙,他們被叫做“莎士比亞的孩子們”。 莎士比亞頭腦靈活,口齒伶俐,工作之余,還悄悄地看舞臺上的演出,并堅持自學文學、歷史、哲學等課程,還自修了希臘文和拉丁文。
當劇團需要臨時演員時,他“近水樓臺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華,他終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時,莎士比亞也認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劇團吸收為正式演員。
那時候,倫敦的劇團對劇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為一個戲要是不受觀眾喜歡,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戲。
莎士比亞在堅持學習演技的同時,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了解了自己祖國的歷史和人民不幸的命運,他決定也嘗試寫些歷史題材的劇本。 27歲那年,他寫了歷史劇《亨利六世》三部曲,劇本上演,大受觀眾歡迎,他贏得了很高聲譽,逐漸在倫敦戲劇界站穩了腳跟。
1595年,莎士比亞寫了一個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上演后,莎士比亞名霸倫敦,觀眾像潮水一般涌向劇場去看這出戲,并被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2.莎士比亞的故事50字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戲劇家的作品。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哈瑟維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后來改名為國王劇團。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
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
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浪漫主義時期贊頌莎士比亞的才華,維多利亞時代像英雄一樣地尊敬他,被蕭伯納稱為莎士比亞崇拜。
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舊廣受歡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詮釋。
3.關于莎士比亞的小故事
莎士比亞的故事:
莎士比亞出生在英國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鎮,父親是個商人。4歲時,他的父親被選為“市政廳首腦”,成了這個擁有兩千多居民,20家旅館和酒店的小鎮鎮長。
這個小鎮經常有劇團來巡回演出。莎士比亞在觀看演出時驚奇地發現,小小的舞臺,少數幾個演員,就能把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表現出來。他覺得神奇極了,深深地喜歡上了戲劇。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學著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起戲來,并想長大后從事與劇本相關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親經商失利,14歲的莎士比亞只好離開學校,給父親當助手。18歲時他結了婚,不到21歲,已有了3個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歲,莎士比亞對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遺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說:“女人應該與比自己年紀大的男子結婚”。不過,他對辛勤持家,撫養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關懷備至。1586年,富于進取精神的莎士比亞隨一個戲班子步行到了倫敦,并找到一份為劇院騎馬的觀眾照看馬的差使。這雖然是打雜,但畢竟跟戲劇掛了鉤了,莎士比亞盡力盡心地干這個工作,他干得很好。騎馬來的觀眾都原意把馬交給他。莎士比亞常常忙不過來,只得找了一批少年來幫忙,他們被叫做“莎士比亞的孩子們”。
莎士比亞頭腦靈活,口齒伶俐,工作之余,還悄悄地看舞臺上的演出,并堅持自學文學、歷史、哲學等課程,還自修了希臘文和拉丁文。當劇團需要臨時演員時,他“近水樓臺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華,他終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時,莎士比亞也認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劇團吸收為正式演員。
那時候,倫敦的劇團對劇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為一個戲要是不受觀眾喜歡,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戲。莎士比亞在堅持學習演技的同時,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了解了自己祖國的歷史和人民不幸的命運,他決定也嘗試寫些歷史題材的劇本。
27歲那年,他寫了歷史劇《亨利六世》三部曲,劇本上演,大受觀眾歡迎,他贏得了很高聲譽,逐漸在倫敦戲劇界站穩了腳跟。
1595年,莎士比亞寫了一個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上演后,莎士比亞名霸倫敦,觀眾像潮水一般涌向劇場去看這出戲,并被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這部劇本中,作家寫了自由愛情的可貴,譴責了封建制度對愛情的迫害,歌頌了理想的愛情。
1599年,莎士比亞已經很有錢了,他所在的劇團建成了一個名叫環球劇院的劇場,他當了股東。他還在家鄉買了住房和土地,準備老了后回家備用。不久,他的兩個好友為了改革政治,發動叛亂,結果,前者被送上絞刑架,后者被投入監獄。莎士比亞在悲憤不已,傾注全力寫成劇本《哈姆雷特》,并親自扮演其中的幽靈。
在以后的幾年里,莎士比亞又寫出了《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它們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的戲劇多以廣闊的背景和生動、豐富的情節來表現歷史和現實的內容,以鮮明的個性顯示豐富而深刻的主題。在表現方法上,不受任何清規戒律的限制,崇高與卑下、可笑與可怕、英雄與丑角奇妙混合,時間、地點可以隨便轉移,情節有單線、雙線、三線和多線,把笑劇、鬧劇、風俗喜劇、傳奇劇、悲劇等因素融匯在一起,服從了生活描寫和性格表現。在語言上有韻文,也有散文,把諺語、俗語、民歌都引進了戲劇舞臺,詞匯非常豐富,并使人物語言性格化。
4.莎士比亞的小故事
莎士比亞 的生平與很多謎。
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公元1564年4月生于英格蘭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歷4月23日),英國著名劇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生平
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生于英格蘭斯特拉福鎮。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過大學。莎士比亞18歲時與一個26歲的女子結婚,他不滿21歲時已有了三個孩子。
幾年后他來到倫敦,成為一名演員和劇作家。他三十而立,蜚聲劇壇,四年后就已經成了英國戲劇界的泰斗。在隨后的十年中他寫了《儒略·凱撒》、《奧塞羅》、《麥克白》和《李爾王》這樣的杰作。
莎士比亞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時隱退回歸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莎士比亞在其五十二歲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他的子孫都已經斷宗絕代了。
莎士比亞給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戲劇,其中包括一些他與別人合寫的一般劇作。此外,他還寫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和三、四首長詩。
就莎士比亞的天才、成就和聲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冊中名列前茅看來有點離奇。我把莎士比亞排得這樣低,不是因為我不賞識他的藝術成就,而是我認為文學藝術人物一般說來對人類歷史影響較小。
宗教領袖、科學家、政治家、探險家、哲學家或發明家的活動經常影響到人類奮斗的許多其他領域的發展。例如,科學的進展對經濟和政治事物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影響了宗教信仰、哲學觀點和藝術的發展。
一位著名的畫家,雖然可能對后來的畫家的作品影響很大,但是他對音樂和文學可能帶來的影響卻微乎其微,對探險和其他人類奮斗的領域實際上則毫無影響可言。類似的說法也適合于詩人、劇作家和音樂作曲家。一般說來,文藝人物只對文藝有影響,實際上只對他們所從事的那個特殊領域有影響。正是由于這種原因,沒有一名文學、音樂或美術人物被列進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數幾個人物才被列入本冊。
那么為什么本冊中有文藝人物呢?這是因為欣賞文藝對每個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響(雖然這種影響并不總是很大),換句話說,一個人可能會花一部分時間聽音樂,一部分時間讀書,一部分時間作畫,等等。即使我們聽音樂的時間對我們的其他活動毫無影響(這肯定是種夸張的說法),這一部分時間仍然代表著我們生活中的無聊時間。
一位藝術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可能比我們聽、讀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時間還要多。這是因為他的作品很可能對其他作家的創作活動產生影響,他們的作品為我們所體驗和賞識。
在有些情況下,文藝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確的哲學內容,這會影響我們對其他問題的看法。當然文學作品比音樂或美術作品更經常是如此這般。例如,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第一場)中,莎士比亞讓親王說:“對殺人的兇手不能講慈悲,否則就是鼓勵殺人。”這里提出的觀點(不管人們接受與否)具有鮮明的哲學內容,可能會對人們的政治態度產生影響,而不是其他如欣賞“蒙娜麗莎”①所產生的影響。
莎士比亞在所有的文學人物中首屈一指,這看來是無容置辯的。相對來說,今天很少有人談喬叟、維吉爾、甚至荷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亞的戲劇,肯定會有很多觀眾。莎士比亞創造詞匯的天才是無與倫比的,他的話常被引用——甚至包括從未看過或讀過他的戲劇的人。況且他的名氣也并非曇花一現。近四百年來他的作品一直給讀者和評論家帶來了許多歡樂。由于莎士比亞的作品已經接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因此在將來的許許多多世紀里也將會受到普遍歡迎,這一推測看來不無道理。
在評價莎士比亞的影響時,我們應該這樣考慮,如果沒有他,就根本不會有他的作品(當然類似的論斷適合于每一位文學藝術人物,但是這個因素在評價一般的藝術家的影響時看來并不特別重要)。
雖然莎士比亞用英文寫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聞名世界的人物。雖然英語不完全是一種世界語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語言都更接近世界語言。而且莎士比亞的作品被譯成許多種文學,許多國家都讀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戲劇。
當然有些受歡迎的作家的作品也會受到文學評論家的輕視,但是莎士比亞就不同了,文學學者都不遺余力地贊揚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戲劇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圖獲得他的文學氣質。正是因為莎士比亞對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響和不斷受到大眾的賞識,才使他在本書中獲得相當高的名次。
5.關于莎士比亞的小故事
莎士比亞的故事:
莎士比亞出生在英國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鎮,父親是個商人。4歲時,他的父親被選為“市政廳首腦”,成了這個擁有兩千多居民,20家旅館和酒店的小鎮鎮長。
這個小鎮經常有劇團來巡回演出。莎士比亞在觀看演出時驚奇地發現,小小的舞臺,少數幾個演員,就能把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表現出來。他覺得神奇極了,深深地喜歡上了戲劇。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學著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起戲來,并想長大后從事與劇本相關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親經商失利,14歲的莎士比亞只好離開學校,給父親當助手。18歲時他結了婚,不到21歲,已有了3個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歲,莎士比亞對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遺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說:“女人應該與比自己年紀大的男子結婚”。不過,他對辛勤持家,撫養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關懷備至。1586年,富于進取精神的莎士比亞隨一個戲班子步行到了倫敦,并找到一份為劇院騎馬的觀眾照看馬的差使。這雖然是打雜,但畢竟跟戲劇掛了鉤了,莎士比亞盡力盡心地干這個工作,他干得很好。騎馬來的觀眾都原意把馬交給他。莎士比亞常常忙不過來,只得找了一批少年來幫忙,他們被叫做“莎士比亞的孩子們”。
莎士比亞頭腦靈活,口齒伶俐,工作之余,還悄悄地看舞臺上的演出,并堅持自學文學、歷史、哲學等課程,還自修了希臘文和拉丁文。當劇團需要臨時演員時,他“近水樓臺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華,他終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時,莎士比亞也認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劇團吸收為正式演員。
那時候,倫敦的劇團對劇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為一個戲要是不受觀眾喜歡,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戲。莎士比亞在堅持學習演技的同時,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了解了自己祖國的歷史和人民不幸的命運,他決定也嘗試寫些歷史題材的劇本。
27歲那年,他寫了歷史劇《亨利六世》三部曲,劇本上演,大受觀眾歡迎,他贏得了很高聲譽,逐漸在倫敦戲劇界站穩了腳跟。
1595年,莎士比亞寫了一個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上演后,莎士比亞名霸倫敦,觀眾像潮水一般涌向劇場去看這出戲,并被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這部劇本中,作家寫了自由愛情的可貴,譴責了封建制度對愛情的迫害,歌頌了理想的愛情。
1599年,莎士比亞已經很有錢了,他所在的劇團建成了一個名叫環球劇院的劇場,他當了股東。他還在家鄉買了住房和土地,準備老了后回家備用。不久,他的兩個好友為了改革政治,發動叛亂,結果,前者被送上絞刑架,后者被投入監獄。莎士比亞在悲憤不已,傾注全力寫成劇本《哈姆雷特》,并親自扮演其中的幽靈。
6.莎士比亞的故事有哪些
1 愛的徒勞 莎士比亞 64K
2 奧瑟羅 莎士比亞 72K
3 暴風雨 莎士比亞 53K
4 錯誤的喜劇 莎士比亞 42K
5 第十二夜 莎士比亞 56K
6 冬天的故事 莎士比亞 66K
7 亨利八世 莎士比亞 72K
8 亨利六世上篇 莎士比亞 65K
9 亨利六世中篇 莎士比亞 74K
10 亨利六世下篇 莎士比亞 70K
11 亨利四世上篇 莎士比亞 69K
12 亨利四世下篇 莎士比亞 73K
13 亨利五世 莎士比亞 81K
14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 81K
15 皆大歡喜 莎士比亞 60K
16 科利奧蘭納斯 莎士比亞 75K
17 理查二世 莎士比亞 65K
18 理查三世 莎士比亞 81K
19 李爾王 莎士比亞 75K
20 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士比亞 68K
21 麥克白 莎士比亞 53K
22 莎士比亞詩選 莎士比亞 137K
23 裘力斯·凱撒 莎士比亞 56K
24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 莎士比亞 56K
25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莎士比亞 73K
26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莎士比亞 59K
27 維洛那二紳士 莎士比亞 49K
28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亞 60K
29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莎士比亞 62K
30 無事生非 莎士比亞 60K
31 辛白林 莎士比亞 80K
32 馴悍記 莎士比亞 59K
33 一報還一報 莎士比亞 58K
34 雅典的泰門 莎士比亞 54K
35 約翰王 莎士比亞 60K
36 終成眷屬 莎士比亞 65K
37 仲夏夜之夢 莎士比亞 51K
可以下載
7.莎士比亞的故事
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無聞。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舉世聞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為世人留下了37個劇本,一卷14行詩和兩部敘事長詩。
他的劇本至今還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許多國家在上演他的劇本紀念他。馬克思稱他是“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他就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藝術大師——莎士比亞。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他是莎士比亞的名言,也是他能在藝術天地里自由飛翔,成為一代藝術大師的秘密。
莎士比亞出生在英國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鎮,父親是個商人。4歲時,他的父親被選為“市政廳首腦”,成了這個擁有兩千多居民,20家旅館和酒店的小鎮鎮長。
這個小鎮經常有劇團來巡回演出。莎士比亞在觀看演出時驚奇地發現,小小的舞臺,少數幾個演員,就能把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表現出來。他覺得神奇極了,深深地喜歡上了戲劇。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學著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起戲來,并想長大后從事與劇本相關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親經商失利,14歲的莎士比亞只好離開學校,給父親當助手。18歲時他結了婚,不到21歲,已有了3個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歲,莎士比亞對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遺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說:“女人應該與比自己年紀大的男子結婚”。不過,他對辛勤持家,撫養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關懷備至。1586年,富于進取精神的莎士比亞隨一個戲班子步行到了倫敦,并找到一份為劇院騎馬的觀眾照看馬的差使。這雖然是打雜,但畢竟跟戲劇掛了鉤了,莎士比亞盡力盡心地干這個工作,他干得很好。騎馬來的觀眾都原意把馬交給他。莎士比亞常常忙不過來,只得找了一批少年來幫忙,他們被叫做“莎士比亞的孩子們”。
莎士比亞頭腦靈活,口齒伶俐,工作之余,還悄悄地看舞臺上的演出,并堅持自學文學、歷史、哲學等課程,還自修了希臘文和拉丁文。當劇團需要臨時演員時,他“近水樓臺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華,他終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時,莎士比亞也認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劇團吸收為正式演員。
那時候,倫敦的劇團對劇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為一個戲要是不受觀眾喜歡,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戲。莎士比亞在堅持學習演技的同時,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了解了自己祖國的歷史和人民不幸的命運,他決定也嘗試寫些歷史題材的劇本。
27歲那年,他寫了歷史劇《亨利六世》三部曲,劇本上演,大受觀眾歡迎,他贏得了很高聲譽,逐漸在倫敦戲劇界站穩了腳跟。
1595年,莎士比亞寫了一個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上演后,莎士比亞名霸倫敦,觀眾像潮水一般涌向劇場去看這出戲,并被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這部劇本中,作家寫了自由愛情的可貴,譴責了封建制度對愛情的迫害,歌頌了理想的愛情。
1599年,莎士比亞已經很有錢了,他所在的劇團建成了一個名叫環球劇院的劇場,他當了股東。他還在家鄉買了住房和土地,準備老了后回家備用。不久,他的兩個好友為了改革政治,發動叛亂,結果,前者被送上絞刑架,后者被投入監獄。莎士比亞在悲憤不已,傾注全力寫成劇本《哈姆雷特》,并親自扮演其中的幽靈。
在以后的幾年里,莎士比亞又寫出了《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它們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的戲劇多以廣闊的背景和生動、豐富的情節來表現歷史和現實的內容,以鮮明的個性顯示豐富而深刻的主題。在表現方法上,不受任何清規戒律的限制,崇高與卑下、可笑與可怕、英雄與丑角奇妙混合,時間、地點可以隨便轉移,情節有單線、雙線、三線和多線,把笑劇、鬧劇、風俗喜劇、傳奇劇、悲劇等因素融匯在一起,服從了生活描寫和性格表現。在語言上有韻文,也有散文,把諺語、俗語、民歌都引進了戲劇舞臺,詞匯非常豐富,并使人物語言性格化。
1616年,莎士比亞由于生病離開了人世。在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的碑文:
“看在上帝的面上,
請不要動我的墳墓,
妄動者將遭到詛咒,
保護者將受到祝福。”
他的墓現在他家鄉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象朝圣一般去瞻仰。
8.關于莎士比亞的小故事 不超過200字
這個小鎮經常有劇團來巡回演出。
莎士比亞在觀看演出時驚奇地發現,小小的舞臺,少數幾個演員,就能把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表現出來。他覺得神奇極了,深深地喜歡上了戲劇。
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學著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起戲來,并想長大后從事與劇本相關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親經商失利,14歲的莎士比亞只好離開學校,給父親當助手。
18歲時他結了婚,不到21歲,已有了3個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歲,莎士比亞對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遺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說:“女人應該與比自己年紀大的男子結婚”。
不過,他對辛勤持家,撫養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關懷備至。1586年,富于進取精神的莎士比亞隨一個戲班子步行到了倫敦,并找到一份為劇院騎馬的觀眾照看馬的差使。
這雖然是打雜,但畢竟跟戲劇掛了鉤了,莎士比亞盡力盡心地干這個工作,他干得很好。騎馬來的觀眾都原意把馬交給他。
莎士比亞常常忙不過來,只得找了一批少年來幫忙,他們被叫做“莎士比亞的孩子們”。
9.莎士比亞的簡介要簡短的
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英:Hamlet)、《奧賽羅》(英:Othello)、《李爾王》(英:King Lear)、《麥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二首長詩。本·瓊森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