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公權的小故事2個
1、柳公權學書法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
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
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柳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
經過苦練,柳公權終于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2、柳公權的大無畏精神柳公權是唐代的大書法家。
一次,他到京城辦公事,當時的皇帝唐穆宗說:"我曾經在佛廟里看見過你的字,早就想見你了。"為了嘉獎柳公權,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后又問柳公權用筆的方法,他回答說:"心里正直筆才會拿得正,才可以叫做書法。
"唐穆宗馬上變了臉色,以為柳公權是用筆法來向他提意見。在古時,下屬一句話說不好是會容易被殺頭的,柳公權敢于這樣說,表現了他敢說真話的大無畏精神。
3、寫詩助人唐武宗曾長時間對一名宮中女官生氣,后來把她召來,對柳公權說:“朕對這個人很不滿意,如果能得到學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幾十張蜀郡產的紙遞給他。
柳公權不假思索,立即寫成一首絕句:“不分前時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長門。今朝卻得君王顧,重入椒房拭淚痕。”
皇帝非常高興,賞賜給他二百匹錦緞,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謝。4、三步之才柳公權曾隨從唐文宗去未央宮花園中游玩,文宗停下車子對柳公權說:“有一件使我高興的事。
過去賜給邊兵的服裝,常常不能及時發下,現在二月里就把春衣發放完畢。”柳公權上前祝賀,文宗說:“只是祝賀一下,還不能把你的心意表達清楚,你應作首詩向我祝賀。”
宮人催他親口念給文宗聽。柳公權應聲念道:“去歲雖無戰,今年未得歸。
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文宗高興地說:“曹子建七步吟詩,你竟只需三步。”
5、三朝侍書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見六位學士,文宗說起漢文帝的節儉,便舉起自己的衣袖說:“這件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學士們都紛紛頌揚文宗的節儉品德,只有柳公權閉口不說話。
文宗留下他,問他為什么不說話,柳公權回答說:“君主的大節,應該注意起用賢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聽取忠言勸戒,分明賞罰。至于穿洗過的衣服,那只不過是小節。
無足輕重。”當時周墀也在場,聽了他的言論,嚇得渾身發抖,但柳公權卻理直氣壯。
文宗對他說:“我深知你這個舍人之官不應降為諫議。但因你有諫臣風度,那就任你為諫議大夫吧。”
第二天,文宗便下旨授柳公權為諫議大夫兼知制誥,仍任翰林學士,負責撰寫詔書。
2.柳公權的故事50字左右
軼事典故:寫詩助人:唐武宗曾長時間對一名宮中女官生氣,后來把她召來,對柳公權說:“朕對這個人很不滿意,如果能得到學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
于是把御案上的幾十張蜀郡產的紙遞給他。柳公權不假思索,立即寫成一首絕句:“不分前時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長門。
今朝卻得君王顧,重入椒房拭淚痕。”皇帝非常高興,賞賜給他二百匹錦緞,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謝。
以筆為諫: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怎樣用筆才能盡善盡美,柳公權回答說:“用筆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則筆法自然盡善盡美。”穆宗為之改容,明白他這是借用筆法來進行勸誡。
宋代蘇軾在詩中曾說:“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3.柳公權的故事
1、寫詩助人
唐武宗曾長時間對一名宮中女官生氣,后來把她召來,對柳公權說:“朕對這個人很不滿意,如果能得到學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
于是把御案上的幾十張蜀郡產的紙遞給他。柳公權不假思索,立即寫成一首絕句:“不分前時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長門。今朝卻得君王顧,重入椒房拭淚痕。”皇帝非常高興,賞賜給他二百匹錦緞,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謝。
2、以筆為諫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怎樣用筆才能盡善盡美,柳公權回答說:“用筆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則筆法自然盡善盡美。”穆宗為之改容,明白他這是借用筆法來進行勸誡。宋代蘇軾在詩中曾說:“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3、三步之才
柳公權曾隨從唐文宗去未央宮花園中游玩,文宗停下車子對柳公權說:“有一件使我高興的事。過去賜給邊兵的服裝,常常不能及時發下,現在二月里就把春衣發放完畢。”柳公權上前祝賀,文宗說:“只是祝賀一下,還不能把你的心意表達清楚,你應作首詩向我祝賀。”
宮人催他親口念給文宗聽,柳公權應聲念道:“去歲雖無戰,今年未得歸。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文宗高興地說:“曹子建七步吟詩,你竟只需三步。”
4、致力學術
柳公權特精于《左傳》、《國語》、《尚書》、《毛詩》、《莊子》,每講說一詞一義,常寫滿好幾篇紙。他通曉音律,卻不喜歡聽演奏,他常說:“這是由于聽音樂容易使人產生驕慢情緒的緣故。”
擴展資料:
柳公權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并入李聽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年八十八。獲贈太子太師。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并稱“楷書四大家”。
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行、草書有《伏審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傳世。柳公權亦工詩,《全唐詩》存其詩五首,《全唐詩外編》存詩一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柳公權
4.柳公權的小故事2個
柳公權的大無畏精神
柳公權是唐代的大書法家。一次,他到京城辦公事,當時的皇帝唐穆宗說:"我曾經在佛廟里看見過你的字,早就想見你了。"
為了嘉獎柳公權,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后又問柳公權用筆的方法,他回答說:"心里正直筆才會拿得正,才可以叫做書法。"
唐穆宗馬上變了臉色,以為柳公權是用筆法來向他提意見。在古時,下屬一句話說不好是會容易被殺頭的,柳公權敢于這樣說,表現了他敢說真話的大無畏精神。
柳公權謙虛學字
柳公權小時候字寫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師和父親的批評。他虛心聽取他們的教誨,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他寫的字進步很大,受到老師的表揚。表揚的次數多了,柳公權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寫大楷比賽。他很快地寫好了一篇,滿以為穩拿冠軍,臉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一位賣豆腐的老人見柳公權這么不謙虛,想給他潑點涼水,走過去對他說:“華原城里,有個人用腳寫字,寫得比你還要好。”柳公權聽了有點不服氣,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華原城。他親眼看到那位無臂老人用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用右腳夾住毛筆,龍飛鳳舞地寫對聯,寫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冷靜下來想想,覺得自己那么一點成績真算不得什么。他誠懇地對那位無臂老人說:“柳公權愿拜您為師,請老師告訴學生寫字的秘訣。”無臂老人沉思片刻,給他寫了四句話:“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老人解釋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用腳寫字,已經練了50多個年頭。我磨墨練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寫完字就在半畝大的池塘里洗硯,池水都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還差得遠呢!”柳公權牢牢記住老人的話。從此以后,他更加勤奮地練字。他搜集了許多古代書法家的字,反復琢磨,吸取各家的長處。他經常登門拜訪當時的書法名家,向他們虛心求教。他還時常請同學、親友、陌生人指出自己書法上的不足之處。柳公權在書法領域不知滿足地刻苦鉆研,終于成為當時著名的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