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童謠
童謠一:如果你是翅膀,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3161 你擁抱藍天;如果你是魚鰭, 你親吻碧海;如果你是四足, 你奔于綠林;而你是雷鋒, 你奉獻青春,遠離了喧囂凡塵, 歡歌笑語—— 只因心中有愛。
童謠二:老人過馬路,我在邊上扶,助人為樂心情好,大家一起來。同學遇難題,我來幫助他,團結友愛好品質,大家一起來。
路上撿錢包,我交給警察拾金不昧好少年,大家一起來。去乘公交車,讓座給老人 ,尊老愛幼好習慣,大家一起來!童謠三:雖然你的生命如曇花一現, 但依然燦爛, 但這短暫的一現中, 你仍不忘吃苦耐勞,為祖國, 為人民,再苦也是甜!人最明凈的是自己的心靈。
心靈是比阿爾卑斯山麓的湖面還要澄清的一面明鏡,映照的是你的靈魂.生命,不一定瀕臨死亡才顯示深刻,但你用心去做了,你譜寫的是一曲動人的生命之歌!童謠四:傳統美德要牢記!尊老愛小不能少,上車看見老和小,起身讓位問聲好。看見別人有困難,樂于助人要力行。
朋友之間勿動氣,和和氣氣惜友誼。弘揚美德從我起!童謠五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云繞。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登上山頂四下瞧。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飲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惡, 吃了花糕多長。
擴展資料: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在全世界各民族和文化中,都有童謠的記錄。如中國的《三字經》,英國的《一閃一閃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
2008年6月7日,北京童謠經**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童謠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們感興趣。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童謠。
2.有關中華美德的童謠和詩歌
《中國夢》
一二三四五,齊步向前走,一路向前不回頭,心存夢想去奮斗,實現13億人的夢。
《愛祖國》
祖國祖國我愛你,從小養成好品質,立志苦學長本領,光盤行動我先做,
文明素質在提升,團結友愛暖心窩, 兒女共圓中國夢!
《中國夢》
東方紅,太陽升,祖國騰飛似巨龍!為了祖國齊努力,愛國愛校愛集體。
學知識、勤動腦,崇尚科學最光榮。爭做文明小衛士,誠實守信最重要。
鋪張浪費要抵制,勤儉節約莫放松。勤勞一生最光榮,和諧社會樂融融。
小朋友們要記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國強我茁壯!
《傳統美德童謠詩歌》
老人過馬路,我在邊上扶,助人為樂心情好,大家一起來。
同學遇難題,我來幫助他,團結友愛好品質,大家一起來。
路上撿錢包,我交給警察拾金不昧好少年,大家一起來。
去乘公交車,讓座給老人 ,尊老愛幼好習慣,大家一起來!
拓展資料:中華民族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56631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并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于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3.求原創童謠,是寫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
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飛呀,飛呀。
二只小耗子呀,跑到糧倉里呀,吃呀,吃呀。
三只小花貓呀,去抓小耗子呀,追呀,追呀。
四只小花狗呀,去找小花貓呀,玩呀,玩呀。
五只小山羊呀,爬到山坡上呀,爬呀,爬呀。
六只小鴨子呀,跳到水里面呀,游呀,游呀。
七只小百靈呀,站在樹枝上呀,唱呀,唱呀。
八只小孔雀呀,穿上花衣裳呀,美呀,美呀。
九只小白兔呀,豎起長耳朵呀,蹦呀,蹦呀。
十個小朋友呀,一起手拉手呀,笑呀,樂呀。
4.跪求,跪求,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中華美德童謠
七子之歌,算是童謠吧歌詞: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容: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合: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
祝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
容: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要回來,
回來。
或者是王二小放牛娃的童謠,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
山溝里掩護著后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
敵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炮,
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
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我們那十三歲的王二小,
可憐犧牲在山間
干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
他的血染紅了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
他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
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
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國傳統美德簡短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