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故事 簡短一點50字
1、姜太公釣魚
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時人,曾輔佐周武王滅了商朝。據民間傳說,太公在出仕之前,隱居於渭水(在今陜西省境內)之濱。
他常拿一根不帶魚餌的直鉤釣竿,在水面上憑空釣魚。一些樵夫看到他這樣釣魚都發笑。太公說:”我不是想釣真的魚,而是想釣一位賢明的君主。”
太公就這樣期待了幾十年,到他快八十歲的時候,周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國才能,親自請他出來做了丞相。
2、味如雞肋
三國時期,曹操帶領軍隊攻打一個城市,很長時間沒有攻打下來。這時候,他感到進推兩難:撤退吧,就前功盡棄,實在可惜;繼續攻打下去吧,又實在沒有取勝的把握。一天他在吃雞的時候,感到這情形就像是吃雞肋:實在沒有多少肉可以吃,可是丟掉又舍不得。這時候有人來問他”今天晚上的口令是什麼?”他就隨口回答”雞肋。”
3、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畫家叫文興可,善於畫竹子。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圍,栽了許多竹子,一年四季,常去觀察竹子的不同姿態與變化。因而對竹子的形象非常熟悉,所以他畫出的竹子生動逼真。《宋史·文同傳》里說:”當時人們紛紛請他畫竹子,送去的絹,堆了一大堆,他有時厭煩地把它們扔在地上。”
當時,文興可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兆補之寫了一首詩贊揚他的繪竹藝術,其中有兩句:”興可畫竹時,胸有成竹。”
4、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于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后,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5、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后討伐孫權。
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味如雞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胸有成竹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姜太公釣魚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孟母三遷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赤壁之戰
2.簡短的歷史小故事40個,50字左右.
姜太公釣魚 太公 姓 姜,名 尚,西周 時 人,曾 輔佐 周 武王 滅了 商朝.據 民間 傳說,太公 在 出仕 之前,隱居於 渭水(在今陜西省境內)之 濱.他 常 拿 一根 不帶 魚餌 的 直鉤 釣竿,在 水面 上 憑空 釣魚.一些 樵夫 看到 他 這樣 釣魚 都 發笑.太公 說:” 我 不是 想 釣 真 的 魚,而 是 想 釣 一位 賢明的 君主.” 太公 就 這樣 期待了 幾十 年,到 他 快 八十歲 的 時候,周 武王 的 父親 周 文王 得知 太公 有 治國 才能,親自 請 他 出來 做了 丞相.《味如雞肋》 三國 時期,曹 操 帶領 軍隊 攻打 一個 城市,很長 時間 沒有 攻打 下來.這 時候,他 感到 進推 兩難:撤退 吧,就 前功盡棄,實在 可惜;繼續 攻打 下去 吧,又 實在 沒有 取勝 的 把握.一天 他 在 吃雞 的 時候,感到 這 情形 就 像 是 吃 雞肋:實在 沒有 多少 肉 可以 吃,可是 丟掉 又 舍不得.這 時候 有人 來 問 他” 今天 晚上 的 口令 是 什麼?” 他 就 隨口 回答” 雞肋.” 《胸有成竹》 宋朝 有 個 畫家 叫 文 興可,善於 畫 竹子.他 在 自己的 住房 周圍,栽了 許多 竹子,一年 四季,常 去 觀察 竹子 的 不同 姿態 與 變化.因而 對 竹子 的 形象 非常 熟悉,所以 他 畫出 的 竹子 生動 逼真.《宋史·文同 傳》里 說:” 當時 人們 紛紛 請 他 畫 竹子,送去 的 絹,堆了 一大堆,他 有時 厭煩地 把 它們 扔在 地上.” 當時,文 興可 的 一位 很 要好的 朋友 兆 補之 寫了 一首 詩 贊揚 他的 繪竹 藝術,其中 有 兩句:” 興可 畫竹 時,胸有成竹.”。
3.要一篇簡短的中國歷史故事(50字)
中國建國之初,由于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動亂與戰爭,社會矛盾尖銳,經濟水平落后,貨幣貶值,交通運輸不暢。建國后,一個全面模仿蘇聯工業化模式的共產主義社會便迅速建立起來。
在1950年代早期,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和農村土地集體化以及社會改革。從1953年開始,中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
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到1956年,中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學一般歸于中國當代文學范疇。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新文學以此為起點,進入當代文學階段。
中國當代文學具有不同于中國現代文學的性質它限定于中國**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多元文學。這種性質使當代文學以極其復雜的面貌和特征顯著區別于以往任何社會形態和時代的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大體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后前十七年、**十年和新時期三個歷史階段。從21世紀初開始,又出現了中國自由作家、中國自由文學等概念。
將中國當代文學提升到一個新的,史無前例的高度,使得中國當代文學更加模糊和個人情緒化,一個真正的對于文學的自我回歸的年代正在出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
4.漢字的歷史資料50字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后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
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2376661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并不那么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后發現10余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
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
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
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于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在青銅器上。
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歇后語: 媽媽的眾姐姐 -- 多疑(姨) 戲臺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戲臺上的鞭子 -- 加碼(假馬) 觀音堂里著火 -- 妙哉(廟災) 孫猴子坐金鑾殿 -- 不象仁(人)君 壽星打靶 -- 老腔(槍) 壽星彈琵琶 -- 老生常談(彈) 麥柴稈吹火 -- 小氣(器) 弄堂里跑馬 -- 題(蹄)難出 扯胡子過河 -- 謙虛(牽須)過度(渡) 扯鈴扯到半空中 -- 空想(響)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恥(刺) 護國寺買駱駝 -- 沒那個事(市) 花椒掉進大米里 -- 麻煩(飯)了 蒼蠅飛進牛眼里 -- 找累(淚)吃 豆渣貼門神 -- 不沾(粘) 豆箕柴著火 -- 著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數(葷素) 豆腐乳做菜 -- 哪還用言(鹽) 兩口子鋤地 -- 不顧(雇)人 兩百錢的花生 -- 有得駁(剝) 兩手捧壽桃 -- 有理(禮) 兩把號吹成一個調 -- 想(響)到一塊來了 旱魅拜夜叉 -- 盡(精)見鬼 園外竹筍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氣(夫妻) 秀才做詩 -- 有兩手(首) 禿子脫帽子 -- 頭名(明) 何家姑娘給鄭家 -- 正合適(鄭何氏) 肚子里撐船 -- 內行(航) 龜蓋量米 -- 什么聲(升) 飯鍋里冒煙 -- 迷(米)糊了 床底下點蚊香 -- 沒下文(蚊) 凍豆腐 -- 難辦(拌) 謎語: 一月又一月,兩月共半邊,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
用 四個山字山靠山, 四個川字川套川, 四個口字口對口, 四個十字顛倒顛。 田 頭是一,腰是一, 尾是一,其實不是一。
三 說起舊社會,兩眼淚淋淋, 我家十口人,只有草蓋身。 苦 一個大,一個小, 一個跑,一個跳, 一個吸血,一個吃草。
騷 千字不象千,八字排兩邊, 有個風流女,卻被鬼來纏。 魏 守徐州失去大半, 戰呂布打掉巾冠, 罵候成盜去花馬, 恨董卓有心無肝。
德 說它小,能代表一國, 說它大,填不滿麻雀肚皮。 米 一點一橫長,一甩去南陽, 南陽兩棵樹,長在石頭上。
磨 遇水立成河,同伴就稱哥, 頭頂大得奇,傍人又如何。 可 某字生來橫,老是躺著困, 若要問本事,樣樣是頭名。
一 一堵大圍墻,墻外水汪汪, 水從左邊來,沖走右邊墻。 匯 中字加橫不加點,莫做申字猜; 若做申字猜,不是真肚才。
神 去頭是字,去尾是字, 去頭去尾還是字。 申 上八是倒八,下八是正八, 十字當中架,人人需要它。
米 兩個動物并排站, 一個游泳,一個吃草。 鮮 上頭在水里,下頭在天空, 要問家在哪,老家在山東。
魯 一座石灰山,出產各種炭, 石墨、金鋼。
5.50字左右歷史小故事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完成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懼怕了,馬上追擊。晉軍應用楚軍自豪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獲得了城濮之戰的成功。
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傳播.
由于當時還沒有創造印刷術,喜歡《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由于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東晉時,強秦不斷想吞并晉王朝,秦王苻堅親身帶領九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晉國派大將謝石、謝玄領八萬兵馬迎戰。苻堅當然很傲慢,基本沒把力氣懸殊的晉軍看在眼里。 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便被打敗,苻堅慌了手腳。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線視察,他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昂揚,連晉軍駐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模模糊糊像是滿山遍野的兵士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關歷史的知識簡短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