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李煜的簡短的文字介紹
李煜,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四旗中號“愁宗”。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可謂“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詩。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對“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后世影響亦甚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
2.李煜簡單介紹
補充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
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
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
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后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
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傳。
現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李煜 姓名 中文名稱: 李煜 又名: 從嘉 號鍾隱 字重光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五代十國時期 生卒年: 937—978 生平簡介 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亦為五代時出色的詞人。
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
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存約32首,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
當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
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
在位時間(961-975)。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景的第六子,生于937年,959年被立為太子。
961年即位,沒有年號。 李煜即位時,南唐已為宋的屬國。
他面對宋朝的壓力,逆來順受,以圖茍且偷安。975年,宋軍入金陵,俘后主,南唐滅。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個昏君,在文學上卻是一個文學家,詩人。其主要成就在詩詞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如《長相思》,《浣溪沙》等。
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陣子》,《浪淘沙》等。 李后主在位14年,975年被俘去位,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歲。
重溫南唐后主李煜 詞人李煜,亦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后一代國君。亦是讓世人驚羨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歷史典范人物之一。
他是李璟的第六子。據有關史料記載:他生有奇表,天資聰穎,頗具才華。
因他天性柔善,不愿介入嫡親宗族的政治紛爭,便避罹于書籍、藝術、愛情之中。而正是由于他這種天性使然的傾注,方使他能夠“精究六經,旁綜百氏”,“通曉音律。
精別雅鄭”,“工書善畫,崇信佛法”。尤在詩詞歌賦方面,更是嘔盡心血。
將人性中的情感、情緒、情愛發揮到淋漓盡致,不愧為一代且世代相傳的宗師。 李煜的詞,留傳下來的雖僅僅三十余首,但首首膾炙人口,皆為文學創作的珍品。
他的詞以風情旖旎,嫵媚溢芳;撫心凝神,細微有致;深哀結郁,真率、真切、自然雋永見長。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這樣描述李煜。
稱“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閱世愈淺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我以為他的詞,雖繾綣幽凄,然婉約中盡顯大氣。
如他描寫人的孤獨,那種憂郁和悲愁別恨…… 他的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道盡了人對往事、歲月的眷戀之情。 一曲《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 常恨水常東!”覽盡光陰如梭,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心結。 此外,他對自然景致、美好風光的勾描亦達爐火純青之境。
以他的一首《望江梅》為例:“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此景此境,又怎能不令人。
3.李煜的平生簡介 簡潔點 和重要的事
李煜,人名。著名的有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李煜,漢族,在位時間(961-975),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詩.被稱為“千古詞帝”。
一生簡介:
李煜,原名李從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載其“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次子。李弘冀“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懼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參與政事。在此期間,他曾給自己取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麗的山水之間,同時也表明自己無意與兄長爭位。
公元959年,李弘冀殺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終及弟),因而被李璟處死。李宏冀死后,李璟欲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遷都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開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領軍隊去攻打南唐。
公元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
公元975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聞之大怒。據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后因寫《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一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李煜死后,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4.給我簡單介紹一下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從嘉,自號鐘隱、蓮峰居士,徐州人。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稱南唐后主。
李煜性格軟弱,迫于形勢,對宋稱臣納貢,茍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開寶八年(975),宋軍長驅直入,圍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隨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兩年后去世(據說是被宋太宗用牽機藥毒死)。李煜聰穎過人,博通眾藝,書法自創金錯刀、攝襟書和撥鐙書三體。
畫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別為一格。又通曉音律,精別雅鄭,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鈴曲破》等曲,又曾與昭惠周后審訂《霓裳羽衣曲》殘譜。
兼以富于藏書,精于鑒賞。詩文俱佳,詞則尤負盛名。
其詞大體以南唐滅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以描寫宮廷逸樂生活為主,風情綺麗,清靡婉轉。后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郁蒼涼。
語言自然精練,境界開闊,詞風疏朗,與晚唐以來的香艷詞風頗見異趣。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豐富了詞的藝術手段,在詞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今存詞三十余首,與其父李璟匯刻為《南唐二主詞》,后人屢有增補,多至四十六首,然其中多有他人之作羼入,未盡可信。
有王仲聞、唐主璋、詹安泰等箋注本。作品列表菩薩蠻(花明月暗) 破陣子(四十年來) 望江南(多少恨) 烏夜啼(林花謝了) 烏夜啼(無言獨上)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
5.關于李煜的資料(詳細)
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漢族,在位時間(961-975),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可謂“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對“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后世影響亦甚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
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四旗中號“愁宗”
6.給簡單了當的介紹一下李煜
李煜(937――978) 簡介一、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亦為五代時出色的詞人。
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
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存約32首,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
當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
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
在位時間(961-975)。 簡介二、從中國詩史上看,象溫庭筠、韋莊、馮延巳等都可算是唐五代詞壇的佼佼者,他們的文學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作為詞的集大成者,則非悲劇帝王詞人李后主莫屬了。 后主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別號有:鐘隱、鐘山隱士、鐘峰隱居、鐘峰隱者、鐘峰白蓮居士等。
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位兒子。他天資敏慧,容貌出眾,“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據說,帝舜是重瞳,因此,后人每以重瞳的人為帝王之象。
后主酷好書畫文詞,精通音律,性情多愁善感。他出生的時代,正逢中國政治大混亂的局面,歷史上稱它為五代十國。
在中原一帶承遞唐朝這一正統的是,梁、唐、晉、漢、周五代,環繞外圍是,則是十國。 當朱全忠篡唐稱帝,改國號為梁的時候,唐朝的淮南節度使楊行密也據揚州稱帝,國號吳。
楊行密傳位次子楊渭,可是大權卻落到徐溫的手里。徐死,由養子徐知誥繼承,不外便篡吳自立,建都金陵,國號為唐,并改姓名為李升。
李升就是后主的祖父。 后主的父親李璟是位“神采精粹”、“器宇高邁”的人,對政治本來沒有多大的興趣,他曾打算在廬山瀑布之下筑一書齋作隱士,卻沒想到事與愿違,在升元五年繼任皇位。
在文學藝術上他是極有素養的君主,宮中藏有豐富的墨寶典籍。李后主生長在如此的環境里,潛移默化,終于塑造了多采多姿的藝術情調。
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詞現存約32首,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當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
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影響亦大。
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
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在位時間(961-975)。
卷8_5 【九月十日偶書】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黃花冷落不成艷, 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卷8_6 【秋鶯】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老舌百般傾耳聽, 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卷8_7 【病起題山舍壁】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爐開小火深回暖, 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卷8_8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浩浪侵愁光蕩漾, 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卷8_9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 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卷8_10 【挽辭】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卷8_11 【悼詩】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卷8_12 【感懷】李煜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
7.介紹一下李煜
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闡述了一代詞帝的興衰榮辱,他一心潛沒于詩詞文學的深海。對于身為一個皇家的他,他從無鶴立群雄當皇帝的心思。然而,歷史總喜歡開這樣那樣的玩笑: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繼承人中,當時的中主李璟在烈祖李昪靈位前發過誓言“兄終弟及”,即把皇位傳給其弟景遂,但因為李煜的哥哥弘翼即李璟的長子當時立下了戰功,就立弘翼為太子了,“兄終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但是李煜的哥哥弘翼與其父李璟的性格是有天壤之別的,弘翼為人果斷剛毅,權力欲極強,所以總會讓正在當皇帝的李璟不滿意,李璟便又想起兄終弟及的事情。李弘翼擔心父親遵照誓言將皇位傳給叔父,便秘密的將自己的叔父景遂殺害了,盡管如此李弘冀還是沒能當上皇帝。為什么呢?因為歷史畢竟是歷史。一門心思想做皇帝的他居然在叔父死了之后沒幾月也跟著去了。
那么我們的主人公李煜就順應大局接下了這個后唐的爛攤子做起了皇帝。李煜當了皇帝之后,便給北方的宋朝寫了一封《即位上宋太祖表》。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李煜接下來的的確是一個爛攤子,這個同時也表達了他無意做皇帝。這一點在以后的皇帝生涯中也能夠體現,因為李煜的優柔寡斷,使得他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該殺的不殺,不該殺的殺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點。由此可想而知,李煜必然將成為后來宋欽宗和宋徽宗那樣的俘虜。盡管當皇帝的路沒有能夠走好,而且走得相當糟糕,但是,他在詩詞史中的地位是非凡的。在亡國之后,他在宋朝的首都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毫不畏懼。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豪邁思國之感,開創了詞亦可抒情的先河。同時他的那種愛國之情也被后人稱頌至今,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葬送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但與此同時也造就了這個悲劇詞帝的萬古流傳。
下面我們就來走進這個詞帝的內心世界,用他當年的文字去遐想一代詞帝的興衰榮辱!
8.李煜詳細生平
李煜(937-978)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號蓮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
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