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路基清表施工工藝,越詳細越好
一)清表
對試驗段首先用全站儀進行放樣,以確立開挖線或坡腳線,根據中樁及相應高程測出試驗段和取土場備橫斷面面積,對工程量進行復核;然后對試驗段和取土場進行清表,由于試驗段范圍內為全填地段,即左幅低、右幅高,有大于1:5的橫坡。根據地形特點,清表采用小型推土機配合挖掘機、及人工結合的方式進行,將橫坡大于1:5的地段按要求做成臺階,右幅沿坡腳線開挖縱向水溝(水溝深0.8m),在試驗段內根據具體情況每隔一定距離開挖橫向排水溝,溝深5Ocm,將路基水引入縱向排水溝,排到路基外。經過2-3個自然日晾曬后,再用推土機清除表土,并集中堆放于工程師指定的地點,用于路基竣工后邊坡種植草皮。對于機械作業不徹底的地方(包括樹根及腐質土)或清除表土后含水量仍較大的局部地方用挖機結合人工挖除,用汽車運到路基外駐地工程師指定處堆放并用指定材料進行換填,最后將表面按填筑要求進行整平與壓實。壓實后仍不合要求的,再重新進行換填直至達到要求為止(以試驗檢測為準)。
2.路基土石方平場施工方案
路基土石方施工組織設計第一部分 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本段(KA0+000-KA9+700)路基土石方工程量:挖土方:57649.0m3,挖石方:21090.4m3,填土方:265243.4m3,填石方22924.4 m3。
一、施工方案 工期安排:2010年4月20日~2010年8月30日,工期130天。人員、設備見附表1。
二、路基施工的準備工作 1、組織技術人員認真閱讀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術規范。2、組織有關人員對路線走向,取土場及棄土場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涵洞位置、地質水文狀況、水準點及控制樁等進行全面的調查、核對。
3、做好現場布置及臨時設施的施工、維護、修建施工便道。4、恢復道路中線、邊線,包括路基坡頂、坡腳、邊溝、紅線、棄土場、借土場、涵洞位置、打樁標明后報監理工程師檢查。
5、將用作路基填方的土樣按規范要求送中心試驗室進行標準擊實試驗,計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進行液、塑限,塑性指數,有機質含量、CBR值,顆粒分析等試驗,并編寫開工申請報告,報監理工程師審批。6、在路基占地范圍內和取土場范圍內進行場地清理,清除表土、雜草、樹根、淤泥、拆除障礙物。
場地清理完成后,應用壓路機全面進行填前碾壓,使其密實度達到規定要求,滿足《技術規范》的要求,報工程師審批。7、在借土場、棄土場及路基兩側的紅線范圍內沿線開挖臨時排水溝渠,修建臨時排水設施,以保持施工場地處于良好的排水狀態,以防止工程或附近農田受沖刷、淤積。
三、臨時排水措施其施工方法具體詳見《第四部分、重點和難點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四、特殊路基處理1、施工方案本合同軟基共有8處,分布在匯水面積較大的沖溝水田處,山間低洼地段,系沖、洪積或淤積而成,為軟塑狀亞黏土土,將采用將路基挖方路段路面結構層以下紅黏土挖除換填沙礫80厘米。
2、軟基處理施工方法及措施具體詳見《第四部分、重點和難點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五、試驗路段施工1、在試驗路段開工前28天,將用于試驗路段填筑的材料進行所需的各種試驗。
包括土的液、塑限、塑性指數、顆粒分析、CBR值、重型擊實試驗、最佳含水量試驗。2、將實驗室所做的實驗結果以及試驗路堤施工方案,施工位置、設備及人員組織,各種記錄表格的格式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3、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在所選定K0+500-K1+500段進行試驗路段填筑,試驗路長度1000m(全幅),做好試驗段各種原始數據記錄,為最后試驗路段資料的整理提供數據。4 現場試驗應進行到能有效地使該種材料達到規定地壓實度為止。
試驗時應記錄:壓實設備的類型、合理的機械配備方式;壓實遍數及壓實速度、各工序的組合形式;材料的松鋪厚度、施工現場的最佳含水量等,將數據整理成文,報監理工程師批準,作為以后該種填料進行全面施工的依據。5 用于填方的每種類型的材料都應進行現場壓實試驗。
六、普通路段施工方法 普通路段指填土高度和開挖深度不超過8m的的路段。(一)、土石方開挖施工1、土質路塹開挖方式1)、單層橫向挖掘法從開挖路塹的一端或兩端按斷面全寬一次性開挖到設計標高,逐漸向縱深挖掘,當開挖深度不超過4m時,采用此種開挖方法。
2)、多層橫向挖掘法從開挖路塹的一端或兩端按橫斷面分層開挖至設計標高,逐漸向縱深挖掘,當開挖深度超過4m時,采用此種開挖方法。3)、通道縱挖法先沿路塹縱向挖掘一條通道,然后利用通道將兩側拓寬擴大工作面,并利用該通道做為運土路線及場內排水的出路。
當一層通道拓寬至路塹邊坡后,再挖下層通道,如此向縱深挖至路基設計標高。該法適用于路塹較長、較深的路塹開挖。
2、石質路塹開挖方式石方開挖采用松土機械作業法;對于風化較嚴重的軟石采用松土機械作業法,選用帶單齒松土器的大馬力推土機把軟石破碎鉤松,表層翻松后,用推土機進行搬運集堆,然后再用挖掘機或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輸,形成松土→集堆→外運的機械循環作業。在選擇松土器時,先對巖石性質進行分析判斷并根據巖石的室內試驗(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判斷各種型號松土器的壁開性能。
松土時松土方向順著巖石的下坡方向,間隔1.0~1.5m。3、零填挖路基零填挖路基路床頂面以下80cm應檢測其壓實度,不應小于96%,如不符合要求,應挖開80cm后重新按填筑要求分層填筑。
若鑒定為不良土質或非適用性材料,必須進行換填或摻灰處理。4、土石方開挖中的注意事項1)、路塹開挖時,應嚴格控制坡比和邊坡的穩定性,開挖時,不論開挖工程量和開挖深度大小,均應自上而下進行,不得亂挖和超挖,特別是不能開挖神仙土。
開挖時一方面要注意施工方法,如采用不加控制的爆破法施工,易造成路塹邊坡失穩,引起坍方。在不影響邊坡穩定的情況下進行爆破法施工,也應經過審批。
另一方面,要注意施工順序,防止開挖不當而引起邊坡失穩崩塌。2)、水是造成路塹各種病害的主要原因,在開挖路塹前應做好截水溝。
施工期間,應修建臨時排水設施。3)、對于路塹邊坡為單級的路塹,在路塹開挖到位后,立刻進行邊坡防護工程的施工,對于有多級的路塹,應在一級開挖到位后,。
3.路基清表要做什么資料
控制路基清表的資料:做土樣的標準擊實試驗數據,現場攤鋪土樣的含水量,攤鋪厚度及平整度,壓路機的功率及壓實遍數。
1、做土樣的標準擊實試驗,根據試驗得出來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后,在現場可以用環刀法與灌砂法檢測路基密實度。
2、現場攤鋪土樣的含水量最好是控制在最佳含水量-5%~+5% 內,這樣也會提高密實度要求的。
3、路基現場還要控制其攤鋪厚度及平整度,壓路機的功率及壓實遍數。
4、科學控制是加強施工質量檢測,關鍵之一是壓實度檢測,通常是環刀法,另一是彎沉檢測,通常是落錘彎沉儀。 經檢查還是土質不好的話,那最原始的辦法是:將復雜土質表面剔除60~100cm,然后夯實,換新土覆上。
擴展資料
路基本體:
路基本體包括用天然土、石所填筑的路堤和在天然地層中挖出的路塹,其輪廓及各部分名稱如圖1所示。它直接支撐軌道,承受通過軌道的列車荷載,是路基的主體。
路基本體根據地質條件和填筑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路堤、路塹、半路堤、半路塹、半堤半塹、不填不挖路基六種基本形式。
排水:
地面排水設備:用來將有可能停滯在路基范圍以內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到路基以外,并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圍,以免下滲浸濕路基土體或形成漫流沖刷路基邊坡,如側溝、排水溝、天溝等。
地下排水設備:根據水文和地質條件修筑于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用來截斷、疏干、引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使路基及邊坡保持干燥狀態,提高土的穩固能力,如排水槽、滲水暗溝、滲井等。
防護:
坡面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易受自然作用破壞而出現坡面變形的土質邊坡,如鋪草皮、噴漿、抹面、護墻、護坡以及為防護崩塌落實而修建的攔截和遮擋建筑物,如明洞、棚洞。
沖刷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水流或波浪對路基的沖刷和淘刷,如鋪草皮、拋石、石籠、圬工護坡、擋土墻、順壩、挑水壩等。
支撐加固設備:用來支撐加固路基本體,以保證其穩固性,如擋土墻、支擋墻、支柱等。防沙、防雪設施:用來防止風沙、風雪流掩埋路基,如各種柵欄、防護林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路基清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路基
4.路基清表、填筑資料問題
你做的應該是云貴川的工程吧,公路還是鐵路?
1,。就施工來說,清表的范圍就是坡腳線的位置。做資料就得統一,參考下同工程的其他單位,如果你們是大單位,就以你們的施工方案為準,其他單位效仿。(這是設計沒說明的情況下,你得解釋得過去,在不和設計和規范有沖突的情況下一切以節約成本和施工便利問準。)但是我們的清表是超出坡腳半米的位置,方便碾壓和后期清坡。路基的寬度和測量的商量下,資料應該是按照設計的做。資料是“做”的。
2。.路基填筑的第一層,規范上是每30公分一層逐層上填,每層做試驗,高程由測量提供,不然以后測量的資料難做,寫多少高程得看你們的檢驗批是怎么樣要求的,應該是每個高程上面對應了個試驗數據,如果只有一個高程就平均,試驗的報告或者現場記錄盡量不要體現高程,以免以后改資料,特別說一下,每30公分一層的填層厚度是規范上的,但是還要做工藝試驗段,最終確定填層厚度,只要試驗合格,40公分一層也行。這個方面量很大,你們真正施工的時候每層填半米或者80公分很正常。別不相信,到時候到現場去看就知道了。
3.半填半挖的我不清楚,但是資料是分開的,最少試驗室要分開,到時候路基段落的劃分,最好是找個有點經驗的人來做個表,把你們路基每段劃分開來,段落就劃分在每個大型框架或者橋的中樁上,長度也是有要求的,好像是400-600米。盡量劃大一點,那些小圓涵就別考慮了,直接跳過,這樣也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給試驗室減輕負擔。(看你老是提到寬度,如果你覺得什么都不合適的時候,一定別在檢驗批上大概的填寫,找相關的部門,根據檢驗批的要求,讓它們給你提供數據,前提是你不是總工,要不然這些東西不用太詳細,要了解得清清楚楚的話,你根本忙不過來)
后面的序號接不上了,因為問題差不多都形式相當
不知道 你們挖的臺階,銜接的地方是不是有過渡段?如果有的話,資料分開做,就在臺階的位置,寬度應該是測量測的邊樁位置,或者測了中樁,你們自己去量。就看你要什么寬度。過渡段的資料是要單獨整理的,那玩意很麻煩,估計你們得要編施工記錄了,要不然會和規范起沖突。
總之:在沒開工以前,把測量、試驗、工程部3個部門的資料員集合(有工作經驗的),由技術部帶頭,先就把你們的路基段落劃分清楚,以為你們施工的時候都是一段一段的填,不是整體填的。所以非常有必要。這里面主要體現的是試驗的資料,每層多高由測量的提供,每層試驗結論由試驗提供,施工時間,測量時間,測量高程,試驗時間,合格否。(說下,高程的地方,就編上去吧,測量不何能每層去測,也不可能填真實高程,所以編出來,一定不要超出范圍,按照你說的93區也就是基床底層往下推。也可以從表層往下推。這樣·呵··你們的資料大致能3個部門對應了,減少了改資料的可能性。記得,做的路基段落劃分表是一張很大的表,包含的內容很多,試驗的每90公分還有K30 還有邊坡壓實 測量的也是每層都有中樁高程,說不定邊樁也要要求做資料。所以···先做表是絕對明智的做法,其他的小部分就自由發揮了,資料又不是死的。拿不準就請教部門負責人或者總工。
回答最后個問題,要做表的原因就是先了解地形,和橫向結構物的分布情況,然后拿定主意劃分段落,段落是自行劃分的。鐵路上好像是看到過有段落劃分的要求,但是忘了那個規范了。不大于400還是600的那個。
稀里嘩啦的說了大通,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做資料不是沒水平,是看你想不想去思考,如果你啥都問,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那你也就是個做資料的,但是你多看多學,了解圖紙,把你做出來的給別人看,那就不一樣了,你要想的事情多了,一般這些事情都是部門領導來決定的,所以看你的了·····
5.工程公路,路基清表如何控制清表范圍和清表厚度
市政道路工程清表正常需要30厘米。
工地清表過程:
一、準備工作
1、場地清理施工前,在全面熟悉設計文件和設計交底的基礎上,進行現場調查、統計、核實施工范圍內的障礙物及一切需拆遷的附著物(如地下電纜、光纜、管線等),并與相關部門及時聯系解決。
2、做好施工測量工作,放樣出清表段的逐樁邊樁,并沿邊線灑石灰線,同時全面復測縱橫斷面高程,將以上結果報監理單位復核檢查。
3、根據項目部要求及本施工段的工程量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機械,配備有豐富經驗的施工管理人員。
二、清表的施工
1、清表土
清表施工開始由現場工程師通知監理工程師,清表結束后及時讓監理工程師簽認清表工程量。對表土厚度和設計表土厚度有較大差異的路段,應及時通知監理工程,要求其現場查看,確認與設計不符所增加的工程量。如監理工程師不能夠給予肯定確認工程量,要告知項目部現場工程師,由現場工程師作出決定。如遇此情況,在施工過程中要妥善考慮,做好測量原始記錄,收集好變更基礎資料。
一般清表厚為15cm,如遇水田、旱地等地段,清表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以上,對于耕地較厚的局部水田地段,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清表。對于河塘等淤泥質土應清除后,換填毛片、塊石、石灰土等(具體根據圖紙施工)。清表原則為徹底清除路基填土范圍內的耕植土和腐質土。
路基清表采用挖掘機配合推土機。在清表施工開始,由現場工程師現場口頭交底施工機械操作手所要清表的段落和清表范圍,清表厚度。推土機清表采用縱向推土清表施工,根據推土機的功率,在適當的位置設集土堆。在路基邊緣范圍內,為了避免推土機清表土流入紅線外,路基邊緣清表采用挖掘機開挖橫向清表,開挖至保證推土機施工不致使清表土外流入紅線外為止,然后再用推土機將清表土推至集土堆處。由挖掘機裝車,自卸車運輸至附近的棄土場。
清表的同時應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并將原地面積水排干,地基范圍內的地下水應嚴格按設計要求處理。
2、挖樹根、拆除構造物
挖樹根、拆除構造物施工開始由現場工程師通知監理工程師,挖樹根、拆除構造物結束后及時讓監理工程師簽認工程量。對設計數量與實際數量相差較大路段,應及時通知監理工程,要求其現場查看,確認與設計不符所增加的工程量。如監理工程師不能夠給予肯定確認工程量,要告知項目部現場工程師,由現場工程師作出決定。如遇此情況,在施工過程中要妥善考,做好原始記錄,收集好變更基礎資料。
挖樹根采用挖掘機挖除,挖樹根要求徹底挖除其根系范圍內的所有枝節。并集中堆放經監理工程師確認挖除數量后,挖掘機裝自卸車,運至棄土場。對于挖掘機不能徹底挖除的樹根應配合人工進行清除。清除完畢后對人工造成的坑穴應填平壓實,并對其碾壓至規定的壓實度為止。
拆除構造物采用挖掘機徹底拆除包括其地下基礎。拆除后裝自卸車運至棄土場。
3、棄土場
在棄土場棄土過程中要由專人指揮卸車,不得倒土在臨時用地以外,以免造成矛盾,不得亂倒。棄土場棄土結束后,要整修棄土場項面及邊坡,保證棄土整齊,與周圍環境協調。必要時在棄土場坡腳處開挖排水溝,引水至適當的位置,避免下雨沖刷棄土,流入周圍農田。
4、環保
堅決不允許亂棄亂倒,堅決不允許破壞紅線范圍外的地表。在棄土的運輸過程中,要對運輸便道及時灑水,避免揚塵,運輸較軟弱表土時,裝車不得太滿,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沿途灑落,污染便道和環境。
6.給個《公路工程高填方專項施工方案》的范文,謝謝
高填方路基專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省道204線建甌房道口至順昌界公路改造工程,本項目高填路基共3段,路基區段為K21+520~K21+630(長110m)路基平均寬度32.01m、K23+110~K23+230(長120m)路基平均寬度22.11m、K24+390~K24+545(長155m)路基平均寬度48.53m。
二、施工準備 1)施工測量: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對全線水準點、導線點進行復核和加密測量,測量成果已經監理業主批準,并用其進行施工放樣工作。 2)施工用電:配一臺200KW柴油發電機備用。
3)圖紙會審:對設計圖紙的會審工作已完成,并就設計中存在的疑問報請監理、業主及設計院進行處理。 4)各類臨時設施,機械設備、施工人員已全部就位。
5)各種材料、配合比的檢測、試驗工作已完成。 6)、施工工期安排 開工日期2011年3月5日,竣工日期2011年6月30日。
三、施工方案 主要施工方案及輔助設施 路基填筑采用分層填筑壓實方法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縱向分層、刷坡同步標準作業法填筑的施工方案。路堤每層填筑寬度,超出路堤設計寬度50cm,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并作好臨時排水工程的完善。
施工前根據填料情況先做實驗路段,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壓實遍數等),全面指導施工。施工前先將路基范圍內清表,原地面壓實達到要求。
填筑時按每車運量現場撒出格網以控制虛鋪層厚,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精平,羊足碾和20t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壓實。有路肩擋土墻處的填筑段采用先砌擋土墻后填路基的方法施工。
路基施工前做好排水工程和防滲設施以及施工場地附近的臨時排水措施。路基施工時在各施工面做相應的橫、縱坡有組織排水。
路基的排水工程有漿砌石排水溝、截水溝等。路基防護工程包括植物防護和工程防護。
路基防護及排水緊隨路基成型施工順序穿插進行。 1、路堤施工方法 路堤填筑按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壓實的方法和“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工藝進行施工。
施工前根據填料情況先做實驗路段,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全面指導施工。 四區段 路基填筑施工順線路縱向按填筑區——平整區——碾壓區——檢驗區等四個區段進行布置,每區段縱向長度視現場情況劃分。
采用四區段布置路基填筑施工作業區域,是為了各工序能夠相對獨立進行作業,互不干擾,充分發揮生產效能,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工程質量。 四區段具體內容如下: 填筑區 填筑區是已經完成場地清理和基底處理施工后,經檢查合格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同意進行填筑施工作業的區域。
施工中應根據試驗確定的松鋪厚度和汽車的載重量,計算確定后確定汽車卸土的前后的間距,保證松鋪厚度符合要求。 平整區 平整區是自卸汽車的填筑區,專供推土機和平地機進行平整作業的施工區域。
平整作業先由推土機進行粗平,將自卸汽車卸土后的土堆初步整平,形成一個大致的平整面,再由平地機進行終平,仔細將填筑面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整平,形成線路中心頂面向兩側3~4%的橫向排水坡。 碾壓區 檢驗合格經過監理工程師批準可以進行碾壓施工,專供壓路機進行施工作業區域。
檢測區 按照試驗確定的碾壓遍數,已經完成壓實工序施工,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可以進行壓實檢測的區域,專供壓實密度等各項指標檢測的作業區域。檢測合格后經監理工程師批準進入填筑作業區域循環,形成新的填筑區。
八流程 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按以下八個步驟進行循環作業:場地清理——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整平——機械碾壓——檢驗鑒定——路基整修。 路堤施工中必須堅持“三線四度”。
三線即:中線、兩側線,且在三線上每隔10m插一小紅旗,明確中線、邊線的控制點;四度即:厚度、密實度、路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層厚度以確保密實度,控制路拱度以確保雨水及時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確保路基碾壓均勻及在下雨時路基上不積水。
2、施工準備、基底處理 (1)伐樹、挖根、除草 路基范圍(路堤和路塹占地)內的樹木、灌木叢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樹木有序堆放在路基用地外,妥善處理,并將路基用地范圍內的草皮,農作物根系、樹根全部清除,且將填方路基范圍內的坑穴填平夯實。 (2)挖臺階 路堤填筑時,當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坡陡于1:5時,將原地面挖成臺階,臺階寬度大于2m,以滿足攤鋪和壓實設備操作的需要,高度為0.3m。
臺階頂做成2%~4%傾斜坡。砂性土原則上不挖臺階,而是將原地面以下200~300mm的表土翻松。
對于覆蓋層不厚的傾斜巖石基底,當地面橫坡為1:5~1:2.5時,要挖除覆蓋層,并將基巖挖成臺階。 (3)原地面處理 在原地面清表工作結束后及時恢復路基的中樁和施工邊樁,人工用石灰沿樁劃線標明,以便指導機械施工。
采用推土機沿灰線間就地整平,并形成單坡或兩邊坡路拱以利排水。完成以上工作后,分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原地面處理。
采用20t光輪壓路機碾壓3~4遍,在碾壓過程中出現的局部彈簧現象,采用人工翻挖,并摻加適量的石灰拌合均勻,并重新碾壓至要求壓實度。 對于氣候較差、氣溫低,采用翻曬難以保證的地段,采用人工布格摻加5%的消解石灰進行20。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的路基清表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