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沖稱象的故事簡短
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稱贊曹沖幼時過人的智慧。智慧不在年齡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于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擴展資料:
“曹沖稱象”原理:
“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于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可是,在那個年代(公元200年),雖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經發現了500年,但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傳入中國,小曹沖不可能知道這個原理,更不用說浮沉條件了。
實際上,聰明的曹沖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這里再講一個愛迪生的小故事。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位數學基礎相當好的助手叫阿普頓。有一次,愛迪生把一只電燈泡的玻璃殼交給阿普頓,要他計算一下燈泡的容積。阿普頓看著梨形的燈泡殼,思索了好久之后,畫出了燈泡殼的剖視圖、立體圖,畫出了一條條復雜的曲線,測量了一個個數據,列出了一道道算式。
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計算,還未得出結果。愛迪生看后很不滿意。只見愛迪生在燈泡殼里裝滿水,再把水倒進量杯,不到一分鐘,就把燈泡的容積“算”出來了。這里,愛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沖稱象
2.曹沖稱象簡略內容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
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擴展資料: “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
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于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短文意在稱贊曹沖幼時過人的智慧。
智慧不在年齡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于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沖稱象。
3.曹沖稱象簡略內容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擴展資料:
“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于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短文意在稱贊曹沖幼時過人的智慧。智慧不在年齡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于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沖稱象
4.曹操稱象故事越短越好
在距離現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國是處于魏、蜀、吳三強鼎立的三國時代。
有一天,吳國的孫權送給魏國領袖曹操一只大象,長久居住在中原的曹操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龐然大物,好奇地想知道這個大怪物的體重到底有多重?于是,他對著臣子們說:“誰有辦法把這只大象稱一稱?”在場的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有人回家搬出特制的秤,但大象實在太大了,一站上去,就把秤踩扁了;有人提議把大象一塊一塊地切下分開秤,再算算看加起來有多重,可是在場的人覺得太殘忍了,而且曹操喜歡大象可愛模樣,不希望為了秤重失去它。就在大家束手無策正想要放棄的時候,曹操7歲的兒子曹沖,突然開口說:“我知道怎么秤了!”他請大家把大象趕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個記號。然后又請大家把大象趕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頭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沈到剛剛畫的那一條線上為止。接著,他請大家把在船上的石頭逐一稱過,全部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望采納,謝謝)
5.曹沖稱象的故事
【典故】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家伙,可怎么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么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沖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后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里停著一只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瞇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里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古文
【原文】
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譯文】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太祖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太祖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作了。
6.曹沖稱象的故事的概括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興。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擴展資料:
曹沖簡介:
曹沖(196年—208年),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東漢豫州刺史部譙(今亳州)人,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沖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夸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沖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曹沖稱象
百度百科——曹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