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黑臉張飛簡短的故事
1、怒打督郵:督郵是貪官,想陷害劉備,結果張飛知道了,把督郵綁在樹上,用柳條打
2、三英戰呂布當中的一員:最先挑戰呂布,然后關羽劉備加入,是呂布一生中最忌憚的人
3、大鬧長坂橋:一聲大喝嚇退曹操83萬大軍,還嚇死了夏侯杰
4,、義釋嚴顏:入川時用計活捉嚴顏,占了要地巴郡,又釋放嚴顏,嚴顏感動,遂把他管制的地域全部獻給張飛
5、計敗張合:漢中之戰當中,張合攜勇而來,和張飛搶奪要地,結果張飛用計謀連續大敗張合三次,張合全軍覆沒,幾乎被活捉
2.黑臉的張飛故事400字
隆中對可以說是諸葛亮第一次出場。
在此之前,種種鋪墊,徐庶的走馬薦諸葛,水鏡先生的臥龍鳳雛論,以及對崔周平等人的描述,都深深的吸引了劉備,也深深吸引著讀者,而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終于千呼萬喚的出來了,那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到底有什么才能呢?他會不會像傳說中的一樣?或者會讓劉備讓讀者失望呢?所以讀者就像舌戰群儒中張昭說的一樣,睜大眼睛在盯著諸葛亮呢。所以,諸葛亮一出場,就是個神仙派頭,羽扇綸巾,身長八尺,面如冠玉,種種描寫,讓人們認識到,起碼諸葛亮相貌不輸人(相貌在東漢末年也是評定人才的一個標準),接著就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通對話。
這就要介紹諸葛亮的謀略了,劉備去找諸葛亮,不是讓他搞公關,不是去發掘演員的,所以相貌,沒有用,關鍵還要看謀略。于是諸葛亮就開始論述天下大勢,當然,他說的內容我們都知道,就是“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典故了,其間諸葛亮指出了劉備現如今的最大難題,在于他沒有地盤,之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說的入情入理。
到此,不止劉備,就是讀者也會對這位未出茅廬的年輕人刮目相看了,他太厲害了!整個諸葛亮的形象也活了起來。表現出的性格個人認為:第一表現了諸葛亮的超然脫俗。
從形象到他所居住的環境都可以看出來。第二表現了諸葛亮的謀略。
確實驚人,誰都知道三國最終是三個國家,但是在當時,諸侯混戰,曹操強大,孫權很弱小,至于劉備更是寒磣的到家,諸葛亮就敢說將來是個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敢說劉備可以與曹操、孫權這兩個大軍閥抗衡,確實了不起,基本把時事看透了!第三表現諸葛亮的務實精神。易中天先生說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沒有一句空話,句句關乎劉備的切身利益,這也是為將來那個鞠躬盡瘁的蜀漢丞相做伏筆吧。
第四表現了諸葛亮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及終于正統的思想。否則他不會跟劉備。
劉備在演義中是大仁的人,諸葛亮之所以輔佐他,主要還是因為這個,諸葛亮一來懷才,想成就不世之功,二來也確實為了解救苦難中的百姓,當劉備說出為了復興漢室而不自量力時,我相信諸葛亮已經就同意出山了。第五表現了諸葛亮的出世精神。
在隨劉備走之前,他吩咐弟弟照看好農田,待功成后來此隱居。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思想。
說明他不貪戀世俗,一心修身。劉備:經典情節三英戰呂布劉備的行為,很容易讓人誤解為一個只會哭只會跑,像是女人一樣的人。
所以作者安排了這場撼人心魄的“大比武”。呂布,三國第一勇士,武功無敵,這樣一個人,普通人見了就得腿軟,但是劉備和他的兩個弟弟不是這樣。
他們都是英雄,所以敢于挑戰對面這個“怪獸”。于是先是張飛,之后關羽,之后劉備,挨次沖上去,四個人走馬燈似的戰斗在了一起,旁邊人都看呆了!呂布支持不住,最終敗下陣去,劉關張看著敗走的呂布,哈哈大笑,這是何等的豪氣!這說明劉備是個英雄!摔孩子個人認為這說明了劉備有其狡猾的一面,看著滿身鮮血的趙云,是在想不出安慰之辭,于是想這么個招。
感覺劉備有些不地道,但是換了我們自己呢?摔孩子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在說永安托孤。
這個不細說了。表現出的性格體現了劉備的大仁大義,竟能舉國托于賢人,真不容易!即使他不是真心的,但起碼也說明劉備是個英雄,是英雄他才不放心諸葛亮,是英雄他才想出這樣的話來鉗制諸葛亮。
張飛經典情節當陽一吼一聲吼死曹操一個戰將,真是把張飛的勇烘托到了極致。一個人,一匹馬,一支槍,站在橋頭,曹操數萬大軍楞是沒敢往前走一步,不但沒往前,在張飛吼過之后還掉頭就跑,這是何等的氣魄!真個張飛這個人物完全活在了讀者眼前,也展現了張飛那種無畏的氣魄,以及震懾寰宇的那種能量!義釋嚴顏義釋嚴顏的時候諸葛亮還對劉備說,翼德懂得用智謀了,真是主公之福!這是對張飛另一面的展現,說明張飛的粗中有細,張飛不是個只知道一味的猛打猛沖的莽夫,他有智謀,也會用智謀,張飛的肖像一方面是個勇武無敵,有些莽撞的將軍另一方面還是關鍵時候會用智謀,懂得靈活取勝的帥才。
關羽經典情節千里走單騎有這一出戲,關羽的武圣人之名就不虛!一個人護送這嫂嫂過五關斬六將。在曹操極端的禮遇下,依然不忘兄長,掛印封金,毅然去投奔劉備,而且臨走的時候所有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來去分明,真是大丈夫!后來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況下,依然不為動搖,最終終于找到了劉備,不愧是義絕!這體現了關羽武藝超群,而且義薄云天!華容道對方陣營的首腦,只為當年對自己禮遇有加,就放走了他。
明知回去就是一紙軍令狀在等他,仍然放走了曹操,可見關羽把恩義看的比生命還重要!荊州拒婚孫權為了討好關羽,想為自己的兒子說媒,娶關羽的女兒,關羽二話沒說,一句“虎女焉嫁犬子”把人打發了。這時候的關羽已經變質了,他早已被驕傲自大侵蝕了。
這也為他后來的敗走麥城埋下了伏筆。
3.張飛為什么是黑臉, 在三國中哪段故事可看出的、
回樓上 不理由樓主問的也不是這個額。
出處么。
毛批三國第一回好象沒提及張三的臉龐顏色。
只是簡單描述“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沒說臉龐滴顏色。
完全沒像描寫關帥時候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但是。
可但是。
既然張飛做人本來就是粗魯魯的。
也不能給他一個面若冠玉目似朗星的形容詞額。
于是后世人們一商量。
得嘞。
黑臉吧。
然而陳壽老先生的三國志里只字未提張飛的黑馬王子造型。
可見。
張飛黑臉這個。
大概是最早源于戲劇吧。
呵呵。
4.張飛到底是不是黑臉
張飛有兩個女兒,并且先后都嫁給后主劉禪(長女是先是劉禪的太子妃,后來是后主的敬哀皇后,敬哀皇后薨,其妹入宮為貴人,次年即立為皇后。
語出《三國志·蜀志 ·二主妃子傳》)。由此,張飛之女的相貌似乎也可作為一個突破口。
那么張飛之女的容貌呢,我想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其女應該長得比較像張飛。因為基因遺傳有這樣一個普遍規律,就是“女生象父,男生象母”。
以遺傳幾率來算,張飛的女兒長得象母親的幾率是很小的,而兩個女兒同時都長得象母親的幾率就基本上接近于零了。另外在封建時代(比較講究后妃美貌的時代)如果能夠當上皇后,她們的相貌定是傾國傾城,如花似玉。
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她們的父親,張飛本人也不會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