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衢道中的意思
《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詩的意思是: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全詩如下: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簡析:這首詩的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2.《三衢道中》這首詩的意思
南宋詩人曾幾《三衢道中》
譯文:
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原文: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擴展資料
詩詞賞析
《三衢道中》這首詩是曾幾游賞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
作品再現了詩人游賞三衢山時的愉悅情景,抒寫了詩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見聞感受,流露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對平淡生活的熱愛,自然,優美,清新,明快。
“梅子黃時日日晴”,詩人開篇首先交代了出行的時間,“梅子黃時”,即陰歷四至五月。在江南,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往往多雨。另外,在當今中國氣象學和地理學中也有“梅雨”這一名詞。
就在這多雨的季節,卻有難得的“日日晴”,這“日日晴”從字面上看是寫天氣晴明,而仔細品味,卻是在寫詩人的愉悅心情。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游興驟然興起,于是與朋友相約結伴出去游山玩水。
“小溪泛盡卻山行”,這一句寫的是出行游賞的路線。
在這里,詩人首先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寫了出行時的路線“小溪”,出行的交通工具:船,出行游賞的終極景點:小溪的盡頭,應該是山林的至深處。詩人借助于水路“泛盡”了小舟,到了小溪的盡頭,仍然游興未盡,于是又舍舟登岸,改成山路步行往回返,可見詩人游興情趣之盎然,可謂溪盡興未盡,“日晴”心更晴。
“綠陰不減來時路”,這一句緊承上句之“山行”寫歸路之“綠陰”,詩人在這里用“來時路”巧妙地將筆墨悄然過渡到描寫歸程上來。眼前這美麗如畫的“綠陰”比來時的小溪兩岸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加濃郁,寫得涼爽,寫得寧靜,寫出了詩人輕松愉悅的內心感受。
“添得黃鸝四五聲”,這一句將意境描寫推到極致,將詩人舒暢愉悅之情懷推至頂峰,使作品之主題更臻完善。在山路的綠樹濃蔭中,婉轉著黃鶯那悠揚悅耳的歌聲,為三衢山路宜人的景致增添了無窮的意趣與生機,同時也更好地流露了詩人寄情山水的愉悅情懷。
“添得”二字用得巧妙,通過形象的描寫暗示了雖是游賞歸途,然而仍然興致濃郁。
3.三衢道中的譯文
《三衢道中》譯文:
梅子成熟的時候,天天都是晴zhidao朗的好天氣,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再走山間小路。
山路上古樹蒼翠,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釋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內
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
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
陰:樹蔭。
不減:并沒有少多少,差不多。
黃鸝:黃容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