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要了解美國的歷史與發展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
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數據有爭議);其人口總量也超過三億人,少于中國和印度。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自1870年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
今天的美國則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娛樂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更是其他國家所無法匹敵的。 殖民時期以前 在四萬多年前,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當哥倫布到達他認為的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約有3,000萬,其中有大約20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余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 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這是后來的愛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區,其中多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擴張,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自覺到英國的迫害,而萌生獨立的念頭。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反傾銷。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
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處分。1775年,在馬薩諸塞州萊克星頓點燃戰火;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并發表著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1777年10月,薩拉托加大捷,扭轉了獨立戰爭初期的不利的態勢。此役使美國人民信心大增,并得到了國際上的支援。
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
1781年,約克城戰役大捷,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約克敦戰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
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向西擴張 19世紀初期,數以千計的人,越過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動。
有些開拓者,移居到美國的邊界,甚至深入屬于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活。
南北戰爭 引起南北戰爭的原因,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
對這個國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驗。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 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
南北之間,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業、商業和金融的中心,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另組政府,北方則表示,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內戰爆發了,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打了四年,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1865年,北方戰勝了,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恢復統一,而且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 19世紀初期,美國開始工業化,而內戰之后則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美國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
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美國被卷入大戰漩渦中,并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大蕭條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經濟大恐慌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
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總統,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蘇醒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隨著軸心國的戰敗、英法實力的衰退,美國和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世界被分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美蘇及其各自陣營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加緊準備,一如戰時。
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冷戰結束 美國歷史自1960以來,許多方面仍是戰后發展的延續。
經濟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仍舊是不斷膨脹;從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繼續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過。
2.對美國歷史了解的進
英國在1763年宣告將阿帕拉契山以西地區撥給原住民,有效期至英國統治結束而終止,接著由美國予以采行。
1848年在加州發現黃金后,眾多白人向西遷移,遂爆發歐洲白人與印第安人爭奪土地的長期戰爭,包括1876年蘇族(Sioux)、夏延族(Cheyenne)進行的卡斯特(Custer)大屠殺。1887年多數印第安人遷入保留地,是年《道斯土地分配法》(Dawes General Allotment Act)使印第安人喪失了近348,100平方公里(134,400平方哩)的土地。
3.希望更多的了解美國
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開始向北美移民。
英國后來居上,到1773年,英國已建立了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1787年制定聯邦憲法,1788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
1812年后完全擺脫英國統治。1860年反對黑奴制度的共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
1862年9月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后,南部奴隸主發動叛亂,爆發了南北戰爭。1865年,戰爭以北方獲勝而結束,從而為資本主義在美國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開始對外擴張。在1776年后的100年內,美國領土幾乎擴張了10倍。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國力大增。
4.求一篇介紹美國文化的簡短文章 用英語表達
American cultureThe main content of American culture is the emphasize on individuals' value, the pursu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the promotion of deploitation(開拓, 經營) and competition and the need of realistic and practicality. Its core is individualism: self first, personal need first, pursue of individual benefit and enjoyment, emphasize on achieving individual value by self-strive and self-design. This type of intentionally build up of personality and pursue customized individualism has its pros and cons, it gives incentives to people and make them exert on their potential and wisdom and as a resul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race and 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difficult to keep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if everyone is egocentric thus make the entire society lack of *tric: .自我中心的, 利己主義的American citizens emphasize on achievements and respect heroes. They have great sense in their hearts to praise success and heroes. Personal achievements are one of those with the highest value in Americans mind. Americans have very strong senses of success. Success is the pursuit of most Americans, it is their attractive future and the incentives for moving forward. They believe that one's personal value is equivalent to his achievements in his career. Some high achievers in their career such as entrepreneurs, scientists, artists and all kinds of super starts became modern heroes.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how they strived have become the frame of reference of social culture value and the real life text book for parents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 incentive: Serving to induce or motivate:American society has great movements within itself. These movements are shown in two aspects: movements amongst locations and movements inside the society. The United States are relatively more open and have more freedom. Developed transport and the tradition of adventure and sporty makes a lot of American migrate from countryside to cities, from downtown to uptown; and from north to the southern sunny land, from one city to another. Unlik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social classes in America is not so stable. Further more, with the advoc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movements upwards along the social ladder have become possible. Many people living in the states,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Native American or immigrants from overseas, have the same dream of changing their social class and make their lifetime dream come true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This is what they often called "American dream".advocation:(=advocacy)擁護;支持美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強調個人價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開拓和競爭,講求理性和實用,其核心是個人中心主義:個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享受,強調通過個人奮斗、個人自我設計,追求個人價值的最終實現。
這種刻意塑造自我,追求個性化的個人主義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使許多人的智慧和潛力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促進整個民族與國家的振興和發展。
然而,人人以我為中心,人際關系就難以融洽,整個社會也會缺乏凝聚力。美國公眾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積淀。
個人成就是所有美國人價值觀中評價最高的價值之一。美國人有很強的成就(或成功)意識。
成功是所有美國人的追求,是誘人的前景,前進的動力。他們堅信,一個人的價值就等于他在事業上的成就。
一些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各類明星,成了新時代的英雄。他們個人奮斗的過程和結果,成了社會文化價值取向的參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美國是流動性很大的社會。這種流動體現在兩個方面:地域性流動和社會性流動。
美國相對的開放自由、發達的交通和冒險好動的傳統使許多美國人從鄉村流到城市,又從市中心流向郊區;從北方流到南方陽光地帶,從一個城市流到另一個城市。美國社會階級不像歐洲國家那樣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流動成為可能。
許多生活在美國的人,無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是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外國移民,都有一個夢,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這就是人們常津津樂道的“美國夢”。
5.你今年寒假要去美國,為此你必須了解美國的風土人情,把你需要的
i going to u.s.a this winter vocation,so i need ready know enough america * are only one seriouse way to reach north america that is take airplain. we need buy the ticktes from airplain company or internet airplain sale * we need take passport, and know where we want to go. we should know the rule of * are many choice for us to choose a hotal, but you should realy know the resouce that from internet.。
6.你對美國這個國家了解多少
正式名稱: 美利堅合眾國(TheUnitedStatesofAmerica) 面積: 9372614平方千米 人口: 3億(2006年) 民族: 白人約占75%;黑人約占12%;亞裔3。
3%;華人占0。9%;多已入美國籍 宗教: 56%信基督教新教;28%信天主教;2%信猶太教;其他4%,10%不屬于任何教派 語言: 通用英語 首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D。
C。) 行政區劃: 共分50個州和1個特區,3042個縣。
海外領地和托管地有關島、太平洋島嶼托管地等 地理區: 東南部沿岸平原,阿拉契亞山脈區,內地平原,西部山系及西部山間高原 最高點: 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 最低點: 死亡谷,低于海平面86米 主要山脈: 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等 主要河流: 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赫得森河、科羅拉多河等 主要湖泊: 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