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西湖中的傳說
許仙和白娘子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
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
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
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
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
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
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
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
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
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
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柳浪和鶯姑娘 傳說西湖原來只有九景,有一處風景叫柳浪聞鶯,是后來加上去的,其中有一段故事。
早先,這一帶地方叫柳浦,滿村是密層層的柳,一排排的破院。住在這里的三百來戶人家,都是郡王府的織錦戶。
他們家家織得好錦,有一手好手藝;但家家都很窮困,過的是苦日子。有一戶人家母子兩個,兒子名叫柳浪,是個好后生,手藝很高,但因為窮苦,年紀不小了,還沒有娶媳婦。
柳浪的心事,也從來不向人透露,只向那柳林里游轉的黃鶯傾訴.這黃鶯也真懂事,天天飛來為柳浪唱歌作伴,陪他織錦。日子一久,竟成了知心的朋友。
有一天,柳林里走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圓眼睛,瓜子臉,一身金黃衣衫,顯得十分俊秀。她就是黃鶯姑娘。
她偷偷地在窗口看柳浪織錦,想進屋里去,又有點怕羞。這時,正好來了張二嫂。
她是個熱心人,喜歡管閑事,看到有姑娘偷偷看柳浪,暗暗地好笑。不料這姑娘一見二嫂,就迎上去叫聲姐姐,還說自已是她的表妹金衣。
二嫂揉揉眼睛,想,我哪來的表妹呀!但是經不得鶯姑娘連聲叫喚,有點迷糊了,好像娘家真有個金衣妹妹。鶯姑娘又編了一些家事,最后說是投奔姐姐來的。
二嫂聽她這么說,又仔細瞧瞧她模樣,心里有了盤算。就過去高聲地朝屋里喊道:“柳浪,你出來見見我的表妹!”柳浪在屋里織錦,他今天聽不到黃鶯鳴叫,正在納悶哩!聽到喊聲,出門一看鶯姑娘,竟覺得十分面熟,就笑吟吟地望著她。
鶯姑娘紅著臉,也不說一句話。二嫂見了,拍著手說:“真是天生的一對!”就進屋去找柳婆婆了。
這樁婚事,經二嫂一撮合,大家都愿意,就定下來了。柳婆婆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準備為兒子辦喜事。
這一天,剛逢三六九日,是繳錦的日子。柳浪定了這門親事,心里樂滋滋的,就背起錦,興沖沖地跟著鄉鄰到郡王府去了。
那郡王是皇帝的侄兒。這一年正是皇帝六十歲,郡王準備選一匹最精美的錦綢奉獻上去,就將繳來的彩錦挑選起來。
可是挑來挑去都不滿意,后來看到柳浪。
2.西湖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候,天河東邊石窯里住著一條玉龍,天河西邊樹林中住著一只金鳳,它們有一次在銀河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璞玉,于是一起把璞玉琢磨了許多年,終于使璞玉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顆明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 這個消息后來傳到了天宮,貪心的王母娘娘為了得到這顆寶珠,就派了天兵把明珠偷走。
玉龍和金鳳發覺明珠不見了,到處尋找。后來得知在王母娘娘手中,于是就趕去天宮向王母索取,王母不肯,死護住明珠不放,玉龍和金鳳則上前去搶,于是你爭我奪,你拉我扯,明珠由天宮階沿滾落到人間。
為不讓明珠跌碎,玉龍和金鳳也緊隨著明珠往下飛。這顆明珠一落地,立刻變成晶瑩碧綠的西湖。
玉龍和金鳳舍不得離開自己辛勤琢磨成的明珠,就變成兩座山來守護它。這兩座山,一座是雄偉的玉龍山(今名玉皇山),一座是青翠的金鳳山(今名鳳凰山)。
從此,它們永遠守護在西湖之濱。杭州人民至今還在傳誦著“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的歌謠。
3.關于西湖的傳說
西湖傳說
1、西湖歷史演變
2、明珠西湖
3、東坡肉
4、一線天
5、柳浪和鶯姑娘
6、錢王射潮
7、鳳凰山
8、打龍王
9、蘇小小魂斷西冷橋
10、六和填江
11、金牛湖
12、油炸檜
13、許仙和白娘子
14、康熙題匾
15、飛來峰
16、八卦田
17、尉遲恭造寺
18、畫扇判案
19、臭秦檜
20、石香爐
21、吳山第一泉
22、蠶花娘子
23、望仙橋
24、茶祖宗
25、和尚戲乾隆
26、石人嶺
27、豆腐橋
28、小黃龍
29、杏嬋
30、月桂峰
31、梅花碑
32、初陽臺
33、呼猿洞
34、烏龍
35、斷橋
36、貓兒橋
37、華家池
38、宋嫂魚
4.三潭印月的傳說 簡短
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筑于萬歷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臺,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 輝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異。以其地處湖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軾詩中所說的“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晴光”與“雨色”的最佳處。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蘇軾疏浚西湖后,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積,在堤外湖水深處立了三座瓶形。 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筑于萬歷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臺,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 輝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異。以其地處湖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軾詩中所說的“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晴光”與“雨色”的最佳處。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蘇軾疏浚西湖后,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積,在堤外湖水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為“三潭”。
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臨湖而立。
據說三潭印月在中秋之夜可看到三十三個月亮,每個石塔有五個洞,總共可印出三十個,還有天上一個,倒影一個,據說最后一個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5.關于西湖的一些神奇的故事
許仙和白娘子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
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
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
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
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
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
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
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
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
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
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柳浪和鶯姑娘傳說西湖原來只有九景,有一處風景叫柳浪聞鶯,是后來加上去的,其中有一段故事。
早先,這一帶地方叫柳浦,滿村是密層層的柳,一排排的破院。住在這里的三百來戶人家,都是郡王府的織錦戶。
他們家家織得好錦,有一手好手藝;但家家都很窮困,過的是苦日子。有一戶人家母子兩個,兒子名叫柳浪,是個好后生,手藝很高,但因為窮苦,年紀不小了,還沒有娶媳婦。
柳浪的心事,也從來不向人透露,只向那柳林里游轉的黃鶯傾訴.這黃鶯也真懂事,天天飛來為柳浪唱歌作伴,陪他織錦。日子一久,竟成了知心的朋友。
有一天,柳林里走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圓眼睛,瓜子臉,一身金黃衣衫,顯得十分俊秀。她就是黃鶯姑娘。
她偷偷地在窗口看柳浪織錦,想進屋里去,又有點怕羞。這時,正好來了張二嫂。
她是個熱心人,喜歡管閑事,看到有姑娘偷偷看柳浪,暗暗地好笑。不料這姑娘一見二嫂,就迎上去叫聲姐姐,還說自已是她的表妹金衣。
二嫂揉揉眼睛,想,我哪來的表妹呀!但是經不得鶯姑娘連聲叫喚,有點迷糊了,好像娘家真有個金衣妹妹。鶯姑娘又編了一些家事,最后說是投奔姐姐來的。
二嫂聽她這么說,又仔細瞧瞧她模樣,心里有了盤算。就過去高聲地朝屋里喊道:“柳浪,你出來見見我的表妹!”柳浪在屋里織錦,他今天聽不到黃鶯鳴叫,正在納悶哩!聽到喊聲,出門一看鶯姑娘,竟覺得十分面熟,就笑吟吟地望著她。
鶯姑娘紅著臉,也不說一句話。二嫂見了,拍著手說:“真是天生的一對!”就進屋去找柳婆婆了。
這樁婚事,經二嫂一撮合,大家都愿意,就定下來了。柳婆婆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準備為兒子辦喜事。
這一天,剛逢三六九日,是繳錦的日子。柳浪定了這門親事,心里樂滋滋的,就背起錦,興沖沖地跟著鄉鄰到郡王府去了。
那郡王是皇帝的侄兒。這一年正是皇帝六十歲,郡王準備選一匹最精美的錦綢奉獻上去,就將繳來的彩錦挑選起來。
可是挑來挑去都不滿意,后來看到柳浪織的那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