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小學班主任工作案例
一本漫畫書的風波
——班主任工作案例一則
【事件】
上個月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博俊同學手拿一本漫畫書走了進來,氣沖沖地說:“胡老師,張杰偷了我的漫畫書,這是我從他書包里翻出來的。”“是不是他干的?”我也有些吃驚。“您看,他把我的名字也給涂改了。”
說起張杰,班里同學都知道他,以前就有愛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曾有一次,他背著家人拿了幾十元錢,到小賣部買零食請同學吃,所以平時大家不見了東西都懷疑是他干的。但是自從這學期班里開展了“文明學生評比”活動以后,一直沒有聽到同學反映他偷東西的現象。“今天怎么了?”我覺得納悶,琢磨一番之后,我還是決定調查調查再說。于是安慰博俊先回去了。
【分析】
班級再次發生“失竊”事件,而且事實證據俱在,看來張杰確是這件事的實施者了。但我還是覺得不應把她定位成“小偷”而大加責罰。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因為他們還是成長中的人,其道德評價和道德意志力還處在較低水平,出現這些問題,并不等同于成人的犯罪行為。從張杰的事件來看,他前一階段“偷東西”的壞習慣已經得以糾正,現在又發生了,這是一種反復,應當讓他在這些反復中更快地成長起來。
另一方面,憑著對張杰的了解,我覺得這事也許另有原因。孩子心里往往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不肯對他人講心里話。
【過程】
1、側面了解,調查真相
兩天過去了,我一直在觀察著張杰,只見他默默無語,心事重重,有意在躲著老師的目光。我并沒有馬上找他,而是先把經常和張杰在一起的張銀找來了解,張銀說:“那天,我倆在教室看書,當時,我們沒什么書看,就從博俊的桌上拿了一本漫畫書,看完后,張杰去參加體育俱樂部活動了,我沒注意就把漫畫書隨手裝進了他的書包里。”
“不是他偷的漫畫書,那漫畫書上的名字又是誰涂改的呢?”
2、直接交流,愛心感化
當天下午,我找來張杰談話。他一走到我面前,就低著頭不知所措。“不用緊張,我不是在責怪你。”我笑著說。“我只是想聽一聽你的心理話。誰能沒有缺點呢?有了缺點、錯誤只要敢說真話,就得到別人的諒解,自己也感到輕松了,對嗎?”只見他低頭不語,我接著說:“那本漫畫書本來就不是你偷的,可同學們誤認為是你偷的,老師要還你一個清白呀!”這時,他睜大眼睛看著我,“胡老師,你怎么知道?”“對,我只是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不是你偷的,為什么把名字給涂改了呢?”“胡老師,對不起……”這時,他才對我講述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在博俊找漫畫書找不到時,又懷疑到了他身上,當時他理直氣壯的說:“誰拿誰是狗。”回到家,才發現,自己書包里原來真有這本漫畫書,想還吧,又怕同學的譏笑,因此,干脆把漫畫書的名字給涂改了。
3、澄清事實,增進團結
事情已經清楚了,還是公布于眾好,免得同學們在底下嘰嘰咕咕,給犯過錯誤的學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于是,在星期二的班會課上,我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向同學們講了一遍,然后,張杰鄭重地將漫畫書還給了博俊,這時,大家緊張的情緒放松了,氣氛和諧了,而張杰對于改掉自己錯誤的行為也更有信心了。
【反思】
1、班主任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頭腦一定要冷靜,要注重調查研究,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后進生敢于說真話,吐真情,這樣才能圓滿解決問題。
2、注重調查研究,到同學中去,傾聽同學們的聲音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靈魂,我們每位班主任如果魯莽地批評出事的學生,恨鐵不成鋼,勢必造成對學生心理的傷害,不耐心做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引出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讓我們在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少一點指責;多一點調查,少一點武斷。走近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貼心人。
2.優秀班主任的事跡
原發布者:love1987421
十佳班主任(優秀班主任)事跡材料十佳班主任(優秀班主任)事跡材料:育時代英才鑄不朽師魂肇州縣興城中學孔凡波“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幼時便知這是贊美老師的詩句。當理想成真時,作為一位普通的鄉鎮教師,我以自己的努力踐行了就業時的承諾。我叫孔凡波,**員,大學本科畢業,自2002年7月大學畢業,被分配到興城中學。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勤勤懇懇,勇于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一、關心每位學生,奉獻一片愛心我善于深入實際了解情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每接過一個班,我對學生的名字、愛好和特征等都很快了解得清清楚楚,就連學生的家庭狀況也都了如指掌。這樣,做起工作來,也就能有的放矢,得心應手。我時刻以“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情感體驗,給予孩子們最大的寬容、理解、信任和關懷。多年來,我所帶的班級總是文明、整潔,各項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源于一個“愛”字──對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我把這平凡而簡單的愛融于日常瑣碎繁雜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為每一位同學服務。我尊重每一位學生,從不挖苦諷刺他們,請學生承擔任務時,也采用詢問、商量的口吻進行;教育學生要搞好團結,我首先和學生交知心朋友,經常與學生交換各自喜歡的圖書,交流喜愛的電視節目等。我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使他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在我所帶的第一屆畢業生中有一名叫張曉磊
3.實習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
作者簡介:邱悅,北京景山學校教師
一次上課鈴響了。我又開始了例行的“監督”工作,同學們都很快地跑回教室。過了一會兒,上課的老師也進了教室,第二遍鈴響過后,我的目光剛要移開,突然看見我班頗為頑皮的男同學**跑進教室。我當時就想:“這小子肯定是課間跑操場上玩去了,才會上課遲到!這是我親眼所見,準沒錯!”一下課,我就走進教室,把他叫到講臺前,嚴厲地批評他上課遲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見眼淚在他眼圈里轉。“您冤枉人,我根本沒玩,下課,同學們圍著李老師問問題,然后李老師又叫我幫她把作業本抱辦公室去,這才晚的!”我的腦中“轟”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為了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我和李老師商量 好讓他當數學課代表的呀!我知道錯怪了他,連忙道歉。他卻氣乎乎地走了,以后幾天都不怎么理我。
都說“眼見為實”,可我親眼所見,還是錯怪了同學,這是深刻的教訓。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傷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們作為教師,每當在批評學生之前,一定要先問問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嗎?事實是這樣嗎?我批評得有理有據嗎?千萬不能憑主觀想象就草率處理。
有一位同學跟我說了這么一件事,說他以前的班主任特會批評人。一次上這位老師的課,后面的同學問他幾點了。他回頭說:“沒帶表,別問了。”結果被老師看見了。下課把他帶到辦公室,從上課時講話說到紀律散漫,又說到學習不刻苦,成績不理想,拿出期中考試成績單分析了他在班里、年級中的位置,說很危險,又說到他不關心集體,逃了兩次值日,最后還想起他吃午飯時總剩飯,不愛惜糧食,這位學生說當時他真想從辦公室的窗戶跳下去,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作為班主任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老眼光看學生,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注意到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學生犯了錯誤,只要改正了,就應該原諒,而不應總掛在嘴邊。批評更應就事論事,今天的事就說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來說幾句,學生心里會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師也不會忘記我以前犯的錯,也不會相信我!”這樣很不利于學生改正錯誤。
有時老師由于急躁的情緒或一時不冷靜會說出一些過火的話,如:“你真是咱們班的害群之馬,我怎么會遇上你這樣的學生!”“咱們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就是一個小流氓的坯子!”“你真是無藥可救了,還是回家自學去吧!”“你永遠也學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陽就從西邊出來!”這些定性的話、消極的斷言,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了努力改正缺點的勇氣和信心,嚴重抑制了學生的主體性。有時,教師一句傷學生的話,就可能使學生永遠不能原諒老師,產生對立的情緒,教育工作就更難進行了。
4.什么叫班主任工作案例
原發布者:趙學紅
班主任工作案例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就要結束了,雖然目前還不敢說是一個圓滿的結束,但確實感覺班主任的生活像一個五味瓶。總結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感慨良多,我覺得要使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有強大的凝集力,一直不斷前進,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規工作外,還應有一顆愛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學生中間,多理解他們,使他們信服你,愿意把你當作他們的好朋友,愿意與你多方面地交流思想。 一、懂得寬容,以同齡人的心態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人格,并善于進行“心理移位”,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心理處境,關心學生學習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加以引導、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對班主任產生一種親切感、安全感。班主任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就能喚起他們的自尊心、自強心,激勵他們發奮學習,戰勝困難,產生強大的內在動力。相反,如果班主任不信任、不尊重學生,尤其在公共場合,哪怕是無意識地用羞辱的語言去刺激學生,在學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礎和權力。對善于做學生朋友的班主任,有哪個學生不喜歡他呢? 作為班主任,自然大多都會兢兢業業地工作,有時勞力費神卻效果不佳,這時候,埋怨、牢騷都無濟于事。班主任與學生會產生思想觀點的不一致,看問題角度不一致,解決問題方式也不一致,于是,許多矛盾便產生了。此時,如果多一點理解,經常想想自己是他們那個年齡時,面對班主任的教誨是怎樣一種
5.如何抓住細節,做好班主任工作工作案例
你好,你可以參考一下: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實。
它不僅需要愛心與細心,更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的班級工作也應當富有創造性,下面我就談談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方法。
一、善于表揚,巧妙批評,以典型作為榜樣。案例:我們班某同學,父母都是外市老師,工作忙,離家又遠,所以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他的行為習慣差,經常愛講話、接話、打架,而且總認為自己有理,在班的影響也很大。后來,我就與他的家長聯系,跟她的媽媽和他多次談心,從正面、側面去了解他。
期間,只要他取得點滴進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勵,使他產生了親切感、信任感,愿意與我們心靈交流,這樣使他從思想上認識到錯誤,改正錯誤。在班里也給他自我表現的機會,使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現在,他在學習上有了很大進步,也有了一定的興趣。分析:小學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這對他們是榮譽的享受,更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勤奮守紀,有的厭學做壞事。
做為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對于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對他們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二、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案例:一次,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進了教室,上了大約五分鐘的時間,忽然外面有個學生喊:報告!我一看,原來是我班的某同學,這一下我可氣不打一處來,就嚴厲地批評了他一頓:“你平時總好玩,上了課還要玩半天才來。怎么回事?”平時大大咧咧的他這下可急了,眼淚分明在眼圈里打轉:“我不是遲到,我是給別班的一個同學找找東西,這才來晚的。”
原來他是做好事,我知道錯怪了他,連忙給他道歉,并表揚了他,讓他回座坐好。分析:都說:“眼見為實”,可有的時候親眼看見了,卻并不一定是你以為的。
這是深刻的教訓,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一旦你傷害了他,就不容易愈合。作為教師在批評學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嗎?”千萬不能草率去判斷、處理。
如果學生和你產生了對立情緒,那我們的教學就更難進行了。十幾年來,我通過實踐和探索在班級管理中雖沒有取得輝煌的成績,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也在變,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學習新的有用的東西,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
班主任工作是復雜而繁重的,只要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他們,就無悔我們的人生。這件事雖說不是大事但對我觸動很大,作為班主任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
當學生犯錯誤時,老師不能太過于沖動。可能由于急躁的情緒或一時不冷靜會說出一些過火的話,而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了努力改正缺點的勇氣和信心,嚴重抑制了學生的主體性。
有時,教師一句傷學生的話,就可能使學生永遠不能原諒老師,產生對立的情緒,教育工作就更難進行了,因此我班的每周小結,我都讓學生說說應該給自己加幾顆星,為什么?學生在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內總是自覺的約束自己,否則一周下來,其他同學得星了,而自己沒有,則非常難為情。因而樹立了較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工作也做得輕松多了。
(班主任工作 )總之,辦法比困難多,只要用心去做事,總有收獲。另外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老眼光看學生,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注意到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
學生犯了錯誤,只要改正了,就應該原諒,而不應總掛在嘴邊。批評更應就事論事,今天的事就說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來說幾句,學生肯定會有消極的心理。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
三、勇于認錯,從我做起 有次考單元測試卷,小劉的試卷基本上全部正確,我當時的第一直覺是——他抄了別人試卷!憤怒之中,我直接在他的試卷上打了個零分。當發下試卷時,我看見他偷偷地哭了。
結果問他同桌,他同桌對我說,小劉的媽媽怕他不會,已經提前給他做了一遍,所以這次是他真實的考試成績!當時我的心中真是五味雜陳。首先,我為我的莽撞感到自責,其次我為小劉沒有撒謊倍感欣慰。
然后我思索著該怎么補救。最后我決定不掩飾自己的錯誤,勇于承認。
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我表達了我的歉意。小劉反而安慰我,“老師,真的不用道歉,沒有關系的。”
這次的事情給我的啟示是深刻的。作為班主任,千萬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學生,這樣會傷害孩子的心靈,而且班主任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的事是——勇于認錯、知錯就改,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會化解許多的誤會與矛盾,身教勝于言傳。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說北風和太陽比賽,它們打賭看誰先把行人的大一脫下來,北風用盡了渾身解數也沒能把行人的大衣脫下,而太陽卻悄然地贏了,在座的各位老師,。
6.小學優秀班主任案例
給孩子信任的目光
丹陽市竇莊中心小學 錢麗華
我是一位小學英語老師,在教育戰線工作已經有13個年頭了,從工作至今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覺得要想帶好一個班級,必須注重班級管理。班主任既是班級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又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還是聯系班級與科任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實、繁瑣。它不僅需要愛心與細心,更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
案例:
我班有個學生叫吳相,他是四年級下學期從貴州轉入我校的。這個學生淘氣,但腦子很好使,就是英語底子薄弱了些,導致成績差,不思進取,還偷拿別的同學的筆,更嚴重的一次還偷了同桌的10元錢,花了8元后剩下了兩元。有同學舉報后我找到他,他還不承認,后來是我拿起了電話向他的媽媽證明家里沒有給他錢后他才承認的。我把他單獨叫到了辦公室,開始,我找他談話,給他講一些道理,希望他能夠知錯就改,以學習為重。可是他口頭上答應得很好,老實了一兩天,之后還是我行我素,毫無長進。每次我都想放棄算了,但是回過頭來一想,還是不能這樣,如果放棄的話就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一生,也可能毀了一個家庭。于是,我痛下決心,不轉化你,我誓不罷休!
為了轉化他,我首先從家庭入手。他家是來我們當地做生意的,家里還有一個弟弟,比他小三歲,念三年級,學習成績還不錯,在家表現也好,父母比較喜歡他。他在家里是一個被忽視的角色,所以在家里他總是不說話。于是我就找到了他的家長把孩子在校的表現向家長進行了描述,家長每天忙于生意對孩子的在校情況并不知曉,聽到了我的話后感到很驚訝,沒想到孩子會表現得如此差,所以表示一定會配合老師管好孩子。我建議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多談心,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知道如何去教育,家長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我在學校里也經常找他談心,談話中我問他:“爸爸媽媽每天做生意辛苦嗎?他們千百里來到這里為了什么?你想讓他們失望嗎?你想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學生嗎?好,那你要怎么做呢?”“我要好好學習,聽話,不拿別人東西,不讓爸媽操心,給弟弟做一個好榜樣,讓他們也喜歡我。”“好,那咱就好好表現一回,讓他們看看。”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并打電話給他父母,讓他們也一并分享孩子進步的喜悅。課后我及時送他三四年級的英語書,并一有空就幫他補習。慢慢地他的成績在一次次的練習中越來越高,信心也更強了,學習紀律和思想也有了好轉。
所以我經常想作為老師,特別是小學的班主任,我們一定要用信任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位置,讓他們找到自信心,這樣他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7.怎樣寫班主任教育案例
什么是班主任工作案例
一個好的案例,其實就是一個或多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評價。班主任工作案例是班主任講述的自己(或身邊的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真實的教育或管理故事或事例,并對其進行分析、總結或反思。
如何撰寫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有多種寫法:有的可以圍繞班級教育或管理工作中出現的精彩片斷或發生的典型性事件為主而編寫案例;有的圍繞一個主題,組織一系列有關事件進行編寫;還有的就某個教育活動的一個全過程來撰寫。這些案例中,有的案例是以正面方式敘述的案例,如“一次成功的溝通”;也可以是以反面方式敘述的案例,如.“一個沒有成效的班會”.。(在班主任話細節征文活動中,更提倡班主任提供片斷型案例。這種案例傾向于篇幅短小,問題具體,主題集中,體現細節,便于分析。)
班主任工作案例無論選擇哪一種寫法,都應當由四部分構成。
一、標題:可以用事件或主題定標題。標題要緊扣案例、提煉內容、角度新穎。(必要時,可以設副標題,作為正標題的補充或說明)
二、背景:在正文里,要交代一下事件發生的具體背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等。也可以交代學生的家庭背景。背景介紹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么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三、過程:事件的過程是案例的主體,是要求展開敘述的部分。它既包含對班主任遇到的問題或困惑的展現,也包含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敘述。不僅要敘述問題是如何發生、如何被發現、如何發展的,尤其要注意全面詳盡細致地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班主任是如何干預的,問題解決中出現的反復、挫折等等。切忌把這部分敘述得簡單化、概括化,如“經過我多次耐心的談話,學生變了。” 這部分應通過對關鍵細節的描寫,或錯綜復雜情境的再現,或生動形象的表述來體現教育干預及其效應的過程。有時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活動等細微變化的敘述,有助于細節中見真諦、細節中見水平、細節中見理念、細節中見智慧。
四、分析:最后,教師要對自己撰寫的案例進行分析,也可以由他人作分析。分析本著多角度、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揭示案例背后隱藏著的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識、原理或規律,反映班主任的實踐智慧和人格素養等。
班主任工作案例不是論文,因此,要重敘事而非重議論;班主任工作案例不是工作實錄,因此不能有聞必錄,而要對班主任工作素材進行遴選,選擇有典型性的,或能說明某個問題、反映某個規律,體現某個觀點,可指導某種實踐,可啟發某種思路的事件。
寫好案例的關鍵
有了完整的故事結構,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寫好教育案例,應注意三個關鍵問題。
1.注意選擇案例的技巧。班主任在教育活動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需要進行判斷、選擇、決定。復雜的情境能提供更多選擇、思考和想象的余地,給人以更多的啟迪。因此教育案例的選擇,除了要考慮案例本身的特點外,還要有針對性,應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2.重視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境,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么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育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么,教育者是怎樣想的?案例能夠深入人的內心世界,讓讀者“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學實錄的地方,好的案例應該能夠發揮這個特點和優勢。
3.力爭有獨到的見解。同一件事,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案例的質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決定的。因為,選擇案例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種結構要素也好,都是從一定的視角出發,在一定的思想觀點的引導下進行的。要從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這需要一雙“慧眼”。具備這樣的能力沒有什么秘訣和捷徑,只有經過長期的磨練去領悟和掌握。
教育案例是班主任實踐與反思的產物。在班主任實踐中,力求使自己成為用心的研究者、熱心的實踐者、細節的關注者、問題的探索者的班主任必能在提供有價值案例的同時,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8.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編者多年教育工作的豐厚積淀,書中收錄了近百篇典型教育案例,按“幾聲藝術”“花季引路”“集體榮譽”“成長煩惱”“代溝釋疑”“家校溝通”“心靈交融”“個性滅空”八個欄目編排。充分體現了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和方法性,字里行間透射出班主任的綿綿愛心、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進取心。文字清新流暢,事例真實感人。本書所輯案例,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啟發性和可操作性。
本書是班主任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必備書籍,是當前班主任專業培訓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9.班主任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我的教育敘事
轉眼之間,我工作已24年了,其間有歡笑,有淚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則是充實,這一點可能是沒當過老師無法體會到的。教學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幾十個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問題似乎也越發多了,而社會也要求我們教育出充滿創造力、有個性的學生。因此,我們教師的班級管理也應富于創造性。我下面就想談一談自己在管理班級上的一些自認為有些創造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我不否定傳統的教育方法——說教與處罰。我甚至認為它們在某種情況下還特別有用。其次,我要說明的是我這里說的“說教”與“處罰”是狹義上的,否則,我底下談的所謂訣竅就與它們混淆了。
一、沉默是金。
俗話說,教師、班主任要嘴勤,怎么還冒出來個沉默是金呢?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我現在所帶這個班有名男孩,長期以來,在五年級剛分班時很令我頭疼:作業不做,與同學極易發生矛盾,幾乎天天違反紀律。開始時,我對他除了說教,就是處罰甚至懲罰,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錯了,我將他叫進我的辦公室,但他就是那樣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評。正好辦公室沒老師,我看著他,什么話也沒說,就那樣平靜看著他,因為說實話,我不知道說啥,但是很奇怪那時我一點不生氣。我發現,他慢慢有了變化,從剛才的滿不在乎到有點局促不安。又過了一會兒,他低下頭,偶爾抬頭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窺測我的內心,但我還是很平靜地看著他的臉,就好像在欣賞一幅畫。他的頭越發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聲音打破了沉默:“知道錯了,你就可以走了。”他抬起頭驚訝地望著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復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這次他竟連著幾天表現很好,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后來盡管他有反復,但經過我又幾次的沉默療法,他變了。現在,他是個好學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學一個樣。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小測試,我事先說了復習范圍,可我發現,學生普遍很自信,認為自己考好沒問題,很少有人踏實復習。成績出來的,整體情況很糟糕。發完試卷后,我發現學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該是說教的好時候了。我當時只是平靜地看著大家,目光慢慢地移過每一個學生的臉龐,最后輕輕說了句:“好了,過去了,關鍵是以后。”自那以后,學生復習踏實了許多。
現在我深深體會到,沉默有時也是一種力量;沉默有時更能使學生明白老師的心。
二、以身作則。
案例:我這么多年一直是班主任,經常帶學生打掃衛生。班級有了打掃操場、大道的任務,剛開始學生還很勤奮,拿著大掃把一陣飛舞。后來就沒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著竹子做的掃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掃了。看到這種情況,我早上帶頭下去掃操場,當然,還有幾個學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動去幫我的。每天,當我們掃完操場,帶著一些微汗,面色紅潤走進教室,回到教室的時候,面對全班學生,我總是大聲對同我一起打掃操場的同學說:勞動使我們快樂,我為你們自豪!現在每天早上,早來的男生爭先恐后地下去打掃操場,我相信:他們從中享受到了勞動的樂趣! 我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何況這個榜樣是自己的老師呢。
三、讓師愛充滿智慧。
幾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于一般的愛,她高于母愛、大于友愛、勝于情愛。不是嗎?母愛容易出現溺愛,友愛需要回報,情愛是專一、自私的愛。而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這種愛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雖然有時也感到很累,很煩,但這時心中總會涌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是老師,我要給這些尋夢的孩子引路,在他們心里寫一本最美的書。這強烈的意識不斷激勵我以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與孩子朝夕相處,我始終想著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愛他們呢?我堅信,我們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誠的愛心感動我面對的全體學生。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的班主任工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