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效應”。該效應產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已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用了一組骨牌,共13張,第一張最小。長9.53mm,寬4.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撲克牌,厚度相當于撲克牌的20倍.把這套骨牌按適當間距排好,輕輕推倒第一張,必然會波及到第13張.第13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比第一張牌倒下時整整要擴大20多億倍.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按指數形式增長的.若推倒第一張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張骨牌釋放的能量達到51焦。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的確令人瞠目。
2.什么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效應簡介 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已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用了一組骨牌,共13張,第一張最小。長9.53mm,寬4.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撲克牌,厚度相當于撲克牌的20倍.把這套骨牌按適當間距排好,輕輕推倒第一張,必然會波及到第13張.第13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比第一張牌倒下時整整要擴大20多億倍.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按指數形式增長的.若推倒第一張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張骨牌釋放的能量達到51焦。
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的確令人瞠目. 不過A.懷德特畢竟沒有制作第32張骨牌,因為它將高達415m,兩倍于紐約帝國大廈.如果真有人制作了這樣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廈就會在一指之力下被轟然推倒! 多米諾骨牌效應”常指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即“牽一發而動全身”。 多米諾骨牌效應由來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采桑葉,她們在做游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
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
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 于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后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沖突。
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嚙,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游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多米諾骨牌效應。 提出多米諾骨牌效應,還要從我國的宋朝開始說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游戲。這種骨牌游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后迅速在全國盛行。
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諾的意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
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他把骨牌送給了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發明了各種的玩法。
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游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后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么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游戲命名為“多米諾”。
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從那以后,“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語。在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頭上掉一根頭發,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擔心;還掉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發掉下去,最后禿頭出現了。哲學上叫這種現象為“禿頭論證”。
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兒身上添稻草,當最后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后,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里,取名為“稻草原理”。
第一根頭發的脫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現,都只是無足輕重的變化。當是當這種趨勢一旦出現,還只是停留在量變的程度,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
只有當它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才會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變”呈幾何級數出現時,災難性鏡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只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有點類似于蝴蝶效應,但是比蝴蝶效應更注重過程的發展與變化。
第一棵樹的砍伐,最后導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廢,可能是一生荒廢的開始;第一場強權戰爭的出現,可能是使整個世界文明化為灰燼的力量。這些預言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在未來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它們的準確性,或許我們惟一難以預見的是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后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有多久。
有些可預見的事件最終出現要經歷一個世紀或者兩個世紀的漫長時間,但它的變化已經從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開始了。 從那以后,“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
3.多米諾骨牌的介紹
多米諾骨牌(domino)是一種用木制、骨制或塑料制成的長方形骨牌。
玩時將骨牌按一定間距排列成行,輕輕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 多米諾是一種游戲,多米諾是一種運動,多米諾還是一種文化。
它的尺寸、重量標準依據多米諾運動規則制成,適用于專業比賽。它的游戲規則非常簡單,將骨牌按一定間距排成單行,或分行排成一片。
推倒第一張骨牌,其余發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或形成一條長龍,或形成一幅圖案,骨牌撞擊之聲,清脆悅耳;骨牌倒下之時,變化萬千。除了可碼放單線、多線、文字等各式各樣的多米諾造型外,還可充做積木,搭房子,蓋牌樓、制成各種各樣的拼圖。
多米諾是一項集動手、動腦于一體的運動。一幅圖案由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張骨牌組成。
骨牌需要一張張擺下去,它不僅考驗參與者的體力、耐力和意志力,而且還培養參與者的智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多米諾是種文化。
它起源于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漫長的發展過程,賦予它獨特的教育功能。
碼牌時,骨牌會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參與者時刻面臨和經受著失敗的打擊。遇到挫折不氣餒,不退縮,要樹立信心,鼓起勇氣,重新再來。
人只有經過無數這樣的經歷,才會變得成熟,最終走向成功。 多米諾骨牌是一項能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增強自信心、品位高雅的娛樂活動,而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對開發參與者的智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對訓練參與者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非常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養參與者的意志,最大限度地發揚團隊精神。
多米諾骨牌歷史 多米諾骨牌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牌九”。據記載,18世紀流傳到意大利后,人們利用牌九上面的點數來做一些拼圖游戲,后來一個意大利人好奇地把骨牌豎起來,逐漸發展成了原始的“多米諾”。
最原始的多米諾玩法僅僅是單線,比賽誰推倒得更多、更遠。隨后多米諾骨牌從單線向平面發展,人們開始利用多米諾骨牌組成一些文字和圖案。
現在多米諾骨牌進一步向著立體層次發展,并且應用高科技成果,配以聲、光、電的效果,使多米諾骨牌動力的傳遞具有了多種形式,同時,它的藝術性也增強了。 多米諾骨牌碼放 多米諾骨牌本身具有大約8種顏色,一般人們把它們稱為“基本色”。
這些基本色都是單色的,若要拼出美麗的圖案,關鍵的一步是要為骨牌涂色。 涂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毛筆沾顏料涂在骨牌上面,這種涂法多用于涂單色。
有時候一枚骨牌上會要求有多種顏色,這時就要用一種叫做Poska的專用筆,涂出的實際上是一種漆料。最后在推骨牌之前,還要把骨牌豎起朝向外的側面涂成較統一的顏色。
另一個關鍵步驟是碼放。盡管有一些工具一下可碼放十幾枚骨牌,但很多地方的骨牌還是需要一枚一枚地操作,有時甚至需要用鑷子等工具。
多米諾骨牌紀錄 新華社2000年12月31日和中央電視臺2001年元月6日先后報道: 在20世紀的最后幾分鐘里,一項新的多米諾骨牌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北京頤和園體育健康城綜合館和網球館誕生了。中國、日本和韓國的62名青年學生成功推倒340多萬張骨牌,一舉打破了此前由荷蘭人保持的297萬張的世界紀錄。
從電視畫面可看出,骨牌瞬間依次倒下的場面蔚為壯觀,其間顯示的圖案豐富多彩,令人驚嘆,其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 多米諾骨牌效應 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己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
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用了一組骨牌,共13張,第一張最小。
長9。53mm,寬4。
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
以后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
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撲克牌,厚度相當于撲克牌的20倍。
把這套骨牌按適當間距排好,輕輕推倒第一張,必然會波及到第13張。第13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比第一張牌倒下時整整要擴大20多億倍。
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按指數形式增長的。若推倒第一張骨牌要用0。
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張骨牌釋放的能量達到51焦。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的確令人瞠目。
不過A·懷德特畢竟沒有制作第32張骨牌,因為它將高達415m,兩倍于紐約帝國大廈。
如果真有人制作了這樣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廈就會在一指之力下被轟然推倒! 是一種西洋游戲,將許多長方形的骨牌豎立排列成行,輕輕推倒第1張牌時,其余骨牌將依次紛紛倒下。用于比喻時,多米諾骨牌效應常指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即牽一發而動全身。
4.多米諾骨效應是什么東西喔
參考答案:在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第一棵樹的砍伐,最后導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廢,可能是一生荒廢的開始;第一場強權戰爭的出現,可能是使整個世界文明化為灰燼的力量。這些預言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在未來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它們的準確性,或許我們惟一難以預見的是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后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有多久。
有些可預見的事件最終出現要經歷一個世紀或者兩個世紀的漫長時間,但它的變化已經從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開始了。 成功推倒340多萬張骨牌,一舉打破了此前由荷蘭人保持的297萬張的世界紀錄。
從電視畫面可看出,骨牌瞬間依次倒下的場面蔚為壯觀,其間顯示的圖案豐富多彩,令人驚嘆,其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 “多米諾骨牌效應”,該效應產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己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
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用了一組骨牌,共13張。
第一張最小,長9.53mm,寬4.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
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撲克牌,厚度相當于撲克牌的20倍。把這套骨牌按適當間距排好,輕輕推倒第一張,必然會波及到第13張。
第13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比第一張牌倒下時整整要擴大20多億倍。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按幾何級數形式增長的。
若推倒第一張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張骨牌釋放的能量達到51焦。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的確令人膛目。
不過A.懷德特畢竟沒有制作第32張骨牌,因為它將高達415m,兩倍于紐約帝國大廈。如果真有人制作了這樣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廈就會在一指之力下被轟然推倒。
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很微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只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多米諾骨牌!你去玩一下就知道了。
5.多米諾骨效應是什么東西喔
參考答案:在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第一棵樹的砍伐,最后導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廢,可能是一生荒廢的開始;第一場強權戰爭的出現,可能是使整個世界文明化為灰燼的力量。這些預言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在未來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它們的準確性,或許我們惟一難以預見的是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后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有多久。
有些可預見的事件最終出現要經歷一個世紀或者兩個世紀的漫長時間,但它的變化已經從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開始了。 成功推倒340多萬張骨牌,一舉打破了此前由荷蘭人保持的297萬張的世界紀錄。
從電視畫面可看出,骨牌瞬間依次倒下的場面蔚為壯觀,其間顯示的圖案豐富多彩,令人驚嘆,其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 “多米諾骨牌效應”,該效應產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己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
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用了一組骨牌,共13張。
第一張最小,長9.53mm,寬4.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
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撲克牌,厚度相當于撲克牌的20倍。把這套骨牌按適當間距排好,輕輕推倒第一張,必然會波及到第13張。
第13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比第一張牌倒下時整整要擴大20多億倍。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按幾何級數形式增長的。
若推倒第一張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張骨牌釋放的能量達到51焦。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的確令人膛目。
不過A.懷德特畢竟沒有制作第32張骨牌,因為它將高達415m,兩倍于紐約帝國大廈。如果真有人制作了這樣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廈就會在一指之力下被轟然推倒。
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很微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只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多米諾骨牌!你去玩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