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倫的故事
1816年3月,拜倫與結婚剛一年零三個月的妻子分居了,他雖愛他的妻子,但兩人的性格不容他倆長相廝守。
分居后,劇烈的痛苦侵蝕著他的心胸,他常常淚如雨下,浸透詩稿。
當時拜倫29歲,他已因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摘取英國詩壇的桂冠。
詩壇巨星終于倒地了!
他在詩中抨擊資產階級婚姻制度,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還有一個招致責難的口實,人們說他寫了一首贊美拿破侖從厄爾馬島回來的詩是賣國賊。
這兩件事就足夠埋葬拜倫了,他的敵人拍手稱快。拜倫出席上議院會議時,在會場被過路的人侮辱。在議院里,幾乎沒有人與他搭腔。報紙也齊聲罵他。
他被整個社會唾棄!
1816年4月25日,拜倫乘船離開英國,永遠離開英國。
稍后,他認識了另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再后來,1818年,拜倫開始寫長篇諷刺史詩《唐璜》。再后來,他成為意大利革命組織——燒炭黨的領袖。
2.拜倫50字故事,名言
拜倫早熟,喜歡讀各種書籍,尤其是歷史書籍,他常常懇求母親把關于羅馬、希臘、土耳其的歷史故事書從公共圖書館里借回家來。
每當夜色降臨,小拜倫就帶著新奇、甜蜜和一點點恐怖的感覺去讀書、去遙想,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徜徉、留連。古人在軍事上的輝煌戰績曾多次激起拜倫內心的英雄夢想,他有一次對小伙伴說:“我總有一天會召集一支部隊,士兵們身穿黑衣,騎著紅馬,他們將被稱為‘拜倫的黑騎兵’。
你們一定會聽到我們了不起的奇跡的。”當時的拜倫怎么也不會想到,30年之后這一奇跡真的出現了,他果然成為一支希臘聯軍的總司令,鋼盔、寶劍和黑色斗篷陪伴著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拜倫是個聰穎的學生,卻不太用功,成績也不突出,但他看的書卻非常多。他后來回憶說:“人們從未看到我讀書,老是懶洋洋的,惡作劇或作游戲,事實上我在吃飯時讀,在床上讀,在沒有人讀書時讀,自我5歲以來,就讀了所有的讀物。”
讀了《圣經》以后,拜倫對神秘傳奇的東方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特別喜歡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拜倫在學校,除了以善于談吐和廣為讀書聞名外,他的好斗也是出了名的。
每當有人嘲笑他的殘疾而欺侮他時,他總能以非常的勇氣打敗對手。如果他挨了一下打,他必定要回敬兩下的。
這種勇氣和斗爭是他一生的最大特色。
3.拜倫逆境成才的故事
拜倫是跛腳的。造成這個殘疾,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天生的;另一說是因為母親殘暴,一時氣極把他打成這個樣子的。幼年時,每當他在街上走過,總會聽到人們這樣議論他:“啊,多么漂亮的孩子啊,可惜是一個跛腳。”
這時拜倫馬上就會臉紅起來,認為說話的人侮辱了自己,就抹著眼淚,一邊大聲說:“不許你這樣說我!”一邊就向對方撲去。
家庭教師讓他成了讀書癖
四歲半的時候,拜倫被送進阿伯丁學校讀書。他好學、聰穎,記憶力特別好,但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樣頑皮,有時還搞一些惡作劇。他的善良、正直和義氣很快受到小伙伴們的喜愛,但他時而親切時而暴烈的性子又使他們吃驚。“一個十分討人喜歡的孩子,可是難以駕馭,”一個老師曾這樣評價他。
除了在學校讀書,母親還為他請了歷史和拉丁語的家庭教師,拜倫的歷史癖就從這時候形成了。他早熟,喜歡讀各種書籍,尤其是歷史書籍,他常常懇求母親把關于羅馬、希臘、土耳其的歷史故事書從公共圖書館里借回家來。每當夜色降臨,小拜倫就帶著新奇、甜蜜和一點點恐怖的感覺去讀書、去遙想,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徜徉、留連。古人在軍事上的輝煌戰績曾多次激起拜倫內心的英雄夢想,他有一次對小伙伴說:“我總有一天會召集一支部隊,士兵們身穿黑衣,騎著紅馬,他們將被稱為‘拜倫的黑騎兵’。你們一定會聽到我們了不起的奇跡的。”
當時的拜倫怎么也不會想到,30年之后這一奇跡真的出現了,他果然成為一支希臘聯軍的總司令,鋼盔、寶劍和黑色斗篷陪伴著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拜倫是個聰穎的學生,卻不太用功,成績也不突出,但他看的書卻非常多。他后來回憶說:“人們從未看到我讀書,老是懶洋洋的,惡作劇或作游戲,事實上我在吃飯時讀,在床上讀,在沒有人讀書時讀,自我5歲以來,就讀了所有的讀物。”讀了《圣經》以后,拜倫對神秘傳奇的東方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特別喜歡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
拜倫在學校,除了以善于談吐和廣為讀書聞名外,他的好斗也是出了名的。每當有人嘲笑他的殘疾而欺侮他時,他總能以非常的勇氣打敗對手。
4.一些關于拜倫的簡單印象~~~
拜倫全名: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 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個古老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曾供職于英國海軍,母親是英格蘭人。
父親將母親的財產揮霍盡凈,為避債逃到法國,并于1791年死于異鄉。拜倫跟隨母親在蘇格蘭度過了貧窮而孤寂的童年。
十歲時,繼承了家族的爵位與莊園。父母的離異,他自己的生理殘疾,蘇格蘭大自然的風光以及鄉間的樸實生活,在拜倫幼年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1801年拜倫就讀于哈羅中學,1805年入劍橋大學。 1809年大學畢業之后,拜倫在貴族院獲得了世襲議員的席位,但卻受到歧視。
于是拜倫帶著一種憤懣的心情離開了祖國,先后游歷了葡萄牙、西班牙、馬耳他、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等地。當時這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正在發展,資產階級民主運動也正在開始,這次旅行大大開拓了詩人的社會政治視野。
1811年7月拜倫回到英國,這次旅行孕育了后來的《東方敘事詩》,并在歸途中創作了《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的第一、二章,內容就是這次出國游歷的所見所聞。 1816年4月拜倫離開英國,途徑比利時時到了瑞士,在這里他結識了英國另一位偉大的詩人雪萊,并在思想和創作上接受了雪萊的影響。
初到瑞士時,他因個人憂患而深深痛苦。波旁王朝復辟后歐洲反動勢力的加強,越發使詩人感到憂郁和孤獨。
但歐洲社會巨大的動蕩,引起他對人類命運的思索和焦慮,這又使詩人的內心激動不已。這個時期所寫的長詩《錫隆的囚徒》和詩劇《曼弗雷德》等就突出地反映了詩人在國外流亡生活初期的痛苦和悲哀,以及內心劇烈的矛盾。
1816年10月拜倫來到意大利。當時意大利正遭受奧地利的奴役,革命運動正興起。
拜倫同為民族自由而戰的愛國志士密切的交往,并在1820年參加了意大利有名的燒炭黨的秘密組織,投身火熱的斗爭;在詩歌的創作中,他丟掉浪漫主義的幻想而走向現實,進入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燦爛的時期。為了激勵意大利人民的斗爭,拜倫創作了《塔索的悲哀》(1817)、《威尼斯頌》(1819)、《但丁的預言》(1812)等。
詩人私生活浪漫放蕩,戀愛事件層出不窮。在《異教徒》(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1813)、《海盜》(1814)、《萊拉》(1814)等詩中均有所反映。
1815年結婚后,其妻因謠傳拜倫另有所歡,在生下孩子后于1816年1月離開拜倫回父母家居住。兩人獲準分居后,拜倫于1816年4月出國,此后沒有回過英國。
5.拜倫的短詩歌 中文
我看過你哭
我看過你哭-一滴明亮的淚
涌上你藍色的眼珠;
那時候,我心想,這豈不就是
一朵紫羅蘭上垂著露;
我看過你笑-藍寶石的火焰
在你之前也不再發閃;
阿,寶石的閃爍怎么比得上
你那靈活一瞥的光線。
二
仿佛是烏云從遠方的太陽
得到濃厚而柔和的色彩,
就是冉冉的黃昏的暗影
也不能將它從天空逐開;
你那微笑給我陰沉的腦中
也灌注了純潔的歡樂;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一閃,
恰似太陽在我心里放射。
夠短的吧!
6.求拜倫寫的短詩歌
1 She walks in beauty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ss,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 place.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皎潔無云而且繁星漫天; 明與暗的最美妙的色澤 在她的儀容和秋波里呈現: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強, 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增加或減少一份明與暗 就會損害這難言的美。 美波動在她烏黑的發上,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輝 在那臉龐,恬靜的思緒 指明它的來處純潔而珍貴。
呵,那額際,那鮮艷的面頰, 如此溫和,平靜,而又脈脈含情, 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顏的光彩, 都在說明一個善良的生命: 她的頭腦安于世間的一切, 她的心充溢著真純的愛情!2 When we two parted When we two parted In silence and tears, Half broken-hearted To sever for years, Pale grew thy cheek and cold, Colder thy kiss; Truly that hour foretold Sorrow to this! The dew of the morning Sunk chill on my brow- It felt like the warning Of what I feel now. Thy vows are all broken, And light is thy fame: I hear thy name spoken, And share in its shame. They name thee before me, A knell to mine ear; A shudder comes o'er me- Why wert thou so dear? They know not I knew thee Who knew thee too well: long, long shall I rue thee, Too deeply to tell. In secret we met- In silence I grieve, That thy heart could forget, Thy spirit deceive. If I should meet thee After ling year,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With silence and tears. 昔日依依別 喬治·戈登!拜倫 昔日依依別, 淚流默無言; 離恨肝腸斷, 此別又幾年。 冷頰何慘然, 一吻寒更添; 日后傷心事, 此刻已預言。
朝起寒露重, 凜冽凝眉間-- 彼時已預告: 悲傷在今天。 山盟今安在? 汝名何輕賤! 吾聞汝名傳, 羞愧在人前。
聞汝名聲惡, 猶如聽喪鐘。 不禁心怵惕-- 往昔情太濃。
誰知舊日情, 斯人知太深。 綿綿長懷恨, 盡在不言中, 昔日喜幽會, 今朝恨無聲。
舊情汝已忘, 疾心遇薄幸。 多年離別后, 抑或再相逢, 相逢何所語? 淚流默無聲。
7.拜倫的簡介與詩
拜倫(1788—1824),出生在英國,獨步古今的天才詩人,在波瀾詭譎的浪漫主義文苑詩壇上,他是手握如椽之筆,流金溢彩;在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的政治舞臺上,他又是身著戎裝,叱咤風云,為民主和自由而戰的堅強斗士。
拜倫只活了36歲,被評論家稱為是19世紀初英國的“滿腔熱情地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的詩人. 拜倫的詩 我的心靈是陰沉的 一 我的心靈是陰沉的——噢,快一點 彈起那我還能忍著聽的豎琴, 那纏綿的聲音撩人心弦, 讓你溫柔的指頭彈給我聽。 假如這顆心還把希望藏住, 這樂音會使它癡迷得訴出衷情: 假如這眼睛里還隱蓄著淚珠, 它會流出來,不再把我的頭灼痛。
二 但求你的樂聲粗獷而真摯, 也不要先彈出你歡樂的音階, 告訴你,歌手呵,我必須哭泣, 不然,這沉重的心就要爆裂; 因為它曾經為憂傷所哺育, 又在失眠的靜寂里痛得久長; 如今它就要受到最痛的一擊, 使它立刻碎裂——或者皈依歌唱。 給奧古斯達的詩章 一 雖然我的多事之秋已經過去, 我命運的星宿卻逐漸暗淡, 你的柔情的心卻拒絕承認 許多人已經看出的缺點; 雖然你的心熟知我的悲哀, 它卻毫不畏縮和我分嘗; 呵,我的靈魂所描繪的愛情 哪里去找?除非是在你心上。
二 當我身邊的自然在微笑, 這是唯一和我應答的笑意, 我并不認為它有什么詭 因為那一笑時我想起了你; 當狂風向著海洋沖激,搏戰, 一如我曾信任的心之于我, 假如那波濤激起了我的感情, 那就是,為什么它把你我分隔? 三 雖然我的最后希望——那基石 動搖了,紛紛碎落在浪潮里, 雖然我感覺我的靈魂的歸宿 是痛苦,卻絕不作它的奴隸。 許多種痛苦在追逐著我, 它們可以壓碎我,我不會求情, 可以折磨我,但卻不能征服, 我想著的是你,而不是那傷痛。
四 你人情練達,卻沒有欺騙我, 你是個女人,卻不曾遺棄, 盡管我愛你,你防止使我悲哀, 盡管我受到誹謗,你卻堅定不移; 盡管被信賴,你沒有斥退我, 盡管分離了,并不是借此擺脫, 盡管注意我,并不要說我壞話, 也不是為使世人說慌,你才沉默。 五 我并不責備或唾棄這個世界, 也不怪罪世俗對一人的撻伐, 若使我的心靈對它不能贊許, 是愚蠢使我不曾早些避開它。
如果這錯誤使我付出的代價 比我一度預料的多了許多, 我終于發現,無論有怎樣的損失, 它不能把你從我的心上剝奪。 六 從我的過去的一片荒墟中, 至少,至少有這些我能記憶, 它告訴了我,我所最愛的 終于是最值得我的珍惜; 在沙漠中,一道泉水涌出來, 在廣大的荒原中,一棵樹矗立, 還有一只鳥兒在幽寂中鳴囀, 它在對我的心靈訴說著你。
好吧,我們不再一起漫游 好吧,我們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這幽深的夜晚, 盡管這顆心仍舊迷戀, 盡管月光還那么燦爛。 因為利劍能夠磨破劍鞘, 靈魂也把胸膛磨得夠受, 這顆心呵,它得停下來呼吸, 愛情也得有歇息的時候。
雖然夜晚為愛情而降臨, 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晝, 但是在這月光的世界, 我們已不再一起漫游。 雅典的少女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雅典的少女呵,在我們分別以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還! 或者,既然它已經和我脫離, 留著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請聽一句我臨別前的誓語: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我要憑那無拘無束的鬈發, 每陣愛琴海的風都追逐著它; 我要憑那墨玉鑲邊的眼睛, 睫毛直吻著你頰上的嫣紅; 我要憑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語: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
還有那我久欲一嘗的紅唇, 還有那輕盈緊束的腰身; 我要憑這些定情的鮮花, 它們勝過一切言語的表達; 我要說,憑愛情的一串悲喜: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雅典的少女呀,我們分了手; 想著我吧,當你孤獨的時候。
雖然我向著伊斯坦堡飛奔, 雅典卻抓住我的心和靈魂: 我能夠不愛你嗎?不會的!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一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皎潔無云而且繁星漫天; 明與暗的最美妙的色澤 在她的儀容和秋波里呈現: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強, 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二 增加或減少一份明與暗 就會損害這難言的美。 美波動在她烏黑的發上,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輝 在那臉龐,恬靜的思緒 指明它的來處純潔而珍貴。
三 呵,那額際,那鮮艷的面頰, 如此溫和,平靜,而又脈脈含情, 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顏的光彩, 都在說明一個善良的生命: 她的頭腦安于世間的一切, 她的心充溢著真純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