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讀者》寫寄語怎么寫啊
寄語《讀者》 2009-06-12 13:44在我們生命的旅程中,無數過客在身邊來去匆匆,萬千景色在眼前轉瞬即逝,可總有一些人,總有一些事兒會常留于心,任憑歲月滄桑時光荏苒,那經年的記憶卻如同心靈深處的玉石晶鉆,雖歷久而彌新,時時閃爍著純真至美的璀璨光華。
《讀者》對我來說就是這樣。工作之初,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反差讓我的情緒一落千丈,為了打發寂寞的時光,不經意之間《讀者》走進了我的生活。
一朝相識,我立即被那清新淡雅的文字所吸引,一篇篇短文散發著善與美的馨香,讓人的心靈如沐春風,如浴清泉。多少個夜晚,我都沉浸在這美麗的文字里,旁若無人的享受這精神的盛宴。
每晚伏案臨燈,心緒在字里行間起伏跌宕,寂寞苦悶被拋在一邊,孤獨的夜晚變得不再那么漫長。不知不覺中,我的床頭已經擺上了厚厚的一摞《讀者》,書看得多了,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也給了我深刻的影響,就如同穿透迷霧的陽光,為我的心靈開啟了一扇五彩斑瀾的窗口,也讓我對生活的態度慢慢改變。
面對困難,是《讀者》中那些感天動地、催人奮進的故事讓我堅定信心,百折不撓;身處逆境,還是《讀者》中那些勵志燃情、激昂向上的文章讓我堅強不屈,拼搏向前。風雨人生路,《讀者》伴我行。
感謝《讀者》,困境里有她,我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不怨不悔;挫折時有她,我失敗不失前進的信心,不棄不餒;貧寒中有她,我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不悲不愴。歷經十年磨煉,我早已不是當初的輕狂少年,事業、生活都有了很大起色,但回想起來,最大的收獲還是結識了《讀者》,是她讓我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善待他人、笑對人生。
回首往昔,許多的人和事都已經漸行漸遠,但《讀者》卻成為我相知多年的老朋友,讓人割舍不下。每天手捧《讀者》,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也是我最大的精神享受。
2.《校園之韻》的刊首寄語
校園里的生活
是被漢字點亮的生活
校園里的人生
是被漢字喂養的人生
那些簡簡單單的漢字
像夏天學校木棉樹上
掛著的片片葉子
白天被陽光擦亮
黑夜被月光擦亮
那些單個單個的漢字
在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里
也是有手有腳有說有笑的啊
如坐在那些字面前的孩子
簡單得可愛 純凈得一塵不染
那些字各有各優美幽雅的家
如孩子們都有各自安樂的去處
某一日孩子們認識掌握
很多個平平凡凡
互不相干的漢字時
突然發現一些不相干的漢字組合起來
竟有一種很美妙的韻味
一種很強大的力量
那意想不到的效果讓孩子們著迷
他們想到了他們自己
于是他們
學會了手牽手
學會了人幫人
學會了讓自己的苦
在集體中淡化
學會了讓自己的的樂
在集體中倍長
這時候
孩子們掌握組詞的方法
已是水到渠成
但教師們還要不忘時時提醒
使他們經常
把一些詞的兩面都擦亮
并且讓他們知道
組詞的過程就是勞動的過程
造 句
詞是字的另一種生存方式
就像句子是詞的另一片天地
另一種境界
造句遠遠不如造坡造山
也比不上造田造地
但一個個好句子的誕生
對孩子們來說
卻又如大人們造田造地
造坡造山
孩子們心比天還高啊
什么都阻止不了
他們用小巧的手善思的心
像壘積木般把字詞的泥石
一塊一塊地排列組合起來
累了閉個眼
困了打個盹
那田那地那山那坡
一個個發光發亮的句子
像他們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眸子
造的句子多了
孩子們便知道
生活中不能缺少句子
就像不能缺少陽光空氣水和糧食
作 文
知道把心思揉進文字里
孩子們就開始長大了
孩子們手中的筆
就像母親手上的針線
在作文本這塊布里
縫進了五彩的陽光
縫進了朦朧的月色
縫進了燦爛的星光
縫進了夜色窗外的風舞雨跳
以及墻腳下不甘寂寞的蟲唱
孩子們也喜歡
把他們靈動的眼睛當鏡頭
作文本就是那個精致的數碼相機
花在里面絢爛
就像他們的笑臉
鳥在里面展翅飛翔
就像他們的向往
蜻蜓在里面嬉戲
就像他們舒暢的心情
也有城市里那嗆人眼鼻的滾滾濃煙
農村里到處可見的臭氣熏天的垃圾
也有些陋習
還有極少的血腥場面
此時他們顯得特別的沉重
孩子們更習慣把作文本
營造成一個精巧優雅的小屋
讓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悲歡入住
讓學習中零零星星的甘苦留駐
讓愛在小屋珍藏
世界也因而充滿愛
讓精彩在小屋精彩
世界也因而更加精彩
3.求50條讀者,意林等雜志上的精彩語錄
有心能知,有情能愛,有緣能聚,有夢能圓。
我們為什么而活著-為快樂,什么樣的人最美——自信的人;所以我們不但快樂,而且自信。 當一個人看清自己的航行路線是多么迂回曲折的,他最好依靠自己的良心作為領航員。
而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自動管束自己的人,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心態平衡,也才可能擁有幸福的家。 互相寬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 互相寬容的夫妻一定百年共枕; 互相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年輕的情懷,喜歡一個人,愛一朵花,其實并沒有錯,在我們長大過程中;只要愛過,喜歡過就是美麗的。 人生的聚會是一種緣分,有時分離也是一種愛的祝福。
愛一個人最重要的也許不是山盟海誓和甜言蜜語,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更能體現他對你的用情,那 才是愛的密碼。 機遇如清水,無處不可流; 機遇如月光,有隙皆可存。
生命是屬于你的,你應該根據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錢可以興德,也可以敗德。
如果我們都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我們就會發現 世界上存在許多比金錢高尚得多,也珍貴得多的東西。
已經失去的不妨讓它失去,至少不再耽于等待。 你在一生中,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候只有一次。
那就是現在,然而,許多人卻在悔恨過去和擔憂未來之中浪費了大好時光。 摩菲定理:任何事情只要能往壞的方向發展,就一定往那個方向發展。
爾能提定律:有些事情,只要一提起。
如果是件好事,肯定錯過; 如果是件壞事,必然發生。 期望的非互逆定律:不希望發生的事結果便不發生, 希望發生的事情其實現不了。
艾托雷定律:兩隊并行(自己在其中的一隊),總是別的隊快。 選擇性落體定律:一個物體將按照造成最大的危害的方式落下。
金寧推論:面包掉地時,黃油一面朝下的概率與地毯的價格成正比。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臉面一樣,這是最為清醒的自覺。
洗盡鉛華總是比隨意的涂脂抹粉來得美。所以做能做的事,把它做的最好,這才是做人的重要。
你最痛苦的時候,窗外有小鳥在快樂地歌唱; 你最快樂的時候,有人正受著病魔的折磨,和死亡搏斗,掙扎。 世界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的心情和遭遇不一樣而已。
每一個人都期待著一份至死不渝的感情。但要明白,感情如房子,建造時偷工減料就會成危樓;年久失修莫名其妙就會長出壁癌,有時因原來施工不良就會漏水;有時一場一大臺風會吹破玻璃;有時也可能遇上地震來摧殘。
如果沒有放火逃生設備也不小以應變。
還有所有的房子都一樣,即使是監獄,也有一扇可以進出的門。 人生里面總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應該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追兩只兔子的人,難免會一無所獲。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如果你發現錯了。
重新再來,別人不原諒你,你可以自己原諒自己。千萬不要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一個錯誤。
人活著的意義應當是在過程,而不是結論。所以一個人不應該以自己的經驗和觀點去影響另一個人,何況他不是你,你也不是他。
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都不一樣,人生的酸甜苦辣應當自己嘗一嘗,嘗試才是人生。 河流之所以能夠到達目的地,是因為它懂得怎樣避開障礙。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財富是一種寄存,錢再多,你也不能帶到棺材里去; 情愛是一種寄存,人之亡之,情之焉附? 權位是一種寄存,無論你怎樣叱咤風云,卻不能逃出最終的交替; 即使是生命本身,也不過是寄存于這個星球上的匆匆過客。
而這個星球,本身充其量也就是造物主為人類建造的一間小驛站。 我們的人生何曾不充滿夢想,那朵朱槿花兒,就在你我的心靈深處搖擺,那無限的風光我們幾欲攪盡。
然而我們總是習慣于守侯第一個春天,而對第一個季節的空獲,我們往往輕率地將第二個春天棄之門外,將夢交歸于夢。夢想之花垂青的只是那些有耐心,持著追求的人。
今天,倘若給你一朵夢中的朱槿花,你應該有勇 氣向夢想買斷第二個春天。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愛,比維持我們生存需要的多得多,我們應該把它分散給別人,追求是生命之光。
其實,感動發生在剎那之間。感動也可能永恒,一點寬容可能會讓別人感激一生;一點愛心可能會讓別人溫暖一生;一句祝福與鼓勵的話語可能會讓幸福一生。
一個人只有時刻保持幸福快樂的感覺,才會使自己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只有快樂,愉快的心情,才是創造力和人生動力的源泉;只有不斷自己創造快樂,與自己快樂相處的人,才能遠離痛苦與煩惱,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要記住:遺產為零,誠實第一,學習第二,禮貌第三,刻苦第四,精明第五。 完整的人生應有“三感”,使命感,失落感,危機感。
每個企業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但他們還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正確的判斷力,有決心,敢于創新,勤奮工作。 做人的唯一指南就是自己的良心,回首往事。
惟一使人感到蔚籍的是自己行為的正直與誠實,生活中要是沒有這種慰籍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人常為自己的破滅與籌算的錯誤而自嘲;然而這種慰籍,無論命運對你任何,你總能以堅定的步伐前進,而且充滿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