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語言的搞笑相聲
相聲《戲劇與方言》 在線聽: /*?stype=Music&q=%CF%B7%BE%E7%D3%EB%B7%BD%D1%D4 文本: 甲:做一個相聲演員啊,可不容易。
乙:怎么? 甲:起碼的條件兒,得會說話。 乙:這個條件倒很容易呀,誰不會說話呀? 甲:說話跟說話不同啊。
乙:怎么著? 甲:你看一般人說話:只要把內容表達出來,讓對方領會了就行啦。 乙:哦,那么說相聲的呢? 甲:相聲它是藝術形式啊,就得用藝術語言。
乙:噢。 甲:它這個藝術語言跟一般人說話有很大的不同。
乙:是啊? 甲:相聲的語言哪,它必須得精煉。 乙:哎。
甲:您看我們表演,說的是北京話。 乙:是啊。
甲:我們說的北京話不是一般北京話,是精煉的北京話,是經過了提煉,經過了藝術加工。 乙:相聲臺詞兒啊,就是語言精煉。
甲:哎,相聲語言的特點呢,就是短小精干而邏輯性強。 乙:對。
甲:您看我們說的北京話,外埠觀眾他也聽得懂。 乙:噢。
甲:這怎么回事?經過了藝術加工了。 乙:哦。
甲:不像一般北京人說話那么啰唆,什么名詞、副詞、代詞、動詞、語氣詞、感嘆詞用得那么多,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那么您給舉個例子,要用這啰唆的北京話怎么說? 甲:啰唆北京話?那比如說吧,哥兒倆,住一個院里,一個在東房住,一個在西房住。
夜間都睡覺啦,忽然間那屋房門一響,這屋發覺啦,兩個人一問一答,本來這點兒事幾個字就能解決,要用老北京話能說得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怎么說? 甲:比方說夜間了,都睡覺了,忽然間那屋屋門一響,這屋發覺了,“喲嗬!” 乙:“喲嗬”? 甲:啊!先來個感嘆詞。
乙:你瞧瞧這個。 甲:“喲嗬?那屋‘咣當’一下子門響,黑更半夜,這是誰出來啦?一聲不言語呀,怪嚇人的。”
乙:嗬!這一大套啊。 甲:這回答也這么啰唆啦!“啊,是我,您哪,哥哥,您還沒歇著哪?我出來撒泡尿。
沒有外人,您歇著您的吧,甭害怕,您哪。” 乙:這位比他還啰唆。
甲:這位還關照他呢。 乙:還要說什么? 甲:“黑更半夜的穿點兒衣裳,要不然就凍著可不是鬧著玩的,明兒一發燒就得感冒嘍。”
乙:嗬! 甲:這說:“不要緊的,哥哥,我這兒披著衣裳哪,撒完尿我趕緊就回去,您歇著您的吧,有什么話咱們明兒見吧您。” 乙:這夠多少字啦? 甲:三百多字。
要用精煉的北京話,說這點兒事情,分成四句話,用十六個字就解決問題。 乙:一句話用四個字? 甲:哎。
乙:怎么說呢?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啦,一問:“這是誰呀?” 乙:四個字。 甲:回答也四個:“是我您哪。”
“你干嗎去?”“我撒泡尿。” 乙:哎!這個省事多啦。
甲:您聽這個省事啊?還有比這省事的呢。 乙:哪兒的話? 甲:山東話。
山東人要說這點兒事情,同是四句話,用十二個字就行啦。 乙:十二個字……噢!三個字一句啦? 甲:哎。
乙:怎么說呢? 甲:山東話啊。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這是誰?”(學山東話) 乙:嗯,三個字。
甲:回答也三個字:“這是我。”“上哪去?”“上便所。”
乙:嘿,這個更省事啦。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
乙:哪兒的話? 甲:上海話。 乙:上海? 甲:上海人說話呀,八個字就夠了。
乙:噢,兩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么說呀?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上海話)“啥人?”“我呀。”“啥去?”“撒尿。”
乙:嘿!這有點兒意思,省事多嘍。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哪。
乙:還有比這省事的?哪兒的話? 甲:河南話。 乙:河南? 甲:哎,河南人說話,說這點事情,四個字就解決。
乙:一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么說?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河南話)“誰?”“我。”“咋?”“溺!” 乙:嗐!您說的是各地的方言。
甲:哎,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藝術。 乙:是啊。
甲:說相聲就用北京話。 乙:那是啊,相聲是北京的土產嘛。
甲:對,可是不歸土產公司那邊兒賣。 乙:地方劇的一種。
甲:是嘛。北京的地方戲曲:相聲、單弦、京戲。
乙:京戲,就帶著地名兒哪嘛。 甲:是嘛,京戲。
它不管劇中人是什么地方人,他唱出來也是按照北京音,北京味兒。 乙:是! 甲:比如說京劇唱《空城計》。
乙:主角兒是諸葛亮。 甲:諸葛亮念白是這味兒,“把你這大膽的馬謖哇!臨行之時,山人怎樣囑咐與你,叫你靠山近水,安營扎寨,怎么不聽山人之言,偏偏在這山上扎營,只恐街亭難保!” 乙:嗯!是北京味兒。
甲:原來諸葛亮不是北京人。 乙:諸葛亮是山東人呢。
甲:山東人說話什么味兒? 乙:什么味兒? 甲:山東人說話都這味兒:(學山東話)“喂,我說三哥,你上哪兒去啦?”“哎,我上北邊兒。”“上北邊兒干什么去啦?”“上北邊那個地場找個人。
你沒事嗎?咱一道去要吧。” 乙:這就是山東話呀。
甲:可京戲里的諸葛亮,一點兒這味兒也沒有。 乙:那是怎么回事啊? 甲:有這味就不好聽啦!諸葛亮坐大帳,拿起令箭一派將,山東味兒的,(學山東話)“哎,我說馬謖哪去啦?馬謖上哪個地方去啦?哎,馬謖聽令。”
馬謖過來,“啊,是!” 乙:也這味兒。 甲:“叫你去鎮守街亭,你可敢。
2.短篇相聲普通話或方言劇本
普通話與方言 侯寶林 甲 您說相聲也常說北京話嗎?乙 哎,干嗎常說北京話呀!我們說相聲就得說北京話呀!甲 哎!那可不對。
乙 怎么?甲 你應該說普通話呀!乙 普通話不就是北京話嗎?甲 錯了不是。乙 怎么?甲 北京話是北京話,普通話是普通話。
乙 噢!這還不一樣哪!甲 哎,現在推廣普通話。乙 是。
甲 它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乙 噢。
甲 以北京音樂為標準音。乙 這我還不太明白呢!甲 這你不太明白呢!乙 不明白。
甲 這你得好好學!你看說普通話的好處大了,因為現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處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話就彼此都能懂。乙 噢!是嘍。
甲 您比如說這么一句話吧—— 乙 什么話呢?甲 用普通話說就好懂了:“你看這是什么?” 乙 這句話就是普通話?甲 哎,你要用北京話就跟這個不一樣了。乙 北京話怎么說呢?甲 “你這瞜瞜(zhei)是什么?” 乙 噢,瞜瞜。
甲 瞜瞜這(zhei)是什么?普通話說:“這是什么?”是不是啊?乙 是是,就在字正。甲 哎你要到天津這句話就變了。
乙 天津話怎么說?甲 “你看看這(jie) 是(si)嘛(ma)?” 乙 哎!這是天津話。甲 是吧?乙 哎。
甲 到上海話,又不同了。乙 上海話又怎么說哪?甲 你看看這是什么?乙 這啊?甲 “你(nong)看(ku)看(ku)這 (di)是(ge)什么(sa me zi)?” 乙 這這句話我就不懂。
甲 也是這個意思啊:“你看看這是什么?” 乙 噢,也是這個意思。甲 對吧。
乙 噢。甲 要是到我們家鄉,這句話又變味了。
乙 您什么地方的?甲 滄縣。乙 滄縣?甲 滄州嘛!乙 這句話怎么說哪?甲 “你瞅瞅這是什么(me)呀?” 乙 噢,這是滄州話。
甲 你要到福建省福州,跟這又不同了。乙 是啊!甲 那更不好懂了。
乙 福建話這句怎么說哪?甲 “你(lu)看(kan)這(zui)是(sai)什么(nao)?” 乙 這句話我更聽不懂了。甲 所以呀,大家都學普通話有好處呀!乙 是嘍。
甲 普通話跟北京話區別不大。乙 噢!甲 你要學普通話常聽相聲有好處。
乙 就能夠學普通話。甲 哎。
相聲它不是北京話嗎?乙 是啊!甲 它就是兒化韻多。乙 噢!兒化韻。
甲 這是最大的區別。普通話說“今天”,“明天”,“后天”。
乙 對啊。甲 北京話那就不這樣了。
乙 怎么說哪?甲 “今兒”,“明兒”,“后兒”。乙 對!甲 沒事兒出門兒,遛彎兒,買根冰棍兒。
乙 噢,這是兒化韻。甲 哎!你看這兒化韻也有它的好處。
乙 那有什么好處啊?甲 你要寫在字上,你寫“冰棍”,可是你要說話哪,就得說“冰棍兒”。乙 啊!冰棍兒。
甲 冰棍兒,它區別詞意:冰棍兒,它加這個兒化叫你聽這東西不大。乙 噢!就是小意思。
甲 “哎!您瞧,天熱呀!來棵冰棍兒。” 乙 哎。
甲 來棵冰棍兒。這樣聽著好聽,你要不用兒化韻,聽著多可怕呀!“今天熱啊!你來棵冰棍。”
乙 嗬!甲 冰棍哪!乙 那得多大呀!甲 說的是哪。四人扛著吃?乙 那怎么吃啊!甲 是不是?乙 對。
甲 它能夠區別詞意。乙 是嘍。
甲 多是用在愛稱上。乙 噢!甲 用這個兒化。
乙 怎么?甲 我們看一小孩兒,哎,你看這個小孩兒多好啊,長得跟花兒似的。乙 夸這個小孩兒。
甲 “你看這小孩兒長得跟花似的。” 乙 對。
甲 他都用兒化。你要不用兒化哪,這意思就差了。
乙 是嗎?甲 哎,你看這個小孩長得跟花似的。乙 花似的?甲 “你看這個小孩長得跟花似的。”
那孩兒長得跟麻雷子似的,再來一個跟二踢腳似的。乙 好家伙!這兒放鞭炮哪!甲 是不是?乙 啊。
甲 所以說兒化韻有它的好處。乙 是。
甲 也不能夠是話都用兒化韻。乙 是嗎?甲 你看北京話它就有這一點。
乙 是嘍。甲 兒化韻的地方太多。
乙 噢。甲 還有重疊兒化哪?乙 怎么叫做重疊兒化哪?甲 “胖胖兒的,瘦瘦兒的,忙忙兒的,快快兒的,輕輕兒的。”
這都是重疊兒化。乙 噢,是了。
甲 兩個字兒一樣,下邊加個兒。乙 噢,這叫重疊兒化。
甲 “這人胖胖兒的,那人瘦瘦的,唉,你去一趟快快兒的。唉!輕輕兒的。”
是不是重疊兒化。乙 是了。
甲 不用兒話不好聽:“這人胖胖的,那人瘦瘦的,你快快的,你慢慢的。” 乙 這么說倒是不好聽。
甲 北京話可也有這么說的。乙 還有這么說的哪?甲 那是大人對小孩兒。
乙 噢。甲 小孩兒剛一周多,一歲多點兒。
乙 是是。甲 大人為教他說話。
乙 嗯。甲 哄孩子這么說。
乙 是啊。甲 “慢慢走。”
乙 噢。甲 “我帶你上街街。”
乙 嗯。甲 “叫叔叔,叫姑姑。”
乙 對。甲 “叫媽媽。
帶帽帽,穿襪襪,我帶你去買肉肉。” 乙 哎,是這么說。
甲 “吃餃餃,買包包。” 乙 嗯。
甲 包子餃子,什么餃餃、包包啊,哄小孩兒。乙 是嘍。
甲 對大人沒那么說的。乙 對大人沒有這么說的。
甲 那當然了,我跟你說話:“郭先生,沒事兒啊?” 乙 沒事。甲 “咱們出去遛個彎兒。”
乙 走哇。甲 “我請您吃飯。”
乙 好。甲 “咱們吃包子,要不然吃餃子。”
乙 好。甲 “你戴帽子,咱們走。”
這好聽啊!要是照著哄孩子那樣,你能滿意嗎?“郭先生,沒事啊?” 乙 沒事啊。甲 “我帶你出去遛遛。”
乙 啊。甲 “我請你吃包包。”
乙 噢。甲 “給你買餃餃。
你戴上帽帽。” 乙 這好嘛,這么說我成傻子啦!甲 就說是啊,是吧?乙 嗯。
甲 這是兒化韻。乙 是了。
甲 所以。
3.有關語言的搞笑相聲
相聲《戲劇與方言》 在線聽: /*?stype=Music&q=%CF%B7%BE%E7%D3%EB%B7%BD%D1%D4文本: 甲:做一個相聲演員啊,可不容易。
乙:怎么? 甲:起碼的條件兒,得會說話。 乙:這個條件倒很容易呀,誰不會說話呀? 甲:說話跟說話不同啊。
乙:怎么著? 甲:你看一般人說話:只要把內容表達出來,讓對方領會了就行啦。 乙:哦,那么說相聲的呢? 甲:相聲它是藝術形式啊,就得用藝術語言。
乙:噢。 甲:它這個藝術語言跟一般人說話有很大的不同。
乙:是啊? 甲:相聲的語言哪,它必須得精煉。 乙:哎。
甲:您看我們表演,說的是北京話。 乙:是啊。
甲:我們說的北京話不是一般北京話,是精煉的北京話,是經過了提煉,經過了藝術加工。 乙:相聲臺詞兒啊,就是語言精煉。
甲:哎,相聲語言的特點呢,就是短小精干而邏輯性強。 乙:對。
甲:您看我們說的北京話,外埠觀眾他也聽得懂。 乙:噢。
甲:這怎么回事?經過了藝術加工了。 乙:哦。
甲:不像一般北京人說話那么啰唆,什么名詞、副詞、代詞、動詞、語氣詞、感嘆詞用得那么多,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那么您給舉個例子,要用這啰唆的北京話怎么說? 甲:啰唆北京話?那比如說吧,哥兒倆,住一個院里,一個在東房住,一個在西房住。
夜間都睡覺啦,忽然間那屋房門一響,這屋發覺啦,兩個人一問一答,本來這點兒事幾個字就能解決,要用老北京話能說得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怎么說? 甲:比方說夜間了,都睡覺了,忽然間那屋屋門一響,這屋發覺了,“喲嗬!” 乙:“喲嗬”? 甲:啊!先來個感嘆詞。
乙:你瞧瞧這個。 甲:“喲嗬?那屋‘咣當’一下子門響,黑更半夜,這是誰出來啦?一聲不言語呀,怪嚇人的。”
乙:嗬!這一大套啊。 甲:這回答也這么啰唆啦!“啊,是我,您哪,哥哥,您還沒歇著哪?我出來撒泡尿。
沒有外人,您歇著您的吧,甭害怕,您哪。” 乙:這位比他還啰唆。
甲:這位還關照他呢。 乙:還要說什么? 甲:“黑更半夜的穿點兒衣裳,要不然就凍著可不是鬧著玩的,明兒一發燒就得感冒嘍。”
乙:嗬! 甲:這說:“不要緊的,哥哥,我這兒披著衣裳哪,撒完尿我趕緊就回去,您歇著您的吧,有什么話咱們明兒見吧您。” 乙:這夠多少字啦? 甲:三百多字。
要用精煉的北京話,說這點兒事情,分成四句話,用十六個字就解決問題。 乙:一句話用四個字? 甲:哎。
乙:怎么說呢?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啦,一問:“這是誰呀?” 乙:四個字。 甲:回答也四個:“是我您哪。”
“你干嗎去?”“我撒泡尿。” 乙:哎!這個省事多啦。
甲:您聽這個省事啊?還有比這省事的呢。 乙:哪兒的話? 甲:山東話。
山東人要說這點兒事情,同是四句話,用十二個字就行啦。 乙:十二個字……噢!三個字一句啦? 甲:哎。
乙:怎么說呢? 甲:山東話啊。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這是誰?”(學山東話) 乙:嗯,三個字。
甲:回答也三個字:“這是我。”“上哪去?”“上便所。”
乙:嘿,這個更省事啦。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
乙:哪兒的話? 甲:上海話。 乙:上海? 甲:上海人說話呀,八個字就夠了。
乙:噢,兩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么說呀?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上海話)“啥人?”“我呀。”“啥去?”“撒尿。”
乙:嘿!這有點兒意思,省事多嘍。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哪。
乙:還有比這省事的?哪兒的話? 甲:河南話。 乙:河南? 甲:哎,河南人說話,說這點事情,四個字就解決。
乙:一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么說?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河南話)“誰?”“我。”“咋?”“溺!” 乙:嗐!您說的是各地的方言。
甲:哎,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藝術。 乙:是啊。
甲:說相聲就用北京話。 乙:那是啊,相聲是北京的土產嘛。
甲:對,可是不歸土產公司那邊兒賣。 乙:地方劇的一種。
甲:是嘛。北京的地方戲曲:相聲、單弦、京戲。
乙:京戲,就帶著地名兒哪嘛。 甲:是嘛,京戲。
它不管劇中人是什么地方人,他唱出來也是按照北京音,北京味兒。 乙:是! 甲:比如說京劇唱《空城計》。
乙:主角兒是諸葛亮。 甲:諸葛亮念白是這味兒,“把你這大膽的馬謖哇!臨行之時,山人怎樣囑咐與你,叫你靠山近水,安營扎寨,怎么不聽山人之言,偏偏在這山上扎營,只恐街亭難保!” 乙:嗯!是北京味兒。
甲:原來諸葛亮不是北京人。 乙:諸葛亮是山東人呢。
甲:山東人說話什么味兒? 乙:什么味兒? 甲:山東人說話都這味兒:(學山東話)“喂,我說三哥,你上哪兒去啦?”“哎,我上北邊兒。”“上北邊兒干什么去啦?”“上北邊那個地場找個人。
你沒事嗎?咱一道去要吧。” 乙:這就是山東話呀。
甲:可京戲里的諸葛亮,一點兒這味兒也沒有。 乙:那是怎么回事啊? 甲:有這味就不好聽啦!諸葛亮坐大帳,拿起令箭一派將,山東味兒的,(學山東話)“哎,我說馬謖哪去啦?馬謖上哪個地方去啦?哎,馬謖聽令。”
馬謖過來,“啊,是!” 乙:也這味兒。 甲:“叫你去鎮守街亭,。
4.兩分鐘相聲臺詞, 給我一爆笑的, 跪求
乙: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段相聲。
甲:哎,說段相聲。(無精神) 乙:這相聲是有關交通安全的。
甲:好,交通安全。(無精神) 乙:我說今天你怎么無精打采的。
甲:甭提了,倒霉唄! 乙:說來聽聽. 甲:你說現在走路怎么那么難呢? 乙:怎么說? 甲:前兩天我來上學。
我是親自走路來上學的這你知道吧? 乙:這聽著都新鮮,你要不親自,你還準備怎么著啊! 甲:我的意思是我是走著來上學的。 乙:哦你說步行不得了。
甲:我一出小區門就上了大馬路了。
乙:等等,你怎么不走人行道呢? 甲:我得過馬路啊。 乙:哦,你們小區門口就是橫道線? 甲:沒有。
乙:那是不設橫道線的小馬路。 甲:也不是,雙向六車道的大馬路。
乙:那你這可是亂穿馬路啊!你得走人行橫道線。 甲:走人行橫道不得繞點路嗎,那樣太費鞋。
乙:瞧把他懶的 甲:我一上馬路那就熱鬧了 乙:嗯 甲:那馬路上啊是車水馬龍,我過不去啊 乙:早高峰嘛 甲:嘿!把我給急的,就差掏出飯勺挖地道了! 乙:嚇,還是個急脾氣! 甲:還行,不遠處來了個小家伙,我一看機會來了。 乙:小家伙? 甲:不大,也就十幾米長,幾十噸重吧,看著挺可愛,學名叫公交車。
乙:這還小? 甲:它速度慢啊!一搖一擺一搖一擺的就過來了(做烏龜爬狀) 乙:有那樣的公交車嗎? 甲:我也沒閑著,沖吧?我屏氣凝神,氣沉丹田,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二氣繽紛,勁灌腳底,一個箭步,沖出去了。 乙:瞧這勁廢得 甲:再一個箭步,噌。
乙:過去了甲:坐地上了。 乙:怎么坐地上了? 甲:那公交車嘎一個急剎車,在我跟前半米停住了,把我嚇的腿一軟,撲嗵,坐地上了 乙:多危險哪! 甲:危險?那是公交車萬幸沒撞著我, 乙:要是撞著了呢? 甲:他要敢撞我,我就敢罵他! 乙:就這出息 甲:那公交車司機也可惡,還下來問:“小朋友,沒事吧?你怎么亂穿馬路呀!多危險啊!” 乙:是啊! 甲:我心里那個氣啊,心里想:你要不剎車,能嚇倒我嗎 乙:人家不剎車那就軋著你了 甲:軋我?不怕!你壓得到我的肉體,壓不倒我的靈魂 乙:你是夠混的 甲:旁邊來了一輛出租,司機一開門,小朋友,去哪兒,我送你 乙:碰上熱心人了 甲:我這氣還沒消呢,沖著那人一齜牙(微笑):我知道,可我就不告訴你,你猜? 乙:人家犯的著猜嗎 甲:他虛心請教我去哪兒?我總得應付一下吧! 乙:什么亂七八糟的 甲:哎,那誰,勞駕扶我一把,讓我先站起來, 乙:還坐著呢。
甲:好不容易過了馬路,現在安全了吧?我就把我那本書拿出來了 乙:還挺好學 甲:真是本好書啊!封面上四個大字。
乙:唐詩選緝 甲:火影忍者 乙:哦,動漫書啊 甲:我一面走啊一面看 乙:那也危險 甲:沒事,在家看被老媽發現了更危險 乙:偷著看啊。 甲:這一章特精彩,佐助和鳴人打起來了,那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變色。
佐助剛要用雷切呢,嘭一聲那雷切就打我頭上了! 乙:打偏了? 甲:我撞電線竿上。 乙:該 甲:在那一刻我是深切的體會到了民以食為天啊 乙:怎么說 甲:我早飯就少吃了半個燒餅,就把我餓的這滿眼的金星啊! 乙:你那是餓的嗎?那是撞的 甲:把我疼的啊,(唱)(花兒樂隊蝴蝶飛調)眼淚飛~~~~~~ 乙:這下可真是撞慘了,我說您下回可真得注意交通安全了,否則出了大事就來不及了 甲:誰說不是呢!那天晚上回家電視上也報道了一起車禍,一個中學生亂穿馬路,被車撞了 乙:是嗎 甲:現場那個慘不忍睹啊一地的書,還有鞋。
還有個人這么趴著(背過身做S狀) 乙:您就別學了,是夠慘的。 甲:看得我一咬牙一跺腳, 乙:準備好好遵守交通規則了 甲:換臺了。
乙:去你的吧。
5.5分鐘短篇相聲臺詞
普通話> 甲:諸位領導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齊:大家晚上好! 甲:今天上報告廳來 乙:啊! 甲:是來給大家說段相聲 乙:可不是嘛,要是吃飯就上食堂啦。
甲:我們的相聲名字叫《普通話》。 乙:是這么個名兒。
甲:什么是普通話呢? 乙:聽她給您解釋解釋。 甲:普通話啊!! 乙:啊! 甲:有這么大,皮薄餡多,咬一口一嘴油…… 乙:去!你這是小籠包子吧! 甲:對對!!要說這小籠包子啊!那是真好吃!咬一口,一嘴油…… 乙:甭咬啦!!!象話嘛你!咱們今天說的是普通話。
甲:我是在說普通話啊! 乙:怎么回事? 甲:你……敢說我剛才說的是地方言? 乙:駭,這么個普通話啊!我的意思啊,您得大伙解釋解釋! 甲:用得了解釋嗎?現場除了你這么笨的……都知道!不要以為自己不知道的,別人也就不知道。所 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啊!你都知道什么呀?外表美麗有什么用!講過多少次,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啊!我之所以沒有正面解釋什么是普通話,是因為我不知道嗎? 乙:(垂頭不語) 甲:是因為我為人謙虛謹慎。所謂普通話,啊,(背手)就是普普通通說話。
乙:啊?這不望文生義嗎! 甲:這是不對的! 乙:你嚇我一跳! 甲:給你一個機會表現一下。告訴大家什么是普通話。
乙:哦!(怯生地)普通話就是“以北京語言為標準,以北方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我說得對嗎? 甲:啊對!你說得很好嘛。
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嘛!啊,普通話是……這個……啊啊就共同語。 乙:啊! 甲:二者!普通話的發音要規范。
乙:沒錯。 甲:我們都用嘴說話。
乙:多新鮮,用鼻子……那是打呼嚕! 甲:可是我們中有極個別的女同學有著不良的發聲習慣。 乙:怎么不良習慣啊? 甲:為了顯得乖巧、可愛、討人喜歡,不好好說話! 乙:哦,都怎么說的 甲:有男生夸你長得漂亮,你怎么回答? 乙:當然是要說“謝謝”了啊! 甲:到他們這變味了! 乙:怎么說? 甲:SIE SIE ! 乙:SIE SIE? 甲:顯得可愛,小鳥依人啊! 乙:是嘛? 甲:還有就是濫用雙音節詞! 乙:哦,什么是雙音節詞呢? 甲:你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都是雙音節詞。
乙:哦,都怎么個濫用法呢? 甲:我們管那咬一口一嘴油那叫什么? 乙:小籠包啊 甲:她們管它叫“小籠包包”。 乙:改成日本菜了啊。
甲:我們管那兩頭尖,當不間寬那吃的叫什么? 乙:餃子啊 甲:她們叫“餃餃” 乙:這能聽懂嗎? 甲:你甭管聽懂不聽懂,說出來音節明朗、音調柔和、就是好聽討人喜歡。 乙:這我不信,這是人家的語言風格。
甲:不信咱倆給大伙學學! 乙:怎么學 甲:你就是那追我的男生。 乙:我是女的, 甲:這不演戲嘛! 乙:演戲?演戲我也是女的呀! 甲:假如,假如你是男的。
這回總可以了吧? 乙:假如我是男的 甲:對! 乙:那我憑什么追求你呀? 甲:……我……你說我怎么找這么一搭檔啊!……你不想追我。有的是人想追我,什么黃宏啊趙本山啊,特別是潘長江,哭著喊著要追我!……你想追還來的及! 乙:(不語,神氣) 甲:不演拉倒!現場有哪位同學想做我搭檔的,您盡管站出來,演完了之后我請您吃小籠包子! 乙:嘿!嘿嘿!我說過我不演了嗎? 甲:改變主意了? 乙:我不一直站在您一邊嘛! 甲:好,現在你就是我男朋友了啊 乙:恩!我怎么演? 甲:你得甜言蜜語 乙:甜言蜜語? 甲:就是你男朋友平時說的那個 乙:明白啦! 甲:開始啦!怎么沒有掌聲哩? 乙:親愛的! 甲:恩? 乙:我想死你啦! 甲:哦! 乙:我快把你想瘋啦! 甲:啊哦! 乙:你有病啊? 甲:你才有病呢? 乙:沒病你老叫喚什么呀! 甲:這不顯得曖昧嘛!繼續繼續! 乙:親愛的! 甲:恩! 乙:你今天好好漂亮哦! 甲:sie sie 乙:你的眼睛好嫵媚哦! 甲:sie sie 乙:櫻桃小嘴更好看 甲:sie sie 乙:吃飯了沒有啊? 甲:sie sie 乙:問你吃飯了沒有? 甲:哦!沒有哩! 乙:想吃點什么 甲:餃餃 乙:還有呢? 甲:小籠包包 乙:去!肉麻不肉麻! 甲:所以說推廣普通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乙:關系挺大的 甲:我們應該帶動更多的同學學說普通話,說好普通話 乙:對,我們要積極推廣普通話 甲:廣告詞我都想好啦! 乙:喲!還有廣告詞! 甲:以前不說普通話的時候,身上起滿了小紅疙瘩, 乙:啊!~~~ 甲:自從我說了普通話以后 乙:怎么樣? 甲:小紅疙瘩全都不見了耶! 乙:嚯!! 甲:現在我忍不住想看自己的皮膚!看這里看這里…… 乙:可以謝幕了 齊:謝謝大家! (鞠躬下臺)。
6.簡短幽默相聲對白
山西家信(曹劉版) 曹:這個相聲大會節目一場接著一場 劉:是 曹:相聲是語言的藝術,中國的語言是博大精深 劉:沒錯兒 曹:每個字兒都有它有用意 劉:哦? 曹:別說一個字兒,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要是不注意也會鬧出笑話。
劉:是嗎? 曹:哎 就拿我們家來說吧 劉:怎么了? 曹:我有一個朋友 山西人 在山里邊長大的 沒念過書 沒學問 不識字 這 個年紀呢 三十多歲快四十了 我們兩個人稱得起是忘年交 我呢 論著 管他叫二哥。有一回他請我吃飯 劉:嗯 曹:定的是中午十一點半到 劉:哦 曹:我呢 到時候就上家去了 他呢 還請了一位陪客 劉:哦 曹:可是等到十二點 這位沒來 劉:喲 曹:他著急了 于是呢他就畫了一張便條 劉:不 不 您等會兒 干嗎畫啊 曹:因為他不會寫字 劉;噢 曹:所以呢就畫了一張便條 劉:只能畫 曹:我一瞧 畫的什么啊?畫了一個小人貓著腰 一個手捂著嘴 一個手捂 著屁股 不明白這什么意思? 劉:挺奇怪的 曹:他疊好了 打發門口的小孩 去 給前院的大爺送去 這位住的不遠 就 在前院住 去送去吧 一會兒的工夫小孩回來了 人沒帶來 也帶回來 一張便條 我一瞧畫的什么啊 也是一幅畫 畫了一個鳥籠子 鳥籠子里 面有一個王八 這個王八腦袋在鳥籠子外邊探著 王八身子在鳥籠子里 邊 他一瞧 行了 咱甭等他了 咱吃飯吧 我說別別別介 別介 我說我 還不明白什么意思呢 劉:是啊 曹:您剛才那畫一小人貓著腰 一個手捂著嘴 一個手捂著屁股 什么意思 啊 劉:干嗎呢 曹:嗨 我跟他說午后請他吃飯 劉:嗨 曹:噢 捂著屁股就是午后 那他這個畫一鳥籠子 里邊有一個王八 王八腦 袋在鳥籠子外邊探著 王八身子在鳥籠子里邊 這什么意思啊 劉:嗯 曹:他告訴我 大概出不來(曹劉二人都摸著下巴尋恩) 哦 大蓋兒出不來?高科技呀這東西 劉:間諜的底子 曹:唉呀 吃吧 吃吧 酒過三巡 菜過五味 我說了 二哥 下禮拜不能陪你 喝酒了 劉:怎么呢 曹:下禮拜我上山西太原演出 您的老家也是太原的 有什么需要我往家里 邊帶的話 帶的東西 您給我 我幫您帶 二哥一聽這高興了 太好了 太 好了 你到了太原 你找杏干村的酸老爺 杏干村的酸老爺 那就是我父 親 你幫我帶點兒東西 帶什么啊 帶一封信 還有五百塊錢 一封信 五百塊錢 不就這點兒東西嗎 對 一封信 五百塊錢 交給我吧 我把東 西都收到了 簡短截說 轉過天來 上火車奔太原演出 劉:這就走了 曹:上了火車(嘆氣)我呀 也沒帶個游戲機 劉:帶那干嗎 曹:也沒帶本書 長路漫漫 無心睡眠 您說我干嗎? (臺底下一觀眾喊:拆信) 曹:知音 這是知音(美的慌)我拆信看看 劉:不 不 您等會兒 你先別美 這不道德 知道嗎? 曹:知道 劉:知道還拆它 曹:您管著嗎 我拆你信了 我拆你信了 劉:沒 沒有 曹:有你什么事 我樂意 你管著嗎 你管著嗎 你管著嗎? 劉:碎嘴子 曹:管你什么事 劉:不管 曹: 就看 就看 就看 呲兒(筆畫拆信)拿出來一瞧 嗬 我高興了 劉:怎么了 曹:又畫了一幅畫 劉:怎么全是畫? 曹:唉 畫了一幅畫 這畫挺熱鬧 劉:都有什么啊 曹:信的這邊畫了七個駱駝 劉:駱駝? 曹:駱駝 知道嗎 劉:駱駝 知道 曹:(用手比劃七個駱駝) 劉:我說我說 等會 甭把七個都比劃出來行不行啊 曹:畫了七個駱駝 信的這邊畫了一顆大樹 樹叉上邊落了兩只蒼蠅 樹底 下趴著四個王八 立著兩把酒壺 旁邊還有一個雞蛋 (無耐)這什么 意思 不明白 疊好了 裝信封里 睡一覺吧 一會兒的工夫就到太原了 到了太原 奔劇場演出 演出完了 轉過天來 在當地轉一轉 劉:玩玩 曹:買點兒什么土特產品 對不對? 劉:對 曹:說是土特產 無非就是煙酒什么的 劉:沒錯兒 曹:酒 我北京的喝慣了 別地兒的酒不愛喝 買點煙吧 劉:唉 這行 曹:當地的煙 我一瞧 唉 煙灘 這山西名煙多少錢 一百塊錢一條 (猶豫)便宜點兒 不便宜 就一百塊錢一條 你買你就買 不買拉倒 劉:不還價 曹:也不貴 買一條吧 來一條 把煙拿過來 我想起來了 我上這兒來還有 正事兒呢 劉:什么事兒啊 曹:上二哥家送東西去 劉:哦 對 曹:對不對 杏干村酸老爺嘛 劉:沒錯兒 曹:找吧 挺容易就找著了 劉:好找 曹:一看這家 我走到門口 啪啪啪 扣打柴扉 劉:不 這陣兒就不用拽了 你可以說敲門 曹:搗亂是嗎 劉:沒有 曹:啪啪啪 敲門 劉:就別用那啪啪啪了 曹:啪啪啪 叮咚 敲門 劉:你麻煩不麻煩 有門鈴你還敲什么啊 曹:我都試試 看看響不響 劉:跑這兒玩來了 曹:吱拗門開了 站著一老頭兒 年近六旬左右 站這 我說你是杏干村的酸 老爺嗎 對 我是酸老爺(山西方言)聽您這味就挺酸的 我說您兒子 讓我給您帶點兒東西 俺兒子讓你給我帶什么東西? 來來來 進來 進 來 劉:讓屋里了 曹:讓到屋里來 俺兒子讓你給我帶什么東西 嗨 你兒子啊讓我給你帶一 封 還有四百塊錢 劉:不 您等會兒 說錯了 五百塊錢 曹:四百 劉:不 你剛才還說是五百呢 曹:我說了怎么說吧 劉:不是 那這里差一百塊錢呢 曹:廢話 買煙了 劉:拿別人錢買煙呢? 曹:我替他嘗嘗好抽不好抽 劉:人家用你嗎? 曹:你管著嗎 我拿你錢了 我拿你錢了 有你什么事兒 你老打抱不平 有你什么 事啊 劉:你干嘛這么碎叨 沒我事 曹:一封信 四百塊錢 劉:嗯 曹:把東西交過去了 老頭兒接過信來打開了一瞧 看看我 看看信 看看信 看看我 你跟我兒子什么關系?。
7.既短又好笑的相聲
1.這是一個學校的原創相聲,叫《和諧校園文明行》 你改改估計就能用了。
甲: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乙: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 甲:你發現沒有啊,現在我們的校園變得越來越和諧,越來越文明 乙:是啊!創建和諧文明校園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好處啊 甲:可不是嘛!路越來越寬了 乙:來來來,你說清楚點,什么東東啊 甲:用你的IQ 想想怎么跟范偉一樣“IP、IQ、IC密碼統統告訴我”You brain have two parts ,one is left another is * right have nothing left ,The left have nothing right 乙: 賣弄什么呀!說明白點啊 甲:這不是創建和諧校園嗎?大伙忙著提高素質,提高能力啊! 乙:是啊! 甲:閱覽室、圖書館是人山人海,他人擠人,人壓人,人落人,人堆人 乙:呵!做人餅 甲:也差不多,反正就是你前腳尖碰前面人的后腳跟,兩邊人的肩膀是大膀子落小膀子,小膀子疊大膀子 乙:停!停停 我怎么覺得像是販賣黑奴啊,至少也是菜市場啊! 甲;什么話啊!菜市場有捧著書買菜的嗎?黑奴有是本科生的嗎? 乙:沒有啊 甲:有不出聲買菜的人嗎??有不反抗的黑奴嗎?? 乙;沒有啊!有的話那也是啞巴 甲;就是啊!閱覽室擠的那么多人,路不寬才怪呢?? 乙;這創建文明和諧校園,自修室里兩兩的也多了 甲;可不是,以前戀愛是逛街,看電影,現在都談到教室了 乙;哪啊?人家那叫男女搭配學習不累! 人家要雙雙考研去! 甲:真的假的啊?雙雙考研去?你認為考研是容易的事嗎?現在我終于知道水牛為什么會在 天上飛,原來是她在地上吹! 乙:喂喂喂,你說什么啊?誰在吹了啊? 甲:算了不和你爭了,那你說啊,我們辦那位是不是也屬于那種類型了啊? 乙當然,戀愛中的女生整天是容光滿面的·! 甲:看見沒有,我,沒戀愛都那么青春可人,這叫天生麗質(老爸,老媽生得好沒辦法) 乙:臭美啊你!!!人家每天自習到十點半,單詞背了一大串 甲:哇,這么有動力啊!那我也要談戀愛,我讓他跟我一起做健美操,一,二,三………我的口號是減肥瘦瘦瘦……… 乙:得了吧你!什么事都瞎參和! 甲:什么啊,你冤枉好人嘛! 乙:記好啦!我們要的是和諧的校園 甲:難道你覺得我是不和諧的嗎? 乙:文明的校園 甲:難道你覺得我會說粗話臟話嗎? 乙:可愛的校園 甲:難道我還不夠可愛嗎? 乙: 行了,我真服了你了,為了表達一下 我的心情我決定用一首歌來傾訴一下! 甲:觀眾朋友們啊!一會大家多來點掌聲啊! 小姑娘臉皮薄,沒掌聲哭了 怎么辦啊?來來來鼓掌! 乙:創建文明和諧校園,別人怎么做我不管,只要你也一樣地堅持。 我相信文明和諧永伴我行,我知道一切不容易,我的心一直堅定相信自己, 愿我們一起共同努力,我們都需要勇氣,來面對種種阻力,理念瞬變,我能堅定地創建 和諧校園,創建文明校園 甲:不錯嘛,看來還有兩把刷子啊!、乙:那當然 甲:抄家伙,這個還是今天剛買的,還不會使呢!(偷笑) 乙:我靠!看來還像個什么事啊!厲害!看看她能怎么弄!!!!! 甲:看看這個是什么?(拿出竹板) 乙:不就是兩片竹片嗎!還得意啥啊? 甲:不對!是兩個竹片加根紅頭繩!呵呵 乙:得了吧,你還是趕快開始吧!人家觀眾都等急了 甲:咱說一個道一個,今天說點嘛?哀,我今天說點嘛? 乙:看來是個裝相的,我看你啊,你要是不會說就下去吧,別在這丟人了! 甲:干嗎啊你!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咱橫40,豎60,乘起來是2400! 乙:哎呀,你道是說啊,別磨蹭了,咱們大家還等著呢! 甲:好嘞,我這就說創建和諧校園就是好人人生活少不了。
路變寬,閱覽室里去買菜。 乙:什么啊?誰去哪買菜了啊? 甲:閱覽室里去學習,學天文看星星,學地理看地球。
乙:那么大的家伙,看得全嘛。 甲:我說話你再亂插,我就抽你! 乙:得了,你說吧,我聽著呢(我們大家也聽著呢,哈哈) 甲:好嘞,聽我慢慢說給你聽,咱門師范學院,新人新貌新氣象!三月春風吹滿地 學院內外忙得急,嘿!忙得急為了增強我們法律意識,創建文明校園,學院舉行“尊紀守法,創建和諧校園,主題教育月“活動 乙:是的,有這回事!此言不假! 甲:活動動員會結束后啊,那個,那個,各個系科都忙活了。
搞征文,辦演講,上電太播節目 ,入小學做宣傳,嘿各種活動多又多,或都多她費用也多,這些費用上哪找,嘿上哪找? 乙:上哪找啊? 甲:去拉贊助啊! 乙:感情你是拉贊助的啊,又一個騙錢的 甲:是啊,拉贊助怎么了?哎喲,我忘了想大家介紹我自己了!我是**** 乙:你現在就想拉贊助啊? 甲:你別和我打鬧啊,我還沒說完呢!“跟我走吧。去拉贊助吧,夢已經醒來,永不會害怕,這所有的一切只為拉贊助,你快給點贊助吧“ 乙:停停停,你怎么現在就拉起贊助來了啊?我問你:你們有沒有其他的活動啊? 告訴我們大伙瞧瞧!“ 甲:有啊,你們聽好了。
趣味足球賽,男女混合齊入場(同臺競技啊) 比賽規則只有一條 乙:哪一條啊? 甲:女生踢到球時,男生不許搶,否則算犯規! 乙:呦這個規則好!高啊,實在是高! 甲:巾幗須眉,同競技!誰強誰弱,它還不一定啊 乙:是的!誰強誰弱,它還不一定! 甲:三月份好事多,淮師。
8.簡短相聲2分鐘幽默60字
甲:聽說你喜歡下象棋乙:沒錯甲:你爸爸也喜歡下象棋。
乙:是啊甲:可不,以前我老和你爸爸下棋。乙:對甲:有一回我們倆下棋,我還剩一士,你爸爸還剩一象。
乙:那不和棋了嗎?甲:是啊,依著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著下不可?乙:啊??那怎么下呀?甲:呵呵,你爸爸有主意。乙:什么主意?甲:你爸爸說了“要不咱們士象都過河吧。”
乙:沒聽說過!甲:然后呢你爸爸的象就過河了,我的士也過河了,你爸爸就拿他的象象我,我就拿我的士士你爸爸。
你爸爸再象我,我再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
乙:去你的吧!。
9.簡短有趣的相聲
《反正話》甲: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 乙:對 甲:相聲演員講究的是說學逗唱,這相聲演員啊!最擅長說長笑話,短笑話,俏皮話,反正話。
乙:這是相聲演員的基本功啊 甲:相聲 演員啊,腦子得聰明。靈機一動馬上通過嘴就要說出來, 乙:對對對對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是啊 甲:像您這個 乙:我特別合適 甲:什么合適啊,這嘴唇,像鞋低子似的! 乙:有那么厚嘴唇子嗎? 甲:像你這嘴說相聲不合適, 乙:誰不合適啊,告訴你,腦袋聰明 甲:是啊 乙:嘴皮子利落, 甲:你啊 乙:說什么都行! 甲:你別吹,我當著個位老師和同許我來考考你,咱們來一段反正話 乙:什么叫做反正話呢? 甲:就是我說一句話,你把這句話翻過來再說一遍,能說上來就算你聰明! 乙:咱們可以試試 甲:說來就來,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么這么笨啊,我說我的桌子,你就要說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們開始。
從頭說到腳!看你反映怎么樣啊! 乙:沒問題! 甲:我腦袋 乙:我呆腦,我呆頭呆腦的啊! 甲:我腦門子, 乙:我沒腦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沒眼! 甲:我眼珠 乙:我豬眼,不像話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 我量他干嗎啊! 甲:我觜! 乙:。
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這一個字的怎么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說字兒多的 甲:哦,字多一點,好了!我觜里又牙 乙:我牙里又觜,我成妖怪了!你換的詞兒行不行啊, 甲:不說這個啊?咱們報一回小說人物! 乙:哪不小說呢? 甲:咱們就報一回《西游記》里得人名。 乙:您來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豬八戒 乙:我是戒八豬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么又成三個和尚了! 甲:我是孫猴子 乙:我是猴孫子!你說點好的! 甲:點好的,咱倆逛逛花園,報報花名 乙:逛花園?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園之前我有一個要求, 乙:什么要求! 甲:速度要比剛才快一點另外要帶上動作。
乙:帶動作我會啊,是這樣嗎(參著甲,像戀人一樣在舞臺上走一圈) 甲:什么啊!我是說在逛花園的時候要用這兩個手指頭指著自己的鼻子,得美一點,得這樣(動作),會嗎? 乙:沒問題,我這人最會美了! 甲:那咱們現在開始啊 乙:好 甲:我逛花園 乙:我花園逛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藥花 乙:我是花芍藥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與方言有關的相聲簡短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