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瀘沽湖的神話傳說有哪些啊
瀘沽湖傳說:格姆女神 瀘沽湖格姆女神的神話傳說有多種,各地有異,其梗概是:從前,格姆山下的者波村,有一個美麗聰慧,勤勞靈巧的姑娘,她一天能織出幾十丈麻布。
在她織布時,看到天上的彩虹、大雁、云彩,看到地上的鮮花、蝴蝶、鳥兒,都能信手織在麻布上,織出的麻布非常漂亮,整個永寧壩子的小伙子都傾慕她、追求她,但她沒有正式應允哪一個追求者,對追求者,她都贈送一條腰帶。 沒想到,天上的一個男神看中了她,有一天,用一陣狂急的旋風把姑娘卷上了天,整個永寧壩的男女老少驚叫起來,呼天震地,天神慌了,放了姑娘,可她已不能回到人間。
她的身子附化在格姆山的白巖上,她的靈魂,變成女神,穿著白衣白裙,騎著白馬,右手握著支金笛,左手拿株珍珠樹,年年月月飄巡在格姆山上,護佑著永寧壩人們的健康,賜福給永寧人,使永寧人家家幸福、六畜興旺、五谷豐登。 格姆女神有她的私生活,她不僅與周圍的許多男山神有阿夏關系,而且與遠方的男山神也有交往。
有一次,一個遠方的男山神來和她相會,但她正與附近一個山神幽會,遠方來的山神急忙調轉馬,馬嘶鳴三聲,格姆女神聽到馬的嘶叫聲,便立即追趕遠方男神,而遠方男神走遠了,只見山下踩出一個很大的馬蹄印,女神趕到馬蹄印邊,天已啟明,就站在馬蹄印邊動情地哭著,淚水哭滿了馬蹄印,變成現在的瀘沽湖。遠方的男神聽到哭聲,回頭一望,萬分留戀地撒了幾顆珍珠和花種在馬蹄洼的淚水里,于是變成湖中的小島。
花種漂到邊上,發芽生長,蔥郁茂盛,年年開出杜鵑等數十種鮮花。參考推薦:麗江金沙戶外俱樂部。
2.雷峰塔的傳說
有關雷峰塔的傳說,就是白蛇的故事,白娘子與許仙戀愛,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卻 橫加阻攔,最后把白娘子壓在了雷峰塔下面。
=============================================
雷峰塔的出名和傳說“白蛇傳”有關。傳說峨眉山中,有條白蛇經過千年修煉成了美麗女子,名叫白素貞。一年清明時節,她和由青蛇修煉成人的侍女小青,同游杭州西湖,結識了許仙,兩人結為夫妻。有一次,許仙到金山寺進香。和尚法海見到他就說他身上有妖氣,連勸帶逼要許仙出家消災。最后法海不肯善罷甘休,趁白娘子生了兒子身體虛弱,用金缽罩住她,又把她鎮壓到雷峰塔底,揚言:白娘子若想脫身,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小青只好逃回峨眉山中刻苦修煉,武功法力大有長進,重來西湖營救白娘子。白素貞的兒子許夢蛟在許仙撫養下長大成人,赴京應考高中狀元,到雷峰塔前向母親報捷。小青和許夢蛟、許仙在雷峰塔下重逢,同又來作惡的法海展開殊死搏斗,終于打敗法海,救出白娘子,合家團圓。
3.瀘沽湖真是傳說中的女兒國嗎
瀘沽湖為川滇兩省界湖。四川約占總面積的2/3,云南占總面積的1/3。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1992年,高原明珠瀘沽湖正式開始接待國內外游客。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東方古老神秘的“女兒國”輕啟面紗,便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獵奇探勝者。1992年,高原明珠瀘沽湖正式開始接待國內外游客,短短幾年間,她便以其獨特秀美的自然風光名揚天下。
世界各國民間傳說中的女兒國,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這一族了。摩梭人世代生活在瀘沽湖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由女性當家和女性成員傳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愿、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稱走婚)。
在全人類都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瀘沽湖卻仍然保留著古代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肖”婚姻形態。 “阿肖”是瀘沽湖摩梭人中有情愛關系的男女雙方的互稱,彼此又稱“肖波”“阿肖”婚姻的顯著特點是:親密的伴侶之間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雙方仍然屬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訪、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為是由男方的“走”而實現的婚姻,所以當地人又稱這種關系為“走婚”。雙方所生子女屬于女方,采用母親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擔撫養的責任。一個男子或一個女子的“阿肖”數目或有多有少。雙方的“阿肖”關系不是固定不變的。
4.瀘沽湖的歷史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隊在戰爭中敗退瀘沽湖,并定居于此,與當地的土著人走婚,繁衍后代。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記》中對瀘沽湖有文字記載,將瀘沽湖及其附近的三個小湖描述為“四池”并記載湖中有三島。
1940年代,漢族少女肖淑明經國民政府西康省省長劉文輝作媒,嫁給瀘沽湖土司(地方長官)喇寶臣,成為當時瀘沽湖地區很有影響的漢族女性人物。
1986年瀘沽湖被云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8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定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繼而成為云南省的省級旅游區。2001年5月,發生里氏規模5.8地震。
2001年10月:云南麗江方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管理年會上宣布,將向聯合國申報瀘沽湖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2006年4月,瀘沽湖東岸四川境內的瀘沽湖鎮發生大火,數十間商鋪被燒毀或遭嚴重損壞。2006年麗江市著手在瀘沽湖北岸的竹地片區籌建瀘沽湖女兒國旅游小鎮。
擴展資料:
瀘沽湖位于云南北部、四川西南部的橫斷山脈與云貴高原的連接地帶,西南至麗江市中心約200公里;東至涼山州州府西昌市約265公里。湖面海拔2690米,東西最大寬度7.3公里,南北最大長度9.3公里,面積48.45 km2,湖岸線總長度約48公里。
湖中央偏南被一湖中半島分隔為南北相連的兩部分水域,湖面形狀似馬蹄,也有說像腰子的。
瀘沽湖在橫斷山脈地區屬于相對低洼的盆地,在地質構造上屬斷層結構,是由地殼運動而形成的高原溶蝕斷陷湖盆,這種構造同新疆伊犁哈薩克斯坦自治州北面的賽里木湖類似。
瀘沽湖整個湖盆質地為巖石,內壁非常陡峭,但四川一側因在地質史上有大量山脈泥沙沖積入湖,其內壁陡峭程度較云南一側輕一些,云南這側的山脈幾乎是直插湖底。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瀘沽湖
5.瀘沽湖 介紹下
這里有好漂亮的圖圖呢
瀘沽湖位于寧蒗縣北部永寧鄉和四川省鹽源縣左側的萬山叢中,距寧蒗縣城73公里。它猶如一塊明珠鑲嵌在群山懷抱之中,碧波蕩漾,風光迷人,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凈土”、“東方第一奇景”等美稱。這里古樸的民風,秀麗的山光水色與濃郁的傳奇風情,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瀘沽湖湖面海拔2680米,面積為5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5米,最深處達93米,湖水清澈蔚藍,最大能見度為12米,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世所罕見的至今未被污染的處女湖。每逢晴天,藍天白云,倒映湖中,水天一色,景象奇麗。
關于瀘沽湖的形成,當地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在遙遠的年代,這里曾是一片村莊。村里有個孤兒,每天到獅子山去放牧。人們只要把牛羊交給他,他總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壯壯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樹下睡著了,夢見一條大魚對他說:“善良的孩子,你可憐了,從今往后,你不必帶午飯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來后,就到山上找呵找,終于在一個山洞里發現那條大魚,他就割下一塊燒吃,魚肉香噴噴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過的地方又長滿了肉。這事被村里一個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魚占為已有,就約了一些貪財之徒,用繩索拴住魚,讓九匹馬九頭牛一齊使勁拉,魚被拉出洞,災難也就降臨了。從那個洞里,洪水噴涌而出,頃刻間淹沒了村莊。那時,有一個摩梭女人正在喂豬,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旁邊玩耍,母親見洪水沖來,急中生智,把兩個孩子抱進豬槽,自己卻葬身水底。兩個孩子坐在槽里承受水漂流,后來,他們成了這個地方的祖先。人們為了紀念那個偉大的母親,就拿整段木頭做成“豬槽船”,瀘沽湖也稱為母親湖。
瀘沽湖不僅水清,而且島美。瀘沽湖四周青山環抱,湖岸曲折多灣,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湖中散布5個全島、3個半島、1個海堤連島,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遠看象一只只綠色的船,飄浮在湖面。其中,寧蒗一側的黑瓦吾島、里無比島和里格島,成為湖中最具觀賞和游覽價值的三個景點,被譽為“蓬萊三島”。黑瓦吾島位于湖心,距離湖岸落水村2500米,島上樹術蔥籠,百鳥群集,是南來北往的候鳥、野鴨的棲息之處,也是昔日永寧土司阿云山總管的水上行宮,美國學者洛克也曾旅居于此。
瀘沽湖自然造型十分優美,周圍山巒環繞,神姿仙態,洲灣堤島,或隱或現。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展。無數大大小小沖積而成的片片扇表開闊沙灘,提供了游客休息游玩的天然處所。湖東南三家村后山上,有一幽谷蜿蜒而下,這里清泉淙淙。小巧玲瓏的“菩薩洞”就幽藏在這條溪谷之中,它是游客養情怡情,避蔭納涼,領略幽谷風光的絕妙境地。瀘沽湖具有濃郁的人文風情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摩梭少女的風姿,獨木輕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漁歌,堪稱“湖上三絕”。在瀘沽湖的每個山灣村寨,你都可以看到那些穿著秀麗衣裝,落落大方,清秀美貌的摩梭姑娘。
6.關于摩梭文化女兒國的傳說
格姆女神的傳說:
在遠古時代,有個美麗的少女叫做格姆。她不僅容貌出眾,心地善良,做的女紅也是栩栩如生,大家都非常喜歡她。那附近的摩梭小伙子也是天天跑來洞內向他求婚示愛。終于有個英俊的獵手,用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得到了少女的芳心。從此,這個小伙兒一到夜晚便來陪伴她,天亮才去狩獵,兩人過著暮合晨離,神仙眷侶般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小伙子在一次打獵的過程中馬失前蹄,墜崖身亡。失去愛人的格姆傷心欲絕,哭了七天七夜,淚水就匯聚成了美麗的瀘沽湖。而靈魂就成了格姆山的女神,就這樣,浪漫癡情的格姆女神成為了摩梭人的偶像和精神支柱。
大魚的傳說:
在山洞里有條大魚,它非常的神奇。你割他的肉越多,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大,逐漸的堵住了洞口。有一天,貪心的人就想方設法把他拉出了洞口,可是就在拉出洞口的一剎那,地動山搖,大洪水噴涌而出淹沒了整片大地。洶涌的洪水滾滾而來,頃刻間淹沒了整片大地。這時唯有一位正在喂豬的婦女急中生智,用盡自己的全部力氣將自己的一對兒女拖進了豬槽,豬槽隨波逐流,待大洪水退去后,從里面爬出一對兄妹,他們發現僅有他兩存活在這片荒涼的原野上。看著自己的家園不復存在,母親也被大洪水吞噬,內心十分悲痛。可是生活還得繼續,從此他們相依為命一天天長大成人,自然繁衍了后代成為摩梭人的始祖。
如果你去瀘沽湖或是束河的神秘女兒國,你就能更深刻的體會。
瀘沽湖
格姆女神
神秘女兒國
7.瀘沽湖的歷史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隊在戰爭中敗退瀘沽湖,并定居于此,與當地的土著人走婚,繁衍后代。
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記》中對瀘沽湖有文字記載,將瀘沽湖及其附近的三個小湖描述為“四池”并記載湖中有三島。 1940年代,漢族少女肖淑明經國民政府西康省省長劉文輝作媒,嫁給瀘沽湖土司(地方長官)喇寶臣,成為當時瀘沽湖地區很有影響的漢族女性人物。
1986年瀘沽湖被云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8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定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繼而成為云南省的省級旅游區。
2001年5月,發生里氏規模5.8地震。 2001年10月:云南麗江方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管理年會上宣布,將向聯合國申報瀘沽湖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2006年4月,瀘沽湖東岸四川境內的瀘沽湖鎮發生大火,數十間商鋪被燒毀或遭嚴重損壞。2006年麗江市著手在瀘沽湖北岸的竹地片區籌建瀘沽湖女兒國旅游小鎮。
擴展資料: 瀘沽湖位于云南北部、四川西南部的橫斷山脈與云貴高原的連接地帶,西南至麗江市中心約200公里;東至涼山州州府西昌市約265公里。湖面海拔2690米,東西最大寬度7.3公里,南北最大長度9.3公里,面積48.45 km2,湖岸線總長度約48公里。
湖中央偏南被一湖中半島分隔為南北相連的兩部分水域,湖面形狀似馬蹄,也有說像腰子的。 瀘沽湖在橫斷山脈地區屬于相對低洼的盆地,在地質構造上屬斷層結構,是由地殼運動而形成的高原溶蝕斷陷湖盆,這種構造同新疆伊犁哈薩克斯坦自治州北面的賽里木湖類似。
瀘沽湖整個湖盆質地為巖石,內壁非常陡峭,但四川一側因在地質史上有大量山脈泥沙沖積入湖,其內壁陡峭程度較云南一側輕一些,云南這側的山脈幾乎是直插湖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瀘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