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兩年平民英雄及事跡
“平民英雄”蔡榮捷 蔡榮捷說他還是繼續自己的平常人生,認認真真工作,踏踏實實做人,努力實現自己的平凡理想。
浴血街頭斗惡賊 2010年1 月13日,離過年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位于鬧市地段的人民中路,人來人往,熱鬧喜慶的過節氣氛已經開始在街頭彌漫。 下午1時左右,25歲的匯龍鎮農村青年蔡榮捷跟女友悠閑地逛街。
當行至人民中路建設銀行門前時,蔡榮捷猛然發現前方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小伙正將手伸向一名行路女性的包內。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大膽!這讓生性正直的蔡榮捷怒從膽邊生,大喝一聲“小偷!住手!” 扒手因這聲喝斥驚得縮回了手,扭頭看了一下“多管閑事”者,眼中閃出兇恨的目光,蔡榮捷卻一臉正氣,無所畏懼,怒目直逼歹徒。
這下更激怒了失手的惡賊,他猛撲過來舉拳就打。當過鋼筋工的蔡榮捷一把揪住扒手的衣領,用力將其摁倒在地上,并大喊“捉小偷”。
這時,路旁突然沖上來一個人(后經偵查,這個人是同伙),將蔡榮捷拉開。扒手快速從地上翻身而起,逃開數米后又突然折回來。
危險就此降臨,扒手從褲兜里掏出水果刀向毫無防備的蔡榮捷一陣猛刺。雖奮力拼搏,但赤手空拳終究敵不過利器,蔡榮捷的頭面部、右手腕和左腰背部多處被刺傷,血流如注。
鉆心的疼痛使蔡榮捷再也無法支撐,倒在地上。兇手趁機立迅即逃離現場。
接到110報警的防暴大隊民警立即趕到現場,迅速將蔡榮捷送往醫院搶救。 灑落街頭的鮮血講述著熱血青年的英勇義舉,人們紛紛圍上來,幾十個,幾百個,大家用敬佩的目光目送擔架上的蔡榮捷。
2.平民英雄故事
7日晚,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強大酒店當保安隊員的我省荊州籍退伍軍人周大軍,在聽到素不相識的路人的呼救聲后,毫不猶豫上前抓歹徒,在被捅數刀后仍忍著劇痛奮力追趕。歹徒終于落網了,但這名英勇的保安隊員卻因為傷勢過重,不幸犧牲。
7日晚10時,一年輕女子在溫州市永中加油站前準備攔的士,突然,一男子一把扯過她的提包轉身就跑。受驚的女子大叫“抓賊”。在對面酒店做保安隊員的周大軍聽到呼救聲,迅速沖過去追抓歹徒。
歹徒掏出水果刀虛刺幾刀,威脅周大軍不要追,周大軍毫不畏懼,依然逼向歹徒。心怯的歹徒將搶到的手提包扔下,撒腿就跑。周大軍邊追邊喊:“抓住他。”
歹徒見勢不妙,慌忙逃進一條小巷,周大軍奮力撲上去將其死死抱住。歹徒兇狠地朝周肋部捅了一刀,周大軍捂住傷口去奪歹徒的刀,歹徒又用刀向周大軍身上亂捅,滿身鮮血的周大軍仍不松手。隨后,聞訊趕來的另外兩名保安隊員將歹徒抓獲。
8日1時47分,周大軍因失血過多,經搶救無效犧牲。
年僅26歲的周大軍是荊州市江陵縣白馬寺鎮人,曾在嘉峪關某部服役,退伍后一直在溫州打工,4天前剛剛從荊州返回溫州上班。
周大軍勇斗歹徒的事跡經《溫州日報》報道后,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批示,“要向英雄學習,弘揚英雄精神”。
3.十大平民的事跡
搏擊巨浪勇救人:魏青剛 借助于青島一位普通市民不經意間留下的DV影像,我們認識了一位平民勇士——魏青剛。
去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島嶗山海岸邊觀看“麥莎”臺風帶來的海潮。不料一個巨浪襲來,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卷入海中。
此時,正在岸邊、從河南農村來青島做裝修工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墻,向落水女青年游過去。 一次、兩次、三次,魏青剛跟巨浪搏斗了40分鐘,而在這次下海救人前,他從未見過海,也從未在海浪中游過泳,只在家鄉有過兩次勇救落水者的經歷。
穿著被海水浸透的衣服,拖著極度疲憊的身軀,魏青剛緩步走回了工棚。3天后,人們才知道了英雄魏青剛的名字。
魏青剛的義舉很英勇,但他的言辭卻極樸素:“小的時候,父親就對我說,能幫助人家就盡量幫。你有困難,別人可以幫你,人家有困難你不幫助別人,你的善心在哪里?我總是想人家的命是命,自己的命也是命,比方自己犧牲了,換取了人家的生命也是一樣的。”
【頒獎詞】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了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源自內心品質。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俠之大者。
把時間獻給孩子:叢飛 12年前一次義演改變了叢飛的人生,從此他熱心公益事業,為社會公益演出4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6000多小時,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認養孤兒37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但叢飛的家儉樸得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
去年,叢飛罹患胃癌晚期,而他卻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下3個療程的化療費用后,拿出2萬元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 在錄制頒獎會的時候,他說:“我剛剛做完第10次化療,還要做第11次、12次,因為我要盡最大的努力活下去。
我活一天有一天的意義,哪怕多活一個小時都很有意義的。” 【頒獎詞】 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他曾經用舞臺構筑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卻獲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15年鑄成倚天劍:黃伯云 他花了15年,終于磨成了一柄倚天長劍——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飛機剎車片,使我國成為繼英、法、美之后第4個擁有航空制動材料生產技術的國家。去年他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結束了該獎項連續6年空缺的歷史。
有件事讓黃伯云至今感到屈辱:當時跟一個航空大國同時起步研究航空制動材料時,他們說自己的技術很先進了,你花幾百萬美金來買我們的技術。但黃伯云沒料想到的是,對方提供的試驗樣品竟是廢料。
歷經15年的坎坷,黃伯云和他的課題組終于收獲了成功。就在中國科學家歡慶勝利之時,人們發現,當年賣廢料的那個國家,在航空剎車片技術方面仍未實現突破。
【頒獎詞】 這個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著溫潤如玉的性格,淵博寬厚;靜能寒窗苦守,動能點石成金。他是個值得尊敬的長者,艱難困苦,玉汝以成,3萬里回國路,20年礪劍心,大哉黃伯云! 照亮苗鄉的月亮:李春燕 李春燕是最后一個到達頒獎典禮現場的獲獎者。
從位于貴州東南部月亮山區的苗族村寨大塘村出發,坐了40多分鐘的拖拉機到達從江縣縣城,又坐中巴到貴陽,總共用了9個小時,然后才坐飛機抵達北京。 5年前來到大塘村的李春燕在當地建起了第一個衛生室。
但原來想靠行醫養活全家的她很快發現,現實情況完全不像她設想的那樣,很多來看病的人根本就付不起醫藥費。幾年下來,李春燕得到的只是一堆欠賬條。
由于長期入不敷出,難以支撐,2004年初李春燕夫婦準備外出打工。就在他們要走的頭一天晚上,許多村民靠賣米、賣雞蛋湊了100多塊錢還給李春燕。
看著一張張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聽著“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么辦”的話語,李春燕又決定留了下來。 【頒獎詞】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腳醫生,提著籃子在田壟里行醫。
一間四壁透風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溫暖的醫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她不是遷徙的候鳥,她是照亮苗鄉的月亮。
37年堅守諾言:陳健 上海知青陳健用37年的光陰,書寫著中華民族信守諾言的大德大義。 1969年8月15日,20歲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產英勇獻身。
來到黑龍江遜克插隊的近5000名上海知青陸續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當年跟金訓華一同跳入洪水中的陳健。 陳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沒有機會。
一次生命的交換,讓他內心留下了永遠的歉疚:“有金訓華的犧牲才有我今天的活著。金訓華留在了遜克這片土地上,我一個活著的人為什么不可以陪伴他呢?我們坐一趟火車來的,住在同一個宿舍,一起在煤油燈下學《**選集》,我無法用生命去報答他,我對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沒后悔,今天不后悔,明天也不會后悔,我始終珍惜我的諾言,走我的路,歷史也不該把金訓華遺忘。”
30多年里,無論刮風下雪,陳健每年要到金訓華墓地祭掃。他信守著當年戰友下葬時自己心底默默許下的一個諾言:一輩子留在此地,陪伴這位長眠黑土地、再也不能還鄉的戰友。
【頒獎。
4.近兩年平民英雄及事跡
“平民英雄”蔡榮捷
蔡榮捷說他還是繼續自己的平常人生,認認真真工作,踏踏實實做人,努力實現自己的平凡理想。
浴血街頭斗惡賊
2010年1 月13日,離過年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位于鬧市地段的人民中路,人來人往,熱鬧喜慶的過節氣氛已經開始在街頭彌漫。
下午1時左右,25歲的匯龍鎮農村青年蔡榮捷跟女友悠閑地逛街。當行至人民中路建設銀行門前時,蔡榮捷猛然發現前方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小伙正將手伸向一名行路女性的包內。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大膽!這讓生性正直的蔡榮捷怒從膽邊生,大喝一聲“小偷!住手!”
扒手因這聲喝斥驚得縮回了手,扭頭看了一下“多管閑事”者,眼中閃出兇恨的目光,蔡榮捷卻一臉正氣,無所畏懼,怒目直逼歹徒。這下更激怒了失手的惡賊,他猛撲過來舉拳就打。當過鋼筋工的蔡榮捷一把揪住扒手的衣領,用力將其摁倒在地上,并大喊“捉小偷”。這時,路旁突然沖上來一個人(后經偵查,這個人是同伙),將蔡榮捷拉開。扒手快速從地上翻身而起,逃開數米后又突然折回來。危險就此降臨,扒手從褲兜里掏出水果刀向毫無防備的蔡榮捷一陣猛刺。雖奮力拼搏,但赤手空拳終究敵不過利器,蔡榮捷的頭面部、右手腕和左腰背部多處被刺傷,血流如注。鉆心的疼痛使蔡榮捷再也無法支撐,倒在地上。兇手趁機立迅即逃離現場。接到110報警的防暴大隊民警立即趕到現場,迅速將蔡榮捷送往醫院搶救。
灑落街頭的鮮血講述著熱血青年的英勇義舉,人們紛紛圍上來,幾十個,幾百個,大家用敬佩的目光目送擔架上的蔡榮捷。
5.誰知道生活中的平民英雄事跡
2012年5月29號是不平凡的一天,尤其是對吳斌的家人來說。
這天,吳斌駕駛的浙A19115大客車從杭州出發并開往無錫,之后又從無錫再次出發返回杭州,可這一回,他沒能平安返回。
原來,在吳斌駕駛的客車從無錫返航途中突遇一鐵塊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再擊中他的腹部和手臂,導致其肝臟破裂及肋骨骨折,肺、腸挫傷。在這樣的緊急關頭,在生命的最后幾十秒,他竟能忍住劇烈的疼痛,完成了一系列精準的停車動作:換擋、減速、停車、拉手剎。之后,又以驚人的毅力,從駕駛座走出并打開車門,成功疏散旅客。吳斌并沒有把寶貴的第一時間留給自己叫120,而是留給了車上其他的健康的旅客們。正是因為有了他這樣的人,正是他心底根深蒂固的職業道德,在關鍵時刻才會考慮到大家的安全。
看了有關吳斌的報道與評價,間接了解到他駕駛生涯里從來沒有出過大小事故,各項考核從沒被扣分,而且每逢過年都加班;他性格比較內向,話不多。讓人深感遺憾的是,這樣一位平民英雄最終卻因搶救無效而犧牲。
6.5位平民英雄資料300字,快快快
2012年1月17號凌晨1點多,貴州省貴陽市蔡家關村,寒冬臘月里,有兩個男人在胡同里互相廝打,而且竟有一人只穿了一條短褲……
在這奇怪的一幕下究竟隱藏這什么秘密呢?
據當事人講,原來與短褲男子廝打的是一名搶劫犯,搶劫犯原本向一名出租司機勒索錢財,不巧被正在睡覺的于勇聽到了,于是救人心切的于勇拿了一根木棒就沖了出去,與搶劫犯廝打了起來,盡管身中數刀,但是仍然堅持與歹徒頑強搏斗,最終被送往醫院。
大家紛紛表示要以見義勇為的于勇、李春來兩位平民英雄為榜樣,主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工作、生活中勇于奉獻自己的力量,努力幫助他人,共同為樹立正氣、維護社會穩定、同創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7.急
張麗莉,女,28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初三(3)班班主任。
張麗莉出生在一個教育世家,2006年,她從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教。
2012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
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肉都翻卷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睹。被軋傷后她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在送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說: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后,張麗莉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
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會是怎樣,但張麗莉很快接受了事實,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說:“當時車禍的場景我還記得,很幸運,如果車輪從我的頭碾過去,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會幸福的。”
有人問張麗莉,“你后悔嗎?”她回答:“不后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一顆美麗的心靈,剎那穿越時空,十三億人為之感動,偉大就這樣從平凡中誕生,張麗莉,這個美麗的名字,從此綻放在每個人的心中,中國最美的人民教師用無私詮釋了樸素的人生。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最美老師用行動詮釋了此話的內涵。
這么急的話,你看著來,縮短參考就行了
8.戰爭英雄人物事跡,簡要介紹,100字左右
1、馮玉祥 馮玉祥戎馬一生,由士兵升至一級上將,所部從一個混成旅發展成為一支擁有數十萬人的龐大軍隊。
在其50余年的軍事生涯中,以治軍嚴、善練兵著稱。在作戰指揮上強調知己知彼,速戰速決,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借助夜暗和惡劣氣候,運用側后突襲戰術,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人稱“布衣將軍”。 2、葉挺 葉挺,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州客家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并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
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戰勝利后,獲救出獄后被中國**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3、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
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4、劉伯承 劉伯承的一生,經歷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全部過程。
他判斷敵情準確,計劃戰斗周密,善于出奇制勝,以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著稱。 面對榮譽和功勞,他本人生前曾謙遜地說:“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點點成就,那是黨和**的領導所給我的。
離開黨,像我們這些人,都不會搞出什么名堂來的。因此,我愿意在黨的領導下,做**的小學生,為中國人民盡力。
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5、吉鴻昌 吉鴻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愛國將領,河南省扶溝人,祖籍陜西韓城縣西原村吉家巷。
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軍長,驍勇善戰。 1932年加入中國**,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為主任委員,準備在家鄉河南發動中原暴動,向國民政府發難。
經黨組織同意,吉鴻昌與南漢宸、宣俠父等一起擬定了暴動計劃,準備將在江西的吉鴻昌舊部兩個師調回河南,與河南當地的地方武裝結合起來,進行暴動。 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
為置吉鴻昌于死地,宋美齡不遺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4日,經**下令,吉鴻昌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抗日英雄。